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香加皮(《中藥志》)
【類別】皮類
【異名】北五加皮、杠柳皮(《科學的民間藥草》),臭五加(《山東中藥》),山五加皮(《山西中藥志》),香五加皮(《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杠柳,又名:狹葉蘿?、羊奶條、臭槐、羊角槐,羊交葉。
落葉纏繞灌木,高達1米以上。主根圓柱狀。小枝常對生,黃褐色,有細條紋,枝上有圓點狀突起的皮孔。葉對生,葉柄長3~6毫米;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羽狀網(wǎng)脈較細密。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花一至數(shù)朵;苞片對生,小形;花梗細弱,花徑約2厘米;萼深5裂,裂片卵形;花冠外面綠黃色,內(nèi)面帶紫紅色,深5裂,裂片矩圓形,向外反卷,邊緣密生白茸毛;副花冠5枚,線形,具細柔毛;雄蕊5,連合作圓錐狀,有毛,包圍雌蕊;子房上位,由2分離心皮組成,柱頭合生。蓇葖果近圓柱狀,長10~15厘米,先端浙尖,兩果相對,彎曲而頂端相連,熱時沿內(nèi)側(cè)縱裂。種子狹紡錘形而扁,黑褐色,頂端叢生白色長毛?;ㄆ?月。果期9月。
生長于干燥山坡、砂質(zhì)地、礫石山坡上。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寧夏、四川、山東、江蘇等地。
【采集】春、秋均可采挖。趁新鮮時以木棒敲打,使根皮和木質(zhì)部分離,抽去木心,將皮陰干或曬干。
【藥材】干燥的皮呈長圓筒狀,單卷或雙卷,少數(shù)呈槽狀或碎片狀,長可達16厘米,厚2~5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或土棕色而帶微紅,粗糙,有橫長的皮孔,栓皮常呈鱗片狀剝離,有時露出土棕色的皮部;內(nèi)表面灰黃色或土棕色。質(zhì)堅脆,折斷面略平坦。有濃郁的特異香氣,久嗅令人頭暈;味苦。以條粗、皮厚、呈卷筒狀、無木心、香氣濃濁、味苦者為佳。
主產(chǎn)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此外,四川、甘肅、湖南、遼寧、吉林、江蘇等地亦產(chǎn)。
本品在各地習慣作五加皮使用,但有毒,性狀與五加皮不同,應區(qū)別使用。參見"五加皮"條。
【化學成分】莖皮和根皮含十余種甙類化合物,已知其結(jié)構的有強心甙杠柳毒甙和皂甙杠柳甙K、H1、E。還含4-甲氧基水楊醛、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α-香樹脂醇乙酸酯、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藥理作用】①強心作用
杠柳皮制劑(用乙醚及乙醇提出之水溶性物質(zhì))使在位蛙心停止于收縮期,在位貓心血壓上升,心臟收縮力增強,衰竭之貓心(心肺裝置)分鐘輸出量增加。皮的提取物乙(氯仿、乙醇提取)于在位貓心及心電圖實驗亦證明具有一般強心甙作用。希臘杠柳根皮中提出的蘿?甙、蘿?苦甙,作用迅速,持續(xù)時間短,蓄積作用弱。
②鎮(zhèn)靜作用
杠柳皮提取物乙對小白鼠無鎮(zhèn)靜作用,杠柳酊、杠柳溶液均表現(xiàn)中樞興奮,此作用可能由其揮發(fā)性成分而引起。
③其他作用
蘿?甙在一定條件下,能增加肺循環(huán)。在臨床上,強心的同時尚有利屎作用。此外,杠柳皮尚有殺蟲作用。
④生物活性
杠柳皮制劑之貓單位折合生藥為0.176克。杠柳提取物乙為1.6毫克/公斤。蘿?甙1克含有5780貓單位,蓄積性低,作用時間較毒毛旋花子甙G更短。
【毒性】用杠柳的根皮(北五加康)代替南五加皮(五加科五加屬或?忽木屬植物的樹皮或根皮)。制五加皮酒時需慎重,因北五加皮強心作用很強,用量過多易中毒。注射于動物,可使其血壓上升極高,約3~20分鐘即可致死;南五加皮性溫和,注射后血壓無甚變動。
【炮制】揀凈雜質(zhì),用水洗凈,悶潤后切段,曬干。
【性味】辛苦,微溫,有毒。
①《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甘,有毒。"
②《河北中藥手冊》:"性溫,味辛。"
③《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用主治】祛風濕,壯筋骨。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小兒筋骨軟弱,腳痿行遲;水腫小便不利。
①《四川中藥志》:"鎮(zhèn)痛,除風濕。治風寒濕痹,腳膝拘攣,筋骨疼痛。"
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四川中藥志》:"血熱、旰陽上亢者忌用。"
【選方】①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拘攣疼痛:北五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五錢。用白酒泡24小時。每天服10毫升。
②治筋骨軟弱,腳痿行遲: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每日三次。
