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與吳茱萸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兩味不同科屬、功效各異的中藥,在臨床應用時不可混淆。
山茱萸又名蜀棗、棗皮,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性微溫味酸,具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的功效,用于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等癥,為補腎益肝的常用中藥?!端幤坊x》曾記載:“(山茱萸)滋陰益血,主治目昏耳鳴,口苦舌干,面青色脫,汗出振寒,為補肝助膽良品?!弊萄a腎陰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就有山茱萸。
吳茱萸又名吳萸、左力,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性溫味辛苦,有毒,具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口瘡潰瘍、齒痛、疝氣、腳氣、濕疹及黃水瘡等癥,為開郁化滯、逐冷降氣的常用藥?!侗静菥V目》曾記載:“(吳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故所治之證,皆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郁之功而已。”
由此可見,山茱萸主要以補肝腎、澀精、縮尿等功效見長,為補益肝腎的常用藥;而吳茱萸則以溫中、散寒、止痛為主,兼以燥濕解郁。兩藥雖僅有一字之差,但科屬、功效卻截然不同,使用時應注意區(qū)別。
天津副主任中藥師韓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8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仙茅功擅溫補腎陽,婦女更年期高血壓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