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醫(yī)健康

    南木香能治什么病

    中藥大全 2023-09-30 16:56:29
    南木香能治什么病|南木香有什么作用|南木香什么樣真假辨別

    南木香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南木香、土木香、打鼓藤

    、串石藤
    、白防己
    、金不換(《云南中草藥》)
    ,藤子暗消(《云南中草藥選》)
    ,地檀香(《云南恩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云南馬兜鈴的根


    【植物形態(tài)】云南馬兜鈴
    多年生藤本,長1~2米
    。根圓柱形
    ,黃褐色,具辛香氣葉互生
    ,卵圓狀披針形
    ,長6~10厘米,寬2~5厘米
    ,先端漸尖
    ,基部心形,全綠
    ,上面深綠色
    ,下面白綠色,被毛
    ;葉柄細(xì)
    ,有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紊谌~腋
    ,花梗細(xì)長;花被管彎曲
    ,口部外翻
    ,紫色,5淺裂
    ,內(nèi)面黃色
    ,外面淡綠色。蒴果梨形
    ,頂端圓
    ,基部漸狹。種子多數(sh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谙某酢?br>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叢中。分布云南
    、貴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

    【性味】《云南中草藥》:"辛
    ,溫
    。"

    【功用主治】溫中理氣,止痛消食
    ,舒筋活絡(luò)
    。治胃炎,腹脹
    ,腹痛
    ,風(fēng)濕骨痛。

    ①《云南中草藥》:"溫中散寒
    ,消食
    。治胃炎,腹冷痛
    。"

    ②《云南中草藥選》:"健胃消食
    ,散寒理氣,止痛
    。治胃炎
    ,腹脹,腹痛
    ,消化不良
    ,膽絞痛。"

    ③《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舒經(jīng)絡(luò)
    ,止痛
    。"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浸酒或研末為散


    【選方】①治風(fēng)濕骨痛,腰膝痹坎
    ,胃痛:南木香二至三錢
    ,水煎服或泡酒服。(《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②治陰道滴蟲:南木香一兩
    ,泡酒一市斤
    。每服五錢至一兩,日服二至三次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安神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安神丸 4.1處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4.5摘錄 5《中藥制劑手冊》方之安神丸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蘭室秘藏·雜病門》方之安神丸 6.1安神丸的別名6.2處方6.3制法6.4功能主治6.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6.6方解6.7附注6.8摘錄 7《慎齋遺書》卷九方之安神丸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7.5摘錄 8《采艾編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8.1處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8.5摘錄 9《萬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9.1處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9.5使用注意9.6摘錄 10《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安神丸 10.1處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0.5摘錄 11《何氏濟(jì)生論》卷五方之安神丸 11.1處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1.5摘錄 12《麻疹闡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2.1處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2.5摘錄 13《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3.1處方13.2制法13.3功能主治13.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3.5摘錄 14《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4.1處方14.2制法14.3功能主治1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4.5摘錄 15《誠書》卷八方之安神丸 15.1處方15.2制法15.3功能主治1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5.5摘錄 16《醫(yī)部全錄》卷四三○引《幼科全書》方之安神丸 16.1處方16.2制法16.3功能主治1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6.5摘錄 17《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7.1處方17.2制法17.3功能主治1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7.5摘錄 18《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8.1處方18.2制法18.3功能主治1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8.5摘錄 19《幼科釋謎》卷六方之安神丸 19.1安神丸的別名19.2處方19.3制法19.4功能主治19.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19.6摘錄 20《醫(yī)學(xué)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0.1處方20.2制法20.3功能主治2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0.5使用注意20.6摘錄 21《幼幼新書》卷七引《譚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1.1處方21.2制法21.3功能主治2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1.5摘錄 22《育嬰秘訣》卷二方之安神丸 22.1處方22.2制法22.3功能主治2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2.5摘錄 2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3.1安神丸的別名23.2處方23.3制法23.4功能主治23.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3.6摘錄 24《嬰童百問》卷二方之安神丸 24.1處方24.2制法24.3功能主治2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4.5摘錄 25《保嬰金鏡》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5.1處方25.2制法25.3功能主治2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5.5摘錄 2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安神丸 26.1處方26.2制法26.3功能主治2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6.5摘錄 27《痘疹全書》卷下方之安神丸 27.1處方27.2制法27.3功能主治2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7.5摘錄 28《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8.1處方28.2制法28.3功能主治2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8.5摘錄 29《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29.1處方29.2制法29.3功能主治2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29.5摘錄 30《博濟(jì)》卷四方之安神丸 30.1處方30.2制法30.3功能主治3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30.5摘錄 31《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1.1處方31.2制法31.3功能主治3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31.5摘錄 32藏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32.1拼音名32.2英文名32.3標(biāo)準(zhǔn)編號32.4處方32.5制法32.6性狀32.7檢查32.8功能與主治32.9用法與用量32.10規(guī)格32.11貯藏 33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安神丸*安神丸藥品說明書 1拼音 ān shén wán

    2英文參考 Anshen Wan [21世紀(jì)雙語科技詞典]

    Mind Tranquilizing Pill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3概述 安神丸為方劑名

    ,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八首。

    4《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安神丸

    4.1處方

    馬牙硝、茯苓
    、麥門冬、山藥
    、寒水石
    、甘草各五錢,朱砂一兩
    ,冰片一字[1]

    馬牙消5錢,白茯苓5錢

    ,麥門冬5錢
    ,干山藥5錢,甘草5錢
    ,寒水石(研)5錢
    ,龍腦1字(研),朱砂1兩(研)

    4.2制法

    上藥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芡實(shí)大[1]

    4.3功能主治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安神丸功能清心安神[1]
    。治面黃煩赤,身壯熱
    ,及心虛肝熱
    ,神思恍惚[1]。

    補(bǔ)心

    ,定驚
    ,瀉火。主小兒心虛肝熱
    ,面黃頰赤
    ,身熱,神志恍惚
    ,驚風(fēng)
    ,驚啼,因驚吐奶

    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
    ,沙糖水送下[1]。

    每服半丸

    ,以沙糖水化下
    ,不拘時(shí)候。

    4.5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5《中藥制劑手冊》方之安神丸

    5.1處方

    合歡花、女貞子各500g
    ,生地黃
    、玄參各250g,合歡皮
    、夜交藤各1000g
    ,丹參1500g,桑椹子1200g[1]

    合歡花16兩

    ,土地黃8兩,玄參8兩
    ,女貞子16兩
    ,合歡皮32兩,丹參48兩
    ,夜交藤32兩
    ,桑椹子40兩。

    5.2制法

    先將前四味軋為細(xì)粉和勻
    ,再將后四味水煎濃縮成膏
    ,后入藥粉泛制成丸,以胭脂紅包糖衣[1]

    取合歡花至女貞子四味

    ,共軋碎或搗爛,干燥后再軋為細(xì)粉
    ;取合歡皮至桑椹子四味
    ,用煮提法提取二次,得濃縮稠膏約38兩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旌稀⒅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掛衣
    ,每兩約200粒。

