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陰清胃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成分包括黃芪、白術、茯苓、甘草等。它具有滋陰清熱、健脾和胃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口干口渴等癥狀。
養(yǎng)陰清胃顆粒可以用于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同時,由于其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還可以緩解因熱邪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等癥狀。
它是由多種天然植物提取物制成的中藥制劑,不含任何化學合成物質,因此安全性較高。在臨床應用中,尚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雖然此藥具有一定的療效,但需要長期服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堅持用藥,并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劑量和療程。
總之,養(yǎng)陰清胃顆粒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藥制劑,適用于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但是,對于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過敏體質者等特殊人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同時,如果出現(xiàn)不適癥狀或病情加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并停止使用該藥。
口腔上火怎么辦最有效,此說法不嚴謹??谇簧匣鹨鶕煌陌Y狀進行相關處理,比如牙齦炎、口腔潰瘍、咽喉炎等。
1、牙齦炎:患者會表現(xiàn)為牙齦腫痛、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口臭等癥狀。需要保持口腔衛(wèi)生,可以使用消炎去火的中草藥牙膏或者含漱液進行局部治療,同時需服用甲硝唑、頭孢、阿莫西林、三黃片等藥物治療。
2、口腔潰瘍:患者表現(xiàn)為口腔內唇、上腭以及舌頰等部位黏膜上,呈現(xiàn)圓形或者橢圓形的疼痛潰瘍點??梢允褂美嗫z或噴劑進行局部止痛,可將冰硼散涂于潰瘍面或含漱使用,目的是促進潰瘍面的愈合。并服用去火的藥物,比如金銀花顆粒和連翹口服液等。
3、咽喉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咽喉腫痛、異物感、吞咽困難等。平時要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喝溫開水??梢钥诜兹セ鸬乃幬?,比如阿莫西林、三黃片等。
文中提到的藥品/商品
(請在藥師指導下購買使用)
全部
甲硝唑
阿莫西林
三黃片
利多卡凝膠
?
馬應龍 甲硝唑栓 0.5g*10枚/盒 陰道毛滴蟲病
滿299減50滿129減20
¥ 8.1
非常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
阿莫仙 阿莫西林膠囊 0.25g*24粒 中耳炎咽炎鼻竇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
滿299減50滿129減20
¥ 12.3
非常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
仁悅 三黃片 45片 咽炎咽喉炎通便口鼻生瘡咽喉腫痛
滿299減50滿129減20
¥ 8.8
非常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
邯星 鹽酸利多卡因膠漿(Ⅰ) 10g:0.2g 邯星 鹽酸利多卡因膠漿1支 表面麻醉麻藥局部手術鹽酸利多因卡凝膠麻醉鹽酸利多卡咔因卡凝膠漿非注射液軟乳膏藥店官方旗艦店 正品
全場包郵滿299減35
¥ 6
貝克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
麗芙 甲硝唑凝膠 20g 炎癥性丘疹膿胞瘡酒渣鼻紅斑
滿299減50滿129減20
¥ 9.9
非常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
白云山 阿莫西林膠囊 0.25g*20粒 肺部炎癥
滿299減50滿129減20
¥ 8.1
非常大藥房旗艦店
去購買
查看更多
百度健康商城 正品保證 安全低價 極速送達
喝什么去火養(yǎng)肝,身體出現(xiàn)4個表現(xiàn),若都有,要注意了
“吃什么可以養(yǎng)肝排肝毒”
問喝什么去火養(yǎng)肝
答喝菊花水,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作用,對于肝火旺盛的人群來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飲用一些菊花水,這樣可以起到去火的作用,同時在平時飲食方面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查看更多
鄭州朝澤信息科技廣告
內火旺濕氣重怎么調理,脾胃虛火旺的人,身體會有哪些表現(xiàn)?若你有
“體內濕氣重肝火旺盛怎么調理”
問內火旺濕氣重怎么調理
答體內濕氣重,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調理,飲食可以吃些清熱去濕的食物,如冬瓜,綠豆,薏仁等,運動可以進行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等,飲食上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補充體內所需的維生素,多喝水,多吃一些粗糧,如玉米,燕麥等,可以多食用薏米
查看更多
廈門淡竹食品有限公司廣告
大家還在搜
口舌生瘡治療方法
口腔潰瘍怎么治
口舌生瘡是怎么回事
最里面大牙旁邊肉腫了怎么辦
口腔上火怎么辦最有效
口腔嚴重上火該怎么樣降火
口腔內壁有坨肉鼓起來
上火長痘怎么辦怎么快速消除
限時免費咨詢
數十萬醫(yī)生24小時在線分鐘級響應
口腔上火怎么辦最有效
我要問醫(yī)生
416人正在問醫(yī)生
口腔上火怎么辦
?