③治水腫,小便不利:北五加皮、陳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錢,水煎服。(①方以下出《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水腫:香加皮一錢五分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五加皮是五加科灌木植物的根皮,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那么它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五加皮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五加皮功效與作用 五加皮的功效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溫。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
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數(shù)點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鮮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為末敷。
來源:五加皮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和五梗五加的根皮。
五加皮的作用
五加皮辛、苦,溫。歸肝、腎經(jīng),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五加皮還具有抗腫瘤、抗疲勞、降低全血粘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等作用。五加皮使用方便,煎湯、入丸、散或浸酒均可,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五加皮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腳膝痿弱無力、小兒行遲等癥本品又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可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癥,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xù)斷等藥同用。
五加皮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癥,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
五加皮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1五加皮治水腫小便不利:五加皮、陳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9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2五加皮治損骨:小雞一只,約重五、六兩(連毛),同五加皮一兩,搗為糊,搦在傷處,一炷香時,解下后,用山梔三錢,五加皮四錢,酒一碗,煎成膏貼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驗方新編》)
3五加皮治陰囊水腫:五加皮9g仙人頭30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五加皮治婦人血風勞,形容憔悴,肢節(jié)困倦,喘滿虛煩,吸吸少氣,發(fā)熱汗多,口干舌澀,不思飲食: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去蘆)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將青銅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日三服。(《局方》油煎散)
5五加皮治皮膚、陰部濕癢:五加皮適量 煎湯外洗.(《青島中草藥手冊》)
五加皮與香加皮的用法區(qū)別 五加皮(南五加皮、刺五加皮)
五加皮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腳膝痿弱無力、小兒行遲等癥,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xù)斷等藥同用。
五加皮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該品功能祛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
五加皮用于水腫、小便不利,該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五加皮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3_10克),煎服。
香加皮(北五加皮、香五加皮)
香加皮性味辛苦溫,有毒。用于治療風寒濕痹,腰膝酸軟。更長于利水,用于治療水腫(尤宜用于心衰性水腫),小便不利。臨床用量為3~6g,內(nèi)服宜慎,不宜過量。五加皮、香加皮雖然均具有祛風濕之功效,但由于來源不同,其性狀和作用等均有很大的差異。
五加皮泡水喝有哪些功效 第一:祛風除濕
這是一種常見的五加皮泡水喝的功效,適合各種類型的風濕疾病。五加皮對于風濕所導致的關節(jié)炎療效是最好的,也可以在使用藥材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牛膝、木瓜等藥材,效果將會更好。
第二:活血祛瘀