    5.3功能主治

    《中藥制劑手冊》方之安神丸功能養(yǎng)心安神[1]
    。主治心神不安
    ,頭暈煩躁,失眠多夢等癥[1]

    養(yǎng)心安神

    。主神經(jīng)衰弱,頭暈煩躁
    ,失眠多夢

    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至二十粒
    ,日三次[1]。

    每服1520粒

    ,日3次
    ,溫開水送服。

    5.5摘錄

    《中藥制劑手冊》

    6《蘭室秘藏·雜病門》方之安神丸

    6.1安神丸的別名

    朱砂安神丸(《東垣試效方》卷一)[1]
    、黃連安神丸(《保嬰撮要》卷十三)[2]
    、安神丸[2]。

    6.2處方

    朱砂(另研水飛為衣)五錢
    ,甘草五錢五分,黃連(酒洗)六錢
    ,當(dāng)歸二錢五分
    ,生地黃一錢五分[2]。

    黃連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飛)酒生地黃 酒當(dāng)歸身 炙甘草各1.5克

    6.3制法

    除朱砂外
    ,余藥為末
    ,湯浸蒸餅為丸,黍米大
    ,朱砂為衣[2]

    上藥除朱砂水飛外,余四味搗為細(xì)末

    ,同和勻
    ,湯浸蒸餅為丸
    ,如黍米大

    6.4功能主治

    功能鎮(zhèn)心安神
    ,清熱養(yǎng)血[2]
    。治心火亢盛
    ,陰血不足而致的心神不安
    ,怔忡失眠
    ,胸中煩熱
    ,夜睡多夢
    ,舌紅
    ,脈細(xì)數(shù)[2]。近代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
    、精神抑郁癥
    、心動(dòng)過速等心火偏亢者[2]。

    鎮(zhèn)心安神

    ,清熱養(yǎng)血
    。心神煩亂,怔忡
    ,兀兀欲吐
    ,胸中氣亂而熱
    ,有似懊儂之狀,失眠多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用于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
    、健忘、心悸
    ,精神抑郁癥之神思恍惚
    ,屬心火偏盛者。

    6.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至二十丸
    ,食后津唾咽下
    ,或溫水、涼水少許送下[2]

    每服15丸

    ,食后津唾咽下。

    6.6方解

    方中朱砂微寒重鎮(zhèn)
    ,既能安心神
    ,又能清心火;黃連苦寒清心
    ,除煩以安神
    ;當(dāng)歸、生地黃養(yǎng)血滋陰
    ,補(bǔ)其被灼之陰血
    ;甘草和中調(diào)藥。諸藥合用
    ,則火得清而神自安[2]

    方中朱砂重鎮(zhèn)安神,黃連清心除煩為君

    ;當(dāng)歸
    、生地養(yǎng)血滋陰為臣;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
    。諸藥合用
    ,以奏清心安神,滋陰養(yǎng)血之效

    6.7附注

    《癥因脈治》一方無炙甘草
    ,一方有麥門冬[2]。

    6.8摘錄

    《蘭室秘藏·雜病門》

    7《慎齋遺書》卷九方之安神丸

    7.1處方

    龍骨30克 訶子肉7枚 砂仁15克

    7.2制法

    上藥為末
    ,面糊丸
    ,朱砂30克為衣。

    7.3功能主治

    《慎齋遺書》卷九方之安神丸主治虛勞白淫
    ,小便不止
    ,精氣不固

    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3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
    ,大便秘者
    ,蔥白湯下。

    7.5摘錄

    《慎齋遺書》卷九

    8《采艾編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8.1處方

    龍腦 麝香各0.9克 朱砂 牙消各0.9克 牛黃1.5克 人參 犀角各3克 茯苓9克 地骨皮 甘草 麥冬各6克

    8.2制法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彈子大,金箔為衣

    8.3功能主治

    《采艾編翼》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癲癇

    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鹽湯下

    8.5摘錄

    《采艾編翼》卷二

    9《萬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9.1處方

    當(dāng)歸(酒洗)1兩
    ,人參(去蘆)1兩,茯苓(去皮)1兩
    ,酸棗仁(炒)1兩
    ,生地黃(酒洗)1兩
    ,黃連(酒炒)1兩
    ,陳皮(去白)1兩,南星(姜制)1兩
    ,天竺黃5錢
    ,牛黃2錢,珍珠2錢
    ,琥珀2錢

    9.2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朱砂5錢為衣。

    9.3功能主治

    《萬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功在鎮(zhèn)心安神
    。主癲癇驚狂屬痰火者

    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金匱翼》有雄黃。

    9.5使用注意

    忌母豬肉
    ,牛
    、羊、犬
    、馬等肉
    ,胡椒、蔥
    、蒜

    9.6摘錄

    《萬病回春》卷四

    10《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安神丸

    10.1處方

    生犀末
    、人參、茯苓
    、菖蒲
    、朱砂、雄黃各等分

    10.2制法

    上為末
    ,研桃仁膏為丸,如麻子大

    10.3功能主治

    《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客忤
    ;驚啼,客熱

    1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
    ,紫蘇湯送下。

    10.5摘錄

    《直指小兒》卷二

    11《何氏濟(jì)生論》卷五方之安神丸

    11.1處方

    茯苓2兩
    ,茯神2兩
    ,白術(shù)2兩,甘草5錢
    ,山藥2兩
    ,寒水石2兩,朱砂8錢

    11.2制法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11.3功能主治

    《何氏濟(jì)生論》卷五方之安神丸主治驚恐

    1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臨臥燈心
    、淡竹葉湯送下。

    11.5摘錄

    《何氏濟(jì)生論》卷五

    12《麻疹闡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2.1處方

    黃連1錢
    ,當(dāng)歸1錢
    ,茯神1錢,石菖蒲1錢
    ,全蝎7只(酒洗)

    12.2制法

    上為末,搗豬心血為丸
    ,朱砂為衣

    12.3功能主治

    《麻疹闡注》卷三方之安神丸主治麻后壯熱搐掣。

    1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心湯送下

    12.5摘錄

    《麻疹闡注》卷三

    13《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3.1處方

    辰砂5分
    ,當(dāng)歸5錢。

    13.2制法

    以豬心血為丸

    13.3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怔忡

    13.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
    ,臨臥酒送下。

    13.5摘錄

    《仙拈集》卷二

    14《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4.1處方

    生地黃6兩
    ,棗仁6兩
    ,柏子仁1兩,茯神1兩
    ,麥冬1兩
    ,川黃連3兩,當(dāng)歸3兩
    ,五味子2兩
    ,甘草1兩,朱砂1兩(飛過)

    14.2制法

    煉蜜為丸
    ,朱砂為衣。

    14.3功能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功在涼血清心
    ,寧神定志
    。主治勞煩太過,謀慮不遂
    ,五志之火內(nèi)熾
    ,而致神明不安;或肝虛膽熱
    ,相火行權(quán)
    ,包絡(luò)熱而心液竭
    ,而致神明不安
    ,夢寐若驚;或久病血虛
    ,心腎不交
    ,火炎水涸,其神不斂而無睡
    ;或傷寒之后
    ,邪熱未盡,遺于心肺
    ,使神明不清而無睡

