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
(《本經》)
【異名】因塵(《吳普本草》),馬先(《廣雅》),茵抒蒿(《雷公炮炙論》),茵陳(《本草經集注》),因陳蒿(《本草拾遺》),綿茵陳(《本經逢原》),絨蒿、細葉青蒿(《廣西中獸醫(yī)藥植》),臭蒿、安呂草(《江蘇植藥志》),婆婆蒿(《山東中藥》),野蘭蒿(《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幼嫩莖葉。
【植物形態(tài)】茵陳蒿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莖直立,木質化,表面有縱條紋,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細柔毛。營養(yǎng)枝上的葉,葉柄長約1.5厘米,葉片2~3回羽狀裂或掌狀裂,小裂片線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絹毛;花枝上的葉無柄,羽狀全裂,裂片呈線形或毛管狀,基部抱莖,綠色,無毛。頭狀花序多數,密集成圓錐狀;總苞球形,苞片3~4層,光滑,外層小,卵圓形,內層橢圓形,背部中央綠色,邊緣膜質;花雜性,淡紫色,均為管狀花;雌花長約1毫米,雌蕊1枚,柱頭2裂,叉狀;兩性花略長,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縮呈倒卵狀,雄蕊5枚,聚藥,先端尖尾狀,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柱頭頭狀,不分裂。瘦果長圓形,無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礫地。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
【采集】春季幼苗高約三寸時采收,除去雜質,去凈泥土,曬干。
【藥材】干燥的幼苗多揉成團狀,灰綠色,全體密被白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6~10厘米,多彎曲或已折斷;分枝細,基部較粗,直徑1.5毫米,去掉表面的白毛后,可見明顯的縱紋。完整的葉多有柄,與細莖相連,葉片分裂成線狀。有特異的香氣,味微苦。以質嫩、綿軟、灰綠色、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陜西、山西、安徽。此外,山東、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甘肅、福建等地亦產。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同屬植物黃蒿(又名:濱蒿、北茵陳)、小白蒿等的幼苗,在東北等地作茵陳蒿使用。勁直蒿的幼苗在西藏地區(qū)作茵陳蒿使用。
【化學成分】茵陳蒿含具利膽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屬香豆精,
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含率因季節(jié)而異,開花期最高,達1.98%,以及綠原酸和咖啡酸。全草含精油約0.27%;果穗中精油較多,含率達1%。其成分有:β-蒎烯,茵陳炔酮,茵陳烯酮,茵陳炔,茵陳素。還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為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花生酸,褐煤酸?;曳种泻然?。種子中也含蒿屬香豆精及氯化鉀。
黃蒿含蒿屬香豆精,含率因部位和季節(jié)而異,花蕾中有0.5%,花頭和種子中有2%;開花期全草有0.46%,開花前的花頭中有1.52%,但幼苗中不含蒿屬香豆精而含綠原酸。全草含精油約0.6%,以開花期含率最高,約達0.95%。其成分有:側柏醇,正丁醛,糠醛,甲庚酮,葛縷酮,1,8-桉葉素,側柏酮,乙酸?牛兒酯,畢澄茄烯,丁香油酚,α-蒎烯,β-蒎烯,冰草烯等。還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為肉豆蔻酸5.1%,棕櫚酸23.48%,硬脂酸24.43%,花生酸18.04%,亞油酸11.25%,油酸10.09%;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甾醇19.81%。又含另一利膽成分4-羥基苯乙酮。還含膽堿,水楊酸,壬二酸,石竹烯環(huán)氧化物等。根含β-谷甾醇及草酸等。
【藥理作用】①利膽作用
茵陳煎劑、茵陳梔子煎劑、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以3:1.5: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進大白鼠膽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夠明顯,茵陳煎劑對正常人的膽囊收縮(X線檢查)只表現(xiàn)輕度縮小,容積改變不顯著。茵陳的水浸液及精制濃縮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揮發(fā)油的兩種)對急性膽囊插管及慢性膽囊瘺管犬均有明顯利膽作用,推測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質,而揮發(fā)袖的作用則可疑或較弱;但也有報道,從南京茵陳中分離出的揮發(fā)油,對豚鼠有利膽作用。從茵陳及黃蒿的花蕾中分離出的6,7-二甲氧基香豆精,十二指腸給藥,均可使麻醉大白鼠、總膽管插管及慢性膽囊瘺犬的膽汁分泌增加。從茵陳幼苗中提出的綠原酸(水溶性有機酸)對總膽管插管的大白鼠,靜脈注射后約半小時即出現(xiàn)利膽作用,其對數劑量與膽汁分泌增加百分率成直線關系,綠原酸的水解物咖啡酸亦有利膽作用。茵陳蒿湯及茵陳浸膏,可使結扎輸膽管之家兔的血膽紅素降低(因手術所致肝細胞變性的影響僅為次要)。
②對實驗性肝炎的影響
