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鑿破渾沌 (záo pò hùn dùn)
簡拼 : zphd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成語解釋 : 渾沌:傳說中的中央之帝。指違反自然,致成禍害。也指開通耳目,增長人的知識
出處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應(yīng)帝王》:“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氰徱桓[,七日而渾沌死?!?/p>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1. 飛黃騰達(dá)詩句關(guān)于瀑布
飛黃騰達(dá)詩句關(guān)于瀑布 1.關(guān)于瀑布的詩句
李白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詩兩首,
其一曰: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
但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明代李夢陽也為廬山瀑布寫過一首詩
《開先寺》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絕句 ----宋 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唐朝詩人張九齡)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三疊泉》
緣溪深入桃花塢,紫霞隱隱幽禽語。
九層峭壁劃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落日銜山紅影濕,冷云抱石蒼崖古。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飄雪樓。
點點濺濕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來似展朝天帶,夜半如聞?chuàng)v藥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廣寒殿上銀蟾飛,水晶宮中玉龍舞。
瓊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織女。
初疑魚鱉謁龍門,復(fù)恐星辰會牛渚。
欲尋當(dāng)下點額蛟,但見天上拉腸鼠。
溶溶浸濕一潭霜,滴滴結(jié)凍千年乳。
月照神珠灑翠麟,風(fēng)吹天粟沾蒼虎。
瑤虹界碧翻地軸,鐵馬盤渦卷天宇。
······
元代詩人趙孟頫 《水簾泉詩》
飛簾如玉簾,直下數(shù)千尺,
新月如簾鉤,遙遙掛碧空。
元代楊維《廬山瀑布謠》
銀河忽如瓠子決,瀉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灑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冷淵。
2.有關(guān)瀑布的詩句
蔡元培:
天臺之瀑一大勝,雁蕩之瀑長者優(yōu)。
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龍湫。
阮元:
云煙雨雪銀河虹,玉塵冰縠湖珠簾櫳。
萬象變幻那足比,若涉擬議旨非工。
袁枚的《大龍湫》一詩:
龍湫山高勢絕天,一線瀑布兜羅綿。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
況復(fù)百丈與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初疑天孫工織素,雪梭拋擲銀河邊。
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誰知乃是風(fēng)水相搖蕩,波回瀾卷冰綃聯(lián)。
分明合并忽分散,業(yè)已墜下還遷延。
有時輕舞工作態(tài),如讓如慢如盤旋;
有時日光來照耀,非青非紅五色宣。
王十朋有詩詠梅雨瀑之獨特風(fēng)光,詩曰:
靈源東接雁池遙,裂石崩崖下九霄。
云斷青天倚長劍,月明泉室掛生綃。
江聲雨勢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饒。
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來赴石梁招。
《望廬山瀑布》詩兩首,
其一曰: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
但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明代李夢陽也為廬山瀑布寫過一首詩
《開先寺》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絕句----宋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唐朝詩人張九齡)
廬山瀑布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三疊泉》
緣溪深入桃花塢,紫霞隱隱幽禽語。
九層峭壁劃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落日銜山紅影濕,冷云抱石蒼崖古。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飄雪樓。
點點濺濕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來似展朝天帶,夜半如聞?chuàng)v藥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廣寒殿上銀蟾飛,水晶宮中玉龍舞。
瓊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織女。
初疑魚鱉謁龍門,復(fù)恐星辰會牛渚。
欲尋當(dāng)下點額蛟,但見天上拉腸鼠。
溶溶浸濕一潭霜,滴滴結(jié)凍千年乳。
月照神珠灑翠麟,風(fēng)吹天粟沾蒼虎。
瑤虹界碧翻地軸,鐵馬盤渦卷天宇。
元代詩人趙孟頫《水簾泉詩》
飛簾如玉簾,直下數(shù)千尺,
新月如簾鉤,遙遙掛碧空。
元代楊維《廬山瀑布謠》
銀河忽如瓠子決,瀉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灑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萆L?。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冷淵。
3.關(guān)于瀑布的詩句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李白《望廬山瀑布》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 李忱《香嚴(yán)閑禪師》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徐凝《廬山瀑布》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 李夢陽《開先寺》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 馮云山《詠瀑布》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絕句》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 徐凝《廬山瀑布》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 王勃《郊園即事》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 范仲淹《瀑布》