宋觀禮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三甲
口腔上火是常見的一種口腔病癥。當我們出現(xiàn)口腔上火的時候,不要太過于慌張和害怕,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有效的緩解和去除。我們首先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飲食,注意飲食的清淡,然后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使用去火牙膏來刷牙,這些措施對于我們的口腔上火的治療是非常有效果的。
吃什么食物養(yǎng)胃?哪些病會引起胃脹?
問吃什么食物養(yǎng)胃
答吃一些養(yǎng)胃的東西,對胃的保養(yǎng)非常重要,比如山藥、蓮子、扁豆、薏米、山藥、茯苓等,都可以幫助養(yǎng)胃,還需要適當喝一些粥,比如小米粥、大米粥、紅米粥等,還有玉米粥等都有很好的養(yǎng)胃效果,另外,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上栗縣風專聰網絡科技廣告
口腔上火腫痛怎么辦
?
高潤濤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三甲 | 全國第81
口腔上火腫痛怎么辦1、藥物調理口腔上火會出現(xiàn)牙齦腫痛的癥狀,這個時候患者就要積極地控制平時容易導致上火的藥物,不然患者的疼痛感覺會更加的嚴重,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長期上火口腔潰瘍,滿口牙疼怎么回事
?
馬少民副主任醫(yī)師
石家莊市藁城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你好患者,看了你的病歷,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滿口牙疼,這種情況考慮還是一個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引起了口腔的炎癥。建議你可以應用雙料喉風散噴潰瘍面。口服抗生素治療牙疼。
口腔潰瘍、上火與維生素缺乏
?
王燕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三甲 | 全國第
治療胃痛幾個偏方
【配方1】 花椒5克 大食鹽塊7枚
【用法】 水煎服.用于虛寒胃痛.
【配方2】 饅頭(去皮)1個 米醋120克
【用法】 饅頭切開,與米醋共炒黃,每次服9~15克,每日2 次.
【配方3】 雞蛋1個 硫黃9克
【用法】 將雞蛋打一小口,將硫黃研末裝入,火燒食著之,每日1次.用于虛寒胃痛.
【配方4】 柚子1個 童子母雞1只 黃酒適量 紅塘適量
【用法】 柚子必須是經霜后摘的,切碎,合母雞(去內臟)放入鍋中,加黃酒,紅塘,蒸至爛熟,1-2日服完.用于寒性胃痛.
【配方5】 飴糖1-2勺
【用法】 溫開水化服.
【配方6】 雞蛋殼
【用法】 焙燥研極細末,每次3克,飯前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用于胃酸過多者(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
【配方7】 鮮雞蛋12個 冰糖500克 黃酒500毫升
【用法】 雞蛋打碎攪和,加冰糖,黃酒,熬成焦黃色,每次飯前一大勺,1日3次.用于胃痙攣疼痛.
【配方8】 生姜60-120克 紅塘120克 大棗7枚
【用法】 同熬,吃棗肉喝湯,每日1劑,兩次煎服,連服3劑.
【配方9】 胡椒7粒 大棗3個(去核)
【用法】 二味加水同煮, 吃棗喝湯,每日1劑.
【配方10】 豬肚150克 生姜15克 肉桂3克
【用法】 豬肚洗凈,加生姜,肉桂,鹽及水,隔水燉,分2次服用.
