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子草能治什么病|合子草有什么作用|合子草什么樣真假辨別
合子草
(《本草拾遺》)
【異名】鴛鴦木鱉
、水荔枝、盒兒藤(《百草鏡》)
,盒子草(《綱日拾遺》)
,無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合子草的葉或種子
。
【植物形態(tài)】合子草
一年生攀援草本
。莖細
,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
;膜質;葉片狹三角戟形或三角狀心形
,長5~8厘米,寬2.5~5厘米
,先端短尖或長尖,基部心形
,邊緣具稀疏淺鋸齒
,有時3~5深裂
。卷須單1或2歧
,與葉對生
。圓錐花序腋生
;花小形單性
,雌雄同株
;萼5裂
,裂片線狀披針形
;花冠黃綠色,5深裂
,裂片三角狀披針形
;雄花雄蕊5枚,分離
;雌花的子房近球形,1室
,具瘤狀突起,胚珠2
,花柱短
,柱頭2裂
。蒴果卵圓形,綠色
,下垂,有細刺狀突起
,熟時上半部蓋裂
。種子2粒
,灰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8月
。果期9~10月
。
生長于山地草叢中或路旁水邊
。分布東北、華北
、華東各地。
【化學成分】種子含脂肪油25~29%
、碳水化物13.28%、灰分2.95%
、粗纖維0.89%
。脂肪油是半干性,其中含固體脂肪酸12.78%
。
【性味】《本草拾遺》:"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水腫
,疳積,蛇咬傷
。
①《本草拾遺》:"主蛇咬
,搗敷瘡上
。"
②《百草鏡》:"治疳積初起
。"
③《上海常用中草藥》:"利尿消腫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
【選方】治腎炎水腫
,腹水腫脹:合子草五錢至一兩
,煎服
;也可用四兩至半斤
,煎湯熏洗
。(《上海常用中草藥》)中藥大全
俗稱河馬草的植物是什么 ,有什么藥效
,能治什么病
河馬草,又名火麻草或蕁麻草.據(jù)說能抗風濕
,它的莖上長滿毛刺,接觸人體很快引起皮膚紅種
。
【藥材名】蕁麻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別名】尋麻(《益部方物略記》)
,蝎子草(《人海記》)。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麻葉蕁麻
、狹葉蕁麻等的全草。夏
、秋季采
,切段曬干
。
同屬植物裂葉蕁麻(分布西南及湖北
、浙江)
、寬葉蕁麻(分布華北及東北)亦同供藥用
。
【源形態(tài)】
①麻葉蕁麻
,又名:焮麻
。
多年生草本。莖高達150厘米
,有棱,生螫毛和緊貼的微柔毛
。葉對生
,葉片輪廓五角形
,長
4~12厘米,寬3.5~12厘米
,3深裂或3全裂,1回裂片再羽狀深裂
,兩面疏生短柔毛,下面疏生螫毛
;托葉離生
,狹三角形
。雌雄同株或異株
,同株者雄花序生于下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ㄐ蜷L達12厘米,雄花序多分枝
;雄花直徑約2毫米
,花被片4
,雄蕊引雌花花被片4深裂
,花后增大
,包著果實
,長達2.5毫米,有短柔毛和少數(shù)螫毛
,柱頭畫筆頭狀。瘦果卵形
,扁,長約2毫米
,灰褐色
,光滑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8月
。果期8~9月
。
生于山野、路邊
、草原
、坡地
。分布東北
、華北、西北等地
。
②狹葉蕁麻
多年生草本。莖高40~150厘米
,四棱形,有螫毛
,分枝或不分枝
。葉對生,披針形或狹卵形
,長4~10厘米
,寬1.2~2.8厘米
,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
,邊緣有尖鋸齒
,上面疏生短毛,下面沿脈上有疏生短毛
;托葉分生,條形
。雌雄異株,花序長達4厘米
,多分枝
;雄花花被片4
,雄蕊4
;雌花較雄花小
,花被片
4
,在果期增大
,柱頭畫筆頭狀。皮果卵形
,扁,長約1毫米
,光滑
。
生于山坡
、林邊或溝邊
。分布我國北方及東北地區(qū)
。
【化學成份】麻葉蕁麻全草含多種維生素
、鞣質
。莖皮主要含蟻酸
、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質等
。
【性味】辛苦
,寒
,有毒。
①《綱目》:"辛苦
,寒,有大毒
。"
②《四川中藥志》:"甘,微寒
,有小毒
。"
③《新疆中草藥手冊》:"苦辛
,溫