茵陳蒿湯、茵陳蒿及梔子大黃煎劑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陳的水浸液及精制濃縮浸液,對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其利膽作用較對正常犬顯著,茵陳煎劑及茵陳揮發(fā)油對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轉氨酶無影響,但后者能使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對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無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細胞病變的作用。茵陳蒿湯煎劑對家兔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
③解熱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陳蒿湯、蒿陳浸劑對家兔人工發(fā)熱有解熱作用。茵陳及其同屬植物Artemisiatridentata及A.nova的揮發(fā)油,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牛型及人型結核桿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陳揮發(fā)油在試管內能抑制皮膚病原性真菌的生長,其抗真菌有效成分為茵陳炔酮。茵陳能麻痹蚯蚓以及人、豬的蛔蟲。黃蒿1:10對ECHO11病毒有抑制作用,在感染同時及感染后給藥僅表現(xiàn)延緩停用。
④降壓作用
茵陳的水浸劑及精制浸液均有降壓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靜脈注射及十二指腸給藥對大鼠、貓、兔、犬均表現(xiàn)降壓作用,其降壓作用可能系通過中樞以及內臟血管擴張而致;對離體心室纖顫兔心冠脈流量明顯增加,并使其恢復節(jié)律收縮;貓、兔心電圖觀察。可出現(xiàn)一過性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傳導阻滯。
⑤利尿作用
茵陳的水浸液、精制濃縮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對犬均表現(xiàn)利尿作用;茵陳揮發(fā)油對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黃變清。
⑥其他作用
茵陳水煎劑3克/公斤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家兔,給藥2~3周后可使血清膽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較對照組低,但C/P值卻比對照組高,對主動脈弓的病變及內臟脂肪沉著均表現(xiàn)保護作用。茵陳水煎劑在試管內有抗艾氏腹水癌的作用,對接種艾氏腹水癌的小白鼠,僅初期有效。茵陳同屬植物ArtemisiacaerulescensL.油的乳劑,可使小白鼠出現(xiàn)癲癇樣發(fā)作,其作用部位在大腦皮層。四川茵陳水浸液對犬在位腸管與兔離體腸管均有抑制作用,而濟南茵陳的浸劑、煎劑及酒精浸出液,對離體兔腸卻略有興奮作用。茵陳浸液對未孕家兔及產后豚鼠的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呼吸困難,一般在5小時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數致死量為7.246克/公斤。
【炮制】過篩,揀去雜質,除去殘根,碾碎,再過羅去凈泥屑。
《雷公炮炙論》:"去根細銼用。"
【性味】苦辛,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有小毒。"
④《珍珠囊》:"苦甘。"
【歸經】入肝、脾、膀胱經。
①張元素:"入足太陽經。"
②《本草經疏》:"足陽明、太陰、太陽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配梔子、大黃治陽黃;配附子、干姜治陰黃。
①《本經》:"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
②《別錄》:"治通身發(fā)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
③《本草拾遺》:"通關節(jié),去滯熱,傷寒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治天行時疾,熱狂,頭痛頭旋,風眼痛,瘴瘧,女人百瘕,并內損乏絕。"
⑤《本草蒙筌》:"行滯,止痛,寬膈,化痰。"
⑥《醫(yī)學入門》:"消遍身瘡疥。"
⑦《醫(yī)林纂要》:"堅腎,燥脾濕,去郁,解熱。"
⑧《本草再新》:"瀉火,平肝,化痰,止咳發(fā)汗,利濕,消腫,療瘡火諸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宜忌】非因濕熱引起的發(fā)黃忌服。
①《本草經疏》:"蓄血發(fā)黃者,禁用。"
②《得配本草》:"熱甚發(fā)黃,無濕氣,二者禁用。"
【選方】①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fā)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茵陳蒿湯)
②治發(fā)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二兩,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炮)一兩半。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
