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頭
(《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頭,動物形態(tài)詳"鯽魚"條。
【性味】《藥對》:"溫。"
【功用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兒口瘡,黃水瘡。
①《唐本草》:"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翳。"
②《本草拾遺》:"主咳嗽,燒為末服之。"
③《滇南本草》:"燒灰治癩瘡。"
④《綱目》:"燒研飲服,治下??;酒服,治脫肛及女人陰脫,仍以油調(diào)搽之;醬汁和涂小兒面上黃水瘡。"
⑤《本草再新》:"發(fā)痘疹。"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1~2錢。外用: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鯽魚的功效作用
鯽魚的功效作用,鯽魚一種功效和作用非常豐富食物食物,,這種魚的肉質(zhì)鮮嫩,口感非常好,深受很多人的喜愛,燉湯味道也非常的鮮美,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鯽魚的功效作用,希望對你有用!
鯽魚的功效作用1 1、鯽魚的功效作用
1、活血祛瘀
常吃鯽魚能使促進我們氣血運行,對于血瘀證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
2、滋補
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chǎn)婦食用。
3、提高免疫力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zhì)質(zhì)優(yōu)、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zhì)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4、健脾利濕
適用于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luò)、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
5、通乳生乳
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chǎn)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產(chǎn)后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6、消食
常會鯽魚對我們的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夠治療飲食積滯證。
2、鯽魚的食療功效
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yǎng)效果最佳,若經(jīng)煎炸則食療功效會打些折扣。鯽魚豆腐湯是冬季鯽魚最佳吃法之一。
民間常給產(chǎn)婦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非常值得推廣。另外,鯽魚細刺較多,老年人和兒童食用時需緩慢進食,并耐心剔除魚刺。
3、鯽魚的禁忌人群
1、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chǎn)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2、痛風患者
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zhì),而痛風則是由于人體內(nèi)的嘌呤代謝發(fā)生紊亂而引起的。
3、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4、結(jié)核病人
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jié)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xiàn)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fā)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4、鯽魚的選購技巧
新鮮的鯽魚,其眼睛是凸的,而那些不新鮮的鯽魚的眼睛卻是凹的,這樣的鯽魚不便購買。
新鮮鯽魚的眼球黑白分明,不新鮮的鯽魚眼球渾濁,看起來黑白不分,建議不要購買。
體型過大的鯽魚不要購買,不容易煮熟,還有就是全身發(fā)黑的鯽魚也不宜選購。
對于那些體肥、顏色暗沉的鯽魚要小心謹慎,選購時盡量選擇身體扁平、色澤偏白的,這樣的鯽魚肉質(zhì)鮮嫩、色澤味美。
鯽魚的功效作用2 1、鯽魚湯的營養(yǎng)價值
為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肉質(zhì)細嫩,肉味甜美,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汆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鯽魚汆冬瓜,鯽魚熬蘿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壽。條小的鯽魚可做酥魚。據(jù)分析,每100克鯽魚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鈣54毫克,磷203毫克,鐵2、5毫克。臨床實踐證明,鯽魚肉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均有療效。
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zhì)質(zhì)優(yōu)、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zhì)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luò)、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chǎn)后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3、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chǎn)婦食用。
2、鯽魚湯的適用人群
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chǎn)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fā)不快者食用;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感冒發(fā)熱期間不宜多吃。
3、鯽魚湯的功效作用
鯽魚含有全面而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gòu)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尤其對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皺紋,有奇特的緩解功效。
鯽魚性甘平,入脾、胃、大腸,具有健脾利潤止咳的功效。加蔥白、生姜辛溫解表,通陽散寒和胃,又配薄荷可疏風解表。全方劑有扶正祛邪、疏風散寒、健脾止咳之功,用以治療寶寶體弱長期慢性咳嗽。
4、鯽魚湯的營養(yǎng)分析
鯽魚俗稱鯽瓜子,它肉味鮮美,肉質(zhì)細嫩,極為可口。鯽魚營養(yǎng)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yǎng)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
經(jīng)常食用,可補充營養(yǎng),增強抗病能力。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luò)、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民間常給產(chǎn)后婦女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以及手術(shù)后、病后體虛形弱者,經(jīng)常吃一些鯽魚是很有益的。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可以經(jīng)常食用,以補營養(yǎng),增強抗病能力。鯽魚子能補肝養(yǎng)目,鯽魚腦有健腦益智作用。
尤其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chǎn)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fā)不快者食用;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感冒發(fā)熱期間不宜多吃。
據(jù)行家講,鯽魚下鍋前,人們往往忘不了刮鱗摳鰓、剖腹去臟,卻很少有去掉其咽喉齒(位于鰓后咽喉部的牙齒)的,這樣做出的鯽魚尤其是清燉、紅燒時,其湯汁味道就欠佳,且有的泥味較重。故鯽魚下鍋前最好是去掉其咽喉齒。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
5、鯽魚的選購技巧
1、好動,反應(yīng)敏捷,游動自如。
2、體表有一層透明的黏液,各部位無傷殘。
3、魚眼清澈有光澤,魚鱗平整有光澤,手拉鱗片不易脫落。
4、若是死魚,用手指彈魚的腹部有結(jié)實感,富于彈性,魚鰓呈紅色。切開后肉色自然鮮明有光澤,沒有淤血及傷痕的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35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鯽魚膽草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莢娠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