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是人體最重要的穴位,也是治療人體疾病的最終穴位之一。但有很多人卻不知道足三里有哪些好處和作用。那么,你知道足三里的作用與好處有哪些嗎?由小編為大家介紹。
1、調(diào)節(jié)腸胃問題
足三里是胃經(jīng)穴位,防治腸胃疾病,對于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等灸足三里穴相當有效。寶寶也能灸。但是胃酸過多,空腹時燒心患者,是不可以灸足三里穴位的。
2、強筋健骨
能加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腫滿、倦怠、股膝酸痛,軟弱無力諸癥。對膝關(guān)節(jié)炎、脛腓骨神經(jīng)痛、坐骨神經(jīng)痛、小兒麻痹、風濕痹痛、末稍神經(jīng)炎等有緩解作用。針灸足三里還能夠起到補益腎氣的作用,對于耳鳴,尿頻以及陽痿早泄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足三里越補越壯,所以對男性來說,若想提升性健康,足三里的養(yǎng)生手法就必須要掌握。
3、調(diào)養(yǎng)氣虛血虛
民間流傳“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這是因為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推動脾胃、生化全身氣血的緣由,而經(jīng)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補氣生血、補腎益精、強壯身體的作用,更能使人皮膚白嫩,氣血充盈。頭痛、失眠、貧血、神經(jīng)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4、延緩人體衰老
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氣、增補后天氣血生化之源,使氣血化生源源不斷、四肢百骸、臟腑均得以滋養(yǎng),從而延緩人體的衰老。對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后遺癥及其它病癥都有防治作用。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足三里是我們?nèi)梭w里面重要的一個穴位,平時盡量在專業(y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進行相應(yīng)的按摩或者是針灸類的治療,幫助身體的放松。以下看看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1對足三里穴的刺激確實可以起到益氣活血,溫補脾胃的作用,但不是捶打,捶打的力量過大,一般用空拳敲打。空拳敲打的力量不會很大,對局部的皮膚、肌肉也不會造成損傷,輕輕敲打和按揉足三里都可以調(diào)和脾胃,對脾胃氣虛、脾胃功能弱的患者有好處。
輕輕捶打、敲打以及按揉足三里穴,可以治療如腹痛、腹脹、胃脹、兩脅脹痛、便秘、腹瀉等情況。輕輕按揉、敲打足三里穴,對緩解便秘、失眠也有幫助。
尤其是老年人虛性的便秘,按揉和敲打足三里穴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其實不光足三里穴,對身上的胃經(jīng)、膽經(jīng)也要采取空拳敲打的方式,刺激到穴位就行,不要對局部的皮膚、肌肉產(chǎn)生新的損傷。
足三里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合穴,位于小腿前緣,為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一指的位置。足三里可以輔助治療胃腸道多種疾病,比如胃痛、胃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足三里也是人體的保健要穴,3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經(jīng)常敲打足三里可以預(yù)防多種疾病,同時也可以增強體質(zhì)、延年益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每次敲打時間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為宜,敲打的力度不宜過大,否則會出現(xiàn)其他不適癥狀。敲打足三里作為一種保健的方式,一般敲打2-3次/周即可。
1、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2、按摩足三里,能通經(jīng)活絡(luò)、疏風化濕,上午7-9點,胃經(jīng)最旺時,按摩能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身體脂肪消耗,達到減肥的目的。晚上9-11點脾經(jīng)最旺時按摩此穴,脾主運化,能把飲食水谷轉(zhuǎn)化成能量,運輸給各個臟器,從而達到進補的作用。
3、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強身健體,對各種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長按足三里,能調(diào)節(jié)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
5、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調(diào)和氣血、美化肌膚。足三里屬胃經(jīng),是治療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體才能健康。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2人們將拍打足三里的功效,比喻為吃了一只老母雞。這是因為經(jīng)常拍打足三里穴,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手腳冰涼癥狀,還可緩解疲勞,增強免疫力。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提到,灸足三里能增進食欲、促進機體生長?!锻馀_秘要》中記載了灸足三里有預(yù)防老花眼的作用。宋代張杲在《醫(yī)說》中談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明代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提出艾灸足三里和絕骨可以預(yù)防中風。因此,“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干”便成為一句養(yǎng)生名言。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即小腿脛骨前緣外側(cè),膝關(guān)節(jié)下4指寬處,是中醫(yī)常用的滋補強壯穴位,臨床應(yīng)用十分廣泛。那么,足三里怎么會與老母雞產(chǎn)生關(guān)系呢?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雞肉有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yǎng)陰之功效。尤其是老母雞,補益作用更高。人們在不斷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足三里具有和雞肉類似的作用,是人體的保健要穴,同樣可以用于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yǎng)陰等。
“足三里”是胃經(jīng)要穴,而胃是人的后天之本,經(jīng)常針灸該穴可補脾健胃,增強免疫功能,同時還能消除疲勞,延年益壽,故該穴又被稱為強壯要穴。若經(jīng)常拍打此處,可增強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所以,拍打拍打足三里,可以強身健體。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拍打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
