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醫(yī)健康

      八角茴香能治什么病

      中藥大全 2023-09-21 14:25:14
      八角茴香能治什么病|八角茴香有什么作用|八角茴香什么樣真假辨別

      八角茴香

      (《品匯精要》)

      【別名】舶上茴香(《腳氣治法總要》)

      ,大茴香(《衛(wèi)生雜興》)
      ,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綱目》)
      ,八角香
      、八角大茴(《本草求真》),八角(《本草求原》),原油茴(《藥材資料匯編》),大八角(《藥材學》)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八角茴香

      常綠喬木

      ,高10~14米
      ,樹皮灰色至紅褐色。單葉互生
      ,革質
      ,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6~12厘米
      ,寬2~5厘米
      ,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
      ,全緣
      ,下面疏被柔毛,葉脈羽狀
      ,中脈下陷
      ,側脈稍凸起
      ;葉柄粗壯
      。花單生于葉腋
      ,花梗長1.5~3厘米
      ;花圓球形,花被肉質
      ;萼片3
      ,黃綠色;花瓣6~9
      ,排成2~3輪
      ,淡粉紅色或深紅色,廣卵圓形或長圓形
      ;雄蕊15~19
      ,成2~3輪,心皮8~9
      ,分離
      ,花柱短,基部肥厚
      ,柱頭細小
      。蓇葖果成星芒狀排列
      ,幼時綠色,成熟時紅棕色
      ,星狀體徑約2.5~3厘米
      ,開裂。種子扁卵形
      ,棕色有光澤
      。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
      。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后
      ,第2次果期為翌年2~3月。

      生長于土壤疏松的陰濕山地

      。野生或栽培
      。分布福建、廣東
      、廣西
      、云南、貴州
      、臺灣等地

      【采集】每年采收2次,第1次為主采期

      ,在8~9月間
      ,第2次在翌年2~3月間。采摘后
      ,微火烘干
      ,或用開水浸泡片刻,待果實轉紅后曬干

      【藥材】干燥果實

      ,常由8個(少數有6~13個)甚?集成聚合果,放射狀排列
      ,中軸下有一鉤狀彎曲的果柄
      。菁莢果小艇形,長5~20毫米
      ,高5~10毫米
      ,寬約5毫米,頂端鈍尖而平直
      ,上緣開裂
      。果皮外表面紅棕色,多數有皺紋
      ,內表面淡棕色
      ,有光澤
      ,內含種子1粒。種子扁卵形
      ,長7毫米
      ,寬4毫米,厚2毫米
      ;種皮棕色或灰棕色
      ,光亮,一端有小種臍
      ,旁有明顯珠孔
      ,另一端有合點,種臍與合點之間有淡色的狹細種脊
      。種皮質脆
      ,內含白色種仁,富油質
      。味微甜
      ,有特殊香氣。以個大
      、色紅
      、油多、香濃者為佳

      主產廣西

      、廣東、云南等地

      同屬植物莽草的果實

      ,形狀與八角茴香非常相似
      ,極易混淆
      。莽草果實有毒,不可誤用
      。其主要區(qū)別點為:莽草果實較小
      ,甚?一般長約7~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彎曲之鳥喙狀
      。果柄多垂直
      ,常脫落。帶樹膠樣氣味
      ,味苦

      【炮制】篩去泥屑種子,揀去果柄雜質

      《本草蒙筌》:"鹽酒炒用

      。"

      【性味】辛甘

      ,溫。

      ①《品匯精要》:"味辛甘

      ,性溫
      。"

      ②《本草蒙筌》:"味辛,氣平

      ,無毒
      。"

      ③《本草通玄》:"性熱。"

      【歸經】入脾

      、腎經

      ①《本草蒙筌》:"入心、腎

      、小腸
      、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

      、膀胱
      、小腸。"

      ③《本草再新》:"入脾

      、腎二經
      。"

      【功用主治】溫陽,散寒

      ,理氣
      。治中寒嘔逆,寒疝腹痛
      ,腎虛腰痛
      ,干、濕腳氣

      ①《品匯精要》:"主一切冷氣及諸疝療痛

      。"

      ②《本草蒙筌》:"主腎勞疝氣,小腸吊氣攣疼

      ,干
      、濕腳氣,膀胱冷氣腫痛
      。開胃止嘔
      ,下食,補命門不足
      。(治)諸瘺
      ,霍亂。"

      ③《醫(yī)學入門》:"專主腰痛

      。"

      ④《本草正》:"除齒牙口疾

      ,下氣
      ,解毒。"

      ⑤《醫(yī)林纂要》:"潤腎補腎

      ,舒肝木
      ,達陰郁,舒筋
      ,下除腳氣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或入丸
      、散。

      【宜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①《得配本草》:"多食損目發(fā)瘡

      。"

      ②《會約醫(yī)鏡》:"陽旺及得熱則嘔者均戒。"

      【選方】①治小腸氣墜:八角茴香

      ,小茴香各三錢
      ,乳香少許。水(煎)服取汗
      。(《仁齋直指方》)

      ②治疝氣偏墜:大茴香末一兩

      ,小茴香末一兩。用豬尿胞一個
      ,連尿入二末于內
      ,系定罐內,以酒煮爛
      ,連胞搗丸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衛(wèi)生雜興》)

      ③治腰重刺脹:八角茴香

      ,炒,為末
      ,食前酒服二錢
      。(《仁齋直指方》)

      ④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錢,食前鹽湯下

      。外以糯米一、二升
      ,炒熱
      ,袋盛,拴于痛處
      。(《簡便單方》)

      ⑤治大小便皆秘

      ,腹脹如鼓
      ,氣促:大麻子(炒,去殼)半兩
      ,八角茴香七個
      。上作末,生蔥白三七個
      ,同研煎湯
      ,調五苓散服。(《永類鈐方》)

      ⑥治風毒濕氣

      ,攻疰成瘡
      ,皮肉紫破膿壞,行步無力
      ,皮肉?熱:舶上茴香(炒)
      、地龍(去土,炒)
      、川烏頭(炮
      ,去皮尖)、烏藥(銼)
      、牽牛(炒)各一兩
      。研杵勻細,酒煮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鹽湯下十五丸,日二
      。(《腳氣治法總要》茴香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17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中藥香加皮有哪些功效
      2023-09-23
      地氈草能治什么病
      羊肚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