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善智識、居士們:觀閱此文時請雙手合十,發(fā)大悲心,真情憐憫慈母眾生,功德無量。
拿莫阿彌陀佛
拿莫阿彌陀佛
拿莫阿彌陀佛
放生習俗的源流與形成
中國漢地的放生活動古已有之?!?a href="/ddjy_100/226.html">列子•說符篇》載:“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喿釉唬骸疲 笨梢?,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漢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說法,甚至已出現(xiàn)了專門捕魚鳥以供放生的情況。但持續(xù)、廣泛的放生習俗的形成,還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
佛教是一個注重培養(yǎng)慈悲心、主張非暴力的宗教,佛門第一戒即為戒殺,佛經(jīng)中講述佛陀及其弟子過去生中放生護生的故事極多。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量劫中同為六親眷屬,強調(diào)要普度眾生極力宣揚戒殺茹素、放生護生。這些與儒家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皆有惻隱之心”、“君子遠庖廚”的理念不謀而合,從而為國人從文化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佛教的放生活動奠定了基礎(chǔ)。中國佛教的放生,是與戒殺念佛之行儀緊密相連的。戒殺是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向來為佛教徒所嚴守。南朝齊、梁之際,佛教徒即依據(jù)《楞伽經(jīng)》卷四中“不應食肉”等語而行斷肉。梁武帝就曾下詔禁止殺生,并令各寺設(shè)放生池,又廢止宗廟供獻犧牲之制。我國大規(guī)模放生則始于隋代天臺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居浙江天臺山時,為使臨海居民莫以捕魚殺生為業(yè),曾自舍身衣,并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曾自舍身衣,并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以結(jié)法緣,從而開天臺放生會之濫觴。其后,唐肅宗于乾元二年(759)下詔在山南道、劍南道、荊南道、浙江道等地設(shè)置放生池81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臺宗遵式奏請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自制“放生慈濟法門”,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誕日舉行放生會,為天子祝圣。天圣三年(1025)四明知禮亦奏請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會,并撰《放生文》以定其儀規(guī)。此后,放生習俗便徹底佛教化,并經(jīng)久不衰。
放生 形成發(fā)展
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華人寺院都會舉行放生活動。中國放生護生活動歷二千年而不衰,一些人之所以面對外界的種種非議仍執(zhí)著地出錢出力放生護生,原因固然很多但關(guān)鍵在于佛經(jīng)的大力提倡和歷代高僧大德的推動。關(guān)于放生護生之法和果報,諸經(jīng)多有記載如《金光明經(jīng)•流水長者子品》稱,流水長者子救起瀕死之魚,與之水食,為其解說大乘經(jīng)典,諸魚聞經(jīng)后,皆生忉利天;又《雜寶藏經(jīng)》卷五說,一沙彌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諸蟻子而得長命之果報。從古至今這類放生護生感得善果的記載甚多,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影響。 至于歷代高僧大德親身實踐并廣為提倡放生的更是多不勝數(shù)。例如:梁武帝問寶志禪師:“放生功德如何?”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經(jīng)云: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緣,遂使升沉各別以渠生死輪回,互為六親眷屬,改頭換面不復相識。若能發(fā)喜舍心,起慈悲念,贖命放生者現(xiàn)世保病延生,未來當證菩提?!?br>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自得五祖弘忍大師黃梅心印后,為躲避同門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隱姓埋名,隱居于獵戶群中。獵人交待大師守網(wǎng),大師慈悲為懷,見被擒被抓的狼獐鹿兔等等獵物,莫不設(shè)法為之放生,這樣放生放了16年,救活的物命不可勝數(shù),并且感動了獵戶,改行向善。后大師坐曹溪道場,大興禪宗,道播神州!