④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⑤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⑥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⑦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一兩,荷葉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冷蜜水調下,食后服。(《圣濟總錄》茵陳蒿散)
⑧治疬瘍風?。ò矗捍瞬∈巧砩铣霈F(xiàn)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⑨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⑩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⑾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⑿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臨床應用】①治療傳染性肝炎
㈠煎劑:茵陳蒿每次1~1.5兩,水煎服,每日3次,小兒酌減。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32例,服藥后能迅速退熱.對黃疸消失和肝腫縮小亦有明顯的效果。療程平均7天。服藥期間未發(fā)現(xiàn)副作用。治愈后亦無復發(fā)現(xiàn)象。㈡糖漿:茵陳2兩,甘草1兩,紅棗25枚,加水煎至160毫升,再加糖漿40毫升混合。1~3歲12毫升,3~5歲15毫升,5~10歲30毫升,均日服3次。治療14例(其中黃疸型13例),觀察結果:體溫恢復正常平均3天,食欲轉佳平均4.2天,黃疸消失平均7.6天,肝功能轉為正常平均10.5天,肝臟縮小平均10天。㈢5%茵陳注射液:用作經絡注射,每穴成人0.5毫升,小兒0.3毫升。取穴:第一組肝熱穴(在背部5、6胸椎棘突間旁開5分,雙側),肝炎點(下肢外踝上3寸;雙側),右期門。第二組:肝俞(雙),中都(雙),右章門。兩組交替,每日1次。10~45天為一療程,兩個療程間停藥3~5天,一般2~3療程。操作時首先在經穴周圍尋找陽性反應物,如觸到結節(jié)、條索或敏感壓痛,或肌膚隆起凹陷,則為注射點。一般注射1~5次后陽性反應物消失時,再按穴位注射?;蜷_始即無反應物時,則按穴位注射。操作時要求:選擇陽性反應物或經穴要準;進針快,推藥快,撞針快。注射時進針5~8分(期門或章門宜斜刺,不可過深,以免損傷內臟或造成氣胸)。療效:治療急性黃疸型46例,臨床治愈45例,好轉1例;急性無黃疸型12例,臨床治愈10例,好轉1例,無效1例;遷延性肝炎4例,臨床治愈2例,好轉1例,無效1例;慢性肝炎3例,臨床治愈1例,好轉1例,無效1例。
②內服茵陳棗湯引起心律紊亂及阿-斯氏綜合病征
在應用茵陳棗湯(茵陳2兩,棗18枚,水煎早晚分服)治療傳染性肝炎過程中,曾有2例女性成人患者分別在服藥后1和4天發(fā)生心律紊亂及阿-斯氏綜合征的嚴重反應,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發(fā)紺,脈細弱、漸至捫不到,心跳加速,節(jié)律紊亂,出冷汗,抽搐,人事不省,心跳呼吸一度停止。均經及時搶救始脫險。
【名家論述】①《湯液本草》:"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熱也;梔子檗皮湯,治燥熱也;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用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其寒熱也。"
②《本草經疏》:"茵陳,其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fā)黃,小便不利及頭熱,皆濕熱在陽明、太陰所生病也??嗪茉餄癯裏?,濕熱去,則諸證自退矣。除濕散熱結之要藥也。"
③《本草正》:"茵陳,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jié),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干澀,再加涼潤,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尤其所宜。"
④《本草述鉤元》:"茵陳,發(fā)陳致新,與他味之逐濕熱者殊,而滲利為功者,尤難相匹。黃證濕氣勝,則如熏黃而晦,熱氣勝,則如橘黃而明。濕固蒸熱,熱亦聚濕,皆從中土之濕毒以為本,所以茵陳皆宜。海藏謂隨陽黃陰黃皆用之。又云內傷變黃,只用理中、建中,茵陳不必用。試思人身濕熱之病居多,如七情、房勞、酒食違宜,勞役過度,傷其中氣,以累元氣,致脾陰大損,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者,何可勝數。第有因如是之損傷以病黃疸者,亦有損傷而不能調養(yǎng)以成虛勞者,虛勞雖亦有發(fā)黃,實則區(qū)以別矣。海藏所云不必用,當是此類。至于黃證,小便赤澀為濕熱盛,惟小便清白定屬虛,投以茵陳,反為虛虛。然則小便不利及赤澀者,乃濕兼熱甚,大都始于胃,次及脾,更次及腎,自微而甚,皆茵陳之對治。至于內傷,原屬虛證,果至標急,則雖虛而舍本以治標。又有元氣素弱,避滲利之害,過服滋補,以致濕熱愈增者,則有不可拘于久病調補之例。更有勞役傷氣巳甚,復因口食冷物或雨,體脆感其氣,致寒濕相合以發(fā)黃者,此種投姜、附、術、蔻,不得不藉茵陳以化濕,所謂陰黃也。總之,茲物之投于外感之陽黃陰黃皆宜,于內傷之濕熱亦宜,惟于內傷之寒濕合者不宜。蓋內傷寒濕,為陽氣不足之所化,宜投術、附,不可以有余之治法化之也。"
⑤《本草正義》:"茵陳,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濕熱之專藥。濕疸、酒疸,身黃溲赤如醬,皆胃土蘊濕積熱之證,古今皆以此物為主,其效甚速。蕩滌腸胃,外達皮毛,非此不可。蓋行水最捷,故凡下焦?jié)駸狃W,及足脛跗腫,濕瘡流水,并皆治之。其陰黃一證,雖曰虛寒,然亦內有蘊熱,故能發(fā)見黃色,則以入于溫經隊中而掃蕩之,即仲景茵陳附子之法。惟女勞疸一癥,則瘀滯痹著,非僅通利所可奏功,故必以硝石、礬石之峻利者,為刮垢磨光之治,而無取于茵陳也。"