1、正身端坐,四指并攏,按放在小腿外側(cè),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按掐活動,連做36次。
2、正身端坐,四指彎屈,按放在小腿外側(cè),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連做36次。
3、正身端坐,左腿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中指放在食指上,再按放在足三里穴上加壓,兩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換右腿。
4、端坐椅上,左腿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將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處,力集中于指端,盡力按壓,然后推撥該處筋肉,連做7次。換右腿。
5、端坐椅上,左腿前伸,兩手張掌,自上而下搓擦腿部,搓擦至遍,換右腿。
在拍打按摩足三里穴是要注意兩點,一是拍打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二是拍打按摩的同時可以配合艾灸,點燃艾條熏灼足三里穴,每日1次,效果更佳。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嗎3每天敲打足三里的好處很多,除了局部皮膚因敲擊摩擦粗糙外沒有其他什么壞處。
足三里是中醫(yī)界里公認的治病養(yǎng)生、強壯保健大穴。它的定位在下肢小腿外側(cè),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開一寸,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的穴位。
每天敲打足三里對身體的好處如下:
1、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足三里的作用可以調(diào)理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心絞痛、冠心病、腦溢血后遺癥等病癥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調(diào)理胃腸疾病,增強脾胃功能。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可以治療胃痛、胃脹、腹瀉、便秘等胃腸諸疾。足三里具有健脾化濕、益氣和胃的功效,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弱者。
3、舒筋通絡(luò),促進小腿部血液循環(huán)。足三里位于小腿部,可以治療下肢痿痹,每天敲打足三里,可以刺激小腿部肌肉、筋膜的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肌肉痙攣、增加腿部力量等。
睡覺前敲打足三里的好處
1、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2、按摩足三里,能通經(jīng)活絡(luò)、疏風化濕,晚上9-11點脾經(jīng)最旺時按摩此穴,脾主運化,能把飲食水谷轉(zhuǎn)化成能量,運輸給各個臟器,從而達到進補的作用。
3、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強身健體,對各種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調(diào)和氣血、美化肌膚。足三里屬胃經(jīng),是治療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體才能健康。
足三里什么時候不能按
沒有什么禁忌。
足三里是常用的強身保健穴,平日里可以按、針灸、艾灸起到保健的作用,沒有什么禁忌。足三里在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是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穴位,主要治療胃腸道疾病,例如胃痛、嘔吐、腹瀉、腸鳴、消化不良、便秘等。
敲打足三里可以減肥嗎
有一定的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外側(cè)下方一橫指處,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種疾病,起到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通經(jīng)活絡(luò)等作用。用指腹反復(fù)按揉此穴100次。敲打足三里有助于減肥。
按摩足三里的注意事項
1、按摩方向應(yīng)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長方向,輕緩地,有韻律地耐心進行,皺紋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與皺紋呈直角運動,也就是順著肌肉的走向。如果皺紋是橫向的,就豎著按摩;皺紋是縱向的,就橫著按摩。
2、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時以中指和無名指在皮膚上輕輕畫圈,輕到再輕就無法觸摸的程度,手指移動要有韻律感,切記過分摩擦表皮。
3、在毛孔張開時候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潔面后按摩。此外,用熱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從古至今,健康長壽一直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古代的時候帝王醉心于長生不老之術(shù),民間百姓也積極吃養(yǎng)生品延長壽命,如今,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渴求只增不減,所以各種養(yǎng)生小妙招層出不窮。其中,按摩足三里是養(yǎng)生界最受推崇的養(yǎng)生方式之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每天堅持按摩足三里會有哪些好處。
一、保胃
足三里是胃部經(jīng)絡(luò)上面的穴位,經(jīng)常按摩足三里,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本來胃不太舒服,按摩它之后,胃部的不適感就會減輕了。所以,堅持不懈按摩胃部,可以保護胃部,遠離胃部疾病。
二、舒緩?fù)唇?jīng)
經(jīng)期是女性很特殊的時期,很多人在經(jīng)期的時候特別痛。經(jīng)常按摩足三里可以補血益氣,起到暖宮的效果,子宮溫暖了,就可以緩解痛經(jīng)。
三、美容
現(xiàn)在很多女性用著昂貴的護膚品卻覺得沒有什么作用,其實美是一個由內(nèi)到外的過程,一個人氣血充足,身體健康,她的皮膚看起來也會很好。按摩足三里對女性來說是可以調(diào)和氣血的,從而讓皮膚變得粉嫩。
四、增強免疫力
人老了之后,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身體很容易生病。經(jīng)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增加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經(jīng)常按摩它,可以幫助老年人延年益壽。
