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敘述:
我兒子六歲多了,今年就該上學了,可學習做事一點都沒有耐心,坐不住板凳,一會兒都安靜不下來。我每天都會跟他說上很多遍:你消停會兒行嗎?或者,你安靜一會兒行不行?你老實待會兒成嗎?兒子似乎總有使不完的精力、用不完的力氣。一旦我陪他學數學或拼音,他學幾分鐘就坐不住了,手腳開始做小動作,眼神也游移了,就像散了神一樣,注意力根本不往書本上放,學了一點東西就不學了。我盡量耐著性子忍著,實在忍不住時就對他火冒三丈,甚至打他兩拳或踢他兩腳,可我發(fā)現老打也不是辦法,就打的那幾分鐘能老實,平時就更皮了。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沒有耐心,上學后可怎么辦呢?在教室里坐不住板凳,每天要學的東西可比現在多多了,難道這個孩子患上了人們通常所說的小兒多動癥?孩子沒有耐心用什么方法糾正呢?他因此而不愛學習怎么辦?
專家解讀:
幼兒普遍存在著好動的天性,孩子年齡小,大腦及身心正在發(fā)育過程中,大腦細胞的活躍程度是成年人的兩到三倍,這使得孩子難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因此穩(wěn)定性差,活潑好動;此外,也有研究顯示,精力旺盛而好動的孩子主要是受到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他們體內腎上腺素的成分明顯高于普通孩子,他們過剩的精力找不到正常、足夠的渠道發(fā)泄出去,表面上的好動其實表明孩子正處于煩躁、焦慮等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孩子的好動行為現象是他焦躁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外化。
也有的孩子屬于天生氣質性的好動,多血質的孩子的明顯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和興趣點很容易轉移,做事不夠專心。另外,有的孩子智力確實比一般孩子明顯高出一截,聽懂了之后他們就不再注意聽講,表現得十分活潑好動。
非常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因為父母個性本身就容易焦慮緊張,對孩子從小教養(yǎng)就失當,結果養(yǎng)成了孩子不能安靜的習慣,反過來使得本就情緒不穩(wěn)定的父母急躁難耐,引起父母的枯竭感和反感,就會處罰孩子。受到高壓處罰的孩子則為了釋放過多的壓力更容易好動,這種雙向惡性循環(huán)使得雙方的焦慮都變本加厲。
至于孩子是不是多動癥,要由專業(yè)教育機構和心理專業(yè)人員及科學系統(tǒng)的測試來檢驗,但多動癥的孩子總的來說活動過度、小動作多、容易被激怒、好插嘴干擾別人、膽大不計后果、注意力缺失、學業(yè)困難、沖動任性、喜怒無常,由于經常受到懲罰,久而久之也可能造成反抗心理,常常發(fā)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
專家引導:
對待沒有耐心、坐不住、注意力分散的好動孩子,父母要與之建立親密關系,以他的興趣為主導,父母再細密耐心地努力去一點一滴地獲得孩子內心的寧靜,這一切都可以概括成愛與智慧。
父母與坐不住的孩子建立親密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否則,父母不管多么努力,孩子都感受不到父母的期待,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動力和愿望去配合父母的教養(yǎng)理想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建立親密關系的潛臺詞是:我接受你的一切表現,你根本不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孩子,相反,你很可愛,有許多優(yōu)點,我很有耐心,讓我來幫助你。父母可以不必把這種心態(tài)用口頭語言說出來,但這種開放而且包容的心態(tài)通過父母的眼神、語氣、聲調、動作都能隨時表現出來,孩子能隨時感受得到,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大大減輕心理壓力,而不使他心理壓力更大。只有父母開放、包容而寧靜,孩子的心才會寧靜下來。
要想讓孩子更有耐心,更坐得住,父母首先要做的是體察自己的情緒,盡力與孩子進行理性溝通,讓孩子隨時都能感到父母的愛。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家長要努力積累自己的信心和定力。面對孩子的好動給你帶來的煩躁,要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往往家長此次的情緒沮喪或暴躁,會加重孩子下一階段的好動。一定要記住,不要在煩躁的時候和孩子卷入戰(zhàn)爭,這樣會使雙方的情感更加疏遠,要盡力在理性的時候,覺得自己能控制住自己的時候與孩子溝通。
越是對坐不住沒耐心的孩子就越要放手松管,而不是嚴管。這類孩子情緒與行為都不由自主,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動,因此對他們就不能像對一般孩子那樣管得那么嚴、規(guī)矩那么多,期待那么高,要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然后再慢慢收他的心。如果管得狠了,孩子反抗心理強了,父母就要再放放手,然后再收收。這種點滴而細密的努力,就如同放風箏一樣,一點風都沒有或風太大的時候,是最艱難的時候,越艱難則越需要精細的“手工活”。孩子的坐不住及好動的行為,是鍛煉父母這種精心、細致調教孩子的機會,而不是給父母出難題。
