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軸子
(《飲片新參》)
【異名】土連翹(《本草從新》),山芝麻(《百草鏡》),鬧羊花子(汪連仕《采藥書》),天芝麻(《楊氏便易良方》),羊躑躅果(《藥材學(xué)》)。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果序。植物形態(tài)詳"鬧羊花"條。
【采集】9~10月果實成熱而未開裂時采收,用水浸后曬干,以防果實裂開。
【藥材】為干燥成熟的果序,果實長橢圓形,略彎曲,長2~3厘米,徑0.7~1厘米。果皮栗褐色,微具光澤,有柄,長1.5~3厘米;萼片宿存,具短柔毛;通常3~12個簇生于一個總梗上,總梗棕褐色,常連有灰白色的小枝條,每個蒴果具5枚心皮,胞間裂開。種子棕褐色,卵形,扁平,周圍被膜質(zhì)的翅。以果柄少,無莖枝、開裂少、具種子者為佳。
產(chǎn)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性味】苦,溫,有毒。
①《本草從新》:"苦,溫。"
②《飲片新參》:"溫,味澀微苦。"
③《藥材學(xué)》:"有劇毒。"
【功用主治】祛風(fēng),止痛,散瘀消腫。治風(fēng)寒濕痹,歷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癰疽疔毒。
①《本草從新》:"宣,行血。治風(fēng)寒濕痹,歷節(jié)腫脹,撲損疼痛。"
②汪連仕《采藥書》:"治跌打損傷,能活血疏風(fēng)。"
③《綱目拾遺》:"治疽毒疔瘡。"
④《本草求原》:"敷無名腫毒,可消。"
⑤《飲片新參》:"斂肺,止汗,化痰,定喘咳,治瀉利遺泄。"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研末入丸、散,1~3分,或浸酒。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宜忌】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忌服。
《本草從新》:"大損新血,無瘀勿用,體虛有瘀者亦忌。"
【選方】①治風(fēng)痹,跌撲,腫毒初起:草烏(去皮,姜汁拌曬,隔紙炒)、山芝麻(燒酒拌曬,炒)、雄黃(水飛),血竭(箬葉上烘烊)、穿山甲(砂炒)各一兩。為末,丸如芥子大,酒下二、三分,不可多。(《草寶)五虎丹)
②治跌打損傷,深入骨髓,或隱隱疼痛,或天陰則痛,或年遠四肢無力:鬧羊花子一兩(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二次,焙干),乳香、沒藥(不去油)、血竭各三錢。為末,研勻,加麝香一分同研,磁瓶收貯封固。每服三分,壯者五、六分,不必吃夜飯,須睡好方服,酒可盡量下,服后避風(fēng),有微汗出為要。忌房事、酸、咸、茶、醋等物。弱者間五日一服,壯者間三日一服。(《藥鑒》遺骨丹)。
③治金刃傷,止痛:龍骨、硼砂,血竭(酒洗),兒茶、天芝麻各五分。為細末,每服七厘。(《楊氏便易良方》七厘散)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控制心動過逮,包括竇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快速型心房纖顫、心房撲動,治療高血壓病等
取干燥果實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成20%煎劑,或?qū)⒓逡簼饪s成膏再加工制片。急重患者3~15毫升(O.6~3克)頓服,慢性患者2~5毫升(O.4~1克),每天2~4次口服;一般維持量用2~5毫升(O.4~1克),每天1~2次。治療心動過速94例,心率最快在10分鐘后轉(zhuǎn)為竇性,一般在2~4小時內(nèi)明顯好轉(zhuǎn),少數(shù)在數(shù)天后始見效。治療高血壓病17例,用藥2~12天,多數(shù)病例的頭痛、頭暈癥狀迅速減輕或消失,睡眠轉(zhuǎn)佳,收縮壓平均下降72.5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40.5毫米汞柱。對癥狀性高血壓療效不佳。本品有毒,如過量常出現(xiàn)頭昏,肢體發(fā)麻、胃灼熱感、惡心嘔吐、出冷汗、眼發(fā)黑,嚴(yán)重時出現(xiàn)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小便失禁、煩躁,腳抽搐、全身震顫,瞳孔縮小或擴大、皮膚粘膜蒼白、神志不清、嗜睡以至休克等一過性毒性反應(yīng),可用阿托品解救,個別嚴(yán)重者需用升壓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57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菱蒂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龍船花莖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