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須髯如戟 (xū rán rú jǐ)
簡拼 : xrrj
近義詞 : 紫髯如戟、蒼髯如戟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成語解釋 : 髯:兩頰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種兵器,長桿頭上附有月牙狀的利刃。胡須又長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張著。舊時形容丈夫氣概。
出處 : 《南史·褚彥回傳》:“君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意?”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_髯的詩句有:_髯新白十莖余,一握_髯一握絲。
_髯的詩句有:一握_髯一握絲,一握_髯一握絲。拼音是:yīrán。結(jié)構(gòu)是:_(上下結(jié)構(gòu))髯(上下結(jié)構(gòu))。注音是:一ㄖㄢ_。
_髯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黑色的胡須。
二、引證解釋
⒈黑色的胡須。引前蜀貫休《塞上曲》:“一握_髯一握絲,須知只為平戎術(shù)?!?br>三、網(wǎng)絡(luò)解釋
_髯_髯,讀音為yīrán,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黑色的胡須。
關(guān)于_髯的成語
須髯若神須髯如戟血竭髯枯促膝談心駝背羊髯鶴骨霜髯擔驚受怕獰髯張目詞不達意蒼髯如戟
關(guān)于_髯的詞語
大公無私須髯若神駝背羊髯蒼髯如戟紫髯如戟血竭髯枯擔驚受怕須髯如戟揚眉奮髯促膝談心
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_髯的詳細信息
1.關(guān)于胡須的詩句
關(guān)于胡子的古詩詞:
1. 佛舍見胡子有嘲(一作嘲胡子小男)
唐代:姚合
明明復(fù)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來生滅中。
2. 酒胡子
唐代:徐夤
紅筵絲竹合,用爾作歡娛。直指寧偏黨,無私絕覬覦。
當歌誰擐袖,應(yīng)節(jié)漸輕軀。恰與真相似,氈裘滿頷須。
3. 申胡子觱篥歌
唐代:李賀
顏熱感君酒,含嚼蘆中聲。花娘篸綏妥,休睡芙蓉屏。
誰截太平管,列點排空星。直貫開花風,天上驅(qū)云行。
4. 酒胡子
唐代:盧注
同心相遇思同歡,擎出酒胡當玉盤。盤中臲卼不自定,
四座清賓注意看??梢嗖辉谛?,否亦不在面,
徇客隨時自圓轉(zhuǎn)。酒胡五藏屬他人,十分亦是無情勸。
5. 感白蓮花
唐代:白居易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qū)分。
誰移爾至此,姑蘇白使君。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氛氳。
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
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fù)新。一為池中物,永別江南春。
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埋歿漢父祖,孳生胡子孫。
胡子
拼音:hú zǐ
造句:
一、吳爺爺長著一團亂蓬蓬的大胡子。
二、導(dǎo)演是一位長著濃密絡(luò)腮胡子的中年人。
三、凡事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輕重,反而會得治絲而棼,一團混亂。
四、做工作一定先分清輕重緩急,有序進行,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輕重倒置。
五、屢遭失敗的田大胡子,領(lǐng)著殘兵敗將盤踞在臥龍嶺,企圖憑險頑抗。
2.關(guān)于胡須的詩句
關(guān)于胡子的古詩詞: 1. 佛舍見胡子有嘲(一作嘲胡子小男) 唐代:姚合 明明復(fù)夜夜,胡子即成翁。
唯是真知性,不來生滅中。 2. 酒胡子 唐代:徐夤 紅筵絲竹合,用爾作歡娛。
直指寧偏黨,無私絕覬覦。 當歌誰擐袖,應(yīng)節(jié)漸輕軀。
恰與真相似,氈裘滿頷須。 3. 申胡子觱篥歌 唐代:李賀 顏熱感君酒,含嚼蘆中聲。
花娘篸綏妥,休睡芙蓉屏。 誰截太平管,列點排空星。
直貫開花風,天上驅(qū)云行。4. 酒胡子 唐代:盧注 同心相遇思同歡,擎出酒胡當玉盤。
盤中臲卼不自定, 四座清賓注意看??梢嗖辉谛模褚嗖辉诿?, 徇客隨時自圓轉(zhuǎn)。