【配方11】 牛奶60毫升 花生仁30克
【用法】 花生仁煮熟后,放入牛奶中煮沸片刻,趁熱服下.
【配方12】 牛肉150克 草果6克
【用法】 牛肉洗凈,切成細塊,與草果同入鍋中,加水煲熟,吃牛肉喝湯.用于虛寒性胃痛.
【配方13】 魚肚30克 豬瘦肉60克 紅塘適量
【用法】 加水煮熟,食肉喝湯.
【配方14】 糯米適量 百合60克 紅塘適量
【用法】 糯米淘凈,與百合同入鍋中,加水煮粥,熟后調紅塘食.
【配方15】 金橘干果10個
【用法】 加水煎湯,分3次,即早起,午睡后,晚睡前各服1次,連服10天.
病因見胃痛
方法一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連須蔥頭30克,生姜15克,共搗爛炒燙,裝入布袋,熱熨胃脘部,藥袋冷即更換。每天2次,每次30分鐘,或以疼痛緩解為度。
方法二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取舒樂熱熨劑(有售)熱熨胃脘部。使用時只需撕去外層包裝,稍加搓揉即自行發(fā)熱,24-36小時內持續(xù)保持50℃左右的溫度。發(fā)熱后馬上貼于疼痛最明顯處熱熨。每天用1袋,連用5天為1個療程。
方法三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適量生蘿卜、生姜搗爛去汁,加生香附粗末15克,噴酒炒燙,裝入布袋,熱熨胃脘部,藥袋冷即更換。每天1-2次,每次30分鐘左右。
方法四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生姜、蔥、橘皮搗碎炒燙,裝入布袋,熱熨胃脘部。藥袋冷則更換。每天l-2次,每次30分鐘左右。
方法五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取生姜、水菖蒲根打碎;加陳酒精、青鹽同炒燙,裝入布袋,熨胃脘部,藥袋冷則更換。每天1-2次,每次30分鐘左右。
胃脘痛是臨床常見病,以上腹部近劍突處經常發(fā)生疼痛為主癥,常兼見納差、噯氣、呃逆、腹脹、嘔惡,甚至嘔血、黑便等癥狀。多見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癥等疾患。近10多年來,在臨床上對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的治療,西醫(yī)以h2受體阻滯劑、質子泵抑制劑為主,輔以一些黏膜保護劑,這些方法在解除患者痛苦、短期內使?jié)冇系确矫嬗休^好療效,但仍有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大約有5%~10%的病人經多個療程重復治療后,潰瘍仍不能完全愈合,與潰瘍并存的胃竇炎仍持續(xù)存在,已愈合的潰瘍在數月內容易復發(fā),即使維持半年的治療,仍有25%~30%的病人在10年內復發(fā)。另外,長期服用上述藥物,會出現(xiàn)頭痛、口渴、反應遲鈍等副作用,因胃酸過度抑制還可出現(xiàn)上腹疼痛、脹氣、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因此,如何利用中醫(yī)藥提高治愈率,減少復發(fā)率和副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
第三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天津市武清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院長陳寶貴主任醫(yī)師,在脾胃病治療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我們有幸拜師、待診于陳寶貴主任醫(yī)師,現(xiàn)將其治療胃脘痛的八種法則和臨床用藥思路介紹如下:
一、疏肝和胃法
葉天士云:“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备沃魇栊梗{暢氣機,協(xié)助脾胃之氣升降,所以疏肝和胃法是消除胃脘痛的最基本方法。臨床癥見:胃脘脹痛,以脹為主,或攻竄兩脅,或胃脘痞滿,惱怒生氣則發(fā)作或加重,噯氣得舒,胸悶嘆息,納呆腹脹,排便不暢,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方選柴胡疏肝散為主,藥用柴胡、芍藥、川芎、香附、陳皮、枳殼、甘草。方中柴胡主散能升,長于舒展氣機,疏解郁結,此外柴胡在方中還具有引諸藥入肝之長;枳殼行氣導滯,與柴胡相配,一升一降,舒肝胃,導壅滯;柴胡配柔肝緩急之芍藥,調肝護陰,剛柔相濟,相輔相成,既除芍藥之膩,又緩解柴胡之燥,體用兼顧,互為制約;芍藥合甘草,緩急舒攣,止痛和中;香附、陳皮行氣疏肝理脾;川芎為血中氣藥,善于行散開郁止痛,上述諸藥共成疏肝和胃之劑。
