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敘述:
我女兒現(xiàn)在快五歲了,一直以為她只是個稚嫩的小孩子,不太懂事,但相對來說養(yǎng)育她也不算太費事,比較好管,也還聽話??勺罱野l(fā)現(xiàn)她特別愛說瞎話,問她誰把毛絨玩具狗給放在樓道地上的,她堅持不承認是自己放的,還說肯定是奶奶放的。她無意間做錯事我不會懲罰她,可說瞎話明顯是故意犯錯誤,這時我開始批評她,她還不認錯,跟我直瞪眼睛,繼續(xù)說瞎話。一次女兒要拿奶瓶喝水,爸爸說:“你都這么大了,不要用奶瓶喝水了,還是用你的小杯子喝吧!”可她堅持非要用奶瓶喝,這時她看到我走過來,就告狀說:“媽媽,爸爸不讓我喝水。”爸爸很驚訝:“我的孩子,你怎么學(xué)會撒謊了?我什么時候不讓你喝水了?”還有一次,孩子早晨抱著枕頭跑到奶奶那里說:“奶奶,我想跟你一起睡。媽媽讓我睡在尿里面,爸爸不讓我起床。”而事實是,女兒早上睡醒時發(fā)現(xiàn)尿床了,我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也沒有叫她,就先起來了,她以為媽媽不理睬她。再躺了一會兒,女兒要起床,爸爸可能太困了,嫌幫她穿衣服麻煩,就讓她再躺一會兒,女兒就說出這樣的話。而且,最近我們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女兒說瞎話的本事越來越大。她爸爸覺得女兒是故意撒謊,腦子太靈嘴兒太巧不是什么好事,將來長大后做人不誠實,肯定會吃大虧,她說謊時一定認真教育嚴肅批評,不能姑息遷就。而我卻覺得女兒只不過是有些矯情,喜歡自己慣自己,孩子奶奶則說孩子膽子小,怕挨批評,越打膽就越小了,我們幾個大人的意見都不統(tǒng)一。不知女兒這種表現(xiàn)到底是什么原因?我真怕她養(yǎng)成壞習(xí)慣不好改了,我該怎么辦呢?
專家解讀:
這位媽媽敘述了孩子說瞎話的情況,面對孩子的表現(xiàn),爸爸認為是孩子在說謊,而媽媽則認為孩子是矯情。說瞎話的含義是孩子說了與事實不相符的話,與孩子的認知判斷水平、語言水平等相關(guān);而說謊則是孩子故意掩蓋或扭曲事實,與品德相關(guān);矯情則是孩子自己嬌慣自己,總覺得自己委屈,為自己的委屈抱怨。
幼兒期間,孩子的自我意識仍然在發(fā)展過程中,既有極可愛的天性,又仍然保留著很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他們喜歡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特別喜歡有意思的游戲,所有這些都是孩子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為了實現(xiàn)這些愿望,他們往往不能頤及到更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小女孩想要把玩具狗放到樓道的地上做一次角色扮演的游戲,這是一次想象力與實踐的嘗試,非常有趣,但當時并沒有考慮到地面很臟,一旦媽媽提出來這個問題,孩子又會把這件事情看得很嚴重,害怕受到媽媽的責(zé)罵和懲罰。認為這件事不對不好,所以就對事實堅決否認,也許為了讓自己更“清白”一些,也許奶奶平時又對她特別疼愛遷就,她就把過錯安在奶奶身上。其實,媽媽也只是順口問一問,可膽子小的孩子內(nèi)疚感很強,總覺得她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母女雙方都可能有誤解,不知媽媽是不是也覺得,把玩具狗放到樓道的地面上這件事真的很有想象力和實踐精神。
還有,幼兒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思維與判斷能力,這種能力是認知事物真實性、讓行為合理性的基礎(chǔ),同時,他們也認識到了事物的多面性和片面性、思維與認知的靈活性,知道可以用靈活的思維方式將事物夸大或減少,或?qū)⑹挛锏钠嫘蕴岢鰜?,就能將事物的本質(zhì)扭曲變形,以利于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或滿足自己的需求,或安慰自己、保護自己。如這位家長敘述的“爸爸不讓我用奶瓶喝水”就變成了“爸爸不讓我喝水”,這個小女孩看起來無意間的一次縮減,既能補償自己沒有用奶瓶喝到水的需求,同時也把責(zé)任推到了爸爸身上。
