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簡拼 : jszz

近義詞 : 箕山之節(jié)
、箕山之操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
。同“箕山之節(jié)”
。
出處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
,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
,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
;用于人的節(jié)操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志在什么四字成語
1. 志的四字成語大全 志的四字成語大全 :
志同道合、
眾志成城
、
專心致志
、
雄心壯志
、
躊躇滿志、
矢志不渝
、
仁人志士
、
志大才疏、
胸無大志
、
志在千里
、
胸懷大志
、
志在四方
、
豪情壯志
、
人各有志、
壯志凌云
、
壯志未酬
、
人窮志短、
小人得志
、
斗志昂揚
、
志大量小、
志高氣揚
、
箕山之志
、
曠志怡神、
傲睨得志、
志高行潔
、
利令志惛
、
志趣不凡、
隱居求志
、
志士仁人
、
志美行厲、
淡泊明志
、
有志無時
、
遜志時敏、
比物此志
、
求志達道、
夙心往志
、
風云之志
、
屈身辱志、
銷神流志
、
才清志高
、
詩以言志、
砥志研思
、
志誠君子、
心小志大
、
詩以道志
、
遺形藏志、
凌云壯志
、
志氣凌云
、
達人雅志
玩物喪志、
宏圖大志
、
材劇志大
、
致命遂志
、
宏才遠志
、
離經(jīng)辨志、
赍志以歿
、
輕世肆志、
勵志如冰
、
染神亂志
、
懷安喪志
2. 志字的成語 鴻鵠之志 豪情壯志 眾志成城 志同道合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專心致志 躊躇滿志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矢志不渝 淡泊明志 燕雀安知鴻鵠志 專心一志 有志者事竟成 斗志昂揚 壯志凌云 博聞強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玩物喪志 以意逆志 矢志不移 赍志而歿 小人得志 長他人志氣
,滅自己威風 赍志以歿 快心滿志 先意承志 永志不忘 志大才疏 壯志未酬 志在千里 志在四方 雄心壯志 傲睨得志 才疏志大 風云之志 不以辭害志 有志不在年高 燕雀豈知雕鶚志 項莊之劍
,志在沛公 東山之志 赍志而沒 氣得志滿 染神亂志 仁人志士 凌云之志 氣充志驕 氣驕志滿 氣滿志得 氣滿志驕 箕山之志 輯志協(xié)力 赍志以沒篤志好學 各從其志 安心定志 不拔之志 材疏志大 有志之士 志高氣揚 志堅行苦 志潔行芳 志美行厲 志士仁人 志廣才疎 有志竟成 心虔志誠 閑情逸志 蹈厲之志 勵志竭精 凌霄之志 摶心揖志 人各有志 人窮志短 求志達道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钢?失張失志 詩以言志 矢志不搖 千里之志 潛心篤志 馳志伊吾 彈丸黑志 各行其志 蠱心喪志 寒心消志 寒心銷志 道同志合 放意肆志 宏圖大志 項莊舞劍
,志在沛公 銷神流志 燕雀豈知雕鶚志 怡志養(yǎng)神 遜志時敏 行古志今 胸懷大志 志得意滿 志滿氣驕 志滿意得 志驕氣盈 志在四海 志盈心滿 志足意滿 終焉之志志驕意滿 志滿氣得 志廣才疏 郁郁不得志 志得氣盈 有志無時 意得志滿 意滿志得 隱居求志 胸無大志 遺形藏志 心小志大 未竟之志 等夷之志 砥志研思 道合志同 比物此志 材劇志大 寢丘之志 輕世肆志 離經(jīng)辨志 利令志惛 降志辱身 猛志常在 四方之志 松柏之志 摶心壹志
。
3. 志四字成語有哪些 志的四字成語
志大才疏 疏:粗疏,薄弱
。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夠
。
志得氣盈 猶志得意滿。
志得意滿 志向實現(xiàn)
,心滿意足
。
志高氣揚 志氣高昂而自得。
志廣才疏 猶志大才疏
。
志堅行苦 行:行為
。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
志驕氣盈 猶志驕意滿
。
志驕意滿 形容得意驕傲
。
志潔行芳 志向高潔,品行端正
。
志滿氣得 猶志得意滿
。
志滿氣驕 形容得意驕傲。同“志驕意滿”
。
志滿意得 志向實現(xiàn)
