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謀臣猛將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簡拼 : mcmj
近義詞 : 謀臣武將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zhàn)的將帥。
出處 : 《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得力干將
例子 : 明·周楫《西湖二集·吳越王再世索江山》:“隨你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璘、吳玠這一班兒謀臣猛將苦口勸他恢復,他只是不肯。”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的第一諸侯,實力強大,手下謀臣猛將眾多;其中謀士中著名的有荀彧、荀攸、郭嘉、賈詡、許攸、司馬懿、劉曄、戲志才等,但是在曹操諸多謀士中,有一人因為做事太絕,簡直踐踏人性的底線,因而很多人都不愿意將他列出來。
這個謀士就是程昱,程昱曾被兗州刺史劉岱征辟,并與袁紹、公孫瓚和親,后來劉岱為黃巾所殺。曹操兵臨兗州,辟召程昱,程昱一口答應。程昱將行之時,他的鄉(xiāng)人十分疑惑,說他:“怎么你前后的行為如此相背?!”程昱卻只笑而不應。
程昱初至之時,曹操便跟他談論大事,十分高興,以程昱為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令程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后來因功升為東平相,屯于范縣。漢獻帝定都許縣后,以程昱為尚書。其時兗州尚未綏撫停當,于是又以程昱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
公元198年,劉備失去徐州,前來歸附曹操。程昱勸曹操殺劉備,曹操不聽。公元199年,曹操派遣劉備至徐州截擊袁術,程昱與郭嘉向曹操道:“明公前日不除掉劉備,如今更向他借兵,他必定會有異心的?!辈懿俸蠡冢炎分患?。果然,袁術病死后,劉備去到徐州,殺車胄,舉兵背反曹操。
而且程昱頗有膽略,曾以七百兵守著鄄城,拒絕曹操的派遣的援軍并向曹操說明了理由;結果袁紹聞程昱兵少,果然不敢進兵。曹操聞其事,向賈詡道:“程昱的膽略,超過孟賁、夏育啊?!倍页剃胚€糾合一伙山間民眾及亡命之徒,得精兵數(shù)千人,引軍與曹操會師黎陽,討伐袁譚、袁尚。
后來在曹操攻取荊州后,中原之地大致平定,曹軍勢力逐漸擴充。一次,曹操撫著程昱之背說道:“當初兗州之敗,若非聽從你的計謀,我又怎可以來到這里呢?”程昱答道:“所謂‘知足不辱’,如今是我急流涌退的時候了?!庇谑钦奖硎緩拇死U還兵權,闔門不出。
程昱生性剛戾,與人多有不和。有人誣告程昱謀反,而曹操卻對其賜待益厚。曹丕代漢稱帝,程昱復為衛(wèi)尉,進封安鄉(xiāng)侯,增邑三百戶,并前共有八百戶。分封少子程延及孫程曉為列侯。朝廷正欲以程昱為三公,程昱卻在此時去世,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壽八十。
但是真正讓程昱背上千古罵名的還是西晉史學家郭頒所著的《魏晉世語》,其中有一段說的是程昱“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p>
文中指,早期曹操軍隊曾經(jīng)嚴重缺糧,當時程昱想辦法為曹操解決問題,于是在自己的縣城里(東阿縣)強奪糧食,為曹軍供應三日的糧食,這些糧食當中據(jù)說更有不少人肉。這些行為令程昱的聲譽受到嚴重的打擊,更很可能是他畢生位不至三公的重要原因。
一個謀士,竟然為了自己的主公做出如此大的犧牲,他也是一個讀書人,應該知道這么做,如果被世人知道了,會有什么后果,可是他毅然而然的去做了;這件事,曹操當然知道,可是他也不會說;所以在雖然世人都說曹操最倚重荀彧、最寵信的是郭嘉,但是曹操內(nèi)心,最信任的應該還是程昱,程昱為他犧牲的太多了,只有真正認曹操為主公,才會有這樣的擇決吧。
1. 關于臣字的四字成語 臣成語 :
開國功臣、
欽差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
君辱臣死、
為臣死忠,為子死孝、
名臣碩老、
刑過不避大臣、
稱臣納貢、
不按君臣、
功臣自居、
四近之臣、
北面稱臣、
有功之臣、
忠臣烈士、
草茅之臣、
亂臣賊子、
亂臣逆子、
忠臣孝子、
遷臣逐客、
折沖之臣、
亡國之臣、
主賢臣良、
臣心如水、
茵席之臣、
謀臣猛將、
羈旅之臣、
割地稱臣、
逆子貳臣
主圣臣良、
主憂臣辱、
君臣佐使、
謀臣如雨、
買臣覆水、
臣門如市、
草莽之臣、
壟畝之臣、
遺老孤臣、
一代鼎臣、
君圣臣賢、
骨鯁之臣、
孤臣孽子、
不臣之心、
位極人臣、
忠臣良將、
主憂臣勞、
竊簪之臣
2. 帶臣的成語,帶有臣字的四字成語,含有臣字的四字詞語 帶臣的成語 :
逆臣賊子、
名臣碩老、
稱臣納貢、
四近之臣、
賊臣亂子、
開國功臣、
納貢稱臣、
孽子孤臣、
有功之臣、
功臣自居、
北面稱臣、
草茅之臣、
不按君臣、
亂臣賊子、
逆子賊臣、
欽差大臣、
忠臣孝子、
亡國之臣、
貴極人臣、
一代宗臣、
