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綱目》)
【異名】茨菇(《藥性論》),白地栗(《本草圖經(jīng)》),慈菇(《滇南本草》)。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球莖。
【植物形態(tài)】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別錄》),槎牙(《唐本草》),燕尾草(《日華子本草》),河鳧茨,剪刀草(《本草圖經(jīng)》),水慈菰、剪搭草(《救荒本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有纖匐枝,枝端膨大而成球莖,翌春即由此而生新植株。葉變化極大,沉水的狹帶形,浮水的常為卵形或近戟形,突出水面的戟形,長5~20厘米,闊或狹,先端鈍或短尖,基部裂片多少向兩側開展;葉柄長20~40厘米,三棱形?;ㄇo長15~45厘米,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有花3~5輪,每輪有花3~5朵,下輪的為雌花,上輪的為雄花而有較細長的柄;苞片短,短尖或鈍;花徑約1.8厘米;萼片3,卵形,鈍;花瓣3,白色,基部常紫色,近圓形;雄蕊多數(shù);心皮多數(shù),聚集于花托上。瘦果斜倒卵形,先端短銳尖?;ㄆ谙摹⑶?。
生沼澤中。各地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花(慈姑花)、葉(慈姑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含維生素B、胰蛋白酶抑制物。
【性味】《綱目》:"苦甘,微寒,無毒。"
【歸經(jīng)】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jīng)。"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厥陰經(jīng)。"
【功用主治】行血通淋。治產(chǎn)后血悶,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
①《千金方》:"下石淋。"
②《唐本草》:"主百毒,產(chǎn)后血悶,攻心欲死,產(chǎn)難衣不出,搗汁服一升。"
③《滇南本草》:"厚腸胃,止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
④《嶺南采藥錄》:"以鹽漬之,治癲犬咬傷,并治牛程(即石硬)。"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煮食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淋濁:慈姑根塊六兩,加水適量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肺虛咳血:生慈姑數(shù)枚。去皮搗爛,蜂蜜米泔同拌勻,飯上蒸熟,熱服效。(《滇南本草》)
健康生活,美麗的生活姿態(tài)。山慈菇很常見的,它的菌類食物一種,這類食物在制作上,也是有著很好的方法,常見都是進行熬湯,對它的在使用數(shù)量上,經(jīng)過了相關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山慈菇在治療一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那么,山慈菇的功效作用?
山慈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因此,利用其中的特點,可以做到針對性有效的進行治療,起效的作用速度快。
山慈菇的作用:
1、抗痛風作用
秋水仙堿是針對痛風性關節(jié)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劑,對痛風急性發(fā)作有特別顯著的治療效果,也是有效的預防藥。Col對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對其他關節(jié)炎只偶爾有效。
2、抗炎作用
Col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所致的炎性水腫,抑制肥大細胞中組胺的分泌,提高白細胞內cAMP的水平,抑制炎癥時多核白細胞釋放溶酶,抑制多核白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趨化反應及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從而有利于減輕組織的炎癥反應,減輕組織水腫及減少炎癥介質對組織的損傷刺激。
3、抗腫瘤作用
Col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對多種動物移植性腫瘤都有抑制作用。
4、抑制疤痕增殖
復方秋水仙堿離子導入法對人體皮膚瘢痕增殖有明顯的防治作用。
5、提高機體免疫力
多糖體非特異性抑制刺激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從而提高了宿主對癌細胞特異性抗原的免疫反應能力而發(fā)揮了機體的抗癌效能。
慈菇的功效和作用
慈菇能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散結。用于咯血,吐血,難產(chǎn),產(chǎn)后胞衣不下,崩漏帶下,尿路結石,小兒丹毒;外用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1、防癌抗癌:慈菇含有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可提高癌細胞中的CAMP水平,抑制癌細胞有絲分裂的癌細胞的增殖。有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
2、解毒利尿:中醫(yī)認為,慈菇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3、強身潤身:慈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慈菇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43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刺梨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川烏頭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