要使孩子有耐心先要從孩子喜歡做的事開始,幼兒對于自己喜歡的事不需要耐心,而是浸入,完全地被吸引進去的感覺。幼兒時期只有興趣才能引發(fā)行動。孩子不愿意做又必須做的事情,比如坐下來學習,需要父母和老師創(chuàng)設更生動有趣而形象的學習活動形式。要知道,意志是由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愿望、堅定不移的信念以及不斷訓練的行動力推動而成的,意志的形成要經過一個很多年悉心培養(yǎng)的過程,幼兒期間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對人穩(wěn)定的信賴和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多讀一些“十萬個為什么”,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思考,孩子在思考的時候。就是他們想用思想意志來駕馭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時候,他們會靜下來仔細地思考許多個“為什么”,家長對孩子的思考困惑一定要給予及時的支持和講解。
最后,可讓其多參加打球、跑步等戶外活動,通過運動,可以使孩子的感知覺動作更協(xié)調地發(fā)展,情緒也能更平穩(wěn)一些。在家里,家長也可以試著給他安排運動時間,雨雪天氣的時候可以讓他去爬樓梯,這樣他的精力就會得到宣泄,過剩精力消耗掉了,就能較為安靜地與環(huán)境的要求步調一致了。
前幾天帶孩子去上早教課,當老師帶著大家看繪本時,有個孩子一直在跑來跑去;當老師帶領大家做手工時,那個孩子還是在跑來跑去。媽媽總要把他拖回來,可是拖回來坐一會他又去跑了。下課后,媽媽很是擔心地問老師:“我家這孩子為什么總坐不下來?”“怎么才能讓孩子安靜待會兒?”
其實,和上面這位媽媽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很多,我們小區(qū)有個寶媽,帶著兒子去幼兒園面試時被告知不合格,原因是孩子沒辦法自己坐下來玩。所以,孩子總是坐不住這個問題雖然看起來不大,但對實際生活的影響卻很多。
孩子為什么坐不???1.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注意力容易分散
要知道,人的大腦到20歲差不多才會發(fā)育完成,所以神經系統(tǒng)會伴隨著大腦的發(fā)育而不斷完善。同樣,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就越容易分散。比如,幼兒園小班的寶寶大概可集中注意力10-15分鐘,中班為15-20分鐘,大班約為20-25分鐘左右。所以,家長要知道,孩子坐不住是有生理因素的,我們應理性對待。
2.孩子易緊張,自控力差
年紀小的寶寶不容易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周邊環(huán)境嘈雜,他對玩的游戲、學習的課程不感興趣時,更容易出現焦躁、坐不住的情況。另外,如果孩子看動畫片、玩游戲的時間太長,或者對父母、老師的管教不滿意時,就容易產生對抗情緒,總是坐不住。因此需要老師和家長尋找問題所在,并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3.適應能力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有差異的。比如同樣是上課,有的孩子兩次就適應了,有的孩子則會哭好幾天才可以。這個除了和天生的適應能力有關外,還和后天的教育有關,比如媽媽一個人帶的孩子更容易坐下來,經常出去玩耍的孩子更容易適應陌生環(huán)境等。
4.天生好動,對運動、游戲興趣濃厚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孩子生來就安靜,有的孩子則生來就好動,尤其是男孩。他們對運動、游戲等活動更感興趣,而對諸如讀書、搭積木等活動則興趣不大。我?guī)Ш⒆拥倪^程中,發(fā)現一旦我兒子和年紀稍大的男孩在一起玩時就更坐不下來了,他們會一直互相追逐、嬉戲、蹦跳。
5.身體不適或急于去做某件事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原因外,孩子坐不住還有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比如孩子感冒了容易哭鬧,憋著尿更是坐立不安。還有一種可能是,他著急去室外玩游戲,或者著急出去和小朋友玩,所以才會坐不住。
家長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安心坐下來?1.保證孩子的休息和營養(yǎng)
睡眠不足、身體不適都會導致孩子坐不下來,所以必須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也必須保證營養(yǎng)均衡的攝入??啥嘟o孩子吃一些補腦的食物,如魚、豆制品、菠菜、蘋果等。不要給孩子吃添加大量色素和糖精的飲料糖果等食品,這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2.耐心詢問孩子坐不下來的原因
孩子坐不下來,如果家長一味批評的話,一是會加重孩子的挫敗感,使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二是導致孩子“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我做什么都是錯的,我還有必要改嗎?所以家長必須學會尊重孩子,耐心詢問孩子坐不住的原因,并對癥下藥。一旦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比如可以安心坐下來看一本繪畫,父母就要給予鼓勵。此外,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玩就痛快地玩,學習就認真坐下來學,時間可由10分鐘、20分鐘這樣依次延長,最多不應超過45分鐘,中間就必須休息一次。