    1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臨睡燈心湯吞服

    14.5摘錄

    《活人方》卷一

    15《誠書》卷八方之安神丸

    15.1處方

    人參2錢
    ,天麻(煨)2錢,防風(fēng)2錢
    ,山藥2錢
    ,地黃(炒)2錢
    ,炙甘草2錢,琥珀1錢
    ,全蝎(去毒)20個(gè)
    ,僵蠶(炒)1錢半,朱砂1錢半
    ,金箔10片

    15.2制法

    上為末,將金箔研勻
    ,飯為丸
    ,朱砂為衣。

    15.3功能主治

    《誠書》卷八方之安神丸功在鎮(zhèn)驚安神除風(fēng)

    1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伏龍肝湯送下

    15.5摘錄

    《誠書》卷八

    16《醫(yī)部全錄》卷四三○引《幼科全書》方之安神丸

    16.1處方

    黃連(去根須)2錢,石菖蒲2錢
    ,遠(yuǎn)志(去心)2錢
    ,當(dāng)歸身2錢,麥門冬(去心)2錢
    ,山梔仁(炒)2錢
    ,茯神8錢。

    16.2制法

    上為末
    ,粟米糊和豬心血為丸
    ,朱砂為衣。

    16.3功能主治

    《醫(yī)部全錄》卷四三○引《幼科全書》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兒驚癇

    1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心湯送下

    16.5摘錄

    《醫(yī)部全錄》卷四三○引《幼科全書》

    17《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7.1處方

    牛黃5分,黃連(酒炒)5錢
    ,當(dāng)歸2錢5分
    ,山梔仁(炒)2錢5分。

    17.2制法

    湯浸蒸餅
    ,以獖豬心血調(diào)為丸
    ,如粟米大,辰砂為衣

    17.3功能主治

    《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痘收后邪熱攻心
    ,傳于胞絡(luò),昏睡連日不醒
    ,口中妄語
    ,或有醒時(shí)亦似醉人,每多錯(cuò)言。

    1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煎燈心湯送下

    17.5摘錄

    《片玉痘疹》卷十二

    18《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8.1處方

    附子3分
    ,人參3錢,白術(shù)3錢
    ,陳皮1錢
    ,歸身5錢,朱砂1錢
    ,鐵衣(水飛)1錢
    ,茯神3錢,遠(yuǎn)志2錢
    ,半夏1錢
    ,薄荷1錢,花粉1錢
    ,膽星1錢
    ,川連2錢。

    18.2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18.3功能主治

    《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癲癇。

    1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生姜湯送下1錢
    ,每日1次

    18.5摘錄

    《惠直堂方》卷二

    19《幼科釋謎》卷六方之安神丸

    19.1安神丸的別名

    黃連安神丸

    19.2處方

    黃連1錢半,龍膽草1錢半
    ,當(dāng)歸1錢半
    ,石菖蒲1錢半,茯神1錢半
    ,全蝎7個(gè)

    19.3制法

    蒸餅杵豬心血為丸,朱砂為衣

    19.4功能主治

    《幼科釋謎》卷六方之安神丸功在安神

    19.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草湯送下

    19.6摘錄

    《幼科釋謎》卷六

    20《醫(yī)學(xué)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0.1處方

    當(dāng)歸(酒洗)1兩
    ,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
    ,酸棗仁(炒)1兩
    ,生地黃(酒洗)1兩,川黃連(酒炒)1兩
    ,橘紅1兩
    ,真膽星1兩,厚黃柏(鹽酒蜜炒黑色)1兩,麥門冬(去心)1兩
    ,朱砂(另研
    ,水飛過)5錢。

    20.2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20.3功能主治

    《醫(yī)學(xué)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主治羊癇并滑泄
    ,久而無子,脈上盛下虛

    2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服三子散去積痰后服此方
    ,每服50丸,空心清米湯送下
    ;食遠(yuǎn)
    、臨臥燈心湯送下。

    20.5使用注意

    忌豬
    、鵝
    、牛、羊
    、犬
    、馬等肉,胡椒
    、蔥
    、蒜。

    20.6摘錄

    《醫(yī)學(xué)正印》卷上

    21《幼幼新書》卷七引《譚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1.1處方

    生犀末半錢
    ,雄黃(研)1分
    ,人參1分,茯苓1分
    ,車前子1分

    21.2制法

    上為末,取桃白皮1兩
    ,桃符1兩
    ,二味以水3升,同煎至1升
    ,去滓
    ,更煎成膏,和前藥為丸
    ,如麻子大

    21.3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七引《譚氏殊圣》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兒客忤,忽爾連連哭不休,渾身壯熱
    ,脈如鉤
    ,驚啼不得。

    2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
    ,芍藥湯送下

    21.5摘錄

    《幼幼新書》卷七引《譚氏殊圣》

    22《育嬰秘訣》卷二方之安神丸

    22.1處方

    茯神(去心)3錢,蘆薈3錢
    ,琥珀3錢
    ,黃連3錢,赤茯苓3錢
    ,膽星1錢
    ,遠(yuǎn)志1錢,甘草(湯煮
    ,曬干)1錢
    ,蝦蟆(燒灰)1錢
    ,石菖蒲1錢
    ,使君子肉1錢。

    22.2制法

    上為末
    ,山藥煮糊為丸

    22.3功能主治

    《育嬰秘訣》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兒驚疳,病后肌膚消瘦
    ,精神昏憒

    22.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心湯送下。

    22.5摘錄

    《育嬰秘訣》卷二

    2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3.1安神丸的別名

    七味安神丸

    23.2處方

    黃連半兩
    ,當(dāng)歸身半兩
    ,麥門冬半兩,白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
    ,朱砂1兩,龍腦2分半

    23.3制法

    上為末
    ,湯浸蒸餅和獖豬心血搗勻?yàn)橥瑁缣┟状蟆?/p>

    23.4功能主治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功在養(yǎng)血瀉火
    。主小兒痘瘡初起
    ,神昏譫語;心經(jīng)蘊(yùn)熱驚悸及麻疹發(fā)搐
    ;婦女經(jīng)后出痘,熱入血室,神識不清
    ,譫妄

    23.5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七味安神丸(《景岳全書》卷六十二)。

    23.6摘錄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24《嬰童百問》卷二方之安神丸

    24.1處方

    人參2錢
    ,茯神2錢
    ,麥門冬2錢,干山藥2錢
    ,龍腦2錢
    ,龍齒1錢,朱砂半錢
    ,甘草半錢
    ,寒水石末半錢,金箔2片

    24.2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24.3功能主治

    《嬰童百問》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傷食后發(fā)搐
    ,搐退者。

    24.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心湯調(diào)下

    24.5摘錄

    《嬰童百問》卷二

    25《保嬰金鏡》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5.1處方

    人參1錢
    ,半夏(湯泡)1錢,酸棗仁(炒)1錢
    ,茯神1錢
    ,當(dāng)歸(酒洗)7分,橘紅7分
    ,赤芍(炒)7分
    ,五味子5粒(杵),甘草(炙)3分