茵陳是一味中草藥,有滋陰補腎之功效。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用茵陳泡水喝,甚至拿來泡茶,茵陳泡水喝或是泡茶有什么功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茵陳是一種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藥材,它除了可以與其他中藥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以外,還可以直接用來泡水喝,對人類身體也有多種好處。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并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茵陳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茵陳對人體結核桿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顯著的消熱利濕,清肝利膽,降血壓等作用,對濕熱黃疸、黃疸型肝炎、胸脅脹痛、膽囊炎、膽石癥以及高血壓、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的作用。眾所周知,茵陳茶具有顯著的保肝的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效果,同時茵陳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及膽紅素的排出,而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屬中醫(yī)“陽黃”范疇。多因內外合邪,致使?jié)駸崽N結于脾胃,阻滯于肝膽,導致濕熱瘀阻,肝膽大于疏泄,濕熱郁蒸,膽汁泛溢肌膚而成黃疸。治宜清利濕熱,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涼血活血,通經止血藥,用以疏利肝經之瘀滯,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肝細胞的恢復,有加速退黃的作用。茵陳能清利濕熱,為治黃之專藥。
茵陳滋陰補腎,清熱解,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等。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等作用。茵陳泡水對肝病有一定的療效。
茵陳蒿30克,茵陳加水煎湯,去渣取汁。
茵陳泡水喝有什么禁忌
茵陳是一種清熱利濕退黃的藥物。如果身體沒什么異常,長期炮水喝的話肯定會對體質有所影響,畢竟是藥三分毒。建議:可以適當飲用,最好不要長期泡水喝。
茵陳的選方
1、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fā)黃者:茵陳蒿300克,梔子十四枚(擘),大黃100克(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茵陳蒿湯)
2、治發(fā)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泡)75克。甘草(炙)50克。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3、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
4、治一切膽囊感染:茵陳30克 蒲公英12克 忍冬藤12克 川軍10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⑤治熱病發(fā)斑:茵陳100克 川大黃(銼碎微炒)、玄參各50克 梔子仁0.5克 生甘草25克.搗篩為散.每服20克 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服.(《圣惠方》茵陳散)
5、治疬瘍:茵陳蒿兩握 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 (先)以皂莢湯洗疬瘍上令傷然后以湯洗之 湯冷更溫洗可作三四度洗 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難忍.(《外臺》引《崔氏方》)
摘要:茵陳又叫茵陳蒿,是菊科的一種青蒿草,只有在春季時節(jié)的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因此叫做茵陳。茵陳味苦、辛,性微寒,藥用價值很高,有保護肝臟、利膽、解熱平喘、預防高血壓、祛風止癢、增強免疫等功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茵陳的功效與作用知識吧。茵陳是什么
茵陳,中藥名。別稱綿茵陳、茵陳蒿、白蒿,是菊科,蒿屬半灌木狀草本植物,植株有濃烈的香氣。茵陳味苦、辛,性微寒。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功效。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濕瘡瘙癢。
茵陳為帶有部分短根的幼嫩的干燥權草,多皺縮卷曲成團狀。主根明顯木質,莖單生或少數,高可達120厘米,紅褐色或褐色,基生葉密集著生,常成蓮座狀;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通常細直,頭狀花序卵球形,有短梗及線形的小苞葉,總苞片草質,卵形或橢圓形,背面淡黃色,有綠色中肋,花序托小,凸起;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花冠管狀,花藥線形,長三角形,瘦果長圓形或長卵形。7-10月開花結果。
