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柱
(《本草從新》)
【異名】馬甲柱(《閩中海錯疏》),角帶子(《本草求原》)。
【來源】為江珧科動物櫛江珧的后閉殼肌。
【動物形態(tài)】櫛江珧(《宛委錄》),又名:珧(《爾雅》),玉珧(《爾雅》郭璞注)。
貝殼2片,大型,長可達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頂尖細,位于殼之最前端,殼后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彎;腹緣前半部較直,至后半部逐漸突出。后緣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緣的殼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個體,殼質(zhì)薄,透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厚。殼表顏色亦隨年齡而不同,幼小個體多呈白色或淡黃色;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則呈黑褐色;頂部常被磨損而露出珍珠光澤。生長紋在殼背處細而不明顯,至腹面較粗,多呈褶襞狀。殼內(nèi)面色與殼表略同。韌帶淡褐色,長與背緣相等。前閉殼肌痕小,長橢圓形,位于殼頂內(nèi)面;后閉殼肌痕大,略呈圓形,位于貝殼中部。外套痕略顯,肉質(zhì)部較殼小。足小,呈棒狀。足絲淡褐色,極細軟。
生活于淺海泥沙底。我國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采集】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后,剖取肉柱,鮮食;或加工為干制品,俗稱"干貝"。
【性味】甘咸,平。
①《本草從新》:"甘咸,微溫。"
②《本草求原》:"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滋陰補腎,調(diào)中。
①《本草從新》:"下氣調(diào)中,利五臟,療消渴,消腹中宿食。"
②《本草求原》:"滋真陰,止小便。"
③《隨息居飲食譜》:"補腎。與淡菜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34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建蘭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劍葉鐵樹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