    25.2制法

    上為末
    ,姜汁糊為丸,如芡實(shí)大

    25.3功能主治

    《保嬰金鏡》引《秘旨》方之安神丸主治心血虛而睡中驚悸
    ,或受驚嚇而作。

    25.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本方改為湯劑
    ,名“秘傳安神湯”(見《松崖醫(yī)徑》卷下)
    、“安神湯”(見《幼科發(fā)揮》卷四)。

    25.5摘錄

    《保嬰金鏡》引《秘旨》

    2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安神丸

    26.1處方

    朱砂1兩
    ,酒黃連1兩半
    ,生地5兩
    ,當(dāng)歸2兩,甘草5錢
    ,白參1兩
    ,白術(shù)1兩,茯神1兩
    ,棗仁1兩
    ,寸冬8錢。

    人體體表面積計(jì)算器BMI指數(shù)計(jì)算及評價(jià)女性安全期計(jì)算器預(yù)產(chǎn)期計(jì)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jià)體溫水平評價(jià)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jì)算補(bǔ)鈉計(jì)算器補(bǔ)鐵計(jì)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dòng)力學(xué)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jì)算器乙醇攝入量計(jì)算器
    醫(yī)學(xué)百科

    ,馬上計(jì)算

    26.2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每丸2錢重

    26.3功能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安神丸功在清熱,鎮(zhèn)靜
    ,安神
    。主驚悸語無倫次,陽癇卒然倒地
    ,昏迷不省
    ,吐沫抽搐,移時(shí)自起
    ;神經(jīng) *** 太深
    ,發(fā)為狂癲,叫罵奔走
    ;神經(jīng)錯(cuò)亂
    ,不分親疏,哭笑無定
    ,憂郁欲死

    26.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3次
    ,白水送下

    26.5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27《痘疹全書》卷下方之安神丸

    27.1處方

    黃連1錢(炒),歸身1錢半
    ,酸棗仁5分
    ,茯神8分,炙甘草5分
    ,遠(yuǎn)志1錢
    ,菖蒲1錢。

    27.2制法

    上為末
    ,豬心血搗爛為丸
    ,如粟米大
    ,辰砂為衣。

    27.3功能主治

    《痘疹全書》卷下方之安神丸主治痘疹稠密
    ,昏昏而睡
    ,呼之不醒
    ,或口中喃喃
    ,妄言狂語者。

    27.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燈心湯送下

    27.5摘錄

    《痘疹全書》卷下

    28《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8.1處方

    人參1兩
    ,柏子1兩,當(dāng)歸1兩
    ,麥門冬1兩
    ,酸棗仁1兩,生地黃7錢
    ,遠(yuǎn)志7錢
    ,石菖蒲7錢,玄參7錢
    ,貝母7錢
    ,黃連7錢,五味子7錢

    28.2制法

    上為細(xì)末
    ,龍眼肉7兩熬膏為丸,如綠豆大
    ,辰砂為衣

    28.3功能主治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十三方之安神丸主治霉瘡愈后,精神恍惚
    ,升痰動(dòng)火
    ,煩渴者。

    28.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
    ,燈心湯送下

    28.5摘錄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十三

    29《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29.1處方

    人參、縮砂
    、香附子(炒
    ,去毛)、三棱
    、蓬術(shù)(煨)
    、青皮、陳皮
    、神曲(炒)
    、麥曲(炒)
    、枳殼(炒,去瓤)各等分

    29.2制法

    上為細(xì)末
    ,用粳米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29.3功能主治

    《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功在消食健脾
    ,益氣進(jìn)食。主

    29.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空心用米飲送下
    ;鹽湯送下亦得。

    29.5摘錄

    《奇效良方》卷十七

    30《博濟(jì)》卷四方之安神丸

    30.1處方

    使君子2枚(以面裹于慢火中煨
    ,候面熟為度
    ,去面用之),水銀1錢(結(jié)砂子)
    ,香細(xì)墨1錢
    ,蘆薈1錢,真熊膽1錢
    ,辰砂1錢
    ,臘茶1錢,天竺黃半錢
    ,青黛半錢
    ,蝎梢37個(gè),乳香1錢
    ,龍腦1錢
    ,輕粉2錢,寒食面1錢半

    30.2制法

    上為細(xì)末
    ,滴水和為丸,如綠豆大

    30.3功能主治

    《博濟(jì)》卷四方之安神丸功在化涎鎮(zhèn)神
    。主小兒驚風(fēng)搐搦。

    30.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
    ,薄荷蜜水化下
    ;如小兒稍覺驚者,化半丸

    30.5摘錄

    《博濟(jì)》卷四

    31《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1.1處方

    琥珀(如無
    ,以茯神代之)半兩,人參(去蘆)半兩
    ,遠(yuǎn)志(去心)半兩
    ,天麻半兩
    ,花蛇肉(酒浸,去骨)半兩
    ,白附子(炮)半兩
    ,麻黃(去節(jié))半兩,羌活半兩
    ,大川烏頭(炮
    ,去皮膚)半兩,蟬蛻(洗去土
    ,并去白筋)半兩
    ,南木香(不見火)半兩
    ,真珠末半兩
    ,白僵蠶(直者,炒去絲)半兩
    ,全蝎(生姜汁炙)半兩
    ,朱砂2錢(別研),金箔30片(別研)
    ,銀箔30片(別研)
    ,麝香1錢(別研)。

    31.2制法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如龍眼大,朱砂為衣

    31.3功能主治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功在鎮(zhèn)心臟熱
    ,化痰涎。主小兒驚疾

    31.4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丸作4服
    ,用薄荷湯送下。

    31.5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十

    32藏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32.1拼音名

    Anshen Wan

    32.2英文名

    32.3標(biāo)準(zhǔn)編號

    WS3BC031395

    32.4處方

    檳榔 50g
    、沉香 40g
    、丁香 15g、肉豆蔻 12.5g
    、木香 25g
    、廣棗 20g、山柰 20g
    、蓽茇 15g

    黑胡椒 17.5g、紫硇砂 7.5g

    、鐵棒錘 15g
    、兔心 7.5g
    、野牛心 7.5g、阿魏 5g
    、紅糖 25g

    32.5制法

    以上十五味
    ,除紅糖外,其余粉碎成細(xì)粉
    ,過篩
    ,混勻,用紅糖加適量水泛丸
    ,干燥
    ,即得。

    32.6性狀

    本品為棕色水丸
    ;具蒜臭
    ,味辛。

    32.7檢查

    應(yīng)符合丸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8頁)

    32.8功能與主治

    養(yǎng)心安神
    ,抑風(fēng)。用于龍失調(diào)引起的風(fēng)入命脈
    ,神經(jīng)官能癥
    ,神昏譫語,多夢
    ,耳鳴
    ,心悸顫抖,癲狂
    ,啞結(jié)