4.贊美瀑布的詩句
(一)
青山隱隱水迢迢
青山隱隱水迢迢,
虎躍龍騰競驕嬈。
噴玉凝結(jié)天地氣,
飛珠更增日月皎。
(二)
遙看瀑布掛前川
重重疊疊逐流水,
郁郁蒼蒼潤山峽。
碧碧幽幽落深潭,
飄飄渺渺漫天涯。
(三)
眼前飛瀑雪中來
噴珠碎玉落瓊臺,
眼前飛瀑雪中來。
聲宏如引千軍動,
流清能潤百花開。
5.描寫瀑布的詩句
心益閑。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但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李白《望廬山瀑布》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李夢陽《開先寺》
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 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 露華涼人怯衣單。
似白虹饑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水仙子·重觀瀑布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宋 王安石《絕句》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徐凝 《廬山瀑布》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yuǎn)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李忱《瀑布聯(lián)句 》
犀潭飛瀑掛崖陰,雪浪高翻水百尋。 幾度憑欄觀不厭,愛他清白可盟心。
——黃培杰《犀潭飛瀑掛崖陰》
匡廬瀑布天下稱奇絕,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銀漢倒傾三疊而后下,玉虹飲澗百丈那可探; 聲如豐隆奮地風(fēng)破碎,濤如天孫織錦花口口。
——田雯《白水河放歌》
眾流赴壑急如梭,瀉作層灘千尺波。 素影空中飄匹練,寒聲天上落銀河。 兀兀孤亭坐清樾,征夫到此思超忽。 隔川濺沫濕衣裳,對面驚濤豎毛發(fā)。 君不見,黃河萬里愁呂梁, 又不見,夔門五月戒瞿塘。 由來疊水亦太惡,石湍幸不通舟航。 咄嗟可畏寧爾兒,浮世人心險于水
6.描寫瀑布的詩句.
描寫瀑布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懸崖峭壁.畫障:貼畫的屏風(fēng).懸溜:懸流的瀑布.鳴琴:形容瀑布之聲.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銀河:天河.九天:天的極高處.極寫廬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飛泉的白,是寫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詩人豪宕的胸懷.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凈:風(fēng)吹不散,銀白如空. ●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電,潈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游廬山序》潈(cóng)射:噴射.壑:土溝.奇詭:奇妙怪異.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奇觀. ●水懸三尺,瀉階隅,滿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huán)佩琴筑聲. 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隅:角落.昏曉:黃昏、拂曉.練:白綢.環(huán)佩:身上飾玉.筑(zhù):弦樂器.描寫瀑布,繪聲繪色.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棄疾《沁園春》前兩句描寫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傾落,水花萬點;后兩句形容橫跨在溪流上的板橋如一彎新月. ●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元·喬吉《雙調(diào)水仙子·重觀瀑布》飲澗: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連用三個比喻,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 ●自天飛下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fēng)吹作千尋練. 元·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練:白色絲物.想象、描寫、夸張,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流速、顏色.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清·何紹基《山西》新晴:天剛放晴。
7.看到瀑布的詩句 【要五句詩】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懸崖峭壁。畫障:貼畫的屏風(fēng)。
懸溜:懸流的瀑布。鳴琴:形容瀑布之聲。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銀河:天河。
九天:天的極高處。極寫廬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飛泉的白,是寫瀑布的名句。
充分展示詩人豪宕的胸懷?!窈oL(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凈:風(fēng)吹不散,銀白如空?!衿俨继炻洌肱c銀河爭流,騰虹奔電,潈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游廬山序》潈(cóng)射:噴射。壑:土溝。
奇詭:奇妙怪異。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奇觀。
●水懸三尺,瀉階隅,滿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huán)佩琴筑聲。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隅:角落。
昏曉:黃昏、拂曉。練:白綢。
環(huán)佩:身上飾玉。筑(zhù):弦樂器。
