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見
(《陜西中草藥》)
【異名】一朵云(《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蕨蔡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短,直立,簇生多數(shù)肉質(zhì)狀根,干后呈褐色或暗褐色??偙L15~30厘米。葉有營養(yǎng)葉與孢子葉之分,同生于總?cè)~柄上。營養(yǎng)葉闊三角形,幾無柄,薄革質(zhì),長15~20厘米,寬25~30厘米,3~4回羽裂;2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幾對生;末回小羽片披針狀矩圓形,羽狀淺裂,裂片狹長。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的基部抽出,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集合成圓錐花序狀,長6~16厘米,2次羽狀著生。
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春、冬采挖,曬干或鮮用。
【性味】《陜西中草藥》:"苦澀,涼。"
【功用主治】①《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平肝散結(jié)。治肺癰,結(jié)膜炎,勞傷,蛇咬傷,瘰疬。"
②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虛潤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虛弱及病后聲啞。"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那些一眼心動的春天文案
1、花已開,春已至。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也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2、春天是沒有國籍的,白云是世界的公民。
3、不負春光,野蠻生長。
4、又是三月春風起,期待桃花處處濃。
5、但愿春日安好,往后盡是鮮花燦漫。
6、最美是濃煙,看不夠的是人間,如期而至的春天,你好。
7、綠色是春天最好的文案。
8、春天的鮮花開滿墻頭,你是我的如愿以償。
9、沒有一個季節(jié)的風比春天,更讓人覺得人間溫柔且值得。
10、如果你來了春天就不用來了。
11、春天適合努力和擁抱也適合牽手過馬路。
12、東風報春,攜來塵骨光陰中。春暖花開,浸染暖色人心上。
13、光與竹林,三月人間。
14、我看見那些歲月如何奔馳而過,捱過了冬天便迎來了春天--渡邊和子。
15、春風如約而至一定會吹暖每一個角落。
16、春天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意想不到的驚喜。
17、送別經(jīng)久的冬,四季如初,佳期如許。
18、外面的花已經(jīng)開的很像樣了,我看到風擁作一團,前來祝賀。
19、忽然想問你一些有關(guān)春天的事。比如櫻花的花期是多少天,天氣熱了要穿什么嗎,能不能趁著春天喜歡我。
20、錯過秋楓冬雪便會迎來春天的櫻花。
21、"雪融化后是什么?""是春天吧。"
22、春天永遠都不會缺席春風永遠都能吹到你的身上。
23、用一整個冬天積攢溫暖和愛在春天饋贈給你。
24、你的春日好運正在派送。請保持心情舒暢春風如約而至一定會吹滿每個角落四季初始,萬物復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25、四季初始萬物復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春風如約而至一定吹滿每個角落
26、春天要來了,萬物都在努力獲得新生你也要加油啊。
27、最好的春天就是,一面是陽光,一面是碧波藍天。
28、最美是濃煙,看不夠的是人間,如期而至的春天,你好。
29、春天適合努力和擁抱,也適合牽手過馬路。
30、揣著一口袋的開心滿載而歸,還有定格春天的味道。
31、火車的窗簾破了一個洞,我背著全車廂的人和春天交換秘密。
32、你和三月,都是春天。
33、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34、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35、山歌,海笑,花飛揚-一大情懷的春天氣息撲面而來!
36、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春暖花開的時候心情也會變得好起來哦!
37、許我一段時光,還你一場春暖花開。
38、那面春天,只看得見月圓,看不見云煙,想象明天。
39、三月,但求隨心,勿忘本心。惟愿順意,盡如你意。
40、要相信,總有一天,跋涉萬水千山,你的愛,會在更美的風景里,春暖花開。
41、看過一千種關(guān)于春天的句子,都不及這一刻唯美的落日黃昏和恰好的微風。
42、因為你要做一朵花,才會覺得春天離開你;如果你是春天,就沒有離開,就永遠有花。
以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底本,來解讀古中醫(yī)的思想和方法。
我們知道,歷代名家都對此書推崇倍至,歷代經(jīng)得起檢驗的湯液家無一不是精研傷寒的。此書中的藥方屬于經(jīng)方的范疇。經(jīng)方是指漢代以前的經(jīng)典中的醫(yī)學方劑,張仲景是漢代以前的經(jīng)方的總結(jié)者和發(fā)揚者。
所謂經(jīng)方,大抵已經(jīng)沿用了幾千年,理論上可以上溯到傳說中的神農(nóng)時代。現(xiàn)在一提經(jīng)方,自然就會和元明清的醫(yī)學相背馳,一背馳就會有人出來說否定我們這幾百年的醫(yī)學成果。幾百年,相對于漫長的中醫(yī)歷史太短暫了。中國文化成熟得早,易理象數(shù)也好,文化哲學也好,青銅器也好,玉器也好,最高成就都是在春秋戰(zhàn)國之前,到漢代已經(jīng)在衰落了。何況近幾百年的中醫(yī)理論主要來自于文人的著作,空談多過實證,詭辯多過大道,且大多是文人為了博名故意另辟蹊徑的東西,開宗立派的效果是達到了,醫(yī)學卻變混亂了。
張仲景之所以是醫(yī)圣,首先他參透了漢代之前的經(jīng)方之精髓,然后他在紛亂的辨證體系當中確立了最適合湯液學的 六經(jīng)辨證體系 ,用來指導運用經(jīng)方。所以,我們今天在這里講經(jīng)方不為復古,更不為疑今,只為在雜說蜂起之世,追本溯源的發(fā)揚真正的古中醫(yī),但求真耳。
