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鑿穴為居 (záo xué wéi jū)
簡拼 : zxwj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鑿:打孔,挖洞。開鑿山洞用作居住的地方。比喻隱士生活
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臺佟傳》:“佟隱于武安山,鑿穴為居,采藥自業(yè)。”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xué
穴
筆劃:5
部首:穴 五筆輸入法:pwu
穴(aperture;delve;hole;opening;scoop;socket)是神經(jīng)集中的點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蓋物;下面兩邊表示洞孔.本義:土窟窿,地洞)
(2)同本義 [cave;hole]
穴,土室也.――《說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易?需》.注:“陰之路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墨子?辭過》
(3)又如:洞穴(地洞或山洞);穴人(在洞穴中采鐘乳石的人);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4)墓穴;埋棺材的坑 [coffin pit;open grave]
臨其穴.――《詩?秦風?黃鳥》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詩?王風?大車》
(5)又如:壽穴(生前造的墓穴)
(6)動物的窩 [den]
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漢?王粲《七哀詩》
(7)又如:穴巢(鳥獸藏身的窩巢);虎穴;蟻穴
(8)指敵人或奸人盤踞、藏匿的地方 [lair]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為之穴.――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9)又如:穴群(謂聚眾盤踞);穴巢(喻敵人或匪徒盤踞、活動的場所)
(10)地道 [tunnel]
審知穴之所在,鑿穴迎之.――《墨子》
(11)又如:穴土(挖地道);穴師(挖地道的士兵);穴地(挖地道)
(12)水道 [water course]
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文選》
(13)醫(yī)學上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纖維經(jīng)過的地方.也叫穴道、穴位.
xué
(1)穴居;穴藏 [live in caves]
夫鼠,晝伏夜動,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左傳》
(2)又如:穴居野處(形容人類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狀態(tài));穴處(居住山洞);穴保(穴居裸體)
(3)挖鑿;洞穿 [dig]
穴土而入.――《墨子?備穴》
(4)如:穴矛(開鑿地道的工具);穴垣(在墻上挖洞);穴胃(穿通胃壁);穴室樞戶(穿室破戶)
穴播xuébō[hill-drop;bunch planting] 根據(jù)要求的間隔距離按穴種植
穴道xuédào[acupoint] 穴位
穴居xuéjū[live in caves] 居住在洞穴里
穴居人xuéjūrén[cave dweller] 指史前歷史階段居住在洞穴中的人,其遺跡和用具發(fā)現(xiàn)于古代洞穴中
穴居野處xuéjū-yěchǔ[troglodytic life style;live in caves and inhabit the wilderness] 指人類沒有房屋以前的生活狀態(tài)
穴施xuéshī[apply manure in small holes near the plants] 一種施肥方法.亦稱“點施”.將基肥放入按行距和株距挖的坑內;再將追肥施在離作物根兩三寸遠的地方挖的小坑內
穴頭xuétóu[promoter] 江湖藝人術語.或作“踅頭”.舊時指江湖藝人走穴的組織者和經(jīng)紀人
穴位xuéwèi[acupoint;acupuncture point] 俗稱“穴道”.中醫(yī)指人體上可以進行針灸牟課?
穴窩xuéwō[sitzmark] 滑雪者向后跌倒在雪地上留下的淺坑
穴隙xuéxì[hole] 孔穴
穴植xuézhí[plant (trees) in small holes] 挖坑栽植苗木
穴
xué ㄒㄩㄝˊ
(1)洞,窟窿:..居.隙.龍?zhí)痘ⅰ?
(2)人體可以進行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干經(jīng)過的地方:位.
(3)舊藝人稱在市場或廣場上表演時所占的一塊地方:的(指地主或班主)..頭.
(4)姓.
筆畫數(shù):5,部首:穴,筆順編號:44534
鄭碼:WO,U:7A74,GBK:D1A8
縱橫碼:38
五筆86&98:PWU 倉頡:JC
四角號碼:3080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A74
aperture;delve;hole;opening;scoop;socket;
――――――――――――――――――――――――――
①指人體的穴位.《素問?氣穴論》:“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
②古人居住的穴室.《靈樞?賊風》:“今有其不離屏蔽,不出空穴之中.”
③量詞.指穴位數(shù)目.《素問?氣穴論》:“臟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④穿.《外科大成》卷一:“夫用針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頂.”