酒胡五藏屬他人,十分亦是無情勸。5. 感白蓮花 唐代:白居易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
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qū)分。 誰移爾至此,姑蘇白使君。
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氛氳。 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
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 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fù)新。
一為池中物,永別江南春。 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
埋歿漢父祖,孳生胡子孫。 胡子 拼音:hú zǐ造句: 一、吳爺爺長著一團亂蓬蓬的大胡子。
二、導(dǎo)演是一位長著濃密絡(luò)腮胡子的中年人。 三、凡事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輕重,反而會得治絲而棼,一團混亂。
四、做工作一定先分清輕重緩急,有序進行,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輕重倒置。 五、屢遭失敗的田大胡子,領(lǐng)著殘兵敗將盤踞在臥龍嶺,企圖憑險頑抗。
3.描寫胡子的古詩有哪些
1、《達磨祖師贊》宋代:釋師范 原文: 滿面盡是胡須,當門卻無版齒。
縱不畫影圖形,東土有人識你。 譯文:滿臉都是胡須,當門卻沒有牙齒,縱然不畫影圖形,東土都有人認識你。
2、《頌古十一首》宋代:釋咸杰 原文: 西江一吸了無余,突出堂堂大丈夫。 盡道世間胡須赤,須知更有赤須胡。
譯文:西江一吸之后一覽無余,突出一位堂堂大丈夫。盡道天下間胡須紅色,但是需要知道有紅色胡須。
3、《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首》明代:唐順之 原文: 太師昔日定南荒,親把長纓系莫王。 寄語老胡須自愛,射飛休得近邊墻。
譯文:太師以前平定了南荒,親自把長纓系上交給莫王。摸著老胡須說需要自愛,休得靠近邊墻一步。
4、《偈頌一百零一首》宋代:釋慧性 原文: 超物象,絕石模。 將為胡須赤,更有赤須胡。
譯文:超越了物體的形象,沒有石刻模版。將軍得到胡須為紅色,更有紅色的須胡。
5、《偈頌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釋師范 原文: 千討萬討討不見,都不要討卻成現(xiàn)。 十字街頭逢阿爺,眉毛蓋眼胡須面。
譯文:千萬遍討都看不見,不要討的時候卻成現(xiàn)實了。在十字街頭遇到阿爺,眉毛蓋住眼睛,胡須遮住臉。
4.關(guān)于胡須的句子
·那淡黃色的胡須像流蘇似的稀稀朗朗地垂在嘴上
·他留著一撮像是泡沫一般在嘴唇上卷起的髭須
·滿嘴滿臉都是硬梆梆的黑乎乎的胡子根
.拂臉的白須使老人的儀容倍加可敬
·他上唇的胡子看起來很和善,松軟,灰白,末端焦黃。
·兩撇八字胡,虎虎有神。
·卷曲的,像小楔子一樣的稀疏的胡子神氣活現(xiàn)地向旁邊翹著
·他正方下頷的四周,連到耳根,長著半臉的曹操胡子,陰森森地直立著,如一個壯毛的刷子。
·他下嘴巴蓄著一撮四寸長的山羊胡子。
·他的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他臉上的胡子卷成許多極小的圓圈,像是沼地上的青苔
·那部濃密密的大胡子像把鏟子.比頭發(fā)的顏色更淡些。
·整個臉的下半部分,刮得泛出青光。
·微微翹起的下巴,長著亂蓬蓬的胡子,像是用火燎過似的又卷又黃
·這胡須亂蓬蓬的.像冬天原野上的一把枯萎的野草。
5.關(guān)于描寫胡須長得快的詩句,要快精確
1那人滿臉是扎里扎煞的胡須,好像刀槍林立。
2他滿臉的絡(luò)腮胡子,像無數(shù)根橫七豎八的銀針。
3老漢兩頰和下顎的白須像刺猬的針刺似的突出。
4他的胡子像鋼針般扎煞在下巴和兩腮上。
5他黑蒼蒼的臉上長滿了密匝匝的絡(luò)腮胡子,像一叢被踩過的亂糟糟的茅草。
6他嘴角上生著幾根黃胡子碴兒,像經(jīng)了霜的草兒似的。
7他嘴邊沿長著圈黑乎乎的胡子,遠看像貼著塊黑絲絨。
8他向后一仰,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像個兔尾巴。
9只見他那齊刷刷的白胡碴兒,好像剛割過的韭菜一樣,扎煞著。
10他胡子稀稀拉拉,像一把曬干的谷子根。
11老漢一面聽著,一面捋著像干老玉米須一樣的胡子。
12.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
13.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書"一"字
14.哈,這模胡子!胡子這么長了!