遷臣逐客、
謀臣武將、
謀臣猛將、
割地稱臣、
主賢臣良、
臣門如市、
逋逃之臣、
逆子貳臣、
臣心如水、
忠臣烈士
3. 關于臣字的四字成語 臣成語 :開國功臣、欽差大臣、一朝天子一朝臣、君辱臣死、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名臣碩老、刑過不避大臣、稱臣納貢、不按君臣、功臣自居、四近之臣、北面稱臣、有功之臣、忠臣烈士、草茅之臣、亂臣賊子、亂臣逆子、忠臣孝子、遷臣逐客、折沖之臣、亡國之臣、主賢臣良、臣心如水、茵席之臣、謀臣猛將、羈旅之臣、割地稱臣、逆子貳臣主圣臣良、主憂臣辱、君臣佐使、謀臣如雨、買臣覆水、臣門如市、草莽之臣、壟畝之臣、遺老孤臣、一代鼎臣、君圣臣賢、骨鯁之臣、孤臣孽子、不臣之心、位極人臣、忠臣良將、主憂臣勞、竊簪之臣。
4. 字的四字成語,含有臣字的四字詞語 臣門如市
臣心如水
不臣之心
稱臣納貢
功臣自居
孤臣孽子
奸臣當?shù)?/p>
君臣佐使
亂臣逆子
亂臣賊子
買臣覆水
名臣碩老
謀臣猛將
謀臣如雨
謀臣武將
逆臣賊子
遷臣逐客
賊臣亂子
賊臣逆子
忠臣良將
忠臣烈士
忠臣孝子
忠臣義士
君暗臣蔽
君唱臣和
君仁臣直
君辱臣死
君射臣決
君圣臣賢
主明臣直
主辱臣死
主圣臣良
主圣臣直
主賢臣良
主憂臣勞
主憂臣辱
不按君臣
北面稱臣
逋逃之臣
草莽之臣
草茅之臣
負險不臣
割地稱臣
股肱之臣
骨鯁之臣
貴極人臣
羈旅之臣
九錫寵臣
開國功臣
壟畝之臣
納貢稱臣
逆子貳臣
逆子賊臣
孽子孤臣
欽差大臣
竊簪之臣
社稷之臣
市井之臣
四近之臣
亡國之臣
位極人臣
一代鼎臣
一代宗臣
有功之臣
遺老孤臣
茵席之臣
望采納~
5. 帶“臣”字的成語有哪些 1. 君臣佐使【jūn chén zuǒ shǐ】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藥處方中的各味藥的不同作用。
出處:《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yǎng)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2. 謀臣武將【móu chén wǔ jiàng】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zhàn)將 。
出處:漢·張衡《南都賦》:“爾其則有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zhí)猛,破堅摧剛?!?/p>
3. 北面稱臣【běi miàn chēng chén】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指臣服于人。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p>
4. 逋逃之臣【bū táo zhī chén】逃亡的罪臣。
出處:漢·荀悅《漢紀·成帝紀》:“以單于屈體稱臣奉使朝賀,無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貪一夫之得,而失一國之心?!?
5. 臣門如市【chén mén rú shì】舊時形容居高位、掌大權的人賓客極多。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6. 臣心如水【chén xīn rú shuǐ】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鄭崇傳》:“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7. 孤臣孽子【gū chén niè z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敝祆浼ⅲ骸肮鲁?,遠臣;孽子,庶子?!?
8. 開國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出處: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諸將和幕府僚屬都成了開國功臣。(吳晗《朱元璋傳》)
9. 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封建禮教認為,帝王遭受恥辱,臣僚應當死節(jié)。
出處:“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殺,乃分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
10. 亂臣賊子【luàn chén zéi zǐ】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懷異志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2269.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謀財害命
下一篇: 謀事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