描寫瀑布,繪聲繪色。●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棄疾《沁園春》前兩句描寫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傾落,水花萬點;后兩句形容橫跨在溪流上的板橋如一彎新月?!袼瓢缀顼嫕?,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元·喬吉《雙調(diào)水仙子·重觀瀑布》飲澗: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連用三個比喻,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
●自天飛下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fēng)吹作千尋練。元·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
練:白色絲物。想象、描寫、夸張,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流速、顏色。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猍唐]李白《廬山謠》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清]沈德潛《月夜渡江》迥與眾流異,發(fā)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北宋]范仲淹的《瀑布》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五百羅漢如相招?!猍清]袁枚《到石梁觀瀑布》瀑布之水源何來,劃然下裂長峰開。
下士目駭自天落,絕頂乃有千盤回。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隱現(xiàn)數(shù)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
跳波亂擊潭水立,怪物潛伏寧髻顋。音聲頃刻逐千變,萬馬赴敵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萬古無陰霾。峰頂積雪掛千仞,山中猿鶴猶驚猜。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擘窠大字洗不盡,鐵畫滿地鐫青苔。
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輩且乏徐凝才。惡詩走筆不敢寫,冊亭煮汲燒松釵。
來朝竹杖青芒鞋,凌風(fēng)踏碎煙云堆。飛泉三疊絕倚旁,坐觀一洗塵氛懷。
——[清]蔣士銓《開先瀑布》萬里水匯一水大,訇訇聲聞十里外。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龍須帶雨浴日紅,金光玉色相蕩舂。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fēng)。
風(fēng)折疊之繪變相,三降三升石不讓。——[清]嚴(yán)遂成《白水巖瀑布》禹功疏鑿最先徑,一線奔流若建瓴。
石塹橫分薄煙霧,天瓢倒海吼雷霆?!猍清]崔光笏《壺口》秋風(fēng)卷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
——[明]陳維藩《壺口秋風(fēng)》云煙雨雪銀河虹,玉塵冰縠珠簾櫳。萬象變幻那足比,若涉擬議旨非工。
——[清]阮元在《大龍湫歌》飛簾如玉簾,直下數(shù)千尺,新月如簾鉤,遙遙掛碧空?!猍元]趙孟龍湫山高勢絕天,一線瀑布兜羅綿。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fù)百丈與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初疑天孫工織素,雪梭拋擲銀河邊。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清]袁枚的《大龍湫》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宋]王安石《詠千丈巖瀑布》九層峭壁劃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宋]白玉蟾《三疊泉》翠屏橫截萬里天,懸水落成千丈玉?!猍元]王季文《九華謠》尚疑銀河忽潰決,還驚長鯨吸百川。
水簾橫空垂不卷,萬斛雪浪涌山根?!猍清]黃休仲《詠潮音瀑》。
8.我國有名得瀑布
壺口瀑布:世界第一黃色瀑布 廬山瀑布:最詩意的瀑布 鏡泊湖瀑布:中國最大火山瀑布 流沙瀑布:最細(xì)膩的瀑布 黃果樹瀑布:中國最大瀑布 九寨溝瀑布:最潔凈的瀑布群 銀練墜瀑布:最柔美的瀑布 德天瀑布:亞洲最大跨國瀑布 雁蕩山瀑布:最飄渺的瀑布 馬嶺河瀑布:中國最大瀑布群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應(yīng)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fēng)吹過松林“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9.描寫瀑布的古詩開元寺
大雨行(開成三年宣州開元寺作)(杜牧·唐代) 【原文】--------------------- 東垠黑風(fēng)駕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吳六月忽凄慘, 晚后點滴來蒼茫。錚棧雷車軸轍壯,矯躩蛟龍爪尾長。
神鞭鬼馭載陰帝,來往噴灑何顛狂。四面崩騰玉京仗, 萬里橫互羽林槍。
云纏風(fēng)束亂敲磕,黃帝未勝蚩尤強。 百川氣勢苦豪俊,坤關(guān)密鎖愁開張。
太和六年亦如此, 我時壯氣神洋洋。東樓聳首看不足,恨無羽翼高飛翔。
盡召邑中豪健者,闊展朱盤開酒場。奔觥槌鼓助聲勢, 眼底不顧纖腰娘。
今年闒茸鬢已白,奇游壯觀唯深藏。 景物不盡人自老,誰知前事堪悲傷。
陽歷年時,老漢一個個地向博友們賀過年了,這陰歷年就換一個法子祝賀新春。發(fā)出這一博,祝思維科學(xué)之友之友“生智慧、破鴻濛”。這“六字真言”引自一位真正的老先生舒蕪(區(qū)別于我輩的不夠老亦不夠“先生”)剛剛在《文匯報》評介過的我國近代的思想家龔自珍的詩作《世上光陰好》,是老祖父寫給孫女的“勵志”詩。舒老先生從中發(fā)掘出“平民的人道主義者”的思想“資源”,我們沒有那么深隧,只是拾取其中思維學(xué)、智慧學(xué)的吉光片羽,以敷評改作文之急用,脫不了實用主義之干系。
“鴻蒙”者,亦作“ 鴻蒙 ”。古人認(rèn)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渾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鴻蒙。而開天辟地,指剛剛開始出現(xiàn)人類世界。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太上君開天經(jīng)》:“太初始分別天地清濁,剖判涬溟鴻蒙。”
詳細(xì)解釋,可有四重含義: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tài)。《莊子·在宥》:“云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疏:“鴻蒙,元氣也?!薄痘茨献印さ缿?yīng)訓(xùn)》:“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蒙之先?!薄肚夭⒘鶉皆挕肪砩希骸傍櫭烧嘏?,風(fēng)氣始開?!?冰心《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里有貧富貴賤?”