中醫(yī)上認為五加皮性溫,所以進入體內(nèi)后具有溫通血脈的作用,這樣科學堅持后就可以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生活中若是身體出現(xiàn)了跌打損傷或者是外傷骨折等情況,都可以將五加皮泡水服用,不僅可以活血祛瘀,同時也可以滋補身體,能夠令身體快速恢復健康。
第三:強壯筋骨
若是身體出現(xiàn)了由于肝腎虧損所導致的腰膝酸軟或者是筋骨軟痛的情況,我建議大家將五加皮和川斷、巴戟天以及杜仲一起混合使用,除了泡水喝這種選擇之外也可以制作成藥酒,效果都非常的不錯。
第四:利水
五加皮具有非常不錯的利水功效,特別適合用來治療水腫,除了直接服用這種藥材之外,我也建議大家可以加入一些生姜皮或者是大腹皮來一起使用,效果將會更好。
第五:補腎益智
專家還告訴我們,科學的使用五加皮這種中藥材還可以起到補腎益智的功效,特別是對于一些腎虛所導致的精神疲憊以及頭昏健忘的情況療效更好,不過所需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
第六:增強身體免疫力
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五加皮使用后可以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同時也可以增強移植心肌的存活時間。五加皮中所提取出的試劑注射進身體后,發(fā)現(xiàn)吞噬細胞會大量增加,堅持服用身體自然就會越來越健康。
第七:鎮(zhèn)靜以及鎮(zhèn)痛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五加皮中的醇浸膏對于閾下戊巴比妥鈉會產(chǎn)生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這樣小老鼠的睡眠時間就會延長自發(fā)運動就會減少。另外,五加皮中的正丁醇提取物會有效的提高動物的痛閥,這樣就可起到了鎮(zhèn)痛功效了。
第八:抗炎功效
五加皮的提物液可以有效的抑制或者是治療小老鼠足部腫脹的情況,連續(xù)服用一周對于肉芽組織的增生也有很不錯的療效。這是因為五加皮中含有一定的正丁醇等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具有很不錯的抗炎功效,主要是通過減少體內(nèi)炎癥介質(zhì)進行釋放,這樣從根本上抑制了炎癥出現(xiàn)的可能性。
第九:促進體內(nèi)核酸合成
現(xiàn)代研究還發(fā)現(xiàn),若是身體攝取了五加皮的水提取醇物質(zhì),那么幼年的小老鼠肝脾細胞DNA的合成就會獲得促進,并且對于多糖造成的總毒性肝損傷也有一定的療效。
第十:解毒
五加皮泡水喝的功效還包括了解毒,對于肝臟藥物中毒的有著很不錯的療效,并且這種中藥材還具有促進機體抗感染的能力,對于輻射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第十一:抗腫瘤
服用五加皮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作用,對于多種腫瘤也有很不錯的抑制以及治療功效。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香加皮的別名7來源8植物形態(tài)9采制10性狀11化學成分12性味13功能主治14香加皮的藥典標準 14.1品名14.2來源14.3性狀14.4鑒別14.5檢查 14.5.1水分14.5.2總灰分14.5.3酸不溶性灰分 14.6浸出物14.7含量測定 14.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14.7.2內(nèi)標溶液的制備14.7.3測定法 14.8香加皮飲片 14.8.1炮制14.8.2鑒別、檢查、含量測定14.8.3性味與歸經(jīng)14.8.4功能與主治14.8.5用法與用量14.8.6注意14.8.7貯藏 14.9出處 15參考資料附:1用到中藥香加皮的方劑2用到中藥香加皮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香加皮 1拼音 xiāng jiā pí
2英文參考 periplocae cortex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Chinese silkvine bark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Cortex Periplocae(拉)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silkvine rootbark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3概述
香加皮
香加皮為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 的干燥根皮[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 Cortex Periplocae(拉)(《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5英文名 Chinese silkvine rootbark(《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6香加皮的別名 北五加皮、香五加。
7來源 為蘿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根皮。
