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原礦的紫砂泥料,是愛壺人的購買前提。而且,紫砂壺的工藝優(yōu)劣與泥料的好壞,往往是成正比的。換句話說,制壺人不會在爛泥料上去下苦功夫,也不會在珍貴泥料上草草了事。真正優(yōu)秀的制壺人,一般不會用“泥”來拖累“工”。
對于剛入門的新手來說,看“泥”選壺,是相對簡單粗暴的方法。
當然,壺友們偏愛黃龍山原礦泥的紫砂壺,除了2005年頒布了“禁采令”給予的市場刺激以外,更多是出于原礦泥料出色的“把玩價值”。
1、泥色、質感原礦泥VS化工泥
純正的原礦紫砂泥:無論黃、朱、紫,或是兩者之間的顏色,都有玉石般的韻味,顏色黯淡,但越擦越潤。
為什么呢?
紫砂礦從地下比挖掘上來以后,要放置露天廣場風吹、日曬、雨淋個一年半載,自然疏松變成小顆粒后,碾磨成粉,然后被使用。這個過程原礦泥中的金屬物質,會被氧化,泥色會發(fā)暗、發(fā)沉。
然而,化工泥是經(jīng)過高嶺土+石英砂+刨花水+致色金屬氧化物調制的,現(xiàn)調現(xiàn)用,顏色艷麗,做出來的壺鮮亮無比,但韻味欠缺,空有其表。
如果您買的紫砂壺,只要一百塊左右,而且顏色光鮮(聰明點的刻意做舊),又是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全手工所制,可能得好好想想了。
2、養(yǎng)壺效果原礦泥VS低檔化工泥
原礦紫砂,色相沉穩(wěn),老氣十足。壺友都心知肚明的是陳腐越深的老泥等于越高的養(yǎng)壺效率。
好的泥料,十天半個月就可以看出養(yǎng)壺效果,油性很重,稍用茶巾擦拭就能看出光澤。時間越長,顏色越深沉、古樸。手感細膩,皂膩感強,像撫摸嬰兒肌膚。
而低檔的化工壺,無論怎么養(yǎng),都沒多大變化,還是干巴巴的,沒有“飽經(jīng)歲月的滄桑感”。這是因為表面的玻璃相(加入石英水的緣故)太重,茶水吃不進去,把玩的油脂也不大能滲進去,這樣的壺是很難“養(yǎng)”出來的,也就失去了玩壺的一大樂趣。
當然真正的原礦老泥,都是可遇不可求,用一塊少一塊。資源都在圈子內流通,紫砂廠也更樂意把好料留給熟識的制壺人,如果沒有靠譜的渠道,建議大家還是理性追求原礦老泥紫砂壺。
是的,機器全自動、半自動批量生產的紫砂壺可以正常使用,但沒有收藏價值。
1、優(yōu)質泥料
正宗的宜興紫砂泥料燒制后具有雙重氣孔結構,吸水率高,透氣性強,并且“色不艷、質不膩”,因此彌足珍貴。例如“大智慧壺”,就是周小明用家藏30年的黃龍山原礦泥料制成的,因此彌足珍貴。
2、全手工制作
全手工制壺有一定難度,對于制壺者的資歷和水平要求較高。另外,由于手工制作的特殊性,每一把全手工的壺都可以說是“僅此一把”,因此更具有升值空間?!按笾腔蹓亍奔词菄壹壒に嚸佬g師周小明親手制作而成,收藏價值自不待言。
3、工藝水平高
制作者的水平高超,做出的紫砂壺不僅外形美觀勻稱、比例協(xié)調,而且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出水流暢。像“大智慧壺”一共兩把,一為竹節(jié)壺,一為仿古壺,雅致古樸,制作嚴謹,深得傳統(tǒng)工藝精粹。
4、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紫砂壺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品”,是因為它與傳統(tǒng)的“詩、書、畫、印”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制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選擇、裝飾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一件優(yōu)秀的紫砂作品,必須能夠抒發(fā)藝術的語言,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帶給人審美的感受。其上題字即由著名書法家孫建明先生親筆書寫,韻味深長,文人氣息濃厚,藝術價值非常高。
顆粒較細,色者棕黃隱約朦朧黑影(黑鐵質)有玉的溫潤 有云母石英。
真正黃龍山的底槽清,都帶有梨皮效果,這種梨皮效果并非梨皮朱泥的粗放型的顆粒感,這跟底槽清的礦料有關,這種隱約的梨皮效果會出現(xiàn)在成壺的表面。底槽清紫砂壺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雞眼、顏色、泡養(yǎng)、梨皮效果這四個方面,深受壺友的喜愛。
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yǎng)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盡量不要!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是泥細,漿泥。壺體為半球狀,流朝上而外撇,耳形把,圓鈕帶氣孔。制品胎薄而作工頗精,壺底銘“竹梢一片引流長子畦”楷書刻款。
青壺梨皮的外觀效果。
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二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小黑點一般是鐵礦。首先光看圖片,很難斷定是否老料。就算是老料,也不能談到傳承層面的,還是要看具體什么樣的料子。一般來說,現(xiàn)在很多老藝人手上還是有不少90年代的老料,不稀奇,而且還蠻多的。是否陳腐老料,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建議樓主不必糾結,好好用壺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4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罐里的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