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肺筋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粉條兒萊(《救荒本草》),小肺金草(《草木便方》),土瞿麥(《分類草藥性》),蛆兒草、一窩蛆、肺癆草(《四川中藥志》),蛆芽草(《陜西植藥調(diào)查》),蛆婆草、肺風草、肺癰草、金線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蟲草(《湖南藥物志》),銀針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肺筋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tài)】肺筋草(《植物名實圖考》)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叢生纖維狀須根。葉多數(shù),基生,線形,先端尖,長15~20厘米,寬3~4毫米,質(zhì)軟,淡綠色。花莖長35~60厘米,上部具粉質(zhì)短柔毛及棱角,花莖上的葉小形,呈苞片狀.總狀花序,疏生,苞垃較花為短,無柄;花小形,長6~8毫米,花被下部合生成短筒狀,與子房愈著,外面有細毛,上部鐘形,先端6裂,裂片披針形,呈淡紅色;雄蕊6,花絲短,分離,著生于花被上;子房上位,花柱絲狀,直立。蒴果橢圓形,頂端殘存花被.種子鋸屑狀?;ㄆ?~6月。
生于低山地區(qū)陽光充足之處。分布自甘肅南延至華東及西南各地。
同屬植物光肺筋草在陜西地區(qū)亦同等入藥。其主要區(qū)別是:花莖光滑,花稍密生。
【采集】5~6月采收,曬干。
【性味】苦甘,平。
①《草木便方》:"甘。"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甘,無毒。"
③《陜西中草藥》:"苦,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止咳,活血,殺蟲。治咳嗽吐血,百日咳,氣喘,肺癰,鞏癰,腸風便血,婦人乳少,經(jīng)閉,小兒疳積,蛔蟲。
①《草木便方》:"清郁熱,化痰。治久嗽,勞傷氣喘。"
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咳嗽,淋癥。花、草同功。"
③《四川中藥志》:"治瘡疹。"
④《湖南藥物志》:"清肺熱,殺蛔蟲。治喘息,咳嗽吐血,肺癰吐膿血,膀胱疝氣疳積,夜盲。"
⑤《陜西中草藥》:"清熱利濕,潤肺,活血調(diào)經(jīng)。治消化不良,肝炎,胃酸過多,肺結(jié)核,咳嗽,乳汁不足,白帶,經(jīng)閉腰痛。"
⑥《陜西草藥》:"消腫,止痛。治腸風便血,乳閉,乳癰。"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
【選方】①治久年咳嗽:粉條兒菜、鹿銜草、椿芽花、五匹風、排風藤。水煎,燉肉或燉豬心肺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咳嗽吐血:金線吊白米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服。(《農(nóng)村常用草藥手冊》)
③治百日咳:小肺筋草、五匹風、狗地芽各一兩。煎水和蜂糖服(冰糖、白糖亦可)。(《重慶草藥》)
④治小兒疳積:金線吊白米三至五錢。蒸豬肝二至三兩服,或煮水豆腐二至三兩服。(《農(nóng)村常用草藥手冊》)
⑤驅(qū)蛔蟲:粉條兒菜,煎水合醪糟內(nèi)服。(《四川中藥志》)
⑥催乳:鮮肺筋草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⑦治乳閉:蛆芽草三錢,鹿角、沙參、通草、鐵秤鉈各二錢。甜酒一小盅為引,水煎服。(《陜西草藥》)
⑧治風火牙痛:金線吊白米一兩,豬精肉三兩,共煮服。(《農(nóng)村常用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鮮根0.5~1兩,水煎分2次服。小兒用根煮雞蛋,只吃雞蛋即可。治療500余例,均在2~3天內(nèi)見效。
②治療結(jié)核性骨髓炎
用鮮肺筋草全草4兩(干品1~2兩),水煎服,每天1劑。結(jié)合外科局部治療,試治3例,其中1例髖關節(jié)結(jié)核,經(jīng)長期使用青、鏈霉素及異煙肼,未見好轉(zhuǎn),改用肺筋草治療半月,癥狀即迅速改善,瘺管愈合,關節(jié)功能逐漸恢復。
③治療乳腺炎
用法用量同上。治療效十例,證實對初起乳腺炎療效較為滿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76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青藤香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小紅參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