8植物形態(tài) 蔓生灌木,具乳汁。葉對生,膜質(zhì),披針形,長5~9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側(cè)脈多對。聚傘花序腋生;花冠紫紅色,裂片5,內(nèi)部被疏矛橇 ;副花冠環(huán)狀,頂端5裂,裂片絲狀,伸長,被柔毛。骨突果雙生。種子頂端具白色絹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野、河邊、砂質(zhì)地。主產(chǎn)山西、河南、河北、山東。
9采制 春、秋季挖根,取皮曬干。
10性狀 根皮呈卷筒狀,少數(shù)為不規(guī)則卷片,厚2~4mm。外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栓皮易鱗片狀剝落而現(xiàn)黃白色內(nèi)皮;內(nèi)表面淡黃色或紅棕色,有細縱紋。質(zhì)脆,斷面不整齊,淡黃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11化學成分 含香加皮甙A、B、C、D、E、F、H、H、K,4甲氧基水楊醛、β谷甾醇、香樹脂醇等。
12性味 性溫,味辛、苦。
13功能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用于風寒濕痹、腰膝酸軟、心悸氣短、下肢浮腫。
14香加皮的藥典標準
Xiangjiapi
PERIPLOCAE CORTEX
(2)取本品粉末10g,置250ml燒瓶中,加水150ml,加熱蒸餾,餾出液具特異香氣,收集餾出液10ml,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中加1%三氯化鐵溶液1滴,即顯紅棕色;另一管中加硫酸肼飽和溶液5ml與醋酸鈉結(jié)晶少量,稍加熱,放冷,生成淡黃綠色沉淀,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強烈的黃色熒光。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1,置2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V A)測定,在278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30m1,加熱回流l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4甲氧基水楊醛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一冰醋酸(20:3: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5.2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K)。
14.5.3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4.0%(附錄ⅨK)。
14.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一水一醋酸(70:3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8nm。理論板數(shù)按4甲氧基水楊醛峰計算應不低于1000。
14.7.2內(nèi)標溶液的制備 取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適量,精密稱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6mg的溶液,即得。
14.7.3測定法 取4甲氧基水楊醛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棕色量瓶中,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該溶液4m1、內(nèi)標溶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至刻度,搖勻,吸取20μ1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本品粗粉約0.25~0.5g,60℃干燥4小時,精密稱定,置50ml燒瓶中,加60%甲醇15ml,加熱回流1.5小時,濾過,濾液置25m1量瓶中,用少量60%甲醇洗滌容器,洗液濾人同一量瓶中,精密加入內(nèi)標溶液2ml,加60%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內(nèi)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本品于60℃干燥4小時,含4甲氧基水楊醛(C8H8O3)不得少于0.20%。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厚片。外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栓皮常呈鱗片狀。內(nèi)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有細縱紋。切面黃白色。有特異香氣,味苦。
14.8.2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4.8.3性味與歸經(jīng) 辛、苦,溫;有毒。歸肝、腎、心經(jīng)。
14.8.4功能與主治 利水消腫,祛風濕,強筋骨。用于下肢浮腫,心悸氣短,風寒濕痹,腰膝酸軟。