然而,無論孩子的思維多靈活,對事物多面性的認識多深刻,組織語言的能力多強,孩子的思維仍是不深刻、不完整的。同時,由于幼兒做事還不具有獨立自主性,不能積極主動配合父母去照顧好自己,他們經(jīng)常會把不如意、不愉快和不舒適都推到別人身上,把屬于自己的責(zé)任推到別人身上。比如她自己尿床的事情一方面可能她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開口,沒有及時跟母親主動提出來;另一方面她在濕涼的褥子上睡得很不舒服,又被照頤習(xí)慣了,她以為母親會及時發(fā)現(xiàn)她的尿床并且?guī)退幚?,可母親起床后卻沒有發(fā)現(xiàn),她又以為爸爸應(yīng)該知道她很不舒服,也會幫助她,結(jié)果她被動等待的事情也沒有發(fā)生,這一切都讓她感到很不如意,最后,她為了彌補一早上的不舒適感和被父母“冷落”感,主動到奶奶那里去“告狀”,來訴說她的委屈。
事實上,會說謊的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已經(jīng)能夠分化出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且也意識到了怎么說、怎么做才能達到目的。這種“無中生有”或“強詞奪理”是孩子思維能力的一種進步。他們已經(jīng)十分清楚什么是可以爭取的,什么是大人最后的讓步,因此,為了滿足不合理的需求和避免懲罰,他們會主動回避對自己不利的因素,把自己可以爭取的因素單獨提出來,顯得自己十分有道理的樣子。但幼兒不了解成人的判斷力對幼兒的小把戲是很容易覺察的,當成人發(fā)現(xiàn)孩子用小技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時,成人多會有擔(dān)心,這孩子怎么會說謊呢?無論如何,做人誠實對于孩子是最重要的,它既是美德也是真正的聰明。
幼兒在感到不安全、心里發(fā)虛的時候才說瞎話,而說瞎話后心里更虛了,那些故意推諉責(zé)任、責(zé)怪別人的孩子多少有些心理軟弱。軟弱的孩子并不都是尋求父母或最愛她的人做依靠,而是靠頭腦的靈活有意說瞎話來開脫自己,缺乏對父母的信任,更缺乏對事實與誠信的堅定。上學(xué)后,犯了錯誤或該做的事情沒有做,比如該寫的作業(yè)沒有寫,有些孩子會嘴特別硬,堅決不承認事實,還有的孩子則具有多面性,很靈活圓滑,總是把事情說得天衣無縫,這樣就更影響孩子健全品德的形成。因此,父母在用自己強大的分析判斷能力強調(diào)事實,對孩子說瞎話的性質(zhì)進行判斷時,一定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存在不安全心理,是不是能夠接受父母聲色俱厲的“對質(zhì)”,對待較為脆弱的孩子更要多給她情感照顧,多留有一些面子。
還有的時候,幼兒說瞎話純粹是為了取樂,看著父母裝作上當?shù)臉幼铀麄儠X得很好笑,還有的孩子想象力和語言能力都很發(fā)達,描述一些“無中生有”的事件和場景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感到這種游戲很有趣,同時,也能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對于這些原因引起的說瞎話,父母不要太當真,更不要當做說謊而對孩子進行認真嚴肅的教育,而是要盡量與孩子一起更幽默地交流。
專家引導(dǎo):
當父母感到孩子說瞎話開始增多時,先不要馬上懷疑更不要確定孩子是在說謊,那樣會給幼兒的成長壓上過重的是非對錯的道德負擔(dān)。有時孩子往往是感覺好笑或有趣才無意中說著玩兒的,如果被父母指責(zé)并批評,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不明白父母在說些什么,覺得父母對自己很嚴厲,卻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父母倉促的判斷往往會讓孩子無辜而幼小的心受到不必要的挫折。畢竟,三歲的孩子還是談不上道德意識,甚至還未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xí)慣,把說謊的標簽貼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不利。