    32.9用法與用量

    一次2~3丸,一日2次

    32.10規(guī)格

    每丸重0. 3g

    32.11貯藏

    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西藏自治區(qū)藥品檢驗(yàn)所 起草

    33

    蟯蟲病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中醫(yī)·蟯蟲病 3.1蟯蟲病的病因病機(jī)3.2蟯蟲病的癥狀3.3蟯蟲病的辨證治療 3.3.1證候分析3.3.2治法3.3.3蟯蟲病的方藥治療4西醫(yī)·蟯蟲病 4.1病原學(xué)4.2病理改變4.3流行病學(xué)4.4臨床表現(xiàn) 4.4.1腸道寄生4.4.2異位寄生 4.4.2.1蟯蟲性闌尾炎4.4.2.2蟯蟲性尿道炎4.4.2.3蟯蟲性生殖道炎4.5并發(fā)癥4.6實(shí)驗(yàn)室檢查 4.6.1蟲卵檢查 4.6.1.1膠帶紙肛拭法4.6.1.2棉簽肛拭法 4.6.2成蟲檢查 4.7診斷 4.7.1診斷依據(jù) 4.7.1.1流行病學(xué)史4.7.1.2臨床表現(xiàn)4.7.1.3實(shí)驗(yàn)室檢查 4.7.2診斷 4.7.2.1蟯蟲感染4.7.2.2蟯蟲病 4.7.2.2.1疑似病例4.7.2.2.2確診病例 4.8鑒別診斷 4.8.1肛周神經(jīng)性皮炎4.8.2外陰炎4.8.3滴蟲性 *** 炎4.8.4霉菌性 *** 炎4.8.5阿米巴 *** 炎4.8.6肛周濕疹 4.9治療措施4.10預(yù)防4.11治愈標(biāo)準(zhǔn)4.12預(yù)后 5參考資料附:1治療蟯蟲病的方劑2治療蟯蟲病的中成藥3蟯蟲病相關(guān)藥物4古籍中的蟯蟲病 1拼音 náo chóng bìng

    2英文參考 oxyuriasis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huì).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enterobiasis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huì).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oxyuriasis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huì).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10)]

    enterobiasis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huì).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10)]

    enterobiasis [WS 469—2015 蟯蟲病的診斷]

    oxyuriasis [21世紀(jì)雙語科技詞典]

    oxyuriosis [朗道漢英字典]

    oxyuria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Pinworm disease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3中醫(yī)·蟯蟲病 蟯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xyuriasis[1][2]、enterobiasis[1][2])病名[3]

    。是指感染蟯蟲所致的寄生蟲病[1][2]

    蟯蟲,九蟲之一[3]

    。蟯蟲古今同名
    ,蟲體細(xì)小,呈乳白色,長幾分[4]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吨T病源候論·蟯蟲候》:“蟯蟲猶是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形甚小
    ,如今之蝸蟲狀
    。”《三蟲候》:“蟯蟲至細(xì)微
    ,形如菜蟲也
    ,居胴腸間,多則為痔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短绞セ莘健肪淼诰攀骸胺蛐合u蟲者,此是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
    。形甚細(xì)小
    ,如今之蝸蟲狀,亦因臟腑虛弱而致發(f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毕u蟲寄生于腸下,晚間爬出 *** 產(chǎn)卵
    ,而致 *** 奇癢[3]。病久長期抓癢而致 *** 周圍炎癥
    、濕疹
    ,并有面色萎黃,易怒
    ,嗜食指甲等[3]

    治以殺蟲止癢為主[3]。內(nèi)服可用苦楝根皮

    、百部
    、榧子煎劑;外治可用韭菜煎湯每晚洗肛
    ,或用大蒜打爛成泥狀
    ,加菜油涂拭 *** 周圍[3]。 *** 濕疹
    ,可用青黛散調(diào)黃連油膏外敷[3]

    蟯蟲病流行相當(dāng)廣泛,尤以兒童發(fā)病為多[4]

    3.1蟯蟲病的病因病機(jī)

    蟯蟲病是由于吞入蟯蟲卵而引起的
    。成熟的雌蟲在夜間由腸道移行至 *** 附近產(chǎn)卵。蟲卵經(jīng)過不潔的手、食物等
    ,直接或間接地經(jīng)口進(jìn)入胃腸
    ,在腸內(nèi)發(fā)育為成蟲而引起蟯蟲病。其病機(jī)主要有兩個(gè)方面:一是蟯蟲寄生在腸內(nèi)
    ,影響脾胃的運(yùn)化功能
    ;二是雌蟲移行產(chǎn)卵時(shí),使 *** 發(fā)癢
    ,影響睡眠
    ,甚或產(chǎn)生其他癥狀。[4]

    3.2蟯蟲病的癥狀

    *** 發(fā)癢
    ,夜間尤甚
    ,睡眠不安。晚間 *** 發(fā)癢時(shí)
    ,可在 *** 周圍見到細(xì)小蠕動(dòng)的白色小蟲
    。久病則出現(xiàn)納減、腹痛
    、腹瀉
    、消瘦等癥。[4]

    蟯蟲寄生于腸下

    ,晚間爬出 *** 產(chǎn)卵
    ,而致 *** 奇癢[3]。病久長期抓癢而致 *** 周圍炎癥
    、濕疹
    ,并有面色萎黃,易怒
    ,嗜食指甲等[3]

    3.3蟯蟲病的辨證治療

    3.3.1證候分析 蟯蟲夜間移行至 *** 產(chǎn)卵,以致蠕動(dòng)作癢
    ,影響睡眠
    ,甚至煩躁不安。蟯蟲久居腸間
    ,使脾胃運(yùn)化功能失調(diào)
    ,以致納減,腹瀉
    。胃腸氣機(jī)郁滯則致腹痛
    。日久水谷精微不能充養(yǎng)肌膚,則致身體消瘦
    。[4]

    3.3.2治法 驅(qū)蟲止癢[4]

    3.3.3蟯蟲病的方藥治療 治以殺蟲止癢為主[3]

    。內(nèi)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
    、榧子煎劑
    ;外治可用韭菜煎湯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爛成泥狀
    ,加菜油涂拭 *** 周圍[3]
    。 *** 濕疹,可用青黛散調(diào)黃連油膏外敷[3]

    可用追蟲丸[備注]追蟲丸(《證治準(zhǔn)繩》):檳榔

    、雷丸、南木香
    、苦楝根
    、皂莢、黑丑
    、茵陳
    。本方具有驅(qū)蟲、除濕
    、理氣通腑的作用
    ,對多種腸道蟲證均有較好的療效。亦可選用使君子
    、鶴虱
    、榧子、檳榔等對蟯蟲有較好驅(qū)除作用的藥物二至三種治療
    。除內(nèi)服藥物外
    ,尚可外用百部煎劑 *** 。[4]

    防止重復(fù)感染

    ,對徹底治療蟯蟲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yīng)注意個(gè)人衛(wèi)生
    ,勤洗 ***
    ,勤換衣褲、被褥
    ,勤剪指甲
    ,保持雙手清潔。[4]

    4西醫(yī)·蟯蟲病 蟯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nterobiasis)是指蟯蟲感染者出現(xiàn)相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5]