15.其實進來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帶著眼鏡
「胡」本來是指長在嘴邊的毛,而上唇的稱為「髭」,又叫「八字胡」、「八字須」、「兩撇胡」,粵語叫「二撇雞」),下巴的叫「山羊胡」,兩鬢連至下巴的叫「落腮胡」(又叫「絡(luò)腮胡」、「連須胡子」),兩頰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
須眉皓然 須眉交白 須髯如戟 須發(fā)皆白 燕頷虎須 須髯若神
描寫胡須頭發(fā)的詞語
二字詞:
發(fā)髻 光頭 卷曲 凌亂 云鬢 青絲 黑髯 美髯
黑髭 白須 銀須 胡子 胡須 大胡 烏絲 銀絲
劉海 辮子 發(fā)辮 禿頂 謝頂 烏黑 烏亮 金發(fā)
灰白 縷縷 粗硬 整齊 天下散文網(wǎng)
四字詞:
茸茸短發(fā) 蓬松短發(fā) 縷縷長發(fā) 須發(fā)如銀 一圈卷發(fā)
一綹頭發(fā) 自然卷發(fā) 發(fā)不遮頂 發(fā)茬粗黑 辮子粗短
油亮光潔 纖細長辮 羊角小辮 披肩長發(fā) 齊耳短發(fā)
發(fā)如亂麻 紅顏銀須 頭腦機靈 虎頭虎腦 笨頭笨腦
秀發(fā)柔美 齊眉劉海 油光水滑 簪花戴翠 油頭粉面
披頭散發(fā) 歪頭斜頸 轉(zhuǎn)動自如 搖頭晃腦 長辮垂胸
資產(chǎn)部·卷八李昉
○屠
《周禮·地官下》曰:凡屠,斂其皮角筋骨,入于王府。(以當稅給作器物也。)
《史記》曰:魏公子毋忌,請朱亥奪晉鄙軍,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公子親數(shù)存之。所以不報謝者,小禮無所用。今乃臣效命之秋也。"
又曰:淮陰屠中少年有侮韓信者,曰:"汝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又曰:樊噲,少以屠狗為事。
《東觀漢記》曰:閔仲叔客居安邑者,老病家貧,不能買肉,日買一片豬肝,屠者不肯為斷。
王隱《晉書》曰:愍懷太子令人屠肉,自己分齊,手揣輕重,斤兩不差。公曰:"其母本屠家女。"
《齊書》曰:王敬則少時屠狗,商販遍于三吳。后為吳興太守,入烏程,從市過,見屠肉枅,嘆曰:"是我少時在此作也!"召故人飲酒,說平生,不以屑也。
蕭子顯《齊書》曰:帝于芳樂苑立市,太官每旦進酒肉雜肴,使宮人屠酤。
《周書》曰:太祖常游上黨,有市屠壯健,眾多畏憚。太祖氣凌之,嘗醉,命屠進幾割肉,小不如意叱之。屠坦其腹,謂太祖曰:"爾豪則刺我。"太祖即剚其腹。市人駭觀,執(zhí)之屬吏,李繼韜惜而逸之。
《孔叢子》曰:子高謂齊王曰:"昔臣嘗行臨淄市,見屠商焉,身修八尺,須髯如戟,市易之男女未有敬之者,無德故也。"
《莊子》曰:楚昭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陳義甚高,子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說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萬鐘之祿,我知其富于屠羊之利。然豈可貪爵祿,使吾君有妄施之名。愿復(fù)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
又曰: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技成而無所用。
《尉繚子》曰:太公望行年七十,屠牛朝歌。
《尸子》曰:屠者割肉,則知牛長少。
又曰:宋人有公斂皮者,適市反,呼曰:"公斂皮。"屠者遽收其皮。
《燕丹子》曰:荊軻與武陽入秦,過陽翟。軻買肉,爭輕重,屠辱軻,武陽欲擊,軻止之。
《淮南子》曰:命屠而享其肉,或以酸,或以甘。齊和萬方,其本一牛之體也。
又曰:屠牛坦一朝解九牛,而刃可以剃毛;庖丁為刀十九年,刃如新砥硎。(庖丁,宋人。砥,磨也。)何則?游乎眾虛之門。
