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實
(《本經(jīng)》)
【異名】薔薇子(陶弘景),野薔薇子(《東醫(yī)寶鑒》),石珊瑚(《綱目拾遺》)。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薔薇花"條。
【采集】8~9月采收,以半青半紅未成熟之果實為佳,采得后陰干,密貯,勿泄氣。
【藥材】干燥果實呈卵圓形,長約6~8毫米,具果柄,頂端有宿存花托之裂片。果實外皮紅褐色,內(nèi)為肥厚肉質(zhì)果皮。種子黃褐色,果肉與種子間有白毛,果肉味甜酸。以個大、均勻、肉厚、無雜質(zhì)者為佳。
【化學成分】果實含薔薇甙或蕓香甙,脂肪油(內(nèi)含棕櫚酸、硬脂酸、亞油酸,亞麻酸)。果皮含番茄烴、α-胡蘿卜素。
【性味】酸,涼。
①《本經(jīng)》:"味酸,溫。"
②《別錄》:"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
【歸經(jīng)】《綱目》:"入陽明經(jīng)。"
【功用主治】利水除熱,活血解毒。治水腫,腳氣,瘡毒癰腫,小便不利,經(jīng)期腹痛。
①《本經(jīng)》:"主癰疽,惡瘡結肉。跌(趺?)筋敗瘡,熱氣、陰蝕不瘳。利關節(jié)。"
②《藥性論》:"治頭瘡白禿,主五臟客熱。"
③《綱目》:"治上焦有熱好瞑。"
④《本草匯言》:"涼血解毒。"
⑤《綱目拾遺》:"治產(chǎn)后軟癱。"
⑥《現(xiàn)代實用中藥》:"除風濕。對于浮種、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便不利、腳氣腫滿、霉瘡結痂、癬瘡等皮膚病而致腫滿喘咳、二便不通,心腹脹悶者用此有效。"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壯實體質(zhì)之腎臟炎,腳氣、浮腫:營實(研碎)一錢,苞谷須二錢,接骨木花二錢,薏苡仁二錢,甘草一錢。煎服。(《本草推陳》)
②治血熱癰腫及熱疹暑毒,流連不已:營實子(炒燥、研)二兩,金銀花三兩。曬干浸酒飲。(《千金方》)
③治眼熱目暗:地膚子、枇杷子、營實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侯,以溫灑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
④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期腹痛:鮮薔薇成熟果實三至四兩。煎汁,沖紅糖、黃酒服。(江西《草藥手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81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硬水黃連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鳙魚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