永明延壽禪師,五代時人,曾任余杭縣庫吏,常常因救急以庫錢買魚蝦等物命放生,后以監(jiān)守自盜罪被判死刑。行刑前他態(tài)度從容,面不改色。國王很奇怪,便詢問他緣由。他回答:“我因為放生,救活的生命數(shù)以千萬,趁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能不歡喜呢!”國王敬重其德行,便釋放了他,大師自此出家為僧,念佛修行,得道證果,后世尊為蓮宗六祖。
蓮池大師為明末高僧,極力倡導
凈土法門和戒殺放生,他說:“疾病之由,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薄敖錃⒅?,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具陳。若更隨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當隨愿往生,永脫輪回入不退地?!薄笆篱g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諸放生者或增福壽,或延壽算,或免急難,或起沉疴,或生天堂,或證道果,隨施獲報,皆有征據(jù)”“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fā)慈悲心,捐舍世財作斯方便?!薄叭魺o財者,只發(fā)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勸他人放生,或見人放生,贊嘆隨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br>
明末高僧憨山大師作《放生偈》云:“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放生免三災,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結(jié),放生罪垢凈。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放生又念佛,萬修萬人證?!泵髂┨炫_宗高僧蕅益大師著有《靈峰宗論》等。他說:“欲即人心證佛心,轉(zhuǎn)劫濁成凈土,術(shù)莫大于放生。放生一法,唯廣與久。一杯水不救車薪火,唯設(shè)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并同分惡業(yè)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
近代印光大師被尊為凈土宗十三祖,有《印光大師文鈔》行世。他大力提倡戒殺茹素、念佛放生,影響極大。他說:“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于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薄胺鸾號|來,闡明因果報應,令人戒殺放生,斷葷吃素。”“余向提倡戒殺放生、因果報應等事理,以期挽救天災禍?!薄拔医裥页兴奘栏I疲谌说?,固宜解怨釋結(jié),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為念佛回向凈土,令得度脫?!薄胺泊笫ゴ筚t,無不以戒殺放生為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薄绊氈派皇?,實為發(fā)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薄胺派皇拢瓰閱l(fā)現(xiàn)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殺茹素,普令含識各得其所,各盡天年。近之則息殺因,遠之則滅殺果,小之則全吾心之純?nèi)?,大之則弭世界之殺劫?!薄敖錃⒎派拢瑴\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圣君賢相,哲士鴻儒,多皆仰遵佛訓,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斷葷,或戒殺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載諸史冊,亦企后人同修慈心、愍彼物類?!?br>
近代弘一法師說:“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薄拔┰钢T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殺生之事?!?禪宗一代宗師虛云老和尚開示說:“我們要勇猛精進,要內(nèi)外加修。內(nèi)修,即是單單的參一句‘念佛是誰’的話頭,或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起貪瞋癡恚種種其他念頭,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殺放生,將十惡轉(zhuǎn)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熏天,造無邊的罪業(yè)?!薄敖鼇硎澜缛嗣裨怆y,殺劫之重,皆是果報所遭;每每勸世人要戒殺放生、吃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輪回之報;諸位須當信奉,種植善因,成就佛果?!?天臺宗諦閑大師說:“不殺為諸戒之首,而放生為眾善之先也?!薄皻v朝以來,緇素同人,慈善大家,以放生為務者,典籍所載,未易仆罄也。”
放生 儀規(guī)與要求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在長期的放生法會中形成了獨特的《放生儀規(guī)》。一般說來,按現(xiàn)行《放生儀規(guī)》,放生全過程可分為灑凈誦偈、說三皈依、放生發(fā)愿三個程序:
(一)灑凈誦偈
放生儀式開始前,于放生處設(shè)香案,備凈水楊枝,中供觀世音菩薩像。放生儀式開始,眾等即以慈眼視諸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師手執(zhí)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請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具大功勛。灑沾異類,念彼身心清凈,堪聞妙法。法師邊灑凈水邊誦《香贊》:“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然后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誦畢,法師與大眾同誦《大悲咒》若干遍,并且于眾生靈處邊繞行邊灑凈水。接著,再誦《心經(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三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
(二)說三皈依
法師拈香,啟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后,法師代這些水陸飛行、為他網(wǎng)捕、將入死門的諸眾生行懺悔,懺悔畢持咒。接下來,法師向眾生傳授三皈依法說:“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回三有,今墮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諦聽?!比缓蠓◣熌畹溃吼б婪?,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眾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法師說一遍,大眾答一遍,如是三遍。法師授“三皈依法”后,再說“十二因緣”,以令眾生“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再為眾生稱“四弘誓愿”,望其“依佛發(fā)愿,依愿修行”。發(fā)愿詞為,先誦“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再誦“自性眾生誓愿度,自性煩惱誓愿斷,自性法門誓愿學,自性佛道誓愿成”。然后,法師又為眾生三稱七佛名號: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復稱贊佛的十種通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三)放生發(fā)愿
