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米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辭》),安胡(《七發(fā)》),蔣實(《楚辭》王逸注),茭米(孫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圖經(jīng)》),雕菰(《綱目》),茭白子(《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菰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茭白"條。
【采集】9~10月,果實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揚凈,曬干。
【藥材】干燥的果實,呈圓柱形,長1~1.5厘米,直徑1~2毫米,兩端漸尖,表面棕褐色,有1條因稃脈擠壓而形成的溝紋,腹面從基部至中部有一條弧形的因胚體突出而形成的脊紋,脊紋二側(cè)微凹下,長至0.6厘米。折斷面灰白色,富有油質(zhì),質(zhì)堅硬而脆。氣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飽滿、無蛀者為佳。
產(chǎn)江蘇等地。
【化學(xué)成分】穎果含蛋白質(zhì)1.2%、脂肪油0.1%、碳水化物2.8%、灰分0.5%。
【性味】①《本草拾遺》:"性冷。"
②《綱目》:"甘,冷,無毒。"
【歸經(jīng)】《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jīng)。"
【功用主治】①《本草拾遺》:"止渴。"
②《綱目》:"解煩熱,調(diào)腸胃。"
③《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治心臟病等,或作利尿劑。"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50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大戟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紅黑二丸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