14.8.5用法與用量 3~6g。
14.8.6注意 不宜過量服用。
14.8.7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
細柱五加l00g/kg、南五加總皂苷3g/kg分別給小鼠灌胃,連續(xù)5天,均能明顯延長游泳時間和熱應激存活時間。南五加多糖小鼠灌胃,也可延長游泳時間。南五加糖苷小鼠腹腔注射,南五加總皂苷小鼠灌胃,均可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
增強巨噬細胞
水提物和醇提物均能明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刺五加能阻止氯喹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和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tǒng)吞噬功能的下降。
誘生干擾素
刺五加多糖具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可增強T細胞、NK細胞、K細胞、巨噬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效應。
升高白細胞
能明顯促進骨髓系祖細胞集落的形成,對化療放療引起的骨髓抑制有明顯的保護和白細胞升高作用。
適應原樣
刺五加具有類似人參適應原樣的作用,能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和抑制;有抗疲勞、耐缺氧、耐高溫、耐低溫、減少整體氧耗量。
解毒
能明顯改善鼠肝臟藥物中毒,并促進機體抗感染能力;刺五加還有抗輻射作用。
抗應激
能使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腎出血情況減少。
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
能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對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等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抗腫瘤
刺五加還具有抗腫瘤作用。
興奮神經(jīng)
杠柳酊皮下注射可使小鼠運動興奮,甚至全身震顫、陣發(fā)性驚厥。
升壓
香加皮制劑麻醉犬靜注,具有使血壓迅速升高的作用。
抗放射
香加皮對微波照射的小鼠可明顯延長存活時間。
五加皮治病驗方
【配伍應用】
配木瓜
木瓜有舒筋活絡之長,五加皮有祛風濕、壯筋骨之功,二藥相伍,用治風濕痿痹、小兒行遲等。如《本草綱目》一方為五加皮木瓜煮酒服。
配黃柏
黃柏苦寒,能消熱燥濕;五加皮苦溫,亦能燥濕。_72藥相伍,一寒一熱,用黃柏之寒消五加皮之溫,以除濕熱,同黃柏、菖蒲、蛇床子為末,敷囊濕神效。
配杜仲
五加皮與杜仲,同入肝腎二經(jīng),皆具強筋骨、祛風濕作用,然五加皮辛苦而溫,辛以散風,溫以除寒,苦以燥濕;杜仲味甘微辛而氣溫,功偏益肝腎、壯筋骨。二藥相使合用,相輔相助,補肝腎以堅筋骨、祛風濕以強筋骨,是常用的強壯性祛風濕對藥。五加皮有調(diào)整血壓趨于正常的作用,而杜仲亦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用治肝腎兩虛型高血壓病,具有一定療效
配茯苓皮、大腹皮
茯苓皮功能利水消腫,大腹皮亦能利水消腫,三藥合用,大增利水消腫之功。
【治病驗方】
治男子婦人腳氣,骨節(jié)皮膚腫濕疼痛,進飲食,行有力,不忘事:五加皮四兩(酒浸),遠志(去心)四兩(酒浸令透,易為剝皮)。上曝干,為末,春秋冬用浸藥酒為糊,夏則用酒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瑞竹堂經(jīng)驗方》五加皮丸)
治一切風濕痿痹,壯筋骨,填精髓: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和曲米釀成飲之;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飲,或加當歸、牛膝、地榆諸藥。(《綱目》五加皮酒)
治腰痛: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衛(wèi)生家寶方》五加皮散)
治鶴膝風:五加皮八兩,當歸五兩,牛膝四兩,無灰酒一斗。煮三炷香,日二服,以醺為度。(《外科大成》五加皮酒)
治四、五歲不能行:真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調(diào)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盞與兒飲之,仍量兒大小。(《保嬰撮要》五加皮散)
治虛勞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皮各一斗。上二味細切,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一斗,余三斗用拌飯,下米多少,如常釀法,熟壓取服之,多少任性。(《千金方》五加酒)
治婦人血風勞,形容憔悴,肢節(jié)困倦,喘滿虛煩,吸吸少氣,發(fā)熱汗多,口干舌澀,不思飲食: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去蘆)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將青銅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日三服。(《局方》油煎散)
