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
(《植物名實(shí)圖考》)
【異名】土黃雞、金雞落地(《植物名實(shí)圖考》),老鼠尾、透地龍、牛大力、千里馬、牛頓頭(《嶺南采藥錄》),吊馬樁,千斤吊、釘根藜、箭根、一條根、土黃耆(《江西中醫(yī)藥》(10):64,1957),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牛尾蕩(《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植物形態(tài)】蔓性千斤拔
直立或披散亞灌木,高1~2米。根系向下直伸,長1米許。幼枝有棱角,披白柔毛。葉互生;3出復(fù)葉;托葉2片,三角狀,長約1厘米,具疏茸毛;葉柄長2~3厘米,被長茸毛;小葉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略鈍,有時具小銳尖,全緣,基部在葉背邊緣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長茸毛;小托葉2片,線形?;▋尚?,腋生,短總狀花序稠密;花梗長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針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長;花冠略長于萼,粉紅色,旗瓣禿凈,圓形,基部白色,外有縱紫紋;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龍骨瓣2片,基部淺白色,前部互相包著雌雄蕊;雄蕊10,兩體,花藥黃色,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莢果長8~10毫米,徑約5毫米。種子2枚,圓形?;ㄆ?~9月。果期10月。
生長于山坡草叢中。分布福建、臺灣、廣西、廣東、湖北、貴州、江西等地.
【采集】秋后采挖,洗凈,切段,曬干。
【藥材】干燥根呈圓錐形,長15~30厘米,根頭部較膨大。外表棕紅色,有明顯皮孔。皮部易剝落。商品多切成長約3~7厘米的斜片狀。質(zhì)堅(jiān)硬,斷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
產(chǎn)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性味】甘辛,溫。
①《嶺南采藥錄》:"味辛,性溫。"
②《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③《福建中草藥》:"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祛風(fēng)利濕,消瘀解毒。治風(fēng)濕痹痛,慢性腎炎,跌打損傷,癰腫,喉蛾。
①《植物名實(shí)圖考》:"補(bǔ)氣血。"
②《嶺南采藥錄》:"祛風(fēng)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fēng)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luò)。"
③《南寧市藥物志》:"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調(diào)敷。
【選方】①治風(fēng)濕筋骨痛及產(chǎn)后關(guān)節(jié)痛:千斤拔每次七錢至一兩,同豬蹄一只,以酒、水各半燉爛,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yī)藥》(10):64,1957)
②治慢性腎炎:千斤拔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③治咳嗽:千斤拔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④治跌打損傷:千斤拔七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yī)藥》(10):64,1957)
⑤治婦人白帶:千斤撥七錢至一兩,同豬精肉二、三兩,寬水同燉,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yī)藥》(10):64,1957)
⑥治黃腫:千斤拔一兩,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細(xì)末,吹入喉內(nèi)。
⑧治腫毒:千斤拔,酒磨搽患處。(⑥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⑨治牙痛,牙癰:千斤拔一至二兩,蜂房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處。(《湖南藥物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64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薺菜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千金藤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