茶席,舉辦茶會的房間稱茶室,也稱本席、茶席。是指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形態(tài)中,與其他藝術方式相聯(lián)系,共同構成的具有有獨立主題,并圍繞主題進行表達的藝術組合。經(jīng)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說的就是茶席。
茶席起源于唐朝,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詩僧與遁世山水間的雅士,對中國茶文化的悟道與升華,從而形成了以茶禮、茶道、茶藝為特色的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
茶席布置需要從藝術、風格、優(yōu)雅、文化等角度出發(fā),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生活美學的茶人完成。從一塊布、一把壺,根據(jù)環(huán)境及茶具,用顏色和材質(zhì)營造出美感,創(chuàng)造出品茗空間。
茶席設計有基本六要素:茶葉、茶具、備具、背景、點綴、意境等。包括名稱、立意、插花、焚香、掛畫和相關工藝品等。
茶席設計,不是刻意的“擺”,而是用心的“布”。茶器之間不是死板刻意的羅列擺放,而是相互之間彼此映照,相生相惜,相得益彰,讓茶與人的關系得到更好的融入和升華。
茶席設計分為古代傳統(tǒng)配置、近代傳統(tǒng)配置和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配置三個類別。
古代傳統(tǒng)配置:道家仙茶道、佛家佛茶道、儒家文茶道、唐代宮廷茶道、宋代點茶道、清代宮廷茶道等;
近代傳統(tǒng)配置:潮州工夫茶、臺式工夫茶、江南農(nóng)家茶、川式蓋碗茶等;
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配置:佤族烤茶、傣族竹筒茶、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維吾爾族香茶、白族三道茶、侗族打油茶等。
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組合、席面設計、配飾選擇、茶點搭配、空間設計五大元素組成。其中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其余輔助元素對整個茶席的主題風格具有渲染、點綴和加強的作用,在設計時可以根據(jù)主題要求,選擇全部或部分輔助元素與茶具組合配伍。此外,還進一步可以添加音樂、表演者服飾設計、表演流程設計等活動因素,使靜止的茶席動起來。
茶席的布置主題先行,確定主題后,陸續(xù)選擇相應的茶席元素:首先是茶具,這是整個茶席中的焦點,往往茶具的特色有啟發(fā)主題的作用。根據(jù)功能區(qū)分,有泡茶壺、飲茶杯、貯茶罐和輔助用具(茶則、茶爐、茶船、茶荷等);根據(jù)材質(zhì)選擇,常見的有陶瓷、紫砂、玻璃器皿和金屬、竹木類。
注意:
配飾選擇的余地相當大,插花、盆景、香爐、工藝品、日用品運用得當,都能起到不凡的效果,對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來說,配飾的選用宜簡不宜繁,選用同色系或互補色系的配飾不容易出錯;而屬于跳躍或反差強烈色系的配飾雖然裝飾效果好,但對布置者的美術要求比較高。
席面設計的色調(diào)通常奠定了整個茶席的主基調(diào),布置時常用到的有各類桌布如布、絲、綢、緞、葛等,竹草編織墊和布藝墊等;也有取法于自然的材料,如荷葉鋪墊、沙石鋪墊、落英鋪墊等;還有不加鋪墊,直接利用特殊臺面自身的肌理,如原木臺的拙趣、紅木臺的高貴、大理石臺面的紋理。
茶點搭配根據(jù)主題、茶類、茶具的質(zhì)感來定,普通的原則是紅配酸、綠配甜、烏龍配瓜子;水果、干果、糖食、糕餅、瓜子等都可以。也可以試驗新穎的配合,可中可西,如配手指三明治、小姜餅等。好的茶點搭配,做工精致的點心本身還能成為茶席布置的一個亮點。
空間設計是上述席面布置元素之外的裝飾,主要是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茶席微環(huán)境。目前常用到的素材有:大型盆栽、裝飾畫、傳統(tǒng)風格字畫掛軸、屏風、工藝美術品,如竹匾、民族樂器、博古架、剪紙和軟裝飾布簾等,這些都能為茶席的空間營造出一份別致的韻味和閑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3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