《賈誼書》曰:屠牛坦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剝割皆中理。
《鹽鐵論》曰:騏驥挽鹽車,垂頭于太行之坂,屠者脫之。
桓譚《新論》曰:關(guān)東鄙語曰:"人聞長安樂,出門西向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嚼。"(魏文帝與吳質(zhì)書亦云也。)
《三輔舊事》曰:太上皇不樂關(guān)中,思慕鄉(xiāng)里。高祖徙豐沛屠兒、酤酒、賣餅商人,立為新豐縣。故一縣多小人。
又曰:更始遣將軍李松攻王莽。屠兒、賣餅者皆從之。屠兒杜虞手殺莽。
《涼州異物志》曰:大秦之國,斷首去軀,操刀屠人。
《杜夷幽求》曰:齊宣王見屠牽羊,哀其無罪,以豕代之。
《傅咸集》曰:屠牛、酤酒,鑿錢作錫,皆有損害。
○酤
《毛詩·鹿鳴·伐木》曰: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論語·鄉(xiāng)黨》曰:酤酒市脯不食。
《漢書》曰:武帝天漢三年,初榷酒酤。(應(yīng)劭曰:縣官自榷賣酒,小民不復(fù)得酤。)
《后漢書》曰:瑯琊海曲呂母,家素豐,資產(chǎn)數(shù)百萬。乃益釀醇酒,買刀劍、衣服。少年來酤者,皆賒與之,視其乏者,輒假衣裳,不問多少。
又曰:劉寬嘗坐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迂久,猶良久也。)客不堪之,罵曰:"畜產(chǎn)!"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chǎn),辱孰甚焉?故吾懼其死也。"
又曰:崔寔,初,父卒,剽賣田宅,起冢塋,立碑頌。(《廣雅》曰:剽,削也。音匹妙反。)葬訖,資產(chǎn)竭盡,因窮困,以酤釀販鬻為業(yè)。時人多以此譏之,寔終不改。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
《吳志》曰:潘璋,字文章,性博蕩嗜酒。居貧,好賒酤。債家至門,輒言后豪當相還。
《宋書》曰:吏部尚書庾仲文,尚書中令奴酤酃酒,利其百十。
《后魏書》曰:鄭羲為西兗州刺史,多所受納,政以賄成,性又嗇吝,人有榔者,不與杯酒臠肉。西門受羊、酒,東門酤賣之。
《唐書》曰:建中三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釀。斛收直三千,米雖賤,不得減二千。委州縣綜領(lǐng)醇薄,私釀罪有差。以京師王者都,特免其榷。
又曰:元和十四年,湖州刺史李應(yīng)奏:"先是,官酤酒,代百姓納榷。歲月既久,為弊滋深。伏望許令百姓自酤,取登舊額,仍許入兩稅,隨貫均出,依舊例折納。輕貨送上都。許榷酒錢,舊皆隨兩稅征眾戶。自貞元已來,有土者競為進奉。故上言百姓困弊,納輸不充,請置官坊酤酒以代之。既得請,則嚴設(shè)酒法,閭閻之人舉手觸禁,而官收厚利,以濟其私,為害之日久矣。"及李應(yīng)奏罷,議者謂宰臣能因一州之請,推為天下之法,則其弊革矣。
《韓子》曰:宋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旗甚高,然而酒酸不售,怪其故,問所知閭長者楊青。青曰:"汝狗猛也。"曰:"狗猛也,何故不售?"曰:"人畏焉?;蛄钊孀討彦X挈壺往酤,而狗迎龁之,酒所以酸而不售。"夫國亦有狗猛,欲道之士,懷其術(shù)而往,欲以明萬乘之主臣,為狗猛迎而龁之,如此則主所以蔽,賢士所以不用也。
賈誼《新書》曰:鄒穆公視民如子,及死,酤家不售酒,童子不謳歌。
《列仙傳》曰:酒客者,梁市上酒家客也。作酒常美,日售萬錢。有過,主人逐之,主人酒更酸敗,遂至貧窮。
又曰:女凡者,陳留酤酒婦也。作酒甚美,遇仙人過飲,以素書五卷為質(zhì)。久,開書,乃養(yǎng) *** 接之術(shù)。閉房與諸少年飲酒,與宿止,行文書法,顏色更好,如二十時。仙人后過之,笑曰:"盜道無師,有翅不飛。"遂追仙人去。