對于經(jīng)方,自古就有這樣的說法,說只要使用得當,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謂“覆杯而愈”,就是說喝完藥,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這個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以我個人的臨證經(jīng)驗來看,此言是不虛的。如果辨證準確,外感病只需要半劑藥,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該退燒的會退燒,該止瀉的會止瀉。慢性病的也是幾劑藥就會有明顯效果,甚至是幾劑藥治愈的也有很多。絕對不是現(xiàn)在所說的中藥慢。慢的那是后世中醫(yī),而不是真正的古中醫(yī)。
歷代能夠參透這本書的寥寥無幾,原因是張仲景在這本書里沒有系統(tǒng)的講述他的醫(yī)學理論。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笈,只有招數(shù),沒有詳盡系統(tǒng)的內(nèi)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殘書,經(jīng)過歷代流傳還有錯簡,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東西,所以歷代能真正學通這本書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
現(xiàn)今對《傷寒論》的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依葫蘆畫瓢的階段。在臨證上,只要能夠與書中的方證對應(yīng)上,就能有極好的治療效果。書中沒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證狀,分析起來就有困難了,選方就沒有把握,自己組方效果又不理想。《傷寒雜病論》的行文方式是極簡的,不過寥寥幾萬字,而疾病的反應(yīng)又千變?nèi)f化,哪能夠一一對應(yīng)呢?
胡希恕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個很好的經(jīng)方名家,他提出辨證的最高境界是方證對應(yīng),推崇原方原劑量。實際上,張仲景教的是加減變化之道,比方說他用桂枝湯變化出二三十個方子來靈活治療人體各種各樣的證和疾病。胡希恕當然明白這個,他之所以不贊成加減變化,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弄清楚組方后面的原理。
張仲景所傳承的經(jīng)方醫(yī)學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是如何思考人體的?組方用藥的原理為何?這些藥物又是怎樣在人體當中起作用的?只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真正的學到“仲景之法”,而不只在臨“仲景之方”,才能像張仲景一樣用簡單的幾十味藥物因證組方,以一馭萬,而效如桴鼓。我這一次來破解的就是這些問題。
經(jīng)方的哲學思想屬于道家思想的范疇,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化在漢代之前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導的,漢初以后才轉(zhuǎn)為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張仲景是東漢以前經(jīng)方的集大成者,他和道家的聯(lián)系自然不言而喻。
要用道家思想來理解《傷寒雜病論》,那就先要講兩個本體上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人類到底有沒有治病的藥?
答案是人類是沒有治病的藥的。為什么?打個比方,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臺電腦,造了一臺洗衣機,我們今天就可以修電腦,今天就可以修洗衣機。而我們?nèi)四??人是造物主造的,是上帝造的最精密的儀器,是被造物。從哲學上來講,我們的永遠修不了自己,除非我們有和上帝同等的智慧,就好像一臺洗衣機永遠不可能修它自己一樣。
既然說我們修不了自己,那醫(yī)療又是什么呢?先從西醫(yī)說起。西醫(yī)領(lǐng)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藥,那西醫(yī)領(lǐng)域到底有沒有治病的藥呢?先說感冒,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藥。在國外門診,大夫是沒有權(quán)利隨便開抗生素的,若開了,他可能會面臨吊銷執(zhí)照的處罰。
那問題就來了,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藥,那感冒的特效藥又在哪里呢?西醫(yī)界的答案是沒有。如果感冒都么有特效藥,那別的病呢?自然更沒有特效藥了。比方說糖尿病、高血壓,我們都知道,終身服藥。這些藥是控制血壓,控制血糖,但不能治愈。不但治不好還傷肝腎,因為服用這些藥物引起肝腎衰竭的病人現(xiàn)在很多。如果病嚴重了呢,就是手術(shù),把壞掉的器官切割或置換。然后就是排異反應(yīng),因為不是原裝器官人體不接受。這種治療追求的是五年存活期,如果能存活五年就算治愈。
那中醫(yī)領(lǐng)域有沒有能治病的藥呢?我告訴你,一樣沒有。
能夠?qū)辜膊〉闹挥腥梭w自身的免疫力 。因為我們?nèi)梭w的免疫基因鏈足夠?qū)Ω兑阎囊磺屑膊 1确秸f艾滋病,人體免疫力一般的,能抵抗艾滋病十年二十年不發(fā)病。個別免疫力極強的終生不發(fā)病。癌癥非典之類的自愈的就更多了。既然人體免疫力能夠?qū)Ω都膊。瑸槭裁催€會生病呢?是因為我們的免疫力受到了抑制。真正的古中醫(yī)是反對用藥去治病的,而是著眼于恢復人體秩序之常態(tài),打開讓免疫力受到抑制的這把鎖,然后讓免疫力自己去治病。也可以理解為藥物是幫人體治病的,而不是自己去治病。人體為天之道場,順應(yīng)人體之作為,便為順其自然,順勢而為,這是道家的思想,真正能“覆杯而愈”的只能是人體自己,而不是藥物。
第二個問題:古中醫(yī)和后世中醫(yī)的區(qū)別是什么?