,心滿意足。
志美行厲 志向高遠
,又能砥礪操行
。
志士仁人 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
志同道合 道:途徑。志趣相同
,意見一致
。
志盈心滿 猶志得意滿。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遠大
。
志在四方 四方:天下
。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志在四海 猶志在四方
。
志足意滿 猶志得意滿
。
4. 含有志的四字詞語 志同道合、眾志成城
、專心致志
、雄心壯志、躊躇滿志
、矢志不渝
、仁人志士、志大才疏
、胸無大志
、志在千里、胸懷大志
、志在四方
、豪情壯志、人各有志
、壯志凌云
、壯志未酬、人窮志短
、小人得志
、斗志昂揚
、玩物喪志、宏圖大志
、材劇志大
、致命遂志、宏才遠志
、離經(jīng)辨志
、赍志以歿、輕世肆志
、博聞強志
、勵志如冰、染神亂志
、懷安喪志
、眾志成城、志大量小
、志高氣揚
、覬覦之志、箕山之志
、測量標志
、曠志怡神、傲睨得志
、兩宋志傳
、志高行潔、利令志惛
、志趣不凡
、隱居求志、志士仁人
、志美行厲
、淡泊明志、有志無時
、遜志時敏
、比物此志
、求志達道
、夙心往志、風云之志
、屈身辱志
、銷神流志、才清志高
、詩以言志
、砥志研思
、志誠君子、心小志大
、詩以道志
、遺形藏志、凌云壯志
、志氣凌云
、達人雅志、誓無二志
、用志不分
、志氣高遠、篤志愛古
、厲志貞亮
、風云之志、平生之志
、永志不忘
、風塵之志、聊齋志異
、甘貧守志
、摧志屈道、精心勵志
、等夷之志
、志盈心滿、隱志相及
、安心定志
、螻蟻得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輯志協(xié)力、篤志不倦
、心虔志誠
、言以足志、矢志不屈
、終焉之志
、青云之志、玩物溺志
、志潔行芳
、馳志伊吾、松柏之志
、守死之志
、洗心革志
、自尋短志、志滿氣驕
、猛志常在
、屈心抑志、螺髻梵志
、摶心揖志
、兵無斗志、放意肆志
、以意逆志
、寒心銷志、賫志以沒
、志存高遠
、氣充志驕、蹈厲之志
、兵要地志
、志驕氣盈、志趣不常
、博學篤志
、志堅行苦、物微志信
、行古志今
、千里之志、四方之志
、勵志竭精
、心志難奪、凌云之志
、神志不清
、潛心篤志、有志竟成
、頗示以志
、壯志難酬、勵志冰檗
、志大才短
、矢志捐軀、蠱心喪志
、未竟之志
、寢丘之志
、志梟逆虜
、蕩然肆志
、鴻鵠之志、降志辱身
、氣高志大
、東方雜志、賫志以歿
。
5. 帶志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帶志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
詩以道志
、
遺形藏志、
凌云壯志
、
志氣凌云
、
達人雅志、
誓無二志
、
用志不分
、
志氣高遠、
篤志愛古
、
厲志貞亮
、
風云之志、
平生之志
、
永志不忘
、
風塵之志、
聊齋志異
、
甘貧守志
、
摧志屈道、
精心勵志
、
等夷之志
、
志盈心滿、
隱志相及
、
安心定志
、
螻蟻得志、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钢?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輯志協(xié)力、
篤志不倦
、
心虔志誠
、
言以足志、
矢志不屈
、
終焉之志
《與吳質書·曹丕》全文賞析
一五月十八日
,丕白:季重無恙。途路雖局,官守有限
,愿言之懷
,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
,書問致簡
,益用增勞。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
,誠不可忘
。既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
,彈棋間設
,終以六博,高談娛心
,哀箏順耳
。馳騁北場,旅食南館
,浮甘瓜于清泉
,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沒
,繼以朗月
,同乘并載,以游后園
,輿輪徐動
,賓從無聲,清風夜起
,悲笳微吟
,樂往哀來,凄然傷懷
。余顧而言
,茲樂難常,足下之徒
,咸以為然
。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元瑜長逝
,化為異物,每一念至
,何時可言
?
