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的區(qū)別在于:觀想與意守的對象有質(zhì)的不同,觀想的對象是想象的,而意守的對象是現(xiàn)實中實有的;其聯(lián)系在于:二者都是將意識安放在意守的對象上,但觀想是想象加安放,意守僅僅是安放。觀想的對象通常是練功者所熟悉的事物、情景,或者是所崇拜的偶像。因為擺脫了實有事物的東縛,觀想的對象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景物等等。
因此,觀想的對象范圍要遠遠大于意守,凡是可以想象的事物都可以作為觀想的對象。觀想的目的與意守相同,即排除雜念和誘導(dǎo)感受,但觀想更強調(diào)后者。
觀想需要強調(diào)具象思維的運用,即要求想像特定的景物至清晰可見、身歷其境的狀態(tài)。觀想通常以形象思維為引導(dǎo),先想象特定景物的表象,然后通過深化表象達到物象;或者說,通過對感覺表象的增強而超越表象,達到感覺本身。故其操作過程是從形象思維到具象思維的運演。例如,練功過程中觀想“紫氣東來”,首先閉眼想象一團紫色的氣從東面飄過來,形成基本的視覺表象,然后不僅要不斷加強該視覺表象的清晰度,而且須引入與此相關(guān)的其他感覺表象,如聽覺、觸覺、嗅覺等,直至感受到這團飄動的紫氣能夠成為視之可見、嗅之可辦、觸之可及、呼之欲出的物象時,紫氣東來的存想便告成功。通常觀想過程中表象與物象的差別,正如回憶與夢境的差別。
觀想法入門,凈土法普傳——觀想實應(yīng)觀而不想,據(jù)《道藏》的相關(guān)經(jīng)典記載,道家大成凈土法小用可強身祛病、護身化災(zāi)、增福添祿、和睦家庭,中用可護佑社稷、救死扶傷、超度亡魂,大用可白日升天、得道成真、超生了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7/612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脈通則百脈通
下一篇: 修行基本功是觀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