曹植《樂府歌》曰:市肉取肥,酤酒取醇。交觴接杯,以致殷勤。
○盧
《漢書》曰: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樂,謂長卿曰:"弟俱如臨邛,(弟,但也。)從昆弟假貸,猶足以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舍,乃令文君當盧。(郭璞曰:盧,酒盧也。師古曰:賣酒之處,累土為盧,以居酒甕,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鍛盧,故名盧耳。)
又曰:霍光秉政,趙廣漢事光。及薨后,廣漢為京兆尹,心知微指,發(fā)長安吏,自將與俱至光子禹第,直突入其門,搜尋私屠酤,椎破盧罌。
又曰:魯匡曰:"今絕天下之酒,則無以行禮相養(yǎng);放而亡限,費財傷民。請法古,令官作酒,以千五百石為率,開一盧以賣。"(如淳曰:酒家開肆得客設(shè)酒盧,故以盧名肆。臣瓚案,盧,酒甕。)
《世說》曰:阮公邑家婦有美色,當盧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既醉,便眠其婦側(cè)。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
又曰:王濬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jīng)黃公酒盧,下,回顧謂后車客曰:"吾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盧,竹林之游亦預(yù)其末。自嵇生、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南史》曰:齊謝幾卿性通脫,會意便行,不拘朝憲。嘗預(yù)樂游苑宴,不得醉而還,因詣道邊酒盧,停車褰幔,與車前三騶對飲。時觀者如堵,幾卿處之自若。
○肆
《周·天官》內(nèi)宰之職曰:凡建國,佐后立市,設(shè)其次,置其敘,正其肆。
又《地官下》曰:肆長,各掌其肆之政令,陳其貨賄,名相近者相遠也,實相近者相爾也,而平正之。(爾亦近也。俱是物也,使惡者遠善,善自相近。鄭司農(nóng)云:謂若殊、玉之屬,俱各為珠,俱名為玉,而賈或百萬,或數(shù)萬??洲r(nóng)夫愚民見欺,故別異令相遠,使賈人不得雜亂以欺人。)
《左傳·襄三十年》曰:伯有死于羊肆。(羊肆,市列。)子產(chǎn)襚之,枕之股而哭之,斂而殯諸伯有之臣在市側(cè)者,既而葬諸斗城。
《論語》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包曰:言百工處其肆則事成,猶君子學以致其道。)
《續(xù)漢書》曰:孝靈皇帝于后宮與人列肆販賣,使偷盜爭斗,上視以為樂。
謝承《后漢書》曰:郭秦拔申屠子龍于漆工之中,嘉許偉康于屠酤之肆。
袁山松《后漢書》曰:世祖憐盆子,賞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后疾失明,賜滎陽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稅終其身。
《晉中興征祥記》曰:烈宗世,會稽王輔政于府內(nèi)園中穿池筑山,山池之間處處有肆,使婢酤酒賣肉于其中。道子將見幸,乘船至灑肆,輒攜入肆,買酒肉,狀如市廛,以為笑樂。
《梁書》曰:呂僧珍為南兗州刺史。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yè),僧珍至,乃棄業(yè)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恩重,無以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當速反蔥肆耳!"
