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排氣法分類
1.火罐: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去空氣。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nèi)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于皮膚上,稱火罐法。又可分為四種:
(1)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后,投入罐內(nèi),不等紙條燃完,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吸于體表。
(2)內(nèi)火法:以鑷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內(nèi)繞一圈,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貼棉法:用1厘米見方的棉花一塊,不要過厚,略浸酒精,貼于罐內(nèi)壁中段,然后點著,罩于選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點燃后將罐扣上,可產(chǎn)生較強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熱力排去空氣。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放在鍋內(nèi)加水煮沸,用時將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折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扣在皮膚上,即能吸住。
3.抽氣罐:抽出空氣。先將抽氣罐緊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nèi)空氣,使產(chǎn)生負壓,即能吸住?;蛴贸闅馔蔡自谒芰瞎藁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類
1.單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砂床∽兓驂和捶秶笮?,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nèi)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疾病??稍诓∽儾课晃螖?shù)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shù)個罐,稱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療某些內(nèi)臟器官瘀血時,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復多次。即將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上。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
1、拔罐的人要有舒服的體位,根據(jù)身體部位的不同,選擇的火罐大小也不同,根據(jù)個人和拔罐部位,而有所不同。要選擇比較豐滿和有彈性的肌肉部位,要沒有毛發(fā)和骨骼、關節(jié)等部位,防止掉罐。
肌肉豐滿以及平坦的地方用大罐,比較窄小和皮下脂肪較少的地方用小罐。切記在頸部的兩側(cè)拔罐,因為這個地方有頸動脈竇。
2、在拔罐的時候火力要夠足,拔罐的口要靠近拔罐的部位,動作要迅速和輕巧,爭取做到“快、準、狠”,才能把火罐拔緊了,否則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療效。
3、在用閃火法的時候,棉絮蘸取的酒精不要過多,過多容易滴下來,造成燙傷情況。在用煮竹罐的時候,必須要甩干凈竹罐里面的熱藥液,避免燙傷皮膚。
4、在用刺絡拔罐時,不宜讓患者出血太多,成人每次總量不要超過10毫升合適,如果拔罐后出血量很多,要立即起罐,然后趕緊止血。
5、在用針罐的時候,要防止因為皮膚的收縮導致針彎曲。在扣罩罐子的時候,絕對不能撞針和壓針,避免針刺太深,造成了不應該有的損傷,尤其是胸部和背部。針刺不能過深,如果由于不慎撞壓導致針刺過深,容易產(chǎn)生氣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1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肝氣郁結(jié)癥是什么
下一篇: 肝氣郁結(jié)脈象是怎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