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久了難免沾染茶垢,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滋生細菌。品茶是高雅的活動,如果在不潔凈的環(huán)境下進行,品茶的心情也會大受影響。
清潔茶具和茶桌,也是茶人必備的常識呢。
今天教大家?guī)渍?,把茶桌清理得干干凈凈的,就能愉快的喝茶啦?/p>
茶壺、茶杯
茶壺、茶杯是直接接觸茶湯的,茶湯是直接喝到嘴里的,茶具每次用完都要及時用清水洗凈,最好再用開水燙一遍,并放在通風處晾干。不過茶具久了難免也會沾染茶垢,其實用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就能輕松洗干凈。
1、超市里做面食用的小蘇打粉。倒一點在想去除污漬的地方,用抹布擦擦,可以輕松除垢。
2、可樂,汽水等可做洗滌劑,用來清洗帶有茶垢、水垢的容器,這是因為,飲料中的酸性物質(zhì)與污垢會產(chǎn)生分解反應。
3、玻璃杯上的茶漬可用牙刷蘸牙膏刷洗干凈。
4、懶人可使用專門的茶垢清潔劑浸泡茶具,無需刷洗,一沖即可。
5、紫砂壺注意每次用完后及時清洗,用開水燙一遍晾干即可,不要用洗滌劑或刷子刷洗,以免傷害養(yǎng)壺形成的包漿。
茶漏
清潔茶漏,除了用開水沖掉肉眼可見殘渣,細密的網(wǎng)布上還有很多看不見的茶垢,特別是帶有一層尼龍濾網(wǎng)的茶漏,它的優(yōu)點是網(wǎng)漏更細,而缺點則是久用后容易堆積茶垢,滋生細菌。
1、用軟毛牙刷蘸上小蘇打,輕輕刷洗濾網(wǎng)即可。
2、金屬茶漏若沾染上了茶垢變色,可用食醋浸泡半小時再用牙刷刷洗。
3、茶漏若是用久之后濾網(wǎng)老化,建議更換一塊紗布。
茶巾
美國一檔科普類電視節(jié)目中有一集《看不見的細菌》,他們檢查了8種常見日用品上的菌落數(shù),廚房的洗碗布,菌落不計其數(shù)。茶巾也是一樣,潮濕的環(huán)境下,毛巾非常輕易地成為微生物寄生的溫床。
1、每次使用后,將茶巾用熱水單獨沖洗并晾干。
2、使用一段時間后,定期可用洗滌劑做一次徹底清潔。
3、像普通毛巾用品一樣,如經(jīng)常使用,2~3個月后,最好換一條新的。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不經(jīng)常用,難免有浮灰累積堆積。特別是茶筒內(nèi)壁,一般人很難得清洗它。或者是清洗了茶道具沒有晾干直接插進茶筒,濕潤封閉的茶筒內(nèi)壁,將會成為霉菌的天堂。
1、茶筒定期清洗內(nèi)壁,并晾干,能選擇鏤空竹筒當然更好。
2、每一個沾濕的工具,都要清潔晾干后再放入茶筒,避免干濕混放,保持竹筒內(nèi)壁干燥。
3、注意竹制品需要保養(yǎng),不可用開水沖洗,也不可暴曬。
茶盤
茶盤有金屬、竹木、石制品,無論是儲水式還是排水式的,茶盤的一些邊邊角角很容易堆積茶垢,十分不雅觀,還有排水茶盤的排水管和接水桶,也一定要定時清理,以免堵塞。
1、每次泡完茶之后,把茶具收拾好,臺面用濕抹布和干抹布各擦一遍。
2、茶盤的一些縫隙、邊角,定期用牙刷蘸一些小蘇打刷洗,并用清水沖洗干凈。
3、盤水管可用粗鐵絲疏通,或投入專門的茶垢清潔劑,注入幾次熱水即可。
茶人不僅僅要把茶泡好、喝懂了,理解和領悟茶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茶是潔凈、高雅之物,對飲茶的器具、環(huán)境也有要求,做到物凈、心凈,方可成就一杯好茶。
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
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 中國被稱作禮儀之邦,待客茶道中自然蘊含了許多中國文化。茶禮是中國重情好客的傳統(tǒng)美德,喝茶、泡茶、倒茶都有禮可循。以下了解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
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1 1、茶具要清潔
家里賓客來訪,先讓坐,后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后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guī)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jù)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是只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
如果主人長時間沖泡卻不換茶,這便有些下“逐客令”的意思了,為了以后還能愉快地一塊喝茶,客人這時最好起身告辭哦,主人也會表示“惋惜”之意。
說到暗語,還有一些來自茶館中的江湖規(guī)矩。比如茶客示意續(xù)水,無需吆喝,將茶蓋揭起擺放在一邊,堂倌就會來續(xù)水;茶客要離開一會兒,茶蓋靠茶托斜放即可;茶客不喝了,茶蓋朝天沉入茶碗,堂倌就會過來揀碗抹桌子。
喝茶禮儀要注意
飲茶要定量
有人說,既然喝茶那么好,就多喝點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日飲茶2~6克最為適宜。雖然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而且對于清油解膩、增強神經(jīng)興奮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銇碚f,每天喝1~2次,每次2~3克的飲量是比較適當?shù)摹?/p>
濃茶不宜飲
過濃的茶會使人體“興奮性”過度增高,對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飲用濃茶后可能出現(xiàn)心跳過速,甚至心律不齊,造成病情反復。因此,泡茶時要注意茶量的控制,避免飲用濃度過高的茶。
酒后不宜飲茶
飲酒后,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飲茶,茶中的茶堿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 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人腎臟。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經(jīng)常酒后喝濃茶的人易發(fā)生腎病。