皇甫謐《高士傳》曰:許邵名知人。歷客舍,則知虞求賢;入幘肆,則拔楚子昭。
《晉令》曰:坐盧肆者,皆不得宿肆上。
《殷氏世傳》曰:蓋寬,字元祚。河南鄭廉始出寒賤,未知名,君見而友之。廉父常居肆,乃就拜其父于市。眾皆驚,由是顯名,位至司徒。
《楚辭》曰:連蕙若以為佩,過鮑肆而失香。
張衡《西京賦》曰:彼肆人之男女,麗靡奢于許史。
繁欽《嘲應(yīng)德璉文》曰:應(yīng)溫德云:"昔與季叔才俱到富波,飲于酒肆,日暮留宿。主人有養(yǎng)女,年十五,肥頭赤面,形似鮮卑。偶悅之,夜與奸通,便生足下。"
《莊子》曰: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楊子《法言》曰:好書不能要諸仲尼書肆也;(李軌注曰:賣書市也。)書不經(jīng),非書也。
《語林》曰:王仲祖少有三達,覽鏡自玩曰:"王開山那生此兒?"又酷貧,帽敗,自以形美,乃入帽肆,就帽嫗戲,乃得新帽。
○店(附)
《世說》曰:阮修,字宣子。常步行,以一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上,便獨酣暢。
崔豹《古今注》曰:店,置也,以置貨鬻之物。
○賣買
《周禮·地官下》曰: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于民用者,以其賈買之,物揭而書之,以待不時而買者。買者各從其抵,都鄙從其主,國人、郊人從其有司,然后予之。
又曰:司市,掌市之治教。以量度成賈而征(儥,買也。物有定價,則買者來也。)以質(zhì)劑結(jié)信而止訟(質(zhì)劑,謂兩書一札而別之也。)以賈民禁偽而除詐,(以賈民為之者,知物之情偽與實詐。)以刑罰禁虣而去盜,以泉府同貨而斂賒。(同者,謂民貨不售則為斂而買之,民無貨則貫而子之。)凡會同、師役,市司帥賈師而從,治其市政,掌其賣儥之事。(儥,買也。會同師旅必市者,大眾所在,來物以備之。)質(zhì)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凡賣儥者,質(zhì)劑焉。大市以質(zhì),小市以劑。(鄭司農(nóng)曰:質(zhì)劑,月平賈也。質(zhì),大賈;劑,小賈。玄謂:質(zhì)劑者,為之券書藏之也。)
又曰:賈師,凡國之賣買,各帥其屬而嗣掌其月。
《禮記·曲禮》曰:君子雖貧,不鬻祭器。
《左傳·昭七》曰:公在干侯。平子每歲賈馬,(賈,買也。)具從者之衣履,而歸之于干侯。公執(zhí)歸馬者,賣之,(賣其馬。)乃不歸馬。
《史記》曰:子貢既學于仲尼,退而仕衛(wèi),鬻財于曹、魯之間。
《戰(zhàn)國策》曰:燕昭王見郭隗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敢問以國報仇者奈何?"對曰:"古之人君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得。涓人請求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五百金買其首。反,以報君,君大怒,對曰:'死馬尚市,況生馬乎?'期年,千里馬至者三。
《漢書》曰:漢興,接秦之弊,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令人無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無蓋藏。(蘇林曰:無物可蓋藏。)
又曰:衛(wèi)青比年學擊胡,賦稅既不足以奉戰(zhàn)士,有司請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罪,請買賞官,名曰:"武功爵",級七十萬。
又曰:桑弘羊置平準于京師,當天下委輸,工官治車諸器,皆此給大農(nóng)。大農(nóng)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到賣之,幾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亡所矣大利。(牟,取。)
又曰:貢禹上書,欲令近臣自諸曹侍中以上家,無得私販賣者。
又曰:中平元年,初賣官。自關(guān)內(nèi)侯以下,至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公千萬,卿五百萬。
《東觀漢記》曰:光武嘗與朱祐共買蜜合藥,上追念之,即賜祐白密一石,問:"今憶與朕長安時共買蜜乎?"
