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并不是吃得很多,或者說穿得很暖,對于小孩子也是如此。專家指出,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也就是說不能讓小兒吃得過于飽,穿得過于暖,這樣才能健康平安。
別讓孩子吃得過飽,穿得過暖
一個人怎樣才會安心、安康?很簡單,就是讓他處于最舒適的環(huán)境中,例如吃得開心、穿得舒服。這對于成人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小兒不能言語,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而且不能自己增減所需,這樣就只能任由家長代勞。但是許多家長卻并不懂得應(yīng)該怎樣照顧孩子,而且還往往做出一些錯誤判斷。例如,孩子哭了,家長通常都會認(rèn)為是孩子餓了、渴了,要么就是冷了等等。其實,這完全是大人在以自己的思維來理解小兒的意思,非常容易出現(xiàn)錯誤。事實上,照顧孩子困難但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然而,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最好的照顧,怎舍得讓孩子挨餓、受凍呢?其實,“三分饑與寒”并不是說讓孩子忍饑挨餓、受凍吹風(fēng)。而是說對待孩子也要有個度,不要吃得太多、太好,也不要穿得太厚,蓋得太暖和。
小孩是純陽之體,天生就非常有火力。而如果你給他吃得太多,尤其是甜食的話,那么孩子身體內(nèi)就會儲存更多的熱量。如此一來,他一定會覺得好熱。甚至到了深夜入眠溫度下降,需要通過被褥等外界物品來取暖的時候體內(nèi)的食物還沒有消化完,正在散發(fā)熱量呢。這樣一來,孩子的身體不僅有自身的溫暖、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而且還有被褥所帶來的溫度等,簡直是深受“煎”熬。此外,孩子如果吃得太好也并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同樣的道理,孩子也不能穿得太暖。家長通常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亂扯衣服、被子等。其實,這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并不是因為孩子在調(diào)皮,而是孩子感到太熱了。
大人和小孩的體質(zhì)不同,對外界的感知也不同,所以很多時候你所認(rèn)為的需要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保證“三分饑與寒”就可。比如,飲食要適量,不偏食;寧可少吃也不要多吃;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調(diào)整飲食和增減衣服遮蓋;比大人多穿一件就行了;無風(fēng)的地方就不需要戴帽子等。
過飽、過暖是孩子生病的源頭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只要孩子稍有不舒服就會想盡辦法給孩子提供幫助。比如,當(dāng)家長看到孩子哭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吃奶,或者給他所喜歡的食物。不僅如此,還會給孩子“山珍海味”,恨不得將世界上所有的美味都給自己的小寶貝品嘗;當(dāng)看到孩子總是亂踢被子、亂扯衣服,家長就會立馬上前制止孩子的行為,并且還要再給孩子蓋上一層,或者再穿上一層,生怕孩子受到風(fēng)寒的侵襲。殊不知,這樣其實更容易讓孩子受到疾病的侵襲,極易上火。
孩子的腸胃功能非常虛弱,如果給孩子吃了太多的食物,孩子將難以及時消化,而且腸胃等內(nèi)臟還會受到不必要的負(fù)擔(dān),時間久了,孩子的抵抗能力就會下降。抵抗能力降低后,孩子就會經(jīng)常生病。不僅如此,孩子的腸胃功能受到傷害后,其他內(nèi)臟也會受到損傷,而僅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一項就能使孩子無法正常地吸收營養(yǎng),很快,食物就會在孩子體內(nèi)積成滯熱,進而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多余的食物和遮蓋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燥熱,他會用力撕扯衣服,踢踹被子,而當(dāng)衣服、被子脫落后,寒氣必然會親近孩子,此時孩子身上的毛孔正張開排汗,這樣自然就容易感冒了。如果家長硬要給孩子遮蓋好,孩子自身的自行散熱能力就會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肺胃蘊熱的體質(zhì),這種體質(zhì)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想要小兒安,還是應(yīng)該注意讓他“三分饑與寒”,始終保持肺部不上火,進一步做到其他方面的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ertong/163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嬰幼兒飲用果蔬汁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