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本經(jīng)》)
【異名】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柳枝"條。
【性味】苦,寒。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③《滇南本草圖說》:"味甘苦淡,平。"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止血,散瘀。治風水,黃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婦女經(jīng)閉,齒痛。
①《本經(jīng)》:"主風水,黃疸,面熱黑。"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癥。"
③《品匯精要》:"主齒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搗汁,或研末,1~3錢。外用:研末或燒存性撒。
【選方】①治室女發(fā)熱經(jīng)停:柳花五、七錢,紫草一兩二錢,升麻九錢,歸身七錢半。上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調(diào)下。(《赤水玄珠》)
②治走馬牙疳:楊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搽。(《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名家論述】《綱目》:"《本經(jīng)》主治風水黃疸者,柳花也。《別錄》主治惡瘡,金瘡,潰癰,逐膿血;《藥性論》止血療痹者,柳絮及實也。花乃嫩蕊,可搗汁服,子與絮連,難以分別,惟可貼瘡、止血、裹痹之用,所謂子汁療渴者,則連絮浸漬,研汁服之爾。又崔實《四民月令》,言三月采絮愈疾,則入藥多用絮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5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齒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菱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