以上就是按摩足三里的好處,按摩足三里的好處非常多,僅僅堅持一個月是不夠的,應(yīng)該長期堅持下去。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為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的養(yǎng)生保健要穴。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賴之充養(yǎng),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調(diào)補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艾灸對人體機能的調(diào)整具有整體性,通過艾灸“足三里”,促進氣血運行,起到溫中散寒、化瘀消腫的作用,并能健脾補胃,增強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發(fā)揮其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足三里又名下陵,為胃的下合穴,胃經(jīng)的合穴,該穴位于小腿外側(cè),外膝眼(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嵴外側(cè)一橫指處。 “足三里”是五輸穴之一,其性屬土經(jīng)土穴?!昂现蝺?nèi)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由于該穴具有強壯作用,因此,從古至今養(yǎng)生家都把足三里穴定為強身保健穴. 古人稱之為“長壽穴”。 “足三里”穴具有理脾胃、調(diào)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中醫(yī)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說法。常灸足三里穴對人體各系統(tǒng)都有調(diào)理氣血之功,扶正培元,平衡陰陽,祛邪防病,可使元氣不衰,延年益壽。
歷代醫(yī)學典籍對足三里穴都十分重視,《靈樞》曰:“邪在脾胃……皆調(diào)與足三里?!薄端目傃ā犯柙唬骸岸歉谷锪簟!薄肚Ы鹨怼氛J為足三里“主腹中寒,脹滿,腹中雷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小腹脹…傷寒熱不已,熱病汗不出…口苦壯熱…喉痹不能言…胃氣不足,…腳氣”?!夺樉木塾ⅰ酚衷破洹爸魑钢泻蟊悴煌?,心悶不已,卒心痛…水氣盅毒…目不明,產(chǎn)婦血暈,不省人事”。華佗則用足三里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南北朝時劉宋醫(yī)家秦承祖云其“諸病皆治”。唐代王燾在其所編著的《外臺秘要》云:”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會氣上沖目,使眼無光,蓋以三里能下氣也?!薄毒姆ㄖ性E指南》:“人過四十以后,陰氣漸衰,火氣易于上沖,常灸此穴三五壯,可逆上逆。”《針灸大成》云:“一論中風,但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四個月前,不時足脛上發(fā)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日本古人有“莫與未灸足三里的人同行”一說,”中國民間有“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而《醫(yī)說》“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指在足三里穴行化膿灸的意思。更有《江間式心鍛煉法》指出:“無病長壽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壽至二百余歲?!彪m然夸大其詞,但問及民間許多百歲老人養(yǎng)生之法,皆云灸足三里。由此可見足三里穴確為祛病保健之要穴。
一、足三里的定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cè),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如何找“足三里”呢?有兩種簡便的取穴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腳掌放平,自然平鋪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圍住膝蓋,食指放于膝下脛骨前緣,四指并擾,當中指尖著處即是該穴。
其二,伸足取之,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拇指沿脛骨外側(cè)緣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拇指尖處即為該穴。
二、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養(yǎng)生保健之效,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艾炷灸:取極細之艾絨,做成麥粒大小的圓錐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線香從頂尖輕輕接觸點著,使之均勻向下燃燒 。第一個艾炷燃至一半,知熱即用手指掐滅,或快速捏起;再將第二個艾炷放在原處,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滅;再繼續(xù)灸第三個艾炷……。灸完1個艾炷即為1壯,一般每次灸9壯,至局部發(fā)紅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時注意避風 。
艾條灸:艾條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別人幫忙。一般進行溫和灸,操作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約距0.5-1.0寸左右進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舒適感即可,一般每側(cè)穴灸15-20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個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臨睡前30分鐘左右施灸。施灸時注意避風 。
唐代王燾在其所編著的《外臺秘要》中如是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則令人氣上眼暗,以三里下氣。”日本古人有“莫與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說。中國民間甚至流傳著“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補一只老母雞”的說法??梢姲淖闳锏酿B(yǎng)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艾灸足三里之法獲得健康長壽,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要親身實踐,持之以恒,方能湊效。
艾灸足三里穴,一般進行溫和灸,操作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約距0.5-1.0寸左右進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即可,一般每側(cè)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個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臨睡前30分鐘左右施灸。有經(jīng)驗著也可以行化膿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一次約15分鐘或更長時間。待穴位處出現(xiàn)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灸。但在行化膿灸時應(yīng)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此法筆者多次試驗效果確實很好。另外就是艾灸的時候一定要用質(zhì)量比較好的艾條,因為劣質(zhì)的艾條不僅不能養(yǎng)生,反而會傷害經(jīng)絡(luò),艾條我建議大家用“香怡艾條”吧,他們家的艾條質(zhì)量不錯,不摻假不虛標艾絨比例,比單桂敏家的艾條好很多,但是卻很實惠,大家可以去某寶找一下店、鋪就能找到了,因為他們家口碑不錯,很多商家模仿他們家標題,所以選擇的時候注意一些。
由于艾灸是通過溫熱作用于經(jīng)絡(luò)穴位而冶療疾病,所以艾灸最適用于寒癥、虛癥及慢性虛弱性疾病。對實癥、熱癥及陰虛發(fā)熱者不宜使用艾灸,過饑過飽、醉酒時也應(yīng)忌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9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水腫按摩哪些穴位可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