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白菜
(《分類草藥性》)
【異名】呆白菜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巖白菜
【植物形態(tài)】①巖白菜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dá)30厘米
多生于高山陰濕石縫中。分布云南、四川
、西藏等地本植物的根莖(巖菖蒲)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厚葉巖白菜
多年生草本
生于懸崖潮濕石縫中。分布新疆等地
③厚葉旋蒴苣苔
多年生常綠草本
生于山野巖石邊
。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北。【采集】5~6月采全草
,曬干備用。【藥材】巖白菜干燥全草長25~30厘米。根莖粗直
,圓柱形,長約10厘米,粗1~1.5厘米產(chǎn)于四川
。【化學(xué)成分】巖白菜全草含巖白菜素等香豆精類
。厚葉巖白菜的成分見藥理作用項(xiàng)。【藥理作用】厚葉巖白菜根含熊果酚甙,故有抗菌
、消炎作用;含鞣質(zhì),故有收斂作用,可用于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癥,亦有用于子宮頸糜爛者。又有報道含總鞣質(zhì)19.4%
。其浸劑在試管中1:320~480濃度能抑制痢疾桿菌。還含維生素P樣物質(zhì)。水提取物給大鼠長期口服,可增加毛細(xì)血管抵抗力;很大劑量長期口服也不出現(xiàn)毒性反應(yīng),既不影響大鼠的全身狀態(tài),也不引起消化道或?qū)嵸|(zhì)性器官的病理改變。【炮制】揀凈雜質(zhì),洗凈
,切碎曬干。【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肝、脾二經(jīng)
【功用主治】治虛弱頭暈
①《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吐血。"
②《分類草藥性》:"化痰止咳
③《峨嵋藥植》:"治頭暈虛弱
④《四川中藥志》:"滋補(bǔ)強(qiáng)壯
,止血,止咳。治肝脾虛弱,勞傷吐血,內(nèi)傷咯血,肺病咳喘,婦女白帶及男子淋濁;外敷無名腫毒。"【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4兩
。【宜忌】《四川中藥志》:"虛弱人有外感發(fā)熱者慎用
。"以上為巖白菜藥性,查看更多中藥請關(guān)注中藥大全
。巖白菜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1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