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與紅泥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
1、兩者的原礦不同。紅泥是“五色土”里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石黃石。
2、兩者的收縮比不同。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同。紅泥的窯溫是1100℃,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
4、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純朱泥:朱紅略泛橘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沒辦法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靈動。
一、性質不同
1、朱泥是屬于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而得名。
2、紫砂是一種介于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制品。
二、特點不同
1、朱泥: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又產在嫩泥礦之下層、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
2、紫砂:其特點是結構致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擴展資料
紫砂壺的特點
1、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2、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3、便于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4、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開水注入可能燙手,已親測)
5、紫砂陶質耐燒 冬天置于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
——朱泥
——紫砂
1、朱泥和紫泥材質區(qū)別
紫泥的顆粒比較相對比較粗,顆粒感明顯,做成的壺表面可以比較清晰看到顆粒,并且手感比較顯著。朱泥比紫泥顆粒要細膩得多,所以顆粒感比較淡,手感相對平滑,并且朱泥壺表面透明度高,看上去更加光亮。
2、朱泥和紫泥原礦區(qū)別
紫泥和朱泥都是紫砂礦中的一種,但是其在底下礦層中的分布卻是不同的。紫泥是紫砂壺礦中最常見也是量最大的,分布在紫砂礦層中部,又稱“甲(夾)泥”。紫泥的可塑性比紅泥要好得多,并且強度高,燒制的收縮率小,成品率高,因此可以用來制作各種容量的紫砂壺。
3、朱泥和紫泥存量區(qū)別
紫泥是紫砂礦中含量最高的泥料,因此市面上百分之80以上都是紫泥紫砂壺,泥料儲量高、成品率高,也造成了紫泥壺的數(shù)量驚人。而朱泥本身原礦就少、而且位于礦層底層,開采難度也大,加上其成品率低、塑性難等特點,所以朱泥壺就連很多名家大師都不愿意做。
這就造成朱泥壺的數(shù)量更加稀少,同時價格也比較高?,F(xiàn)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朱泥壺,實際上都是紫砂紅泥,而有些不良商人還會誤導壺友,生成朱泥就是紫砂紅泥。
擴展資料;
紫砂是比較常見的典型紫砂泥,呈紫棕色,是市場最廣泛接受的泥料之一,是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煉而成的,在礦脈中鐵質成分比較高、泥料中所含有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為明顯的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
泥性:穩(wěn)定性較好、易掌控、緊密結實、易成型,是紫砂藝人最喜歡的泥料之一,但是易生氧化鐵熔點、跳砂。
特點:泥色成熟穩(wěn)重、端莊肅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調可以安定心靈,親和力甚佳,比較容易掌握沖泡時間,養(yǎng)成之后更是高貴迷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對于泡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比較適合新手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8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生泥與熟泥
下一篇: 朱泥是什么泥料朱泥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