臨床若見肝郁化火,氣火上逆,則兼有頭痛頭脹,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脅肋灼痛等癥,可加丹皮、川連、左金丸;脹痛甚加元胡、沉香、郁金;噯氣頻作加旋覆代赭湯;腹中脹滿加厚樸、檳榔;胸中痞悶加佛手、香元、砂仁、栝樓等。
二、養(yǎng)陰益胃法
胃痛日久,郁熱傷陰,胃失濡養(yǎng),漸致胃脘痛。臨床癥見:胃脘隱痛或灼痛,嘈雜噯氣,咽干口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或剝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紋,脈小弦或細數。治以養(yǎng)陰益胃,方用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藥用沙參、麥冬、生地、玉竹、石斛、芍藥、甘草。
臨床若見胃中嘈雜、返酸,可加左金丸;陰虛嘔惡可加竹茹、蘆根、半夏;胃酸減少可加烏梅、焦三仙;大便艱澀加栝樓、檳榔、大黃。
三、健脾溫胃法
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胃病日久不愈,漸使脾胃陽氣虛弱,陽虛生寒,胃絡失溫;或脾胃素虛,均可致胃脘痛。臨床癥見:胃脘隱痛喜按,食欲不振,呃逆噯氣,脘腹脹滿,面色無華,四肢無力,日久消瘦,大便稀溏,手足發(fā)冷,畏寒,舌質淡苔白膩,脈沉弱無力。治以溫胃健脾,方用黃芪建中湯合四君子湯加減,藥用炙黃芪、桂枝、白芍、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生姜、大棗等。
臨床若見胃脘脹重加木香、佛手;大便稀加藿香、山藥、肉豆蔻;食欲差加砂仁、雞內金、焦三仙;脘腹冷痛用元胡配吳茱萸;泛酸加海螵蛸或煅瓦楞、蘇葉。
四、化滯開胃法
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而致胃中氣機阻塞,導致胃脘疼痛。臨床癥見: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厭食,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吐后痛減,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脈弦滑。治以消食導滯,開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減,藥用山楂、神曲、半夏、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合用,消肉、酒、麥、面諸積;半夏、陳皮既有辛散開結之效,又有降濁化氣之功;茯苓健脾行濕;連翹辛涼開結,解郁熱。諸藥共成化滯開胃之劑,積去則胃痛自止。
臨床若見脘腹氣多脹甚者,加枳殼、砂仁、檳榔等以行氣消滯。
五、泄熱清胃法
肝氣郁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而致胃痛。臨床癥見胃脘灼痛,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干口苦,脈弦數。方選化肝煎合左金丸加減,方中青皮、陳皮、丹皮、梔子并用,以增苦降泄熱、涼血安胃之功;稍佐吳茱萸,取其辛散開郁之效,堪合辛開苦降并用之法;用白芍、甘草則取酸甘化陰、緩急止痛之意,既防熱郁大傷胃陰,也增止痛之功。
臨床若見嘔惡,可酌加半夏、竹茹;吞酸酌加海螵蛸、煅瓦楞子。
六、祛濕健胃法
無論濕邪困阻脾胃,還是脾胃功能失調,濕邪內生,作為病理產物及病因的濕邪在脾胃病中是不容忽視的。濕郁型胃脘痛臨床癥見:胃脘隱隱作痛,纏綿不愈,口淡無味或口渴而不欲飲,還可兼見倦怠身重,肢節(jié)重痛,大便溏薄,頭重如裹,舌淡苔膩,脈沉細或而濡等。治以健脾胃祛濕之法,方用二陳湯加味,藥選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川芎、蒼術、厚樸、藿香等。方中用蒼術、川芎、茯苓芳化苦燥,淡滲并用,增藿香之芳化開提,增陳皮、半夏、厚樸之苦燥降濁健胃,共成祛濕健脾胃之劑。