治損骨:小雞一只,約重五、六兩(連毛),同五加皮一兩,搗為糊,搦在傷處,一炷香時,解下后,用山梔三錢,五加皮四錢,酒一碗,煎成膏貼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驗方新編》)
【 養(yǎng)生藥膳 】
五加皮瘦肉粥
原料:五加皮4.5克,絞肉31克,白米半碗,蔥、米酒、鹽各適量。做法:香菇水發(fā),切絲,蔥切段,備用。鍋中加適量水,放入五加皮煮藥汁,用藥汁煮粥。再將蔥爆香,加入香菇絲、肉、米酒、鹽拌炒裝盤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粥鍋中燜約5分鐘即成。
藥膳功效:本品具有強關節(jié)、祛風濕的功效。
五加皮熘黃魚
原料、黃魚1條(約500克),南五加皮10克,黃酒、糖、醋、鹽各適量。做法:黃魚去鰓、鱗、內(nèi)臟,洗凈,兩側(cè)切花刀,南五加皮加水煎煮兩次,取湯汁,備用。將黃魚上裹好面糊,用油炸至酥脆,放入盤中。炒鍋中放入南五加皮湯汁,加黃酒、糖、醋、鹽,加熱拌炒,至湯汁稠黏,做汁澆魚食。
藥膳功效:本品補虛去濕、驅(qū)風散濕,適用于體虛、風濕病經(jīng)久不愈者食用。
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溫補肝腎冬季養(yǎng)生祛寒必不可少,藥酒在中醫(yī)文化中占據(jù)重要位置,不同的藥酒適合在不同的時節(jié)飲用,在這寒冷的冬天,來點五加皮酒再好不過了,五加皮酒有溫補肝腎祛寒濕的作用,冬季御寒養(yǎng)生必不可少。
五加皮酒的美好愛情故事
傳說新安江畔有個青年,名叫郅中和。為人厚道,并有一手祖?zhèn)麽劸频氖炙?。一日,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到人間游玩,被一條兇惡的烏龍追趕遇險。幸遇青年郅中和,他將烏龍打死,救下公主。
公主為報答救命之恩,主動提出嫁給郅中和。公主又摘下項鏈,擲向烏龍的尸體。嵌在烏龍身上的101顆珍珠,成了101個山塘水池,之后匯成了珍珠泉,那泉水甘洌異常,清可見底。夫妻倆利用烏龍山珍珠泉水與釀制,又加了一些藥材,配合得十分協(xié)調(diào)。釀出的酒紅里透黃,既甜又醇。酒問世后,酒香飄逸撲鼻,黎民百姓、達官貴人紛至沓來,爭相品嘗,贊不絕口。致中和和公主十分相愛,因此就以公主的名字為酒命名,稱之為五佳婢。隨著時間的流逝,致中和與公主逐漸離開人間,去了龍宮隱居,成了快樂的神仙。但酒的配方卻流傳了下來。人們口口相傳,逐漸由將致中和五佳婢,演化成諧音的致中和五加皮,一直流傳至今。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你是不是沉浸在美好之中,同時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期待?什么都會有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奮斗羅。
五加皮酒原料配方
黨參0.6克、陳皮0.7克、木香0.8克、五加皮2克、茯苓1克、川芎0.7克、豆蔻仁0.5克;紅花1克、當歸1克、玉竹2克、白術1克、梔子22克、紅曲22克、青皮0.7克、焦糖4克、白砂糖500克、肉桂35克、熟地0.5克、脫臭酒精5000克。
五加皮酒制作方法
(1)將黨參、陳皮、木香、五加皮、茯苓、川芎、豆蔻仁、紅花、當歸、玉竹、白術、梔子、紅曲、青皮、肉桂、熟地放入石磨內(nèi),用小石臼將其搗碎或碾成粉狀,待用。
(2)取干凈容器,將糖、焦糖(色素)放入,加適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將黨參等混合物料放入,攪拌均勻,浸泡4小時后,再將脫臭酒精放入,攪拌至混合均勻,繼續(xù)浸泡4小時。
(3)將容器蓋蓋緊,放在陰涼處儲存1個月,然后啟封進行過濾,去渣取酒液,即可飲用。
按照上述方法做,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五加皮酒。組成五加皮酒的中藥較多,五加皮酒的功效自然不一般,所以大家一定不能過多飲用此酒。
五加皮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服。
《本草經(jīng)集注》:"遠志為使。畏蛇皮、玄參。"
《本草經(jīng)疏》:"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者不宜用,肝腎虛而有火者亦忌之。"
《得配本草》:"肺氣虛、水不足二者禁用。"
五加皮與香加皮不能混用和代用
五加皮:呈不規(guī)則卷筒狀。外表灰棕色,有橫向的長圓皮孔,扭曲縱紋。內(nèi)表面黃白色,有細縱紋,斷面略平坦。放大鏡下可見淺黃棕色的小點,氣微香,味微辣而苦;香加皮:呈卷筒槽狀。外表面灰棕色,栓皮呈片狀脫落。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淺紅色,有細縱紋,斷面易折斷,不整齊。具濃厚的特異香氣,味苦,稍有麻舌感。
上一頁全文完(共 16812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75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香花刺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仙鶴草根芽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