1. 文言文孔旻仁慈的翻譯 原文
淮南孔旻①,隱居篤行②,終身不仕,美節(jié)甚高。嘗有竊其園中竹,旻愍③其涉水冰寒,為架一小橋渡之。推此則其愛人可知。然余聞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妻死而不輟④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愈也。猶邴原⑤耕而得金,擲之墻外,不若管寧不視之俞也。
注釋
①孔旻(mín):字寧極。據(jù)王安石《孔處士墓志銘》,孔旻隱居汝州(今河南臨汝),他待人寬厚,即使對奴仆也不忍心加重語氣說話,糧食、衣物、田地有多余時,就贈送給鄉(xiāng)里人,向他借貸而不能歸還的,他也不加追問。
②篤行:行為惇厚。篤:忠誠,厚道,堅定。
③愍(mǐn):同“憫”,哀憐,憐憫。
④輟:中止,停止。
⑤邴(bǐnɡ)原:人名,字根矩,又稱邴君,東漢北海人,與華歆、管寧齊名,時稱三人為一龍,以年齡排序,“謂歆為龍頭,寧為龍腹,原為龍尾”。《世說新語》中載有三人事跡,如《德行》篇中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之”,以此認為華歆的德行不及管寧。據(jù)此,“得金捉而擲之”的應該是華歆,而不是邴原。但在這條筆記里,沈括將“得金捉而擲之”一事記在了邴原賬上,不知所本為何,也許是因為事近而誤吧!
譯文
淮南的孔旻隱居汝州,為人惇厚仁慈,終身不愿做官,節(jié)操美好而高潔。曾有人去偷他家園子里的竹子,孔旻憐憫偷竹子的人要涉水來去太冷了,就架起一座小橋讓其順利通過。由此可以推知孔旻的仁愛之心。不過我聽說,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敲起盆子唱起歌來。妻子死了而不中止敲盆子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因為妻子死了而敲,反而不如不敲的好。就像邴原耕地時看到一塊金子,撿起來以后再扔出墻外,反倒不如管寧那樣看都不看的好。
2. 文言文 孔牧三事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這是虛歲,他其實四歲),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注:“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p>
《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币虼耍笆兆濉钡囊馑际牵阂陨舷伦鸨?、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
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梆B(yǎng)父母”,是“贍養(yǎng)”的表現(xiàn),“收族”,是“團結”的表現(xiàn)。
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贊揚之余,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xiāng)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
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jīng)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耙秽l(xiāng)”,全鄉(xiāng)。
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xiāng)的讀書人看.不是只給某個秀才看。)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借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省略句。
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只有兩年(1032-1033)。“先人”。
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xiàn)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后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
據(jù)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寧(現(xiàn)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
王安石此文寫于慶歷三年(1043)故稱“先人”。),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令作詩,(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
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終于成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人的天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經(jīng)過后天的不斷的學習。)
譯文 金溪縣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時,從沒見到過讀書寫字的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
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就從鄰居那里借來給他,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寫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奉養(yǎng)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
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仲永感到奇怪,漸漸以賓客的禮節(jié)來款待他的父親,有人用錢財和禮物討取仲永的詩。
他的父親貪圖這樣,每天強要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十二三歲了。讓作詩,不能與從前的傳聞相稱了。
又過了七年,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仲永的特殊之處已經(jīng)消失凈盡了,成為普通人了?!?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
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一、詞解 1.隸:屬于 2.世隸耕:世代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未嘗:不曾; 4.求:要求 5.異:對……感到奇怪 6.借旁近:從鄰居那里借來; 7.與:給; 8.書:寫; 9.為:題寫; 10.以……為意:把……作為詩的內容; 11.觀:欣賞; 12.自是:從此; 13.是:這、此; 14.就:完成; 15.者:。