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合而為一,更增強了對心臟的刺激,所以心臟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睡前不宜飲茶
茶中含有使人腦神經(jīng)興奮的物質(zhì),如果在臨睡前飲茶,尤其是對于那些不經(jīng)常喝茶的人來說,會造成入睡困難。而且有神經(jīng)衰弱癥或失眠癥的患者更應注意,睡前一定不要飲茶。
進餐時少飲茶
進餐前或進餐中少量飲茶并無大礙,但若大量飲茶或飲用過濃的茶,會影響很多常量元素(如鈣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而且特別提起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類制品時不要同時飲茶。茶葉中的茶堿和丹寧酸會和奶類制品中的鈣元素結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鈣鹽,并排出體外,使奶類制品的營養(yǎng)價值大為降低。
四季飲茶要分類
四季飲茶有分別,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這是因為在春季,飲花茶可以散發(fā)冬天積存在人體內(nèi)的寒邪,濃郁的香茶,能促進人體陽氣發(fā)生。夏季,綠茶性味苦寒,常飲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能消除體內(nèi)的余熱,恢復津液。紅茶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在寒冷的冬季飲用,能助消化,補身體,使人體強壯。
新茶不宜長飲用
所謂新茶是指采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這些茶葉因為沒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有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zhì),如多酚類物質(zhì)、醇類物質(zhì)、醛類物質(zhì),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長時間喝新茶,有可能出現(xiàn)腹瀉、腹脹等不舒服的反應。
太新鮮的茶葉對病人來說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這些人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chǎn)生腸胃不適,甚至會加重病情。
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2 茶人茶德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nèi)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chǎn)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家具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說,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圣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凈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diào)茶人必須是佳客,這里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yōu)雅的氣質(zhì)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币蟛枞?、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說。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zhì)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調(diào)法”來修煉自己。
調(diào)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diào)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diào)心:目定意閑、除區(qū)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diào)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diào)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diào)”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煉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并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于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了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fā)揚本民族的傳統(tǒng)道德和文化教養(yǎng),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臺灣茶藝協(xié)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xiàn)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喝茶有什么講究禮儀3 學會這10個細節(jié)中國茶禮儀待客游刃有余
1、準備茶點
主人應提前準備好一些茶點,但最好先不要拿出來,以免影響品茶的口感。在喝了幾道茶后再拿出茶點,可防止客人因飲茶過多而出現(xiàn)身體不適的狀況。茶點不推薦重口味的蜜餞、奶糖等,選擇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
2、茶席布置
為茶席的布置以整潔實用為主:鋪上桌旗,減少茶具與桌面的摩擦聲響;茶具擺放的位置要方便主人泡茶,也要方便客人取用;盡量減少多余的物品,避免繁瑣花哨等等。在茶席整潔的基礎上,稍微考慮一下色彩搭配、插一瓶簡單的鮮花,能給茶席增色不少。