3.給孩子提供干凈的衣物和安靜的環(huán)境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坐不住時就會摳指甲,摳衣服上的臟東西或者撓頭發(fā),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好衛(wèi)生工作,給孩子勤剪指甲、勤換衣服,才能減少孩子做小動作的次數。此外,要給孩子提供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要少放雜物,多放些玩具、圖書或文具,這樣避免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4.積極開展親子活動,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晚上或者周末在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動做游戲或者講故事,也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運動,比如打球、跑步等,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大腦指揮能力和控制能力。另外還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玩的特點,讓他多參加一些有趣而且還能鍛煉耐心與毅力的活動,比如搭積木、玩橡皮泥、拼圖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還能延長他們活動的時間,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
引言:如果孩子總是三分鐘的熱度的話,父母一定要調整孩子。
對于一些孩子來說,因為他們對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所以不可能安心的坐在椅子上。他們在看到書籍的時候特別的頭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讓孩子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許多。
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立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梢宰尯⒆羽B(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在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是玩手機,這樣孩子就會分心。同時他們會沉迷于手機,這樣就可以延長寫作業(yè)的時間。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去打擾孩子,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同時在生活中,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遵守哪些原則,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一些壞毛病,也不要滿足孩子所有的愿望。
有些孩子在非常緊張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很多孩子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因為不會,家長也害怕孩子沒有辦法按時完成,于是就會盯著孩子寫。但是孩子一旦出錯了,家長就會大吼大叫,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寫作業(yè)是一件非??植赖氖虑?,他們就產生了一定的后遺癥。建議家長帶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不要一直吼孩子,也不要一直看孩子寫一筆一畫。家長可以去做做家務,也可以去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
家長可以讓孩子去上一些興趣班,比如書法班。因為在上書法班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靜下心來,好好的坐在椅子上的話,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會歪歪扭扭??梢愿鶕⒆拥呐d趣愛好出發(fā),給孩子報一些有利于未來發(fā)展的興趣班。同時在孩子沒有寫作業(yè)之前,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認真把作業(yè)寫完并且一直坐在椅子上的話,家長就會給他某種獎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ertong/210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13?18歲學生春季食譜
下一篇: 學齡兒童營養(yǎng)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