的地方; 16.稍稍:漸漸; 17.或:有人; 18.賓客:用賓客之禮相待; 19.邑人:同鄉(xiāng)人; 20.乞:求取,這里指花錢求仲永提詩; 21.利其然:貪圖這樣(以此有利可圖); 22.扳:強拉 23.環(huán)謁:到處拜訪; 24.使:讓; 25.從:跟從; 26.稱:相比; 27聞:名聲 28.泯然:消失的樣子。指方仲永的特異之處完全消失了。
29.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30.王子:王安石的自稱。
31.夫:句首發(fā)語詞,不譯。 32.固:本來。
33.文理:文采和道理。 34.利:以……為利。
35.可:值得。 36.秀才:這里指一般學識優(yōu)秀的士人。
37.謁:拜訪 38.書具:寫字的工具,指筆、墨、紙、硯 二、句解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父親感到十分奇怪,從鄰居那里借來給仲永。
2.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譯:并且自己在詩上題寫上了名字,他的詩以贍養(yǎng)父母、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為主題。
3.自是指物為詩,立就,其文理皆有。
3. 孔僖文言文翻譯 孔僖字仲和,魯國魯人。曾祖父孔子建,年輕時游學長安,與崔篆友好。崔篆出仕王莽任建新大尹時,曾經(jīng)勸孔子建出仕。子建回答他說“:我有做布衣老百姓的心愿,您有做官的志氣,各人聽從各人的所愛,不是很好嗎?我們所走的道路,既然不同,請從此別?!本突厝チ耍涝诩依?。
孔僖與崔篆的孫子崔骃是好朋友,同游太學,學習《春秋》。因讀吳王夫差的時事,孔僖廢書嘆息說:“如此,這是所謂畫虎不成反為狗?!贝摅S說:“是的。從前孝武皇帝做天子時,年紀輕輕的,才十八歲,崇信圣人之道,以先王為學習的榜樣,五六年的時間,號稱勝過文帝、景帝的恭儉。到后來任意而行,忘記了自己以前的好處?!笨踪业溃?“書傳上這樣的事情多著呢!”鄰房生梁郁附和著道:“這樣,武帝也是狗嗎?”孔僖、崔骃默然不做聲。梁郁發(fā)怒恨他們,暗地里上書告崔骃、孔僖誹謗先帝,譏諷當世。朝廷把這件事交管事人處理,崔骃去獄吏受審訊??踪铱吹酱端娜丝靵砹耍ε卤徽D,于是上書肅宗申訴:“臣愚見,認為凡是稱為誹謗的,是說實際上沒有這回事,捏造誣蔑而已。至于孝武皇帝,政治的好與壞,在漢史上寫得明明白白,有如日月。這是叫做直說書傳實事,不算捏造。皇帝為善,天下的善就都歸于他,皇帝不為善,天下的惡也都會集在他那里,這都有原因的,不可以責于人呢。并且皇上即位以來,政治沒有什么過失,德澤及于百姓的卻很多,天下的人都是知道的,我等為什么要譏刺他呢?假使非議的是事實,那就應該堅決悔過改正;若是說得不適合,也應當寬容,又為什么要加罪他呀?我等受戮,死就死了,但天下的人,一定會改變過去對皇上的看法,從這件事觀察皇上的用心。自今以后,如果看到不可的事,就絕對不會再說了啊。我之所以不吝惜死,還敢于毫無顧慮地這樣說,真正是為皇上愛惜這天下大業(yè)?;噬先绻粣巯?,那我有什么辦法呢?齊桓公親自揭露他先君的過錯,以啟發(fā)管仲,然后全體臣子得以盡心為國?,F(xiàn)在皇上居然想為遠在十世的武帝隱瞞事實,難道不是與桓公大相徑庭嗎?我恐怕官吏猝然陷害我,令我含恨蒙受冤屈,不能申訴,使后世議論的人隨便以皇上作比較,難道可以再使子孫補救遮掩嗎?我恭謹?shù)厝コ⒌却卣D?!钡郾緛硪矡o加罪孔僖等人的意思,奏書送上去,馬上下詔不問罪,授孔僖蘭臺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巡視東方,回來時經(jīng)過魯,去闕里,用牛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奏黃帝、堯、舜、禹、湯、周六代的音樂,命令儒者講《論語》??踪乙蛳蚧噬系乐x。帝說:“今天的大會,難道不是對于您孔氏一種光榮嗎?”孔僖回答道:“我聽說賢明的圣主,沒有不尊師重道的?,F(xiàn)在皇上作為天子,親自到我們這里,這是崇敬致禮老師,使圣德增輝。至于說到光榮,是不敢承當?shù)摹!钡鄞笮φf:“不是圣人的子孫,哪里說得這樣好的話??!”就授孔僖郎中。
這年冬天,授臨晉令,崔骃用《家林》占卜,說不吉利,阻止孔僖道: “你為什么不辭官呢?”孔僖說:“學習不為個人,出仕不選擇什么樣的官才做,兇吉在于自己,難道是由占卜決定的嗎?”做了三年臨晉縣令,死在任上,遺囑就地埋葬。
4. 關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論語》吧!【原文】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注釋】(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
“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
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6)樂:與說有所區(qū)別。
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原文】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注釋】(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
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tài)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tài)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guī)范。
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4)鮮:音xiǎn,少的意思。
《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guī)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6)務本:務,專心、致力于。
本,根本。(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
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xiàn)。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咀g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薄咀⑨尅浚?)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p>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p>
【原文】1·4 曾子(1)曰:“吾日三?。?)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注釋】(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jù)說《孝經(jīng)》就是他撰寫的。
(2)三?。菏。ㄒ魓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
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
