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葉
(《綱目》)
【異名】椿木葉(《唐本草》),春尖葉(《重慶草藥》)。
【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椿白皮"條。
【化學(xué)成分】葉含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C。
【性味】苦,平。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醫(yī)林纂要》:"甘苦辛,平。"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殺蟲。治腸炎,痢疾,疔,疽,漆瘡。疥瘡,白禿。
①《唐本草》:"主洗瘡疥,風疽。"
②《生生編》:"嫩芽瀹食,消風祛毒。"
③《陸川本草》:"健胃,止血,消炎,殺蟲。治子宮炎,腸炎,痢疾,尿道炎。"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4兩。
【宜忌】①孟詵:"動風,多食令人神昏、血氣微。"
②《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壅氣動風,有宿疾者勿食。"
【選方】①治赤白痢疾:椿葉二至四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唇上生疔:香椿葉搗爛,和酒飲之。(《嶺南采藥錄》)
③治小兒頭生白禿,發(fā)不生出:椿、楸、桃葉心取汁敷之。(《肘后方》)
④治漆瘡:春尖葉一斤,苦蒿、紅浮漂各適量。煎水外洗。(《重慶草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4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春花木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茨菇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