,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風濕疼痛
,產(chǎn)后抽風,小兒驚風
,蕁麻疹。
①《益部方物略記》:"善治風腫
。"
②《本草圖經(jīng)》:"療蛇毒
。"
③《蜀語》:"紅者可治齁癥。"
④《綱目》:"風疹初起
,以此點之
。"
⑤《黔書》:"可已瘋。"
⑥《綱目拾遺》:"浴風
,采取煮汁洗
。"
⑦《新疆中草藥手冊》:"祛風濕,解痙
,和血
。"
⑧《黑龍江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治小兒麻痹,風濕
,疝痛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3錢;或燉肉
。外用:搗汁涂或煎水洗。
【注意】《本草圖經(jīng)》:"誤服之
,吐利不止。"
【附方】
①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麻葉蕁麻適量
,煎湯擦洗
。
②治產(chǎn)后抽風,小兒驚風:麻葉蕁麻少許
,水煎服
。
③治蕁麻疹:麻葉蕁麻鮮苗
,搗汁涂擦
。
④治毒蛇咬傷:麻葉蕁麻適量
,搗爛敷患處
。(選方出《內蒙古中草藥》)
農村中可藥用的野草有哪些,有什么主要功效?
農村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民間郎中采集藥材救死扶傷
。我知道的可以作為藥材的野草及療效主要有以下幾種
。
1
、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甘而性寒,可入肝
、胃經(jīng)
,具有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利尿通淋的功效
,可以用來治療肝熱
、目赤腫痛及多種感染和化膿性疾病
,可以鮮食也可以曬干了泡水喝
。
2
、車前草
。車前草性寒
,味甘
,歸肝經(jīng)
、腎經(jīng)、肺經(jīng)和小腸經(jīng)
。具有清熱
、利尿,祛痰
,涼血
,解毒等功效。 可以治療小便不利等水腫類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治療痰熱咳喘、支氣管炎
、咽喉腫痛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3、貓眼草
,其性苦
、辛、涼
,歸肺、胃
、肝
、脾經(jīng)。具有鎮(zhèn)咳祛痰
、散結
、拔毒和殺蟲等功效
,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和下肢水腫等疾病
。
題主好!在農村里很多野草都是藥
,只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不認識,不了解它們的藥性
、藥理而已,通常都是把它們直接當成野草處理
,今天小趙就給大家說幾種
,你們見到就煩
,還有不錯療效的野草
。
千金藤:在農村里特別多,喜攀爬在其它樹上
,園籬笆上,只要它能夠爬上去的
,它就爬,長勢很兇
,能夠把其它的樹纏枯萎
、死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杂梅簽E這個詞來形容,農村里特別多
。但是這種草又是一味中藥,可以清熱解毒
,胃疼,毒蛇咬傷等等功效
,在中藥中屬于常用藥材
。
鬼針草:在田邊特別多,時常擋住稻的生長
,也會被農民當雜草砍掉。它有治療蜘蛛
,毒蛇咬傷的功效。
杠板歸:又叫蛇倒退
,這種比千金藤還要多
,渾身長刺
,不好處理
。一般都是用除草劑直接噴藥
。它有清熱消腫
,鎮(zhèn)咳的功效。
茜草:農村里很常見
,在園籬笆上一般都有它的蹤跡,長的也特別兇
,喜歡爬在其他的樹上,桿是四方(棱形)的
,有細刺
。中醫(yī)主治寒濕風痹
,黃疸
,止血的功效
。
不止這幾種
,像香附子
、鴨跖草
、牛筋草、盒子草
、商陸、海金沙
、等等
,都是在農村特別常見,也很多的中草藥
,只是我們現(xiàn)在都用的西藥和做好的中成藥,都忽略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治病救人的草藥
,缺少了懂得藥性藥理的人
。
農村中可以藥用的野草有哪些
?有什么主要攻效
?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特點和作用,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
,由于地域不同
,各個地方生長的植物也就不相同。
在我們農村常把這些能治病的藥稱之為草草藥
,說是草其實不全是草,有的是果實
,有的是根塊
,有的是花
,之所以稱為草草藥
,大概都為野生,能治病的藥的總稱吧
!