分布于中國遼寧、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及四川等地;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俄羅斯也有分布。生長在低海拔地區(qū)河岸、海岸附近的濕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qū)。
茵陳蒿富含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20余種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食用,蒸食,可涼拌均可。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1、保護肝臟
保護肝臟是茵陳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預防治療肝炎,而且能提高肝臟解毒功能,并促進膽汁分泌,能加快膽汁酸和膽紅素的代謝,平時適量服用能保護肝臟,防止肝臟病變,能讓肝硬化與脂肪肝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
2、利膽
茵陳入藥以后不但能保肝還能利膽,它能促進膽汁分泌,也能防止膽汁酸在身體內堆積,加快它們的代謝,對人類高發(fā)的膽囊炎和膽結石都和奶好的治療與緩解作用。
3、解熱平喘
茵陳有著很明顯的解熱和平喘功效,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研究,茵陳現(xiàn)在可以人工合成治療慢性的氣管炎了。
4、預防高血壓
茵陳不但能保肝利膽,還能預防人類的高血壓,把它煎汁以后服用可以提高心臟功能,促進腎上腺激素分泌,而且能擴張血管增加動脈中血液流量,可以讓人們的血壓處于正常穩(wěn)定的狀態(tài)。
5、祛風止癢
祛風止癢也是茵陳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祛除人體內的濕毒也能消滅多種真菌,平時人們出現(xiàn)皮膚和丘疹時可以直接用茵陳煮水來治療,用它直接清洗患者,能止痛止癢,讓丘疹快速消退。
6、增強免疫
研究顯示,茵陳蒿還具有促進白細胞分裂,進而增加白細胞的數量,從而有提高免疫系統(tǒng)中T淋巴細胞活性,達到增強人體免疫的效果。
7、通經
茵陳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取茵陳煎服可以調節(jié)月經,對于由于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閉經有疏通作用,幫助調節(jié)內分泌失調的癥狀。
8、抗癌
茵陳有抗癌及抗過敏的功效,它被廣泛的應用在抗癌領域中。
1、茵陳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jié),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干澀,再加涼潤,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痢;尤其所宜?!侗静菡?br>
2、茵陳治疬瘍風?。ù瞬∈巧砩铣霈F(xiàn)斑塊,白色成片):茵陳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洞奘献胍健?br>
3、茵陳治通身發(fā)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秳e錄》
4、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肚Ы鸱健?br>
5、茵陳堅腎,燥脾濕,去郁,解熱?!夺t(yī)林纂要》
6、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逗纤幬镏尽?br>
7、涼拌茵陳:茵陳蒿嫩莖葉250g,白糖、麻油各適量。將茵陳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切碎放盤中,加入精鹽、味精、白糖、麻油,食時拌勻即成。此菜碧綠清香,甘甜爽口,具有利濕退黃、祛風明目的功效。適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疥瘡,兩目昏花,夜盲等病癥。
茵陳主要功效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
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1、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
2、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3、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fā)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 張仲景茵陳蒿湯)[2]
4、茵陳治發(fā)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5、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 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茵陳治疬瘍風病(此病是身上出現(xiàn)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9、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10、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11、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下,食后服。(《圣濟總錄》茵陳蒿散)[4]
茵陳 藥材鑒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綿軟如絨;莖長7~10c