2.迷漫廣大貌。《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虞淵,鴻蒙沆茫,碣以崇山?!?顏師古 注:“鴻蒙沆茫,廣大貌?!?宋范成大《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云氣低鴻蒙?!薄都t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3.東方之野,日出之處?!痘茨献印m真訓(xùn)》:“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蒙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注:“鴻蒙,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4.混沌;渾噩。唐韓愈《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薄秴嵌Y部詩話》引元王履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蒙間?!?清龔自珍《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蒙?!?br>5.指高空。明劉基《通天臺賦》:“矗鴻蒙以建標(biāo)兮,拖甘泉以為祛。”
顯然,“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濛”里的“鴻濛”屬于比喻意。整個人類也好,人類個體也好,所有新知識的學(xué)習(xí)、任何創(chuàng)造性活動,都概莫能外,其間心智之發(fā)生恰如一團渾沌的元氣,渾渾噩噩,懵懵懂懂,忽然之中,“分別天地清濁,剖判涬溟鴻蒙”,氤氳之氣化生為智慧之靈氣矣。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剖判”與“化生”同行;“生智慧”與“破鴻濛”同步。我中華祖先依靠詩性智慧早就猜測到了并描摹出了人類認(rèn)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的總體狀態(tài)。古人特別重視兒童的發(fā)蒙,所謂啟發(fā)懵懂,就是根據(jù)這種前科學(xué)的經(jīng)驗性認(rèn)識。
證之現(xiàn)代皮亞杰的發(fā)生認(rèn)識論,其正確性畢現(xiàn)。此種學(xué)說一言以蔽之:“知識是逐步建構(gòu)起來的。無論是外化的(物理的)知識,還是內(nèi)化的(邏輯-數(shù)學(xué)的)知識,其實都是一種結(jié)構(gòu)。認(rèn)識(知識)的發(fā)展,說到底也就是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或者說,是結(jié)構(gòu)的不斷擴展和螺旋上升地建構(gòu)。那末,建構(gòu)又是如何發(fā)生的呢?它的根源何在呢?答曰: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fā)生和進行的。活動是是認(rèn)知發(fā)展的最終根源?;顒拥臒o限豐富導(dǎo)致建構(gòu)的永無止境。某一時刻的知識乃是建構(gòu)長環(huán)中的一環(huán),并與一定水平的結(jié)構(gòu)相適應(yīng)?!保ā墩撈喗苓壿嬓睦韺W(xué)》)
認(rèn)知主體受到外界刺激,發(fā)生不平衡狀態(tài)。主體或順應(yīng)舊有的結(jié)構(gòu)(認(rèn)知圖式)或突破以建立新的結(jié)構(gòu)(圖式),于是,產(chǎn)生新的平衡狀態(tài)。這種過程循環(huán)往復(fù),以致無窮。(根據(jù)《發(fā)生認(rèn)識論創(chuàng)始人--皮亞杰》)
以上這些話是老漢復(fù)習(xí)功課,中學(xué)生不必求甚解,我們只要知道:認(rèn)識發(fā)生、知識建構(gòu)離不開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必須仰仗外界刺激。
復(fù)習(xí)了這些思維心理學(xué)的內(nèi)容,老漢不禁贊嘆:龔自珍的一個“愁”字了得。這個愁字,本是我國抒情文學(xué)--詩詞里的表達(dá)情感的詞。李白的愁思綿長:“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辛棄疾的愁緒深沉:“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非多愁善感無以為詩人。龔自珍的這個“愁”字則用于認(rèn)知范疇,是一種認(rèn)知困境、認(rèn)知不足而陷于困境的心理狀態(tài)的表達(dá)?!抖Y記<學(xué)記>》:“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睂W(xué)生們對自己的不足有自覺的認(rèn)識,主動地進入困境;師長們適時地適度地制造困境促使學(xué)生認(rèn)識自己的不足--這正是教學(xué)成功之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3697.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鑿空指鹿
下一篇: 鑿穴為居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