    。蟯蟲感染者是指在 *** 周圍或糞便及其他組織樣本中檢獲蟯蟲卵或成蟲,而感染者未見相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者
    。主要表現(xiàn)為 *** 及會(huì) *** 皮膚瘙癢
    ,尤以夜間為甚[5]。抓破后皮膚出現(xiàn)充血、皮疹
    、濕疹
    、脫屑等,嚴(yán)重者可誘發(fā)細(xì)菌感染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砂橛幸贵@、噩夢
    、夜間磨牙
    、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
    、煩躁不安
    、食欲不振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心
    、嘔吐
    、腹痛、異嗜癥等[5]

    蟯蟲即蠕形住腸線蟲(Enterobius vermicularis)

    ,成蟲形體細(xì)小如棉線頭,呈乳白色
    。雌雄異體
    ,雌蟲體長8mm~13mm,雄蟲體長2mm~5mm[5]
    。蟲卵大小為(50μm~60μm)×(20μm~30μm)
    ,兩側(cè)不對稱,一側(cè)較扁平
    ,一側(cè)稍隆起
    ,呈柿核狀[5]。卵自蟲體排出時(shí)
    ,卵內(nèi)的胚胎已發(fā)育至多細(xì)胞期
    ,部分卵已發(fā)育至蝌蚪期[5]。

    成蟲寄生于人體的盲腸

    、闌尾
    、結(jié)腸、直腸及回腸下段
    ,重度感染時(shí)
    ,也可在小腸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寄生。蟲體借助頭翼
    、唇瓣的作用
    ,附著在腸粘膜上
    ,或在腸腔內(nèi)呈游離狀態(tài)。成蟲以腸內(nèi)容物
    、組織或血液為食
    。雌、雄蟲交配后
    ,雌蟲子宮內(nèi)充滿蟲卵
    ,并向腸腔下段移行。當(dāng)人睡眠后
    ,部分雌蟲移行到 *** 外
    ,因受溫度和濕度的改變及氧的 *** ,開始大量排卵
    ,蟲卵被粘附在肛周皮膚上
    。排卵后的雌蟲多因干枯死亡,但少數(shù)雌蟲可由 *** 蠕動(dòng)移行返回腸腔
    。若進(jìn)入 ***
    、子宮、輸卵管
    、尿道或腹腔
    、盆腔等部位,可導(dǎo)致異位寄生

    4.1病原學(xué)

    蠕形住腸線蟲(Enterobius vermicularis)簡稱蟯蟲
    ,成蟲形體細(xì)小如棉線頭,呈乳白色[5]
    。雌雄異體
    ,雌蟲體長8mm~13mm,雄蟲體長2mm~5mm[5]
    。蟲卵大小為(50μm~60μm)×(20μm~30μm)
    ,兩側(cè)不對稱,一側(cè)較扁平
    ,一側(cè)稍隆起
    ,呈柿核狀[5]。卵自蟲體排出時(shí)
    ,卵內(nèi)的胚胎已發(fā)育至多細(xì)胞期,部分卵已發(fā)育至蝌蚪期[5]

    成蟲寄生于人體的盲腸

    、闌尾、結(jié)腸及回腸下段
    ,嚴(yán)重感染時(shí)也可寄生于小腸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5]
    。蟲體吸附于腸黏膜上
    ,或在腸腔中游離,以腸內(nèi)容物
    、組織或血液為食[5]
    。蟯蟲雌雄交配后,雄蟲很快死亡隨糞便排出
    ,受精后雌蟲子宮內(nèi)充滿蟲卵
    ,并向宿主腸腔下段移行至直腸[5]。在宿主入睡后
    , *** 括約肌松弛
    ,部分雌蟲移行至 *** 外,在 *** 周圍的皮膚上產(chǎn)卵
    ,每條雌蟲可以產(chǎn)卵5000~17000個(gè)[5]
    。產(chǎn)卵后的雌蟲大多干癟死亡,有少數(shù)可爬回 *** 或進(jìn)入 ***
    、尿道
    、膀胱等處,引起異位損害[5]
    。黏附在 *** 附近的蟲卵
    ,在適宜溫度(34℃~36℃)、濕度(90%~100%)情況下
    ,經(jīng)約6h發(fā)育成感染期卵[5]
    。當(dāng)患者用手搔抓 *** 周圍皮膚,蟲卵污染手指
    ,再經(jīng)口食入造成自身感染[5]
    。感染期卵也可脫落并黏附在衣褲、被褥
    、玩具或食物上
    ,經(jīng)口進(jìn)入人體內(nèi)使自身或他人感染[5]。蟲卵可隨灰塵飛揚(yáng)
    ,經(jīng)空氣被人吸入
    ,黏附在咽部而進(jìn)入消化道,人因此而感染[5]

    4.2病理改變

    蟲體附著局部腸粘膜的輕度損傷
    ,可致消化功能紊亂或慢性炎癥,一般不表現(xiàn)明顯癥狀
    。若有異位寄生時(shí)
    ,則可導(dǎo)致嚴(yán)重后果。較為常見的是由于雌蟲侵入 *** 后而引起的 *** 炎
    、子宮內(nèi)膜炎和輸卵管炎等
    。如在腹腔
    、腹膜、盆腔
    、腸壁組織
    、輸卵管等部位寄生,也可引起以蟲體或蟲卵為中心的肉芽腫病變
    。此外
    ,在肝、肺
    、膀胱
    、輸尿管、前列腺等處
    ,也曾有異位性損害的報(bào)道

    4.3流行病學(xué)

    蟯蟲病是一種常見的人體寄生蟲病,國內(nèi)各地人體感染較為普遍
    。一般存在城市高于農(nóng)村
    、兒童高于成人、在集體機(jī)構(gòu)(如幼兒園等)生活的兒童感染率更高的特點(diǎn)
    。兒童感染率在40%以上
    ,但近年由于廣泛開展兒童保健工作,兒童的感染率及感染率均普遍下降

    蟯蟲感染呈世界性分布[5]

    。據(jù)估計(jì)全世界蟯蟲感染者不低于5億,寒帶和溫帶地區(qū)較熱帶地區(qū)感染更為普遍[5]
    。2001年~2004年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xiàn)狀調(diào)查資料顯示
    ,兒童蟯蟲平均感染率為10.28%,感染率居前五位的省份分別為海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2.64%)
    、甘肅省(33.27%)
    、廣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0.38%)、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46%)和河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0.00%)[5]
    。年齡以6歲~9歲組感染率(12.52%)最高,民族以黎族(47.82%)
    、土家族(22.09%)
    、侗族(19.44%)和壯族(15.85%)兒童感染率為高[5]。

    蟯蟲感染者和蟯蟲病患者是本病傳染源,肛手口的直接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5]

    。患者搔抓肛周皮膚后手被蟯蟲卵污染
    ,當(dāng)用不潔的手抓取食物或吸吮手指時(shí)蟲卵經(jīng)口食入引起自身重復(fù)感染
    ;另外,可通過間接接觸途徑感染
    ,人體接觸被感染期蟲卵污染的衣褲
    、床單、玩具
    、食物等后經(jīng)口食入而感染
    ;再者,散落在被褥及衣褲上的蟲卵可借風(fēng)力或塵土漂浮于空氣中
    ,被吸入并黏附于人口
    、鼻腔隨吞咽進(jìn)入消化道而使人感染;也可經(jīng)自身逆行感染
    ,少數(shù)肛周蟲卵在 *** 外皮膚上可自行孵化出幼蟲
    ,幼蟲經(jīng) *** 逆行進(jìn)入腸內(nèi)發(fā)育為成蟲并產(chǎn)卵[5]。各種人群對蟯蟲普遍易感
    ,但以兒童多見[5]