小時候常常翻閱爺爺?shù)闹兴帟m不識幾個字
,也不理解什么意思,但圖中的植物是記下了
,而且我百無聊賴的時候經(jīng)常在山上漫山遍野的亂跑
,所以以圖識物
,至今都還認識很多草草藥
。
就說農村的菜園子里可以藥用的就有蒲公英,馬齒莧
,車前草,崩大碗
。溝邊埂旁就有紫蘇
,馬頭蘭
,夏枯草,小銅錘
,大魚眼睛草
,馬鞭草等。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三種我們這里常見
,常用的草草藥
。
益母草
益母草是女性常用的一味良藥,味極苦
,有開紅花和白花兩種,藥用時常用紅花
。我家的屋后我種過一次就有很多
。這種草可以治療女性月經(jīng)不調,崩漏帶下等疾病
。
斑樁
這種草藥也叫虎杖
,生長在田邊地腳,屬于多年生植物
。不論土地貧瘠
,還是缺水缺肥都會長的很好
。
人們常常把它的根挖來當茶飲
,是一味能清熱解毒的涼藥,主要用于風火牙痛
,咽喉腫痛。
地黑蜂
物如其名
,這種野草的根塊就像一只黑色的蜂子
,你別小看它長得丑陋
,它可是一味治療腸胃炎的良藥
。
在農村
,以前老一輩的人碰上個頭疼腦熱等身體不舒服的小毛病
,首先會想到自己挖點草藥,或是找鄉(xiāng)村郎中開個小方
,抓幾味草藥來喝
。似乎每個鄉(xiāng)村里,都會那么有幾位老者
。對各種草藥頗為熟悉
,能一一認識并了解那些野草的用法和功效
。
諸藥以草為本,至于哪些是野草
,哪些可入藥
,就像農村老人喜歡說的一句話:認識的是個寶,不認識的就是根草
。農村許多野草,在懂行的人眼里
,它們就是個好藥。
農村中可藥用的野草豐富多彩
,其中的功效更是博大精深
,下面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其中常見卻難為人知的幾種:
1
、鵝不食
在南方農村
,稻田、果樹下
、陰濕的田埂邊或是草地上,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钥吹靳Z不食草
。鵝不食草枝條細細瘦瘦
,葉子也是細細的點點
,匍匐在地上
,看起來毫不起眼
,看外貌的話就是泯滅于眾草間。
可這種其貌不揚的鵝不食草
,全株都可入藥,發(fā)散風寒
,通鼻竅
,止咳
,解毒
。主治風寒感冒,鼻塞不通
,寒痰咳喘
,瘡癰腫毒。對鼻炎也有其獨特功效
。
2、半邊蓮
在農村
,半邊蓮也是一種常見的野草
。在田埂邊
、水溝邊等較濕潤的地方
,隨處可見。
種田種地的人都知道
,莊稼地里除草最怕碰見這種野草,它的根莖也是細細長長的
,被鏟斷后冒出白色的漿汁
,一截一截的斷枝留在地里
,因為莖葉極細難以挑撿出去,過幾天又重新生長起來了
,生命力極強。
半枝蓮也是整株可藥用
,有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瘡癰腫毒
,蛇蟲咬傷
,濕瘡濕疹等。
總之
,農村有著種類繁多的可入藥野草
,這些野草的奧秘和價值正等著人們去 探索 和挖掘。怎樣更好地合理利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為人類造福
,也是一門很重要學問
!