古中醫(yī)幫人體排病,言證不言病,證為自體如何排病之證據(jù),順道而行,順水推舟,不敢逾越人體妄自作為;后世中醫(yī)誤以為藥能治病,總以某方藥治某病某癥來論治,不見人體自身之作為。
區(qū)分古中醫(yī)和后世中醫(yī)應(yīng)以漢代為界。
先說后世中醫(yī)。后世中醫(yī)是以藥治病治癥的。病好理解,什么是癥呢?比方說后世中醫(yī)經(jīng)常說的脾虛腎虛痰濕淤血就是癥。
我舉一個病例來說明這個問題。男子的虛勞房事類疾病,后世中醫(yī)大都從腎論治,分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是腎陰虛,用生地熟地之類的滋陰藥;如果是腎陽虛,那就是蓯蓉巴戟天杜仲這類的藥。我早年學過很長時間的后世中醫(yī),知道用這類藥效果不會太好,暫時或有緩解,往往牽延不愈,有時補腎藥吃多了還會上火?!秱摗防镉幸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沒有一味補腎藥,辨證準確的話治這個病效果立竿見影,幾劑藥就能治好。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所以能治好這個病,是因為它沒有拿藥直接去補腎,而是著眼于人體的大循環(huán),人體的循環(huán)恢復了,津血運化歸腎,它的腎氣自然就會增強。如果人體自己就不能補腎,又有什么藥能直接補腎呢?能隔山打牛的補一點,卻起不到根本的作用。這就是后世醫(yī)家治病動輒給病人吃幾個月的藥,收效卻不明顯的道理。
再如治腫瘤類疾病,我看現(xiàn)在的醫(yī)生動不動一張大方子,幾十味活血化瘀攻堅散結(jié)的藥,如果人體大秩序沒有恢復,自己就不散結(jié),僅用這些藥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傷寒雜病論》的治病思想是道家的,是“道”思維的,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就是不妄自作為,不干預天和,不代人體去治病,而是先弄清楚人體在如何排病,為什么排不了?然后致力于平衡人體的能量,恢復人體秩序,助人體一把力,從而讓人體能自己去治病。有什么力量大得過人體免疫力,藥物若順水推舟,自然無往而不利,若自行其是,則寸步難行。
既然藥物不能治病癥,那藥物學上所說的補肺補脾發(fā)汗通便又怎么理解?其實這些說法也都是不可靠的。舉例說明:我們常說桂枝是發(fā)汗的,學過《傷寒論》的都知道,桂枝也可以用來止汗。白術(shù)這味藥,后世說它健脾止瀉。北京有個大夫,專用白術(shù)治便秘,成了他的獨門絕技了。到底桂枝是發(fā)汗還是止汗?白術(shù)是通便還是止瀉?其實這都是后世醫(yī)家的說法。通便止瀉哪能是藥物能夠做到的,這是人體自身無數(shù)條神經(jīng)配合而形成的一個指令,藥物本身不能夠代替人體來行使這個指令。藥物無非平衡人體陰陽,幫助人體驅(qū)走病邪,然后由人體自己來下這個指令。比如桂枝,它只是把陽氣送到肌肉組織,表的陽氣夠了,它該出汗會出汗,該止汗會止汗;白術(shù)是氣化中焦的,中焦氣化,津液得以運行,該止瀉會止瀉,該通便會通便。
學過經(jīng)方的都知道,經(jīng)方來來去去就是那么三四十味藥,《傷寒》里主要的方子也就那么幾個,無非加減變化而已,卻能治人體一切的疾病。人體的疾病何止千萬,為什么經(jīng)方能以不變應(yīng)萬變,說明經(jīng)方不是治病的,而是用來治理人體的,人體排病的方式就那么幾種,藥物只是順勢而為協(xié)助人體排病,所謂大道至簡就是這個意思。再說,人體恢復秩序了,自己就能治病了,何用藥物代勞?