臨床若見濕熱蘊結,可加車前草、茵陳、黃連等。
七、化瘀調胃法
胃為“水谷氣血之?!?,故脾胃之病,易傷氣及血,入胃絡而致血瘀。臨床癥見:胃脘部疼痛如針刺,固定持續(xù),晝輕夜重,經久不愈,甚或嘔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或細弦澀。治以溫中理胃、活血化瘀之法,方用桃紅建中湯,藥用桃仁、紅花、桂枝、白芍、生姜、大棗、飴糖、甘草等。方中飴糖益脾氣而養(yǎng)脾陰,溫補中焦兼可緩肝之急;桂枝溫陽氣,白芍益陰血,炙甘草甘溫益氣,與飴糖益氣、生姜溫胃、大棗補脾相合,溫中益肝滋脾,升騰中焦生發(fā)之氣;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溫中補虛、和里緩急化瘀之功,使脾氣得運,氣血得暢,胃氣因和,胃絡得養(yǎng),胃痛自除。
臨床若見食少納呆,加雞內金、焦三仙;惡心嘔吐加竹茹、半夏。陳師臨證喜加白芨一味,其性味苦干,入肺胃經,走血分,富有黏性,止血消腫,斂瘡生肌,不僅能止血散瘀,通絡緩痛,且能改善胃脘脹痛、嘈雜等癥,促進胃黏膜潰瘍之愈合,常被選為護膜止痛之上品。若出血量較多時,常伍用云南白藥內服以止痛止血。
八、開竅醒胃法
心主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中醫(yī)認為“心腦相通”?!秴轻t(yī)匯講》提出“胃之權在心”,充分說明胃的功能活動由心腦作用和支配?!端貑枴っ}解篇》說:“陽明絡屬心”,亦表明胃與心腦相通。若心神失調(包括腦血管病后)可影響脾胃功能,使痰濁困脾,出現(xiàn)納呆、胃脘脹滿隱痛、便溏等癥狀,而脾胃功能的失調亦可影響心神。陳師認為,脾胃與心神的這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對于指導臨床治療胃脘痛非常有意義。他提出心(腦)胃相關理論,運用開竅醒胃法,自擬開竅醒胃湯,配合自制的具有益腎活血、祛痰開竅的回神丹顆粒劑治療。藥用葛根、半夏、陳皮、膽星、枳殼、茯苓、菖蒲、遠志、桃仁、砂仁、雞內金、焦三仙等。
陳寶貴老師治療胃脘痛除了以上八種基本方法外,為了提高胃脘痛辨治的療效,針對胃病病因病機的差異性及兼夾癥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在用藥組方上還提出如下幾點體會。
1.陳寶貴老師治療胃脘痛,一直強調“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審病辨證,辨證治病。胃脘痛是多種胃病的主要癥狀,要中醫(y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重視和結合現(xiàn)代研究成果,重建脾胃的生理功能,才能進一步提高中醫(yī)藥療效。脾主健運,其性升清,為陰臟,喜燥惡濕,病多從寒化;胃主受納腐熟,其氣主降,為陽臟,喜潤惡燥,病多從熱化。脾胃受病,升降失司,寒熱失調,運化失職,則見濕邪困阻,濕熱蘊結,痰食交結,在臨床上出現(xiàn)胃脘痛脹、痞滿嘈雜、泛酸等癥。陳師強調重建脾胃的生理功能,治療目的重在恢復脾胃功能,使陰陽相合,升降相因,潤燥相濟。
(1)調整氣機升降:如中虛氣陷與氣滯氣逆并見,癥見噯氣嘔惡、少腹脹墜、大便溏泄,甚則脫肛,常用升麻配沉香、柴胡配枳殼、藿香配半夏、荷葉配茯苓、菖蒲配厚樸等。
(2)兼顧活血和絡:胃病初病多在氣,久病入絡,此為常理,然而陳師治胃病在氣分者亦加入一、二味血分藥物,如丹參、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當歸等。因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充血、水腫或伴糜爛出血,使胃壁組織缺氧,營養(yǎng)障礙。中醫(yī)學認為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藥少佐血藥,有利于改善胃壁供血狀況,促進康復。
(3)消補并用,潤燥相宜,動靜結合:把握補脾不滯氣,如黃芪配陳皮、白術配枳殼;因胃燥脾濕并現(xiàn),要養(yǎng)胃不助濕,用石斛配藿香、麥冬配半夏、花粉配薏苡仁、蘆根配荷葉等。同時在運用辛溫香燥藥物時,掌握疏肝不忘安胃、理氣慎防傷陰的原則;對于虛寒相兼、實多虛少者,宜用扁豆、山藥、太子參等平補之品;實證用消法,也要權衡輕重緩急,體現(xiàn)了用藥輕靈、顧護脾胃的特點。