    蟯蟲雌蟲排卵量大,散布到外界易附著于玩具

    、衣服
    、被褥等物品中且生存能力強(qiáng)[5]。在托兒所
    、幼兒園及中小學(xué)校等人群密集地
    ,特別是在一些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場所,易發(fā)生聚集性蟯蟲感染[5]

    4.4臨床表現(xiàn)

    雌蟲的產(chǎn)卵活動(dòng)所引起的 *** 及會(huì) *** 皮膚搔癢及繼發(fā)性炎癥
    ,是蟯蟲病的主要癥狀。

    4.4.1腸道寄生 最突出癥狀是肛周及會(huì) *** 皮膚瘙癢

    ,尤以夜間為甚
    ,皮膚抓破后可造成破損、充血
    、皮疹
    、濕疹,甚而誘發(fā)細(xì)菌感染[5]
    。多伴有遺尿
    、噩夢、夜間磨牙
    、夜驚
    、失眠
    、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xiàn)[5]

    蟯蟲寄生腸道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感染程度較重可 *** 局部腸黏膜引起炎癥或潰瘍,出現(xiàn)惡心
    、嘔吐
    、腹痛、腹瀉
    、糞便中黏液增多等[5]
    。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嗜酸性粒細(xì)胞性小腸結(jié)腸炎,可伴有發(fā)熱
    、急性腹痛
    、水樣腹瀉癥狀,糞便中可有大量蟯蟲幼蟲[5]
    。蟲體侵入腸壁組織
    ,可致肉芽腫產(chǎn)生,引起腹痛
    、腹瀉等
    ,影響幼兒生長發(fā)育[5]。嚴(yán)重感染患者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和心理行為的異常
    ,如煩躁
    、焦慮、易激動(dòng)
    、多動(dòng)
    、咬指甲、夜驚
    、夜間磨牙
    、注意力不集中和不合群等,幼兒還可能出現(xiàn)異嗜癥等[5]

    4.4.2異位寄生4.4.2.1蟯蟲性闌尾炎 蟯蟲可寄生于闌尾腔

    ,也可侵入闌尾組織,引起蟯蟲性闌尾炎[5]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咭躁嚢l(fā)性腹痛、右下腹壓痛為主
    ,可伴有惡心
    、嘔吐、發(fā)熱等,穿孔可導(dǎo)致腹膜炎[5]
    。血常規(guī)檢查中性粒細(xì)胞和嗜酸粒細(xì)胞增多[5]

    4.4.2.2蟯蟲性尿道炎 蟯蟲逆行鉆入尿道可引起尿道炎,出現(xiàn)尿頻

    、尿急
    、尿痛等 *** 癥狀,兒童夜間可發(fā)生遺尿[5]

    4.4.2.3蟯蟲性生殖道炎 雌蟲侵入女性外陰,經(jīng) *** 進(jìn)入生殖系統(tǒng)各臟器

    ,可引起外陰炎
    、 *** 炎、子宮頸炎
    、子宮內(nèi)膜炎和輸卵管炎等
    ,患者表現(xiàn)為外陰瘙癢、紅腫
    、分泌物增多
    、下腹部隱痛等臨床表現(xiàn)[5]。

    4.5并發(fā)癥

    異位性損害

    4.6實(shí)驗(yàn)室檢查

    因蟯蟲一般不在人體腸道內(nèi)產(chǎn)卵
    ,所以糞便檢查蟲卵的陽性率極低
    ,故診斷蟯蟲病常采用透明膠紙拭子法或棉簽拭子法,于清晨解便前或洗澡前檢查肛周
    。此法操作簡便
    ,檢出率高。若首次檢查陰性
    ,可連續(xù)檢查2~3天
    。此外,如發(fā)現(xiàn)患兒睡后用手抓撓 *** 時(shí)
    ,即可查看肛周有無成蟲

    4.6.1蟲卵檢查4.6.1.1膠帶紙肛拭法 將市售透明膠帶紙(寬≤2.5 cm)剪成與載玻片等長或稍長的片段,粘貼于載玻片上備用[5]

    。檢查時(shí)將膠帶紙一端揭開
    ,將含膠面粘貼 *** 周圍皮膚,背面用棉簽或手指壓迫
    ,使膠面與皮膚充分粘貼[5]
    。將膠紙重新貼回載玻片上,鏡檢蟲卵[5]
    。本檢查應(yīng)在清晨受檢者大便前進(jìn)行[5]

    4.6.1.2棉簽肛拭法 將消毒棉簽在生理鹽水中浸濕,擠去多余的鹽水,在受檢者 *** 周圍皮膚上擦拭[5]

    。將棉簽上黏附物涂于滴加有生理鹽水的載玻片上
    ,加蓋玻片鏡檢[5]。一般在清晨便前采樣
    ,采樣前不要清洗肛周或外 *** [5]

    4.6.2成蟲檢查 兒童入睡后1h~3h,將其側(cè)臥使 *** 暴露在燈光下

    ,仔細(xì)檢查 *** 周圍
    ,若發(fā)現(xiàn)白色小蟲,用鑷子挾住放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內(nèi)
    ,鏡檢成蟲[5]
    。因蟯蟲未必每晚都爬出產(chǎn)卵,若為陰性應(yīng)連續(xù)觀察3d~5d[5]

    4.7診斷

    4.7.1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流行病學(xué)史
    、臨床表現(xiàn)及實(shí)驗(yàn)室檢查結(jié)果等予以診斷[5]。

    4.7.1.1流行病學(xué)史 有與蟯蟲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

    4.7.1.2臨床表現(xiàn) 主要表現(xiàn)為 *** 及會(huì) *** 皮膚瘙癢

    ,尤以夜間為甚。抓破后皮膚出現(xiàn)充血
    、皮疹
    、濕疹、脫屑等
    ,嚴(yán)重者可誘發(fā)細(xì)菌感染
    。可伴有夜驚
    、噩夢
    、夜間磨牙、咬指甲
    、注意力不集中
    、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心
    、嘔吐、腹痛
    、異嗜癥等

    異位寄生可導(dǎo)致蟯蟲性闌尾炎、尿道炎等

    。女性患者可出現(xiàn)蟯蟲性 *** 炎
    、子宮頸炎
    、子宮內(nèi)膜炎、輸卵管炎等表現(xiàn)

    4.7.1.3實(shí)驗(yàn)室檢查 肛周采樣查見蟯蟲卵

    ,肛周檢獲蟯蟲成蟲或幼蟲。

    4.7.2診斷4.7.2.1蟯蟲感染 符合下列一項(xiàng)即可診斷為蟯蟲感染[5]:

    a)?未見相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

    ,且同時(shí)肛周采樣查見蟯蟲卵

    b)?未見相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且同時(shí)肛周檢獲蟯蟲成蟲或幼蟲

    4.7.2.2蟯蟲病4.7.2.2.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一項(xiàng)即可診斷為蟯蟲病疑似病例[5]:

    a)?有與蟯蟲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主要表現(xiàn)為 *** 及會(huì) *** 皮膚瘙癢