《傷寒雜病論》的理論體系當源于黃老之學,也可能是來自當時比較正統(tǒng)的道家思想,受《易經(jīng)》影響亦深。其實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理論根基皆自“道”而來,諸子百家也都宗道。道為何,天地之大道,宇宙自然之規(guī)律。百家學說無非是由道及術(shù)的分支,后來大道既衰,道才成了專門的一家,謂之道家?!秱s病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雖為道家醫(yī)學,卻與道教不一樣,其中并無巫醫(yī)祝由禁咒之內(nèi)容,而是直取大道,更近老莊之觀念?!秱s病論》中的易理歷來還有人去研究,而其中的道家思想?yún)s少有人探尋。講道家醫(yī)學就要講無為,講順應(yīng)天然,醫(yī)家不可妄自作為,不妄自作為才能無為而無不為。醫(yī)學自仲景之后,整體趨勢是越來越有為,越來越喜歡濫用藥物對抗疾病。結(jié)果大家也看到了,中醫(yī)湯液學相比仲景時代衰落得太厲害了。兩千年來,我們非但沒有讓中醫(yī)有所寸進,反倒讓中醫(yī)治病從覆杯而愈,一劑而解,淪落到中醫(yī)不治病,中醫(yī)治病慢,中醫(yī)只能調(diào)理的境地。
仲景之術(shù)和后世醫(yī)學還有一個區(qū)別,其術(shù)雖本源于道,卻不空談大道,甚至避而不談,而是將道化為具體的臨證思路和組方用藥方法,而且是大道至簡,簡而易行的,這才是醫(yī)學上最難做到的,也是最有價值的。后世的醫(yī)家往往喜歡談玄說道,或僅止于道,或細推敲起來里面未必有真正的道,臨證用藥甚至背離道,分歧繁復更是千門萬戶觀之不盡。所以這次我也是以仲景之法為法,主旨不在空談醫(yī)理中的道,不在借醫(yī)說道說易以炫己,而是道以致用,破解張仲景理解人體的方法和組方用藥的規(guī)律,以求應(yīng)之于臨證治病救人。讓習之者雖不足以談易說玄,卻能回歸傳統(tǒng),成為實實在在能用“道思維”治病的傳統(tǒng)中醫(yī)。如果我們再不能回歸到真正的傳統(tǒng),中醫(yī)的前景也許不是再走兩千年彎路那么簡單的了。
謎語: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藥名)——腦立清
十人九死(打一中藥名)--獨活
威風掃地(打一中草藥名)——虎力散
低頭思故鄉(xiāng)(打一中草藥名)——懷熟地
紅十字會(打一中草藥名)——九一丹
大開綠燈(打一中草藥名)——路路通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藥名)——防己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藥名)——驅(qū)風散
方法論(打一中草藥名)——白術(shù)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藥名)——長流水
久別重逢(打一中草藥名)——一見喜
兩個少女(打一中草藥名)——二妙散
一江春水向東流(打一中草藥名)——通大海
起宏圖(打一中草藥名)——遠志
金鈿遍野(打一中草藥名)——地黃
踏花歸來蝶繞膝(打一中草藥名)——香附
第四季度經(jīng)費(中草藥名)——款冬花
婦女節(jié)前夕(打一中草藥)——三七
人間四月芳菲盡——春不見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藥名)——長流水
偷梁換柱(打一中草藥名)——木賊
五月既望(打一中草藥名)——半夏
不知道(打一中草藥名)——生地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藥名)——空青
忠誠老實(中草藥名)——厚樸
兒童節(jié)發(fā)假(打一中草藥名)——六一散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藥名)——金銀花
鮫人揮淚(打一中草藥名)——珍珠散
老謀深算(打一中草藥名)——蒼術(shù)
不生第二胎(打一中草藥名)——杜仲
連接各戶(打一中草藥名)——貫眾
難過皆因負擔重(打一中草藥名)——薄荷通
峨嵋第一峰(打一中草藥名)——川山甲
后繼無人(打一中草藥名)——續(xù)斷
子規(guī)啼盡杜鵑紅(打一中草藥名)——血竭花
三九時節(jié)(打一中草藥名)——天冬
九九歸一(打一中草藥名)——百合
稀世珍寶(打一中草藥名)——金不換
海棠春睡(打一中草藥名)——安息香
兒行母憂(打一中草藥名)——附子
杜鵑啼血(打一中草藥名)——一點紅
分兵出發(fā)(打一中草藥名)——行軍散
快快松綁(打一中草藥名)——急解索
老蚌生珠(打一中草藥名)——貝母
紅袋子(打一中草藥名)——赤芍
滿盤旗(打中草藥名)——白首烏
道旁栽草(打一中草藥名)——過路黃
重新制作(打一中草藥名)——復盆子
無字之方(打一中藥材——沒藥)
少小離家(打一中藥材——當歸)
滿城盡帶金甲(打一中藥材——黃連)
和平已不遠(打一化學藥品——安乃近)
我的左眼看到鬼(打一藥典檢項——可見異物)
五指山傳說(打一中藥材——佛手)
九死一生(打一中藥材——獨活)
壯懷天涯(打一中藥材——遠志)
哪里有黑頭(打一中藥材——何首烏)
雞犬不留(打一生物制品術(shù)語——滅活)
精盡人亡 (打一味中藥射干
低頭思故鄉(xiāng)——懷熟地
故鄉(xiāng)——熟地
異國——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牧童——牽牛子
