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定有不少家長為孩子倔犟的性格而頭疼,畢竟孩子是父母的骨肉,是父母情感的依托和希望所在,面對孩子哭鬧時,犯倔時,一方面又心疼,另一方面又生氣,有時候真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順著也不是,這些時候應該怎么辦呢?怎樣既能照顧孩子的情緒又能找到更合適的處理方式呢?難道一定要靠暴力嗎?這里就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孩子脾氣大特別倔怎么辦
了解孩子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要解決孩子的問題,當然要了解孩子。孩子在發(fā)脾氣的時候,或者孩子不聽從家長意見的時候,必然有他的原因,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觀點來揣測孩子的心態(tài),主觀的評價對錯。孩子的想法必然與我們不同,所以要多一些傾聽,問問孩子這樣做的理由,并且酌情幫助孩子實現(xiàn)他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想法確實是對他自己不好的,那么也要想辦法讓他明白這樣為什么不好,讓他自己做決定,而不是武端地干涉他。
父母的表率作用
孩子剛開始的性格都是比較容易改變的,再加上孩子小時候?qū)芏嗍露加泻軓姷暮闷嫘?,又覺得模仿是一種很有趣的事,所以父母要先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不隨便動怒,不說臟話,在家庭中也要創(chuàng)立一個比較寬松和開放的環(huán)境。這樣下來,孩子潛移默化下也會學會一些父母在面對一些不能順心的事時的處事方式。
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育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持續(xù)的過程,不要以為一次狠揍就能改掉孩子的壞毛病。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從5歲到18歲,不同的孩子的逆反心理產(chǎn)生的時間不同,但一般都會出現(xiàn),揍一頓也許會達到相反的效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究潛移默化,這就好比一個經(jīng)常讀書的人身上總會不自覺沾上一些讀書人的習慣。孩子在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可以勸導他,跟他講一些簡單又容易懂的道理,然后問他這次發(fā)怒對不對,告訴他如何可以不生氣,這樣時間長了,孩子的壞脾氣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保持一定的權威
雖然現(xiàn)在時代發(fā)展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上也漸漸變得更溫和,更貼近于西方近代的教育方式,但有時權威也是必要的。這就好比法律的公正需要暴力的保證。對待孩子,我們要像朋友一樣相處,卻也不能忘記要保持一個長者的姿態(tài),這不僅有利于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一種懂得尊敬人,不目空一切的性格,同時也能避免孩子在犯了一些比較大的錯誤時不聽勸導無法管理,避免孩子做錯更大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ertong/21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