    ,尤以夜間為甚。抓破后皮膚出現(xiàn)充血
    、皮疹
    、濕疹、脫屑等
    ,嚴(yán)重者可誘發(fā)細(xì)菌感染?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砂橛幸贵@
    、噩夢、夜間磨牙
    、咬指甲
    、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
    、食欲不振等
    ,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
    、腹痛
    、異嗜癥等;

    b)?有與蟯蟲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異位寄生可導(dǎo)致蟯蟲性闌尾炎

    、尿道炎等
    。女性患者可出現(xiàn)蟯蟲性 *** 炎、子宮頸炎
    、子宮內(nèi)膜炎
    、輸卵管炎等表現(xiàn)。

    4.7.2.2.2確診病例 符合下列一項(xiàng)即可診斷為蟯蟲病確診病例[5]:

    a)?疑似病例且同時(shí)肛周采樣查見蟯蟲卵

    b)?疑似病例且同時(shí)肛周檢獲蟯蟲成蟲或幼蟲

    4.8鑒別診斷

    4.8.1肛周神經(jīng)性皮炎*** 周圍瘙癢,夜間加劇
    ,搔抓后皮膚損害呈扁平的圓形或多角形丘疹
    、密集成群
    ,表面覆有一層很薄的糠皮樣鱗屑[5]。隨病情進(jìn)展
    ,丘疹漸漸融合
    ,病灶增大,色暗褐
    ,皮膚肥厚
    ,形成苔蘚樣硬化,外形粗糙
    ,表皮及周圍有抓痕
    、出血點(diǎn)或結(jié)痂[5]。

    4.8.2外陰炎 外陰炎常表現(xiàn)為外 *** 瘙癢

    ,伴有濕疹或尿布疹
    ,但無明顯日輕夜重現(xiàn)象[5]。

    4.8.3滴蟲性 *** 炎 滴蟲性 *** 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稀薄的泡沫狀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

    ,若有其他細(xì)菌混合感染則排出物呈膿性
    ,可有臭味[5]。瘙癢部位主要為 *** 口及外陰
    ,間或有灼熱
    、疼痛等[5]。若尿道口有感染
    ,可有尿頻
    、尿痛、尿急[5]

    4.8.4霉菌性 *** 炎 霉菌性 *** 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

    ,外陰或 *** 瘙癢、灼燒感
    ,小便疼痛
    ,外陰周圍紅腫,表皮變化多樣
    ,水樣白帶直至凝乳狀白帶均可出現(xiàn)[5]

    4.8.5阿米巴 *** 炎 阿米巴 *** 炎多繼發(fā)于腸道感染, *** 分泌物呈漿液性或黏液性

    ,可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5]

    4.8.6肛周濕疹 肛周濕疹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 *** 瘙癢,漿液滲出明顯

    ,搔抓后出現(xiàn)抓痕
    、血痂、合并細(xì)菌感染可出現(xiàn)膿性滲出和結(jié)痂
    ,呈現(xiàn)濕疹特有外觀[5]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蓴U(kuò)展及會(huì)陰、陰囊
    、臀部皮膚
    。慢性期局部皮膚增厚,苔蘚變化
    ,皺襞皸裂明顯[5]

    4.9治療措施

    驅(qū)除蟯蟲可將幾種藥物合用效果更好,并減少副作用
    。甲苯咪唑與噻乙喲啶或噻嘧啶與甲苯咪唑一次服用
    ,治愈率可達(dá)98%左右。另外
    ,復(fù)方甲苯咪唑
    、丙硫咪唑等藥也具有用量少,效果好和副作用輕等優(yōu)點(diǎn)
    。除藥物驅(qū)蟲外
    ,也可用生理鹽水(0.8%) *** 驅(qū)蟲,效果也很好
    。但要注意生理鹽水用量
    ,以防發(fā)生意外。使用蟯蟲膏
    、2%白降汞膏或龍膽紫等涂于肛周,有止癢殺蟲作用

    廣譜驅(qū)蟲藥阿苯達(dá)唑?yàn)槟c道寄生蟲病的首選治療藥物

    ,成人400mg,頓服
    ,兒童100~200mg
    ,頓服[6]。

    4.10預(yù)防

    根據(jù)蟯蟲的流行特點(diǎn)
    ,宜采取綜合措施
    ,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反復(fù)感染。講究公共衛(wèi)生
    ,家庭衛(wèi)生和個(gè)人衛(wèi)生
    ,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燙洗被褥和清洗玩具
    ,或用0.05%的碘液處理玩具,1小時(shí)后蟲卵可被全部殺死
    。這些都是預(yù)防感染的好辦法

    4.11治愈標(biāo)準(zhǔn)

    蟯蟲病經(jīng)徹底治療后
    ,1個(gè)月內(nèi)不發(fā)生臨床癥狀或體征,以及糞便檢查無蟲卵即為治愈

    4.12預(yù)后

    蟯蟲病預(yù)后較好
    ,無后遺癥。

    5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6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中藥香加皮有哪些功效
    ?禁忌
    ?主治什么?炮制方法
    ?性味歸經(jīng)
    名稱:香加皮 類別:祛風(fēng)濕藥 拼音:XIANG JIA PI拉丁:Cortex Periplocae別名:北五加皮
    、杠柳皮
    、臭五加、山五加皮
    、香五加皮藥用部位:根皮藥材性狀:本品呈卷筒狀或槽狀 中藥香加皮有哪些功效<div   id=?禁忌?主治什么
    ?炮制方法
    ?性味歸經(jīng)?">
    零余子能治什么病
    零余子能治什么病|零余子有什么作用|零余子什么樣真假辨別零余子(《本草拾遺》)【異名】署預(yù)子(《本草拾遺》)
    ,薯蕷果(《江西草藥》)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葉腋間之珠芽
    。植物形態(tài)詳"山藥"條
    哮喘怎么治療吃什么好?蜂蜜很簡單能治什么病
    哮喘怎么治療吃什么好?蜂蜜很簡單能治什么病|哮喘怎么治療吃什么好?蜂蜜很簡單有什么作用|哮喘怎么治療吃什么好?蜂蜜很簡單什么樣真假辨別李曉是一位辦公室白領(lǐng)
    ,平時(shí)不太喜歡運(yùn)動(dòng)。偶爾興起
    江珧柱能治什么病
    江珧柱能治什么病|江珧柱有什么作用|江珧柱什么樣真假辨別江珧柱(《本草從新》)【異名】馬甲柱(《閩中海錯(cuò)疏》)
    ,角帶子(《本草求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緛碓础繛榻蚩苿?dòng)物櫛江珧的后閉殼肌
    地氈草能治什么病
    地氈草能治什么病|地氈草有什么作用|地氈草什么樣真假辨別地氈草(《泉州本草》)【異名】金雀梅
    、金雀花(《泉州青草藥》),天地花(《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