九死一生——獨活
三九時節(jié)——天冬
包龍圖——首烏
司機——車前子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天女散花——降香
長生不老——萬年青
綠林好漢——草寇
病入膏肓——沒藥
自衛(wèi)還擊——防己
他鄉(xiāng)遇故知——一見喜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春常在——四季青
一年十二月——四季青
斷肢再植——骨碎補
東坡先生渾不知——狼毒
有言在先——白前
老實忠厚——厚樸
黑色丸子——烏藥
演講技巧——白術(shù)
機構(gòu)繁多——百部
戶——蘆根
雪——夏天無
葬花——安息香
武松殺嫂——穿心蓮
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知母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天天向上——連翹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長生不老 —— 萬年青
病入膏肓——沒藥
茅塞頓開——腦力清
自衛(wèi)還擊——防己
綠林好漢 ——草蔻
龍王跨下駒——海馬
天涯思故鄉(xiāng) —— 生地、懷熟地
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他鄉(xiāng)遇故知 ~ 一見喜
皇帝身上袍 —— 龍衣
車—— 蓮心
故鄉(xiāng)—— 熟地
漲潮——胖大海
冰川——滑石
方法論—— 白術(shù)
春夏秋——隱冬
烤火費 ——冬花
說實在的—— 白果
天高云淡 —— 空青
九死一生—— 獨活
熟知植物學——草木通
大雪紛飛—— 天花粉
九九歸一—— 百合
苦熬三九 ——忍冬
疑慮盡消——多慮平
骨科醫(yī)生——續(xù)斷
劇場燈熄——臺烏
云霧蔽日——鎖陽
穿群而過——貫眾
老蚌生珠——貝母
黑色丸子——一烏藥
人工育珠——附子
肺氣不宣——郁金
謀士難當——苦參
月中神樹——桂枝
山山相連植——脈通
五月初五——半夏
穿林而過——木通
紅色顧問——丹參
天府之寶——川貝
利刀劈竹東西倒——使君子兩分
言行處處要檢點——廣防己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千年裘——陳皮
夯——大力參
右——穿破石
旦——牽牛星
弁——三角草
用——對月連
皿——一點血
可——何首烏
必——穿心蓮
白——太陽針
盾——衛(wèi)矛
有聲有色的技藝——白術(shù)
莫用小人——使君子
看看來到五月中——半夏
佳人買紙糊窗欞——防風
丈夫出外三年整——當歸
一封書信半字空——白芷
僧人化緣——佛手
宴罷酒酣——當歸
黑夜不迷途——熟地
老實忠誠——厚樸
百年美貂裘——陳皮
初入其境——生地
愚公移山——遠志
老漢首如霜——白頭翁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死后才把金衣獻——蟬脫
丟盔棄甲——敗醬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女兒出嫁——紅娘子
首都男兒(京子)。
滿頭黑發(fā)(首烏)
偷伐森林(木賊)
稱呼爸爸(杷子)
土生土長(熟地)
當放牛娃(牽牛子)
十月懷胎(守宮)
戶——蘆根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胸中荷花(穿心蓮)
睛空夜珠(滿天星)
初入其境(生地)
永遠康寧(千年?。?br>老娘獲利(益母草)
假期休完(當歸)
浪費錢財(金銀花)
土皇帝(地龍)
秋盡江南草未凋(冬青)
鴛鴦不獨宿(合歡)
赤字消費(紅花)
山中無老虎(猴魁)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不教污淖陷溝渠(凈當歸身)
天天向上(連翹)
冒雨進攻(落得打)
睡醒秋聲無覓處(明天冬)
芭蕉垂淚悼長眠(葉下珠 水安息)
飛泉直自天際來(澤瀉 凌霄)
往往取酒還獨傾(不二飲)
金銀花的傳說
古時候,有一個村里,一對善良的夫妻,妻子懷了雙胞胎,生下一對可愛的女兒,一個叫金花,一個叫銀花。她倆長得如花似玉,聰明伶俐,父母疼愛,鄉(xiāng)親、鄰居們也非常喜歡這對姐妹。
兩姐妹都到十八歲了,求親的人絡(luò)驛不絕,幾乎踏破門檻??山忝脗z誰也不愿出嫁,生怕從此分離。她倆私下發(fā)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倆沒辦法。
誰知好景不長,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這病來勢又兇又急,渾身發(fā)熱,起紅斑,臥床不起。請來醫(yī)生給她看了病,醫(yī)生驚嘆地說:“哎呀!這是熱毒癥,無藥可醫(yī),只好等死了!”
銀花聽說姐姐的病沒法治,整天守著姐姐,哭得死去活來。
金花對銀花說:“離開我遠一點吧,這病過(傳染)人” 。
銀花說:“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還怕什么過人不過人呢?金花說:“反正我話不成了,妹妹還得活呀?”
銀花說:“姐姐怎么忘啦?咱們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個好歹,我絕不一個人話著!”