農村常見的這5種野草,是緩解手腳麻木 、降血脂的好中藥
。
1.紫蘇子
紫蘇子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它不僅本身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從它里面壓榨提取的紫蘇油還可以控制人體內血小板凝聚
,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質
,清除膽固醇,防止血栓的形成
。除此之外
,在健腦、提高學習記憶力和幫助腦神經(jīng)細胞生長等方面
,也具有促進和改善的作用
。
2.五行草
五行草又名馬齒莧,味道甘酸
,在中醫(yī)上入心
、肝、脾
、大腸經(jīng)
,因此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
、殺菌消炎止、止血涼血的功效
。它里面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
,還能夠幫助抗衰老,延緩變老的速度
。
3.血風藤
血風藤的顏色赤紅,有較好的補血
、活血功效。它還能夠調理人體經(jīng)絡
,促進四肢的活動能力
,改變手足麻木的問題。如果平時體內的氣血運行不暢
,或是經(jīng)常有痛經(jīng)癥狀的女性可以通過食用它來進行改善
。
4.紫草
紫草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野草,在夏季服用能夠幫助清熱瀉火
。它不僅外形美麗
,還含有很多的蛋白質和礦物質,能夠保護我們的眼睛
,特別是對于因缺少氨基酸而導致眼疾的人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其次
,它還具有很好的涼血藥效
,對于人體來說,如果血熱則容易造成便血
、尿血
,服用紫草則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5.腫節(jié)風
它也叫九節(jié)花,其味道較苦
,屬性溫和。在防治四肢麻木
、骨折以及女性痛經(jīng)等方面有十分明顯的功效
。其中,消炎殺菌是它的主要功效之一
,它對許多能讓人患病的細菌都有具有很好的消除作用,如果患有腸炎
、肺炎
、氣管炎等病癥
,可以將其加清水煎制后服用
,能夠幫助緩解
。
從小就聽村里老人講,田間山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寶
,那時候不信就當玩笑
。但是村里誰家家人要是有個頭疼腦熱或是跌打損傷什么的
,老人都會去田間或是山上挖些野草來煮水喝或是雜碎貼敷
,雖然看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確實非常有效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以下幾種,農村人比較常用的藥用野草與大家分享
。
第一種
,車錢草
車錢草在農村可以說
,遍地都可以看到
,很多村里的老人在春天會去山上挖一些曬干當茶喝。有時有個發(fā)燒什么的用其煮水喝
,效果也非常好
。
車錢草從醫(yī)藥學上講
,具有清熱利尿
,明目,祛痰
,降火的功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允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在春季可以挖掘車錢草的幼年來做成菜食用
,也可以用來做成茶泡后飲用
。雖然對人身體沒有多大的負作用,但還是建議不要經(jīng)常服用
,畢竟是藥三分毒。
第二種
,艾草
這也是農村非常普遍見到的
,很多老人用來煮水泡腳
,有的把艾草攆成繩曬干夏天點著來驅蚊
,還有把曬干的艾草放到枕頭里當枕頭。而且嫩的艾草還可以食用做成各種 美食
。
艾草從醫(yī)藥上來講
,可以祛濕,調經(jīng)
,祛風等有很好的作用
,主要用來治療月經(jīng)不調,痛風祛濕,風濕關節(jié)痛等
。
第三種
,七七芽
記得小的時候,有時不小心傷到出血
,就跑到野外找?guī)最w七七芽
,用手揉搓成團放到出血的地方,雖然剛放上去會有一些痛
,但很快就止血了。而且它的根同紅糖煮水喝
,可以治療經(jīng)常性的流鼻血
,而且效果非常好
。
七七芽五毒
,而且營養(yǎng)非常豐富,具有降血壓
,補血,止血防癌癥和消腫的功效
。
在農村可以用做要用的野草還有很多
,比如:蒲公英
,薺菜
,苦菜,龍葵
,金銀花
,灰灰菜等。
在農村的確生長著好多有藥用價值的野菜
,這些野菜有的也能食用
。我記得在我小時候
,那個年代沒有電視,只能聽老輩人講故事
,聽他們說一些身邊的事
,講的最多就是在饑荒年代
,靠吃野菜來生活
,也靠這些野菜救過好多人的生命,像地黃
、灰菜
、馬齒菜、薺菜
、蒲公英、苦菜
、黃花菜
、車前草等等
。它們不僅能夠治病還有 養(yǎng)生 的作用
,在關鍵時候還能救人生命。那是老輩人用講故事的方法
,把他們知道的一切和實踐經(jīng)驗流傳下來。等我長大后才明白老輩人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