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蛤殼)為簾蛤科動物文蛤的貝殼,今稱海蛤殼
文蛤又名花蛤,花蜆子
【藥性特點(diǎn)】文蛤咸,微寒
(一)治太陽病
太陽病變證
外寒內(nèi)熱證
文蛤湯證
證見:口渴欲飲水,心煩
文蛤湯證,亦見于《金匱要略》中的嘔吐病之貪飲兼感表邪證,證質(zhì)相同
(二)治消渴病
熱病傷津證
文蛤散證
證見:患者口渴多飲,但不解其渴
1.用量 常用量5~15克
仲景用量5兩(15克),如文蛤湯
。2.用法 湯劑
,散劑。按:文蛤咸而微寒
,咸能潤下,微寒則清熱,故具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之效。仲景所用文蛤,后世應(yīng)用比較混亂
。一種用海蛤,又名花蛤、圓蛤,為簾蛤科動物文蛤的貝殼,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另一種用五倍子,因五倍子也異名文蛤文蛤不僅肉質(zhì)鮮美
近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熱利濕
文蛤肉有滋陰利水的功能
。蛤粉與清熱解毒藥青黛及黃芩等共同制成的中藥片劑,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哮喘。蛤粉還可以和冰片、枯礬研末,外用治療中耳炎。蛤粉與海藻、海螺、海螵蛸等組成四海舒郁丸,適用于甲狀腺癌的治療現(xiàn)在
,人們又對文蛤組織進(jìn)行化學(xué)提取,發(fā)現(xiàn)文蛤組織提取液對葡萄球菌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蛤柑提取物--鮑靈Ⅲ,給染有白血病毒的動物使用,可使患有白血病的動物平均存活期延長。1
、文蛤治痰飲膠結(jié)不化,為咳逆、為胸痹者:文蛤一兩(燒存性,研極細(xì)末),姜制半夏、膽星、厚樸、陳廣皮、白芥子、于白術(shù)、枳實(shí)各一兩(俱同麩皮拌炒)。上研為末,每早晚各服一錢,食后白湯調(diào)服。(《方脈正宗》)2
、文蛤治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五兩。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金匱要略》文蛤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治惡瘡蝕,五癢
,大孔出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長沙藥解》:“清金利水
,解渴除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據(jù)藥理研究 本品有抗炎作用
2.據(jù)現(xiàn)代臨床 本品主治皮膚對潮濕氤氳空氣過敏癥
病屬邪熱痰結(jié)者宜之,氣虛有寒者不得用文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0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戎鹽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下一篇:
生梓白皮有什么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