沒過幾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銀花也臥床不起了。他倆對爹媽說:
“我們死后,要變成專門治熱毒病的藥草。不能讓得這種病的人再象我們似的干等死了?!?br>
她倆死后,鄉(xiāng)親們幫著其父母把她倆葬在一個墳里。
來年春天,百草發(fā)芽??蛇@坐墳上卻什么草也不長,單單生出一棵綠葉的小藤。三年過去,這小藤長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開花時,先白后黃,黃白相間。人們都很奇怪,認為黃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銀花。想起兩姐妹臨終前的話,就采花入藥,用來治熱毒癥,果然見效。
從此,人們就把這種藤上的花稱為“金銀花”了
杜仲的傳說
傳說在陜西華山山麓的一個小山村里,住著一戶人家,兒子李厚孝,為人忠厚老實。一天,六旬老母突然患病,臥床不起。李厚孝請醫(yī)生診治,服藥數(shù)帖后,老母之病不見好轉(zhuǎn),李厚孝心急如焚。醫(yī)生告訴他,華山山崖上長著一種靈芝草,只要采回去,老母的病就有救。厚孝立即背上藥簍,拿著鋤頭,往華山攀去。
華山,峭壁如削,高聳入云。為給老母治病,厚孝哪管山路奇險,攀巖越塹,終于采到了靈芝寶草,那喜悅的心情,難以表述,可是下峭壁時,一不小心扭傷了腰,手一哆嗦,咕碌碌摔下山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厚孝慢慢蘇醒過來,摸摸寶草還在,心里就放心了,可是想爬卻爬不起來,腰腿疼得鉆心,只好咬著牙爬到一棵大樹下,倚靠在樹干歇息。
天很快黑了下來,朦朧間忽聽到了鶴叫,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厚孝掙扎著喊道:“老爺爺幫幫我,我得趕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著回答:“孩子,腰傷得不輕啊,莫動,待我給你醫(yī)來?!闭f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葫蘆,伸手從樹上剝了一塊樹皮,樹皮折斷處,剝出細絲,塞進葫蘆搖了三搖,樹皮立刻化成水,老者給厚孝服下,不一會厚孝的腰就不疼了。老者哈哈大笑扶起厚孝說:“孩子,快回家吧,老母還等著用藥呢!”厚孝握著老人的手,千恩萬謝,定要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著大樹吟曰:“此木土里長,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須把名揚!”說完,騎上白鶴,飄然而去。
厚孝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并不解詩中何意,立即回家,將靈芝給老母吃下,藥到病除。
幾天后,厚孝又來到了那棵樹下,只見樹上長滿了橢圓狀有鋸齒的綠葉,樹粗且直,李厚孝認得這叫杜仲樹。厚孝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口中喃喃念著老者留下的那四句詩……?。∵@不是“杜仲”二字嗎?此木土里長,“木”旁放一“土”是“杜”,人中亦平常,“人中”是“仲”,莫非杜仲樹能治腰傷?厚孝十分驚奇,剝下一塊樹皮帶回家中,正碰到有個村民扭傷了腰,厚孝把樹皮煎了,病人服下,果然有效。
茵陳的傳說
有一個黃癆病人,面色姜黃,眼睛凹陷,瘦成了個刀螂。這天他拄著拐杖,一步一哼地找到華佗:“先生,請你給我治治吧”。
華佗見病人得的是黃癆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yī)生們都還沒找到治黃癆病的辦法,我對這種病也是無能為力呀!”
半年后,華佗又碰見那個人。誰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有死,反倒變得身強體壯,滿面紅潤了。華佗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你這病是哪位醫(yī)生治好的?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學去?!蹦莻€人答道:“我沒請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比A佗不信:“哪有這種事!你準是吃過什么藥了吧?”“藥也沒吃過?!薄斑@就怪了?!薄芭?,因為春荒沒糧,我吃了些日子野草?!薄斑@就對啦!草就是藥,你吃了多少天?”“一個多月?!薄俺缘氖鞘裁床莅??”“我也說不清楚?!薄澳泐I(lǐng)我看看去?!薄昂冒伞!彼麄冏叩缴狡律?,那個人指著一片野草說“就是這個”。華佗一看,說道:“這不是青蒿嗎,莫非能治黃病?”嗯,弄點回去試試看,于是華佗就用青蒿試著給病人下藥治病,但一連試了幾次,病人吃了沒一個見好的。華佗以為先前那個病人準是認錯了草,便又找到他詢問:“你吃的是幾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薄斑恚喝麻g陽氣上升,而草發(fā)芽。也許三月的青蒿有藥力?!?br>
第二年開春,華佗又采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試著給患黃病的人吃,這回可真靈了!結(jié)果吃一個,好一個,而過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為了把青蒿的藥性摸得更準,等到第三年華佗又一次作了試驗,他逐月把青蒿采來,又分別按根、莖、葉放好,然后給病人吃,結(jié)果,華佗發(fā)現(xiàn),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黃病,為了使人們?nèi)菀讌^(qū)別,華佗便把可以入藥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他還編了四句話留給后人:
三月茵陳四月蒿,傳與后人切記牢,
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柴燒。
鳳仙花的傳說
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是婦科調(diào)經(jīng)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藥。關(guān)于鳳仙花藥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愛。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diào)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于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xiāng)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jīng)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y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采花煎湯,服后果真藥到病除病愈。后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柴胡的傳說
唐代有個胡進士,家有長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進士怕傳染家里的人,就讓他離開。二慢來到水塘邊,在雜草叢里躺著,覺得又渴又餓,渾身無力,便挖了些草根吃。一連吃了7天,周圍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試著站起身,忽然覺得身上有勁了。從此,二慢的病再沒犯過。