3、保持清潔
茶性潔。茶桌布置需整潔干凈,茶具應提前清洗干凈并擺放整齊,在飲茶的過程中,無論主客都有責任維持清潔。比如茶桌上有水滴應及時擦干、垃圾不要放在桌面、女士口紅印到茶杯上應及時擦干凈等等。
4、介紹茶葉
不給客人介紹茶葉就直接泡茶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在泡茶前,主人應先把要泡的茶倒入茶荷或小碟中,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形態(tài)、色澤和干香,并給客人介紹茶葉的品類、產(chǎn)地、特點等信息。相對的,客人也要配合主人,先對茶葉做個大概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品茶。
5、勿用手取茶
茶葉具有吸附性,容易染上臟污和異味。主人從茶罐或茶袋中取茶時,不能用手直接抓取,否則會給人不衛(wèi)生的印象。應用茶則將茶葉舀出,如果沒有也可以用干凈的勺子代替??腿嗽谟^看茶葉時,可用茶針輕輕撥動,不能用手接觸。
6、避免接觸
主人給客人奉茶或給他人遞茶杯, 都應該一只手托住杯底,另一只手則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接觸杯口,保證杯口和茶具的清潔。如果有條件,盡量使用杯墊或者托盤。
7、茶具朝向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給別人遞剪刀等尖銳物品時,尖銳的一端要對著自己,而把安全的一端遞給客人,這是一個禮貌的動作。茶具的擺放也是一樣,容易往外噴水的茶壺應呈45℃擺放,尖銳的茶針應指向茶桌內(nèi)測,如果指向他人有不歡迎之意。
8、均勻分茶
給客人分茶時應使用公道杯,公道杯的作用是均勻茶湯的濃度。給客人倒茶時,要做到每杯茶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無厚此薄彼之義。倒茶只倒七分滿,倒太滿容易燙手,也不方便客人飲茶。
9、主人“掃尾”
每一泡茶,都應由茶主人進行“掃尾”,即給所有客人倒完茶后,最后再給自己添茶??腿酥g互相倒茶敬茶也是如此,先給別人倒茶,再給自己倒茶。
10、續(xù)茶、換茶
主人在泡茶的過程中應細心留意,如果客人杯中茶已喝完,應盡快續(xù)杯。如果客杯中有茶渣,應該替客人沖洗杯后再倒茶。同時主人自己也要飲茶,若茶湯已明顯變淡,要及時換新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主人要注意觀察狀況,掌握茶局結束的時間。
茶席的禮儀,并非只有主人需要注意,客人也是參與者,同樣也要規(guī)范好自己的行為。禮儀并不是禁錮我們行為的一種約束,在養(yǎng)成禮儀習慣后,行為反而會更加舒適自在、游刃有余。
一、蓋碗
就是我們平時泡茶最常見的茶具,由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就是把我們所撬好的茶葉放入蓋碗,注水沖泡,蓋碗也是用來泡茶最方便也是最常見的。
二、茶盤
茶盤就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
三、茶杯
茶杯款式多,大小不一,材質(zhì)也不同,主要就是自己使用和招待客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款式,不同茶葉適合不同的杯子。
四、茶海
茶海又稱公道杯。蓋碗里面注水之后,浸泡后的茶湯都要倒進容器里面,這個容器就是茶海,再從茶海把茶湯分到小茶杯內(nèi),這時就可以喝茶了。
五、茶漏
茶漏的用處就是泡茶時候把茶漏放公道杯上,倒入茶湯時可以慮去茶渣、茶末、這樣喝茶時候就不會影響口感以及茶湯的色澤度了。
六、茶巾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桌上也是必備的,用以擦干茶具,保持清潔、干爽,也方便擦公道杯底以及茶杯底泡茶時留下的茶滴。
七、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用來撬緊壓茶的,以便撬開來飲用。因為緊壓茶都壓的比較緊實,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把茶葉撬散開來。
八、茶匙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泡茶前裝茶葉用的。
九、茶則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制。在沖泡散茶或者一些茶類時,需要茶則來一起完成投茶。
十、茶夾
茶夾主要用于燙洗杯具和將茶渣自茶壺中夾出。
十一、水洗
泡茶時,在干泡法中水洗可用來盛裝不要的茶湯,干泡法茶席上也少不了,平常也可以用來放品茗杯。
十二、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
十三、茶葉罐
茶葉罐就是用來儲存茶葉的,可以存放散茶、緊壓茶,以便醒茶取茶。
茶桌的擺放
茶桌一般擺放在沙發(fā)前面或兩旁,與沙發(fā)的擺設互相呼應。茶桌不僅可以用來擺放茶具,還可擺設飾物或花卉,以美化環(huán)境。
茶具擺放如下
1、緊湊型,品茗杯一字排開于前,泡茶的茶壺或蓋碗等,放于茶杯的正后方或斜后方均可,可以按需調(diào)整。這種擺放方式下,茶杯即使排列緊湊,也不失美感,適用于賓客眾多的情況。
2、發(fā)射型,品茗杯圍繞茶壺或蓋碗,呈發(fā)射狀擺開,茶杯整體上看去,能連綴出一道流暢的弧線。這種擺放方式,最適合與圓形、橢圓形茶盤相搭配,茶杯與茶盤能彼此映襯,共同賦予空間圓融之美。
3、品字型,在廣東潮汕地區(qū),有茶三酒四的說法,認為品茶,以二三人為宜,人不宜多。傳統(tǒng)潮汕工夫茶中,無論有多少人,就只有三個杯,且多擺成“品”字。這種擺放方式,多與紫砂壺配套使用,不用公道杯,尤其適用于沖泡烏龍茶。
4、單杯型,一個人喝茶,也要好好“款待”自己。這種擺放方式,主要針對一個人喝茶的情況:備一個茶托或茶盤,能讓喝茶的意境增色不少。豪放些,一杯一壺或者一個蓋碗一個杯,方寸茶托,便足以構建出一處別有洞天的“新世界”。
茶席
一個具有魅力的茶席,就像一棟出色的建筑。茶席之美,是由“一磚一瓦”構筑的,其中,茶具的擺放,不容小覷。當然了,茶具擺得再美,如果不方便泡茶,那就不是一個成功的茶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5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國茶具的演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