建議父母先要對孩子保持冷靜,多方取證,再加以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斷,是哪些方面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才致使孩子說了瞎話,一經(jīng)思考和判斷后,父母的思路就明晰了。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想用奶瓶喝水,是想重溫嬰幼兒時的感受,只是出于一種懷舊和玩耍的心理,不是故意想當小寶寶不想長大,不答應(yīng)孩子也可以。孩子受到挫折向媽媽抱怨時故意片面地強調(diào)爸爸的不是的時候,爸爸可以很誠懇地這樣對孩子解釋:“寶貝要喝水爸爸特別愿意給你喝,但爸爸覺得寶貝長大了,有本領(lǐng)了,可以用杯子喝水了,但如果你覺得用奶瓶喝水好玩,可以試著用一會兒,但不能多用,別的小朋友知道了也要笑話你像個小寶寶的?!边@樣,孩子就會獲得更體貼入微更誠實的體驗。其實,孩子用奶瓶喝水這件事本身也沒有什么太多的限制,這次可以讓他喝,不長期慣著她的嬌氣習(xí)慣即可。家長在平時多期待孩子成長,并在孩子表現(xiàn)出成長的時候多給予鼓勵是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撒嬌的特點的,孩子不經(jīng)意間的說瞎話也會逐漸減少,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
像孩子早起尿床又說瞎話的事情,爸爸媽媽要在事情發(fā)生之后,反思自己沒有做到的地方,同時,也要判斷孩子行為習(xí)慣有待提高的地方,深思熟慮后,再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緩慢而誠實地對孩子說:“我們真的不知道你尿床了。知道你很不舒服,我也難過,但是你是大孩子了,已經(jīng)不是小寶寶了,下次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自己說出來,我一定會幫你的。爸爸媽媽很愛你,怎么會舍得你睡在尿里呢?以后不要再這樣說了,你是我們的好女兒,我們是一家人。”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爸爸媽媽這樣對孩子說話是不是有些過于較真了?而且,這么講話有些像演戲背誦臺詞,很假的感覺。再說大人都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哪有那么富裕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這樣跟孩子講話?隨意自然一些教育就完了,何必跟個孩子那么認真?
要知道,教育孩子是點點滴滴的功夫,按照從前中國父母那種情感深沉、勤勞付出、家長制的方式已經(jīng)很難與這個時代的孩子對話了3現(xiàn)在的孩子們的智商都很高,見識也很廣,想象力豐富,也非常自我中心,敏感,內(nèi)心既孤獨又怯懦,不信任他人,表面上都顯得非常執(zhí)拗,很有主意。
出現(xiàn)誠信危機的時代,孩子不再像從前的孩子那么實心眼地信任父母,他們已更不容易教養(yǎng)了。他們雖然學(xué)會了更多的知識,表面上更整潔更文明了,嘴也更會說話,語氣更甜蜜,卻會更多地誤解父母的各種做法,并不心疼父母的艱辛,不懂感恩,而且認為自己的感受和判斷都是正確的,內(nèi)心經(jīng)常處于易受傷而自我防御的狀態(tài)。智力極高的人不代表有智慧,最有智慧的人都是誠實可信的。
父母對孩子行為與心理產(chǎn)生的情緒和直接判斷都有待考評,我們每一次的言行態(tài)度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深遠。如果當父母看到孩子的每個需要糾正的偏差行為,感到孩子的每個需要調(diào)教的心理習(xí)慣時,都能克制住自己沖動任性的不良情緒,都能做到不草率判斷,不隨意脫口而出一些不假思索的話語,都能事先客觀而縝密地調(diào)查與思考,頭腦就會更清楚,內(nèi)心也就更有定力,也就更有愛護孩子的能力。與孩子交流時,看著孩子的眼睛,一字一頓,誠懇認真地與孩子對話,孩子才會對父母產(chǎn)生極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的心理也才會更健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父母的教養(yǎng)越細致越誠懇,孩子也會越誠實越有智慧。
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總是會遇到很多挫折,遇到難關(guān),經(jīng)常也有犯錯的時候,犯錯并不可怕,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怕的是做錯事不敢承認,學(xué)會撒謊。