m,基部較粗,完整的葉多具柄,與細莖相連,葉片分裂成絲狀。葉多裂成絲狀,綿軟如茸;氣微香、味微苦。品質以幼嫩、綿軟、色灰白,香氣濃者為佳。
而鈴茵陳則莖略呈方形、灰黑色、長約60cm;葉對生、羽狀分裂、花萼實似鈴、罐狀,有毛;氣微,味淡。白花茵則莖呈圓柱形、青綠色而微紫;葉卵形、全緣;有的可見穗狀聚傘花序;氣芳香、味辛涼。[5]
藥材應用鑒別
茵陳與青蒿,二者均氣味芳香,能解濕熱,故濕熱黃疸,濕溫,暑溫之證,均可應用。但茵陳主入脾胃,為退黃主藥;青蒿主入肝,膽,功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溫之火,為骨蒸勞熱,瘧疾寒熱及暑溫壯熱所常用。
化學成分
濱蒿含揮發(fā)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對-聚傘花素、苧烯、紫蘇烯、?-水芹烯、百里香酚、?-、?-蒎烯、松油醇-4、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濱蒿素、對羥基苯乙酮及綠原酸等.菌陳含揮發(fā)油, 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苧烯、桉油精、?-蒎烯、莰烯、?-姜黃烯、達瓦酮、茵陳炔酮、丁香酚、異丁香酚、萘、苯甲醛、龍腦.另含茵陳色原酮、6, 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濱蒿素)。另據報道,從茵陳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陳蒿素A、B。[6]
茵陳 藥理作用
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
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擴冠等作用,當然這只是西醫(yī)學提取茵陳成分做出來的研究,臨床應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陳素毒性為中樞抑制,表現(xiàn)為思睡,流涎等。茵陳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惡心,腹瀉,上腹部不適,急性肝膽損傷,亦有心律不齊的報導,但是治療劑量的茵陳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作用。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并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6]
1、利膽作用
本品煎劑、水浸劑、去揮發(fā)油
水浸劑、揮發(fā)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等均有促進膽汁分泌和利膽作用。本品水浸劑0.25g/kg,或精制浸劑(去除及未去除揮發(fā)油)1g/kg靜脈注射于急性膽囊插管
6,7二甲氧基香豆精結構式
6,7二甲氧基香豆精結構式
犬,或以精制浸劑1g/kg給慢性膽囊造痿犬灌胃,不論對健康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犬,均有利膽作用,膽汁分泌量增加時其干重也增加。6,7-二甲氧基香豆素 0.2g/kg或0.3g/kg注入麻醉大鼠十二指腸,30分鐘后膽汁分泌量平均增加50%或180%。慢性膽囊造痿犬灌胃0.3g/kg,3小時內膽汁平均增加73.86%。茵陳色原酮亦為主要利膽成分,能促進膽汁排泄。對羥基苯乙酮對大鼠有明顯的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亦能增加膽汁中固體物、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量,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亦有同樣作用。另有報道,茵陳成分的利膽作用強度依次為茵陳香豆酸A、茵陳香豆酸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色原酮。
注射液
0mg/kg茵陳色原酮、大鼠靜脈注射l00mg/kg茵陳色原酮均有明顯利膽作用,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用不明顯,茵陳煎劑還能降低麻醉犬奧狄氏括約肌緊張度。茵陳二炔,茵陳二酮、茵陳炔內酯亦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2、對肝臟的影響
給于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陳煎劑0.61g,第8天作組織學檢查,可見治療組動物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脂肪變與壞死等均較對照組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口服液
原與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顯著下降,表
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茵陳蒿水煎劑0.25ml/10g 灌胃 給于小鼠,每日2次,連續(xù)4天,測定肝P450含量。結果表明:茵陳水煎劑能使小鼠肝P450含量增加,肝/體重比增大,異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縮短,初步表明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肝酶有誘導作用。由于肝酶除參與藥物代謝外,還參與膽汁酸、膽紅素、類酯和某些毒物的代謝,誘導肝酶可能與茵陳利膽、退黃等功能有關。
茵陳中某些黃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CCl4