法師在放生前對眾生叮嚀道:“唯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惡魔吞噬、網(wǎng)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后,承三寶力,隨緣往生,持戒修行?!庇终f:“更愿放生,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護眾生?!覆渡说然匦南蛏?,同得解脫,共證真常。”最后,法師拈香念佛,將眾生靈輕輕放去。大眾即同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br>
放生 放生意義
中國漢地放生習俗歷史悠久,業(yè)已形成傳統(tǒng),對于喚醒世人的惻隱、仁恕、慈悲之心,為天下蒼生祈福,德被萬物,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客觀上也有利于生態(tài)保護。
近百年來,隨著科技發(fā)展、工業(yè)革命,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給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帶來極大的富足和便利,另一方面則造成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各種自然資源加速流失。從人文層面看,更是出現(xiàn)了精神空虛、道德淪喪、戰(zhàn)爭威脅不斷、恐怖主義盛行;從生物界來看,各種生物種類正以空前的速度在減少,大多數(shù)野生動物不是被人類大量捕殺,就是因人類的活動而失去美好的家園,各種動物的權(quán)益受到空前的大規(guī)模的剝奪,甚至受到殘酷的虐待。這一切已引起廣大有識之士的極大關(guān)注和反省,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的權(quán)益應當?shù)玫骄S護,一些社會學研究證明,兒童時期對動物殘忍的人,成年后犯罪率升高。
放生 放生功德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還債 人們今生及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yè)早已無量無邊,放生就是出錢、出力來救贖眾生的性命,以償還以前人們所積欠無數(shù)的殺債。
三、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是救命在旦夕,隨時將被宰殺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是千鉤一發(fā)、刻不容緩的行動,就好像是醫(yī)院的急診急救一般,一個剎那、一全行動便可挽救成千上萬無數(shù)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四、放生就是慈悲 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慈悲心是學佛的根本,而放生則是為了解除眾生的苦難,起慈悲心予以救贖的一種行為。放生可以長養(yǎng)我們的慈悲心,在放生的過程中,慈悲心獲得最大的培養(yǎng)。常常放生,慈悲心常常滋長,與佛心更相契,與佛更容易感應道交,學佛道業(yè)更容易成就。
五、放生就是覺悟 任何一個眾生的佛性與我相比毫無或缺,無二無別,因而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珍貴的。在放生中讓我們覺悟到眾生皆知貪生怕死,皆知趨吉避兇,皆有喜怒哀樂,與我相比,完全相同;眾生更皆具備真如佛性,一旦業(yè)盡情空,未來皆能成佛,所以救一眾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于救一未來佛。
六、放生就是實踐 與其空口說得萬言,不如老實行得一字,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在放生真實的行動中,真正去培養(yǎng)慈悲,真正去解救生命,真正去為眾生皈依、念佛、懺悔、回向,真正去體會眾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道理,真正做到自利利他,這樣的修行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七、放生就是積極 吃素與放生是學佛人行持上極重要的二件事。但吃素只是止惡。是消極地不再造殺業(yè),不再積欠新的殺債;而放生卻是揚善,是積極地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所欠的殺債。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欠的殺業(yè)還是有果報的;放生而不吃素,所修得的功德又因為吃肉殺生都賠光了。所以吃素放生是一體的二面,需要相輔相成的,同時并行,效果才會顯著。
八、放生就是方便 當天放生,當天無數(shù)身陷牢籠的眾生馬上獲得了自由,無數(shù)瀕臨死亡的生命馬上重拾了生機,無限的功德當天馬上可以獲得。并且不管一人多人、錢少錢多、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發(fā)慈悲心,任何人都可以進行放生。放生不像其他功德,不需要等待機緣,自己可以主動進行;不需要依賴別人,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千千萬萬人一生中做不到的功德,我們可以經(jīng)由放生短短的時間內(nèi)獨自一人完全成就,若更能以此廣為提倡,功德更加不可思議,所以放生功德最為第一,非其他小善所能比!
九、放生就是改命 今生的命運遭遇是因為多生以來所造就無數(shù)的善惡因緣所呈現(xiàn)的一個結(jié)果,造善因就得善果,造惡因就得惡果。但未來的命運卻完全掌握在人們自己的手中。通過積福行善,誠心懺悔,人們的命運可以完全改變過來。而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
十、放生就是解冤 每一個眾生在多生累劫以來,都曾經(jīng)與人們結(jié)過冤仇,冤仇既結(jié),懷恨在心,必當伺機報復。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釋結(jié),化敵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報!
十一、放生就是消災 災難不幸之所以發(fā)生,都是源于人們以前所結(jié)的冤業(yè)、所造的殺業(yè)而來。放生解救眾生的命,免除了眾生的死難,也同時消除了我們的宿業(yè),免除了未來原本應該償受不幸的業(yè)報,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十二、放生就是治病 其實疾病絕癥之所以發(fā)生,就是因為以前我們殺生所感召的殺業(yè)而來。既造殺因必結(jié)殺果,既造成殺業(yè)必受殺報,解決之道就是放生,償還殺債,消除了疾病根本的殺因,病苦自然好轉(zhuǎn)。
十三、放生就是救親 每一個眾生在無始的輪回中,都曾與我們互為父母、子女、手足、親眷,只因彼此業(yè)緣不同,今朝我幸而為人,彼不幸淪為畜牲,放生就是救拔我們累世以來的親友眷屬,使其重拾生機,安享天年!
十四、放生就是延壽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放生救贖生命,延長了無數(shù)眾生的生命。也必然同時延長了自己的壽命,這是因果永恒不變的真理。
十五、放生就是福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每一條生命都是平等珍貴的,所以救一眾生,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眾多生命!放生就是積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積福行善,所有功德,莫過放生!
十六、放生能助生西 放生三施俱全,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放生一舉盡得。修行人以念佛(念佛--憶念覺悟的意思)為主,放生為輔,如此修行,如順風之帆、順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無上殊勝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大業(yè)必能穩(wěn)操勝券,高登西方九品蓮臺必是指日可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fzfs/616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參禪的先決條件
下一篇:
為何有人無惡不作,卻榮華富貴直至壽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