方今蕤賓紀時
,景風扇物,天氣和暖
,眾果具繁
。時駕而游,北遵河曲
,從者鳴笳以啟路
,文學托乘于后車
,節(jié)同時異
,物是人非,我勞如何
。今遣騎到鄴
,故使枉道相過。行矣
,自愛
!丕白。
譯文
五月十八日
,曹丕向您述說如下的話語:季重您身體還好吧
?我與您雖路途相距不遠,卻因職責的限制而不能常常見面
,想與您暢述離別情懷的念頭
,使我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了。足下任官的地方偏僻
,所以我們往來的書信也少
,這更增加了我的惆悵。
每次一想到昔日在南皮的游樂
,那真令人難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葘Α读?jīng)》各抒己見
,又對諸子百家暢所欲言
。偶爾也彈琴對弈,接著是六博爭勝
。高雅的談論令人心情歡娛
,悲壯的琴聲動聽悅耳。在北場縱馬馳騁
,于南館聚眾宴飲
。將甘甜的瓜果浮在清泉上,把鮮美的朱李浸在寒水中
。夕陽西下
,明月初升,一同乘車馬巡游于后園。車輪緩緩滾動
,跟隨者寂然無聲
。夜里清風徐來,悲涼的胡笳低聲吹起
。歡樂過去
,悲哀襲來,令人愴然傷懷
。記得當時我對你們說:這歡樂是難以經(jīng)常有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阆潞捅娙巳假澩苏f
。如今果然分別
,各在一方。況且阮瑀已永遠離去
,化為鬼類
,每想到此,不知何時可以再敘衷腸
?
眼下正是五月天氣
,東南風吹拂大地,萬物復蘇
,天氣暖和
,果樹枝繁葉茂。我在此時駕著車往北到河曲巡游
,雖有侍從吹著胡笳開路
,太子文學的車駕跟隨其后,節(jié)氣與當年南皮之游完全相同而時間卻已不同
,景物依舊而人卻不同
。我心中的憂思真是難以描述,陷入了對舊友的深深思念中
。這次因公事派遣使者到鄴城去
,特地讓他繞道經(jīng)過您那里,給您捎來這封信
。再見了
,請多保重!曹丕拜啟
。
二
二月三日
,丕白。歲月易得
,別來行復四年
。三年不見
,《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
,思何可支
!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
昔年疾疫
,親故多離其災。徐
、陳
、應、劉
,一時俱逝
,痛可言邪
!昔日游處
,行則連輿,止則接席
,何曾須臾相失
!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
,酒酣耳熱
,仰而賦詩。當此之時
,忽然不自知樂也
。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
,何圖數(shù)年之間
,零落略盡,言之傷心
!頃撰其遺文
,都為一集。觀其姓名
,已為鬼錄
。追思昔游,猶在心目
;而此諸子
,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
觀古今文人
,類不護細行
,鮮能以名節(jié)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
,恬淡寡欲
,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論》二十余篇
,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
,足傳于后
,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
,其才學足以著書
,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間者歷覽諸子之文
,對之抆淚,既痛逝者
,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
,微為繁富
。公干有逸氣,但未遒耳
。其五言詩之善者
,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
,致足樂也
。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
,不足起其文
。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也
。昔伯牙絕弦于鐘期
,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
,傷門人之莫逮也
。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
,今之存者
,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來者難誣
,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
行年已長大,所懷萬端
,時有所慮
,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
?已成老翁
,但未白頭耳!光武言:“年三十余
,在兵中十歲
,所更非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蔽岬虏患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
,服虎豹之文
;無眾星之明
,假日月之光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