又曰:郭舟從師長買繻入函谷關(guān),乃慨然嘆曰:"丹不乘使者車,終不出關(guān)!"
又曰:司空宋弘常受俸,得鹽鼓千斛,遣諸生迎取上河,令糶之。鹽賤,諸生不糶。弘怒使遣。及其賤悉糶賣,不與民爭利。
謝承《后漢書》曰:靈帝數(shù)游戲于西園,令后宮彩女為客主,身為商賈。
謝承《后漢書》曰:張楷,字公超,治《嚴氏春秋》。家貧無以為業(yè),嘗乘驢車至縣賣藥,足給食者輒還鄉(xiāng)。
王隱《晉書》曰:劉寔,字子真,平原人。少貧苦,糠飯,繩索作牛衣賣,手繩口誦。
《齊書》曰:朱文濟,字敬達,吳興人,自賣以葬母。太守謝氵龠命為儒林,不就。
又曰:吳達之,義興人也。嫂亡,無以葬,自賣為十天客,以營冢槨。從祖弟敬夫妻荒年被略賣江北,達之有田十畝,貨以贖之。
《南史》曰:會稽寒人陳氏有三女,無男。祖父母年八九十,老無所知。又篤癃病,每不安其室。遇歲饑,三女相率于西湖采菱莼,更日至市貨賣,未嘗虧怠,鄉(xiāng)里稱為義門。
《北史》曰:齊常景耽好經(jīng)史,愛玩文詞,若遇新異之書,殷勤求訪,或復(fù)貨買,不問價之貴賤,必以得為期。
《晏子春秋》曰:靈公好婦人丈夫飾者,國盡服之。公使禁之,曰:"女子以男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不止。公問晏子,晏子曰:"公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鬻馬肉于市。"公曰:"善。"使內(nèi)勿服。不環(huán)月,而國人莫服。
《韓子》曰:楚人賣珠于鄭,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緝以翡翠。鄭人買其櫝,還其珠??芍^善賣櫝,不可謂善鬻珠。
又曰:宋之富賈有監(jiān)止子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因佯失而毀之,負其百金,而理其毀,得千溢焉。
又曰:諺所謂"傭自賣哀而不售,士自譽辨而不信"者也。
又曰:田修教其子田章曰:"主賣官爵,臣賣知力,故曰自恃,無恃人。"
《淮南子》曰:郢人有鬻其母者,為請于買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無多苦也。"此行大不義,而欲為小義也。
《三輔決錄》曰:五門子孫,凡民之五門,今在河南西四十里。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門客舍,因以為名。主養(yǎng)豬賣豬,故民為之語曰:"苑中三公,鉅下二卿,五門藿藿,但聞豚聲。"
《三輔黃圖》曰: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長安城南北為會市,但列槐樹數(shù)百行為隊,無墻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jīng)書、傳記、笙磬、器物相與賣買,雍容揖讓,或論議槐下。
《董卓別傳》曰:呂布殺卓,百姓相對欣喜抃舞,皆賣家中珠環(huán)、衣服、床榻,以買酒食,自相慶賀。長安酒肉為之踴貴。
《漢武內(nèi)傳》曰:帝先有玉板一枝杖,是西胡王所獻,帝甚愛之。崩后,故以入槨。其年有人于扶風郡市中買得者,帝時左右侍人識之,以告有司,詰問,云:"見市中一人于巷賣之,責三十匹,即雇交直,實不識賣主姓名。"
皇甫謐《高士傳》曰:毛公、薛公,皆趙人也。遭戰(zhàn)國之亂,二人俱以處士隱于邯鄲市。毛公隱為博徒,薛公隱于賣膠。
又曰:韓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時女子從買藥,康守價不與,女子怒曰:"是韓伯休耶!乃不二價!"康嘆曰:"我本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何用藥為?"乃遁霸陵山中。
《搜神記》曰:南陽宗定伯,少年夜行,逢鬼。鬼問:"為誰?"定伯欺云:"我亦鬼。"遂共為侶赴宛。行極困,相擔。問鬼曰:"畏何物?"曰:"惟不喜人唾。"欲至宛,但擔鬼著酒甕上,徑詣宛市,鬼化為羊。恐其變,并唾之。賣得錢千五百。
《晉后記》曰:成都王圍京邑,城中魚肉無出,營巷賣死驢馬肉,雜死人肉賣之。
車頻《秦書》曰:王猛攻鄴,慕容評拒猛,而恒賣水與軍人,眾思為亂,猛因得敗之。
周景式《廬山記》曰:山有康皇廟,廟有銅馬一枚,道士丁玄真取擲置澗中,經(jīng)宿復(fù)還。丁乃賣與遠村人,買者盡病,即送還,悉愈。
《列仙傳》曰:安期生,瑯琊阜鄉(xiāng)人,賣藥海邊。秦始皇請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數(shù)千萬。
《風俗通》曰:夜糴。俗說市買者,當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時便罷無人也。今乃夜糴谷,明癡騃不足也。凡靳不敏惠者曰夜糴。
《傅子》曰:靈帝榜門賣官,崔烈入錢五百萬取司徒。
《語林》曰:蘇峻新平,帑藏空,猶余數(shù)千端粗練。王公謂諸公曰:"國家凋弊,貢御不至。但恐賣練不售,吾當與諸賢各制練服之。"數(shù)日間賣遂大售,端至一金。
應(yīng)璩《新詩》曰:太官有余廚,大小無不賣。豈徒脯與糗?醯醢及鹽鼓。
