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胡髭草
(《江蘇藥材志》)
【異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披葉薹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披葉薹
多年生草本。稈簇生,三棱形,高達40厘米。葉鞘長;葉線形,長3~25厘米,寬1~2毫米;苞片短,筒狀,具銹色脈紋?;▎涡?,雌雄同株;花序具小穗3~6;雄花小穗著生于莖端,鱗片卵狀披針形,具銹色脈紋,邊緣膜質(zhì),雄蕊3;雌蕊小穗側(cè)生,鱗片長圓狀卵圓形,具銹色脈紋,先端突出成尖刺。囊苞卵狀三棱形,有脈紋,被稀疏柔毛。小堅果三棱形,褐色,柱頭3裂。花期2~3月。
生于林下山坡或路旁。分布我國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南各地。
【化學(xué)成分】莖葉含水分11.32%,灰分8.85%,纖維素40.97%。
【功用主治】《江蘇藥材志》:"治濕瘡、黃水晶晶及小兒羊須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燒灰油調(diào)搽,每日2~3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79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羊胲子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羊脬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