2.在藥物的選擇上也很有講究,如和胃常用白芍、荷葉、陳皮等;益胃常選石斛、玉竹、沙參等;養(yǎng)胃常用麥冬、佛手、藿香等;清胃常用青皮、丹皮、黃連等;溫胃常用桂枝、吳茱萸、細辛等;健胃常用白術、茯苓、山藥、蒼術等;開胃常用砂仁、厚樸、草蔻等。
3.陳師還十分強調“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重要性。具體體現(xiàn)于臨床,一方面必須根據患者的虛、實、寒、熱等的偏盛偏衰,以藥物偏性糾正病理之偏性,使脾胃功能達到正常的平衡狀態(tài);另一方面,必須針對中焦脾胃在生理特性和功能上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特點,用藥時予以兼顧而不失之偏頗。陳寶貴老師指出,每個病例的具體病情雖然有異,但是通補兼施、升降同調、潤燥兼顧、寒熱并用以及氣血同治、動靜結合等乃是應當遵循的組方原則。
典型病例一
周某,男,45歲,2002年3月12日初診。胃脘部疼痛反復發(fā)作15年,常因受涼或勞累而加重,經纖維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近1個月來,又因受涼而復發(fā)。癥見胃脘脹滿刺痛,痛有定處,陣發(fā)性加劇,痛無規(guī)律,痛得溫而減,納食減少,神疲乏力,大便稍溏,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細。此為脾胃虛弱,脾陽不足,中焦虛寒,健運失司,而久病不愈又致氣機不暢,瘀血內結,治宜溫中補虛,化瘀止痛。方用桃紅建中湯加味。藥用:桃仁10g、紅花10g、桂枝10g、白芍20g、生姜3片、大棗5枚、飴糖30g、炙甘草6g、雞內金10g、焦三仙各10g。7劑后胃脘疼痛明顯減輕,納食增多,精神轉佳。原方再進7劑,諸癥明顯好轉,舌質紅潤。效不更方,調治半個月,服藥15劑,胃脘痛完全消失。經纖維胃鏡復查,病已治愈。隨訪一年,未再復發(fā)。
典型病例二
劉某,男,75歲,2003年8月18日初診。主訴納呆口黏,胃脘脹滿隱痛,偶有呃逆,曾多方治療,無明顯療效。一年前曾患腦梗塞,診見舌質暗,苔薄白,脈弦滑?;颊卟倌X中風后,痰濁困阻脾胃所致。治以開竅醒胃,佐以活血,方用自擬開竅醒胃湯。藥用葛根20g、菖蒲20g、砂仁10g、半夏10g、陳皮10g、焦三仙各10g、雞內金10g、萊菔子10g、靈芝5g、桃仁10g、佛手10g、香櫞10g、甘草10g。7劑后口黏明顯減輕,納食稍有增加,仍偶有呃逆,于上方加連翹15g、郁金10g以增加行氣散結之效,7劑后癥狀明顯好轉,無明顯胃脘隱痛和脹滿感,納食正常,無口黏、呃逆等不適,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效不更方,繼服7劑后,同時服用自制回神丹顆粒劑,至今未復發(fā)。
常見幾種中藥功效
常見幾種中藥功效,中醫(yī)是博大精深的,而且中藥是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也是我們有聽說過的,其實有時候中藥就可以治療疾病,以下認識常見幾種中藥功效及相關資料。
常見幾種中藥功效1 靈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藥;
人參:每天吃一點,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黃芪:首屈一指的補氣要藥;
生姜:御百邪,助陽氣,散一身寒濕;
白茅根:涼血止血的草根太醫(yī);
菊花:現(xiàn)代人最佳保肝茶飲;
薏苡仁:不是珍珠勝似珍珠;
甘草:養(yǎng)人又養(yǎng)顏,平民百姓的補益藥;
花椒:麻辣醫(yī)生.中藥驅寒很有性格;
好草藥讓女人美麗一生
當歸:養(yǎng)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紅花:活血養(yǎng)顏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則天的駐顏美容師;
雪蓮花:冰山來客養(yǎng)出花樣年華;
艾草:天然養(yǎng)生“舒膚佳”;
蘆薈:埃及艷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藥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熱生津的“女人參”;