劉超《讓表》曰:臣家理套用一純色牛,連市,素不如意。外廄猥牛中,牛色有任用者,臣有正陌三萬錢、五匹布,乞以買此牛。詔曰:"監(jiān)此不足賣與,宜便賜之。然義與前后辭讓,不妄受一賜,今亦必復(fù)不受,可聽如所啟。"
○駔儈
《說文》曰:駔,馬儈也。
《漢書》曰:子貸金錢千貫,節(jié)駔儈。(孟康曰:節(jié),節(jié)物貴賤也。謂除估儈,其節(jié)利比于千乘之家。師古曰:儈者,會合二家易者。駔者,其首辛也。駔,音子即切;儈,音貢外切。)
《后漢書》曰:吳漢,字子顏,家貧,給事縣為亭長。王莽末,以賓客犯法,乃亡命至漁陽。資用乏,以販馬為業(yè)。
《續(xù)漢書》曰: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曉陰陽,懷德滅行,和光同塵,不為皎皎之操。王莽世,退身儈牛自給,有似蜀之嚴君平。
《搜神記》曰:羊公,字雍伯,洛陽人,本以儈賣為業(yè)。性篤孝,父母終,葬無終山,遂字焉。
《晉令》曰:儈賣者,皆當著巾,白帖額,題所儈賣者及姓名,一足著白履,一足著黑履。
上一章回目錄下一章
確有其人
張三豐(約元定宗貴由二年(1247)~ ),本名通,字君實或君寶,漢族,中國遼東懿州人(就是今天的遼寧阜新)。元季儒者、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tǒng)元年,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寶雞山中,有三山峰,挺秀倉潤可喜,因號三豐子。亦有因“豐”字和“豐”的簡體字同形而錯稱為“張三豐”。他的生辰籍貫都有爭議,一般認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當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據(jù)道教界推測,其活動時期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睹魇贰ち袀鞯谝话侔耸?方伎》稱,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作“君寶”),號玄玄子。以其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在各種張三豐的傳記或有關(guān)他的材料里,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自稱張?zhí)鞄熀笠?。傳說其豐姿魁偉,大耳圓目,須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shù)日一食,或數(shù)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無恒。居寶雞金臺觀時,曾死而復(fù)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游”。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xiàn),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豐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chuàng)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謂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后可以成仙?!焙笕司幱小稄埲S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志》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廟鄉(xiāng)口子河里有“張三豐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遺址。1917年此處立“張三豐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于張三豐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豐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zhàn),結(jié)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后,張三豐在武當山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fā)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為武當武功的創(chuàng)立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285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須眉男子
下一篇: 須髯若神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