過了些日子,胡進士的兒子也得了瘟病。他請了許多醫(yī)生,誰也治不好。胡進士忽然想起二慢,把他找來詢問后,急忙命人挖草根洗凈煎湯,給兒子一連喝了幾天“藥”,病就好了。胡進士很高興,想給那種藥草起個名字,那東西原來是當柴燒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
枸杞的傳說
民間傳說,有一書生體弱多病,到終南山尋仙求道,在山中轉(zhuǎn)了好幾天,也沒有見到神仙蹤影。正煩惱間,忽見一年輕女子正在痛罵責打一年邁婦人,趕忙上前勸阻,并指責那年輕女子違背尊老之道。那女子聽了,嗬嗬笑道:“你當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兒媳婦。”書生不信,轉(zhuǎn)問那老婦,老婦答道:“千真萬確,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歲了,我是她第七個兒子的媳婦,今年快五十了?!睍磥砜慈ィ趺匆膊幌?,遂追問緣由。那婆婆說:“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頭發(fā)也黑了,臉也光潤了,看上去如三四十歲。我那幾個兒媳婦照我說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這個小兒媳婦好吃懶做,不光不吃枸杞,連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雞鴨魚肉,吃出這一身毛病?!睍犃诉@番言語,回到家里,多買枸杞服食,天長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歲。這雖然是神話傳說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卻是古今公認的。
枸杞為茄科植物Lycium chinense Mill, 莖桿高三、五尺。春天發(fā)芽、生葉,枸杞葉嫩綠,可以直接食用。到六、七月開始開小紅花,隨后就結(jié)出鮮紅色的果實,形狀如棗核。枸杞的結(jié)果期較長,從七月直到十月底霜凍來之前,每隔15天就要摘一次果,果農(nóng)們可以有四個月的時間享受收獲的喜悅。枸杞主要生長在中國北方的寧夏、內(nèi)蒙、河北等省。其中以寧夏枸杞品質(zhì)最優(yōu)。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共》中載明“藥用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實”。
人們食用枸杞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按《本草綱目》的記載,古代的枸杞產(chǎn)于常山的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產(chǎn)于山東、河北一帶,明代時是陜西、甘肅的最好,清代的極品枸杞則產(chǎn)于寧夏,其子園、大小像櫻桃一般、肉厚籽少、曬干后也紅潤甘美。
人們歷來把枸杞做為進補的佳品,《本草匯言》中說:“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自古以來,常食枸杞而強身長壽的例子很多。相傳蓬萊縣南丘村各家各戶都種有枸杞,材里人多長壽,活到一百歲的老人就有十幾個,縣令得知此事報到皇宮,皇帝叫人送匾,稱此村為“長壽村”。
寧徽宗時,順州筑城,民工們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獻入宮中,這就是傳說中的千歲枸杞。
又傳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jié)粗壯,寺里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為此做《枸杞井》一詩,詩中說: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人參的傳說
傳說山東才真正是人參的故鄉(xiāng)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東有座云夢山,山上有座云夢寺,寺里有兩個和尚,一師一徒。老和尚無心在山上燒香念佛,又不好好勤勤懇懇種地,還對小徒弟百般虐待。小徒弟被老和尚折磨得面黃肌瘦。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留小徒弟在寺廟里干活,不知從哪里跑來一個穿紅兜肚的小孩,幫著小和尚做事。從此以后,只要老和尚一外出,穿紅兜肚的小孩就來幫小和尚的忙。老和尚一回來,小孩就不見了。
日子久了,老和尚見小和尚臉色紅潤,再多的活也能干完,感到很奇怪。心想,這里一定有什麼奧秘。他把小徒弟叫來,威逼盤問。出于無奈,小和尚只好說出了真情。老和尚心里思忖:深山僻嶺,哪來的紅兜肚小孩呢?莫非是神草棒棰(人參)?于是他從箱子里取出一根紅線,穿上針,遞給小和尚,幷交代說:“等那孩子再來玩的時候,你悄悄地把這根針別在小孩的紅肚兜上?!?br>
第二天,老和尚下山了。小和尚本想把實情告訴穿紅兜肚的小孩,可又怕老和尚打罵,只好趁小孩急著回家的時候,把針別在了小孩的肚兜上。第三天清晨,老和尚把徒弟鎖在寺里,自己拿著鎬頭,順著紅線,找到一棵老紅松旁邊,看到那根針插在一棵棒棰苗子上。他高興極了,舉鎬就刨,挖出了一個“參童”來。
老和尚把“參童”拿回寺里,放進鍋,加入水,加上蓋,壓上石頭。然后,叫小徒弟生火燒煮。不巧這個時候,老和尚的朋友有急事找老和尚下山去,老和尚推辭不掉。臨走時,老和尚對小徒弟千叮嚀萬囑咐:“我不回來,不準揭鍋!”老和尚走后,鍋里不斷噴出奇異的香氣。小徒弟出于好奇,不顧老和尚的叮囑,搬開石頭,解開鍋蓋。原來鍋里熬著一只大棒棰,香氣沖鼻。小和尚掐下一塊放進嘴里一嘗,味道又甜又香。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小和尚乾脆把它吃光了,連湯也喝個精光。就在這時,老和尚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小徒弟一急,不知所措,在寺院里跑了兩步,頓覺兩腿輕飄,悠然地騰空起飛而去。老和尚一看這般情景,知道“參童”讓小徒弟偷吃了,懊悔莫及。
原來,紅兜肚小孩就是那棵人參變的。老紅松下長著一對人參。自從那棵“參童”被老和尚挖走以后,剩下的這棵人參在老紅松下哭的傷心。老紅松說:“好孩子,別哭了。我?guī)愕疥P(guān)東去吧。那里人煙稀少,我可以永遠保護著你?!比藚⒉豢蘖?,跟著老紅松逃到關(guān)東深山老林,在長白山上“安家落戶”了。從此以后,關(guān)內(nèi)人參日趨消失,而長白山的人參卻越來越多。
月季花的故事