朋友家孩子(小文)今年上三年級了,非常調(diào)皮,經(jīng)常惹麻煩,雖說孩子貪玩好動也正常,可小文經(jīng)常給家里惹麻煩。就在前段時間,小文與一起小朋友出去玩,他們竟然去別人的瓜地了偷西瓜吃,幾個小孩子偷偷鉆進別人家瓜地里一人報走一個大西瓜,幾個人找到一處沒人的地方吃了起來,這么大的西瓜你一個人肯定吃不完,他們看見剩下的西瓜有些犯愁,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敢拿回家,于是就所有扔在了一旁。
瓜農(nóng)路過這里發(fā)現(xiàn)都是西瓜,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西瓜被偷了,就調(diào)了地邊的攝像頭,發(fā)現(xiàn)是這群孩子偷吃后,挨家挨戶的找到其家長,也沒讓其賠錢,就是想讓家長對他們進行教育一番,這種行為是非常嚴重的。下午孩子回到家,父母對其進行質(zhì)問,孩子卻不承認,堅持說不是自己干的,結(jié)果爸爸掏出視頻后,孩子啞口無言,父母對其一番指責(zé)后,孩子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什么原因?qū)е碌暮⒆尤鲋e呢?
逃避責(zé)任
孩子知道這是一種錯誤行為,面對家長的質(zhì)疑,孩子害怕家長對其進行批評,所以就會學(xué)著說謊,想著通過說謊的方式去逃避家長的責(zé)怪。
家庭環(huán)境影響
當孩子想的做一件或得到一件東西時,很多家長都會說,下次給你買,下次怎么著,雖說這只是一句幌子,為了上孩子聽話才說的,但孩子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他的內(nèi)心卻一直期待著,可最后家長都忘了有這么一回事,孩子卻依然非常清楚的記得,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父母感到失望,對其產(chǎn)生負面影響,也從中學(xué)會了撒謊。
家長怎樣避免孩子說謊呢?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學(xué)習(xí)父母的行為,這時我們就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我們自己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說謊,說過的事情一定要履行。適當?shù)木芙^孩子的要求,這雖然會讓孩子感到失落,但對比言而無信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是比較小的。讓孩子學(xué)習(xí)我們身上的良好品質(zhì),這樣當孩子做錯事時,就可以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
古代有個故事叫曾子殺豬,相信這個故事大家都是聽過的,為了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父親對母親隨口一說的話,做出了行動,既然承諾了就一定要履行。
避免給孩子“扣帽子”
美國某著名心理學(xué)家曾說過:“人一旦被標注成了那種人,那么他就會逐漸成標注的人”,當孩子說謊后,我們不要給他扣上“愛說謊”“不誠信”此類的標簽,這對孩子而言影響是非常大的,逐漸地就會受“標簽”所影響,成為這樣的人。
給孩子講一些關(guān)于誠實守信的故事
人一旦失去了誠信,那么將來他做的事將處處受別人質(zhì)疑。我們可以給孩子講小故事,讓他了解人一旦沒了誠信的后果。就比如《狼來了》 :一個牧童放羊,第一次逗大家狼來了,村里的人放下了手中的農(nóng)活,過去趕狼,可結(jié)果根本就沒有狼,第二次又逗大家狼來了,結(jié)果和第一次一樣,沒有狼過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可不管牧童怎么呼喊,都沒有一個人過去幫忙,大家還是以為牧童在的逗他們,結(jié)果羊被吃了一干二凈。
孩子說謊,我們一定要及時對其引導(dǎo),讓他改變這樣的懷習(xí)慣,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ertong/209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