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
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guī)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
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咀g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原文】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jié)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p>
【注解】(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
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zhàn)車的國家,即諸侯國。
春秋時代,戰(zhàn)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shù)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jīng)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
5. 文言文穴的意思 穴
名詞義:
1、象形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蓋物;下面兩邊表示洞孔。本義:土窟窿;地洞。
穴,土室也?!墩f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兑住ば琛贰Wⅲ骸瓣幹芬?。”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赌印まo過》
2、墓穴;埋棺材的坑。
臨其穴?!对姟で仫L·黃鳥》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对姟ね躏L·大車》
3、動物的窩。
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獫h· 王粲《七哀詩》
4、指敵人或奸人盤據(jù)、藏匿的地方。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為之穴?!濉?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5、地道。
審知穴之所在,鑿穴迎之。——《墨子》
6、水道。
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段倪x》
7、中醫(yī)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稍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纖維經(jīng)過的地方。如穴道;穴位。
動詞義:
1、穴居;穴藏。
夫鼠,晝伏夜動,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左傳》
2、挖鑿;洞穿。
穴土而入?!赌印溲ā?/p>
穴 拼 音xué?部 首 穴 筆 畫 5 五 行 水 五 筆 PWU[穴]基本解釋1.洞,窟窿 :孔~。石~?!?。~隙。龍?zhí)痘ⅰ?
2.人體可以進行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干經(jīng)過的地方 :~位。
3.舊藝人稱在市場或廣場上表演時所占的一塊地方 :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
4.姓。
[穴]詳細解釋 〈名〉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蓋物;下面兩邊表示洞孔。本義:土窟窿地洞)
同本義
穴土室也?!墩f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兑住ば琛贰W?“陰之路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赌印まo過》
又如:洞穴(地洞或山洞);穴人(在洞穴中采鐘乳石的人);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墓穴;埋棺材的坑
臨其穴。——《詩·秦風·黃鳥》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詩·王風·大車》
又如:壽穴(生前造的墓穴)
動物的窩
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漢· 王粲《七哀詩》
又如:穴巢(鳥獸藏身的窩巢);虎穴;蟻穴
指敵人或奸人盤據(jù)、藏匿的地方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為之穴?!濉?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又如:穴群(謂聚眾盤據(jù));穴巢(喻敵人或匪徒盤據(jù)、活動的場所)
地道
審知穴之所在鑿穴迎之?!赌印?/p>
又如:穴土(挖地道);穴師(挖地道的士兵);穴地(挖地道)
水道
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文選》
中醫(yī)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稍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纖維經(jīng)過的地方 。如:穴道;穴位
〈動〉
穴居;穴藏
夫鼠晝伏夜動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蹲髠鳌?/p>
又如:穴居野處(形容人類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狀態(tài));穴處(居住山洞);穴保(穴居裸體)
挖鑿;洞穿
穴土而入?!赌印溲ā?/p>
又如:穴矛(開鑿地道的工具);穴垣(在墻上挖洞);穴胃(穿通胃壁);穴室樞戶(穿室破戶)
[穴]百科解釋穴:1、洞,窟窿;2、人體可以進行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jīng)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jīng)干經(jīng)過的地方;3、舊藝人稱在市場或廣場上表演時所占的一塊地方。 更多→ 穴
[穴]英文翻譯hole
[穴]為謎底的謎語1.窮無力(打一字)
[穴]組詞洞穴 穴位 巢穴 穴居 蟻穴 壽穴 穴頭 虎穴 走穴 孔穴 耳穴 墓穴 窟穴 穴道 更多穴組詞 [穴]相關搜尋穴道 穴居人 穴果 穴居 穴音 穴的字 穴巾 穴瓜 穴頭 穴居野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3698.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鑿破渾沌
下一篇: 鑿楹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