。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
,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
頃何以自娛
?頗復有所述造不?東望于邑
,裁書敘心
。丕白。
譯文
二月三日
,曹丕陳說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分別又將四年
。三年不見
,《東山》詩里的士兵尚且感嘆離別時間太長
,何況我們分別都已經(jīng)超過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夠忍受呢
?雖然書信來往
,不足以解除郁結在心頭的深切懷念之情。
前一年流行疾疫
,親戚朋友多數(shù)遭受不幸
,徐干、陳琳
、應
、劉楨,很快相繼都去世了
,我內(nèi)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語表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窟^去在一起交往相處
,外出時車子連著車子
,休息時座位相連,何曾片刻互相分離
?每當我們互相傳杯飲酒的時候
,弦樂管樂一齊伴奏,酒喝得痛快
,滿面紅光
,仰頭吟誦自己剛作出的詩。每當沉醉在歡樂的時候
,恍惚間卻未覺得這是難得的歡樂
。我以為百年長壽是每人應有一份,長久地相互在一起
,怎想到幾年之間
,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說到這里非常痛心
。近來編定他們的遺著
,合起來成為一本集子,看他們的姓名
,已經(jīng)是在陰間死者的名冊
。追想過去交往相好的日子,一切還歷歷在目
,而這些好友
,都已死去化為糞土,怎么忍心再說?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縱觀古今文人
,大多都不拘小節(jié),很少能在名譽和節(jié)操上立身的
。但只有徐干既有文才
,又有好的品德,寧靜淡泊
,少嗜欲
,有不貪圖權位隱退之心,可以說是文雅而又樸實的君子
。他著有《中論》二十多篇
,自成一家的論著,文辭典雅
,足以流傳后世
,他的精神、成就將永存
。應文采出眾常有著述之意
,他的才能學識足以著書,但他美好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
,實在應該痛惜
。近來遍閱他們的文章,看后不禁拭淚
,既痛念逝去的好友
,而且又想到自己生命短促。陳琳的章表文筆很雄健有力
,但稍微有些冗長
。劉楨的文風灑脫奔放,只是還不夠有力罷了
,他的五言詩很完美,在同代人中最妙
。阮瑀的書札文詞美麗
,使人感到十分快樂。王粲只擅長辭賦
,可惜風格纖弱
,不能夠振作起文章氣勢,至于他擅長的
,古代沒有人能超過很遠
。過去伯牙在鐘期死后破琴絕弦,終身不再鼓琴
,痛惜知音難遇
,孔子聽說子路被衛(wèi)人殺害
,剁成肉醬,命人將家里的肉醬倒掉
,悲傷弟子當中沒有能比得上子路的
。這些人只是有些還不及古人,也算一代優(yōu)秀人才
,現(xiàn)在活著的人
,已沒有人能比得上的了。將來定有優(yōu)秀人才出現(xiàn)
,后來之人難于輕視
,但是恐怕我與您不能趕上見到了。
年齡已經(jīng)增大
,心中所想的千頭萬緒
,時常有所思慮,以至整夜不眠
,志向和意趣什么時候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遠呢
?已經(jīng)變成老翁,只不過沒有白頭發(fā)罷了
。東漢光武帝說:“三十多歲
,在軍隊中十年,所經(jīng)歷的事不止一件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蔽业牟拍苴s不上他,但是年齡和他一樣大了
,憑低下的才能卻處于很高的地位
,德才不足,只是憑借父親曹操之力而有高位
,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
,什么時候才能改變這種情況呢?恐怕永遠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游玩了
。年輕人的確應當努力
,年齡一旦過去,時光怎么能留得住
,古人想夜里拿著蠟燭游玩
,確實很有道理啊。
近來我憑什么來自娛
?我還能有什么建樹
?我只能向東遙望你的處所,寫信來表達我的觀點。曹丕拜啟
。
作者介紹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226年)
,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學家
。曹魏的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
,謚為“文皇帝”
,史稱“魏文帝”。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
、其弟曹植并稱“三曹”
。少有逸才,廣泛閱讀古今經(jīng)傳
、諸子百家之書
。年僅八歲,即能為文
。建安十六年(211年)
,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
、吳質等大臣幫助下
,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zhàn)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
,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