白芍:養(yǎng)陰補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潤養(yǎng)肌膚,容顏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養(yǎng)血祛斑,像花一樣美麗無瑕;
常見幾種中藥功效2 人參味甘甜,對于元氣大補,也可以止咳。
黃芪性溫,治療氣虛以及可以生肌。
白術甘溫,健脾強胃,可以治療腹瀉去除濕氣。
茯苓味道比較淡,可以化解感冒時的痰。
甘草味甘性溫涼,與別的中藥搭配,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當歸甘溫,生血補心。
白芍味道酸性涼,治療腹瀉腹痛。
赤芍酸寒,對于女性月經有一定作用。
生地微寒,能治療濕熱。
熟地微溫,滋腎補血,會有黑發(fā)的功效。
麥門甘寒,清肺補心,解渴降火。
天門甘寒,對于咳嗽有一定作用并且可以化痰。
黃連味苦,清熱明目,治療腹瀉。
黃苓苦寒,清大腸降肺火。
黃柏苦寒,降火滋陰。
梔子性寒,解郁除煩。連翹苦寒,凝血聚氣。
石膏大寒,能瀉胃火,發(fā)渴頭痛等癥狀。
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煩,濕熱皆可。
貝母微寒,對于咳嗽化痰有一定功效。
大黃苦寒,可疏通大便。
柴胡味苦,能瀉肝火。前胡微寒,可治療咳嗽以及頭疼腦熱,因此現(xiàn)在的西藥也有我們常見的柴胡顆粒。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
桔梗味苦,療咽腫痛。
紫蘇葉苦,風寒發(fā)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
麻黃味辛,治療疼痛并可舒筋活血。
葛根味甘,祛風發(fā)散,溫瘧往來,止渴解灑。
薄荷味辛,可以清醒頭目化痰。
羌活微溫,祛風除濕,身痛頭疼,舒筋活血。
常見幾種中藥功效3 何首烏:溫補腎陽,再活500年還是黑發(fā)飄飄;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養(yǎng)生不老丹;
冬蟲夏草:世間有、天上無的陰陽雙補藥;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換”;
芡實:對脾腎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貞子:補肝益腎,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雙向調節(jié)血壓第一藥;
菟絲子:溫和補養(yǎng),在媽媽的肚子里就可以開始;
白茯苓:健脾補中,連慈禧都能“返老還童”;
山藥:神仙藥食,養(yǎng)足我們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萬壽果”保你腸胃平安;
陳皮:身邊最常見的健脾良藥;
藿香:助脾胃正氣,讓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噴噴的暖胃好手;
板藍根:治感冒的經典藥方;
桔梗:讓大長今微笑的止咳藥膳;
羅漢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長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紫蘇:散寒暖胃,吃海鮮絕對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擔心前列腺;
檳榔:消食化積,南藥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壓的最佳選擇;
冬桑葉:止盜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選良藥;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損傷圣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1277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回南天吃什么祛濕
下一篇: 用艾草泡腳出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