月季花,又名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花,勝春。為薔薇科常綠直立小灌木,植株低矮直立,小枝有粗壯略帶鉤的皮刺,樹干青綠色,主干下部灰褐色。羽狀復葉,小葉3~5片,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尖,葉緣有鋸齒?;〝?shù)朵集成一簇,花梗長,散生短腺毛?;ㄉ倍啵饕屑t、紫、白、粉紅、黃、橙黃、綠等顏色?;ㄆ?~12月,月月紅即以此得名。目前,全世界有月季品種約1萬多個,我國有1千余種。根據(jù)花的長式,分四個類型:即雜色芳香類、繁花類、巨株繁花類和微型類。關(guān)于月季花,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神農(nóng)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18,溫柔沉靜,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因為她有一老母,終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藥,全無療效。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張榜求醫(yī):“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許?!庇幸晃唤虚L春的青年揭榜獻方。玉蘭母服其藥,果然康復。玉蘭不負前約,與長春結(jié)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玉蘭詢問什么神方如此靈驗,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此乃祖?zhèn)髅胤剑罕桥c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專治婦人病?!庇裉m點頭記在心里。
月季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許多有毒氣體具有吸附作用,是保護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的優(yōu)良花卉。墨紅月季的鮮花可提取浸膏,用于化妝品生產(chǎn)。
月季的花、根、葉均可入藥。
何首烏的傳說
何首烏原本是一個人的名字,因何首烏久服此藥而得名。此藥本名“交藤”,對于它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何首烏,順州南縣人,祖父名叫“能嗣”,父親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兒”,體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歲,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羨慕思念仙家道術(shù),隨師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臥于山野間,朦朧中看見兩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田兒見此情景,甚為驚異,次日晨就連根掘回。遍問眾人,沒有一人能夠認得這是什么植物。后來有一位山老忽然走來,田兒出示詢問,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無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實在奇異,這恐怕是天賜的神藥吧,你何不服用試試呢?”。于是田兒便將所挖之根搗為細末,每天早晨空腹時以酒送服一錢。七天后即思念家室,連服數(shù)月后更感強健,因此常服不斷,又加至每日二錢。
一年后所患諸病完全痊愈,原已花白的頭發(fā)變得烏黑油亮,原已蒼老的容顏變得光彩煥發(fā),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內(nèi),生了好幾個男孩,于是將本名"田兒"改為“能嗣”。從此以后,他家即將此藥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能嗣又讓兒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歲。延秀生兒名“首烏”,首烏依爺爺、父親之法亦服此藥,也生了好幾個兒子,活了一百三十多歲,雖為百歲老人,頭發(fā)卻烏黑如漆。
有一個叫李安期的人,與何首烏的同鄉(xiāng)關(guān)系親密,偷偷打聽到這一秘方后服用,也成了一個老壽星,于是遂將這事廣加傳播,一直流傳至今。
當歸的傳說
當歸,是中醫(yī)和血補血的要藥,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侗静菥V目》載:“當歸調(diào)血為婦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正應(yīng)當歸之名。
在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住著—對恩愛夫妻.男的叫荊夫、女的喚秦娘。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不久,秦娘懷孕生子,得了產(chǎn)后血癥,荊夫四處求醫(yī)治療,不見好轉(zhuǎn),心里著急。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種百草百藥.醫(yī)治人間疾病,如荊夫愿去求藥,秦娘之病可治。荊 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當即隨老道前往。經(jīng)過千里跋涉,終于到了峨嵋山。這里重山疊嶂.云海綿綿,仙洞天池,奇花異香,真是個神仙境地。老道人將荊夫領(lǐng)到一座茅庵旁,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傘形花序的植物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藥,現(xiàn)在正在開花,要得成藥,最少要三年時間,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種成藥.還得施肥除草.精心護理,如有疏忽,時間倍增”。
荊夫按老道的指點,披星戴月,辛勤栽務(wù)。三年過去,所栽之藥有了收獲,他心里非常高興,準備回鄉(xiāng)給秦娘治病。臨行之時,拜別老道。老道人將所栽之藥捆在一起,交給荊夫說: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歸,當歸,當歸!”當歸之名即從此來。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藥方一劑,交給荊夫。荊夫接藥,感激不盡,雙膝跪地,再拜師傅:“不知此藥能在吾鄉(xiāng)栽種嗎?”老道猶豫片刻說:“要種此藥得有三個條件:適宜的氣候.濕潤肥沃的土壤,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觀弟子家鄉(xiāng)有此三寶,這里有少許種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br>荊夫拜別師傅,星夜趕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當即將所帶之藥如方配制,給秦娘灌服,病情立見好轉(zhuǎn).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盡,就將老道人所贈藥籽依法種植,三年之后種成當歸,岷山腳下,洮渭之濱,遍地栽種,異香醉人。
還有很多故事我打不下了,你加我為百度的好友,我再告訴你吧,也可以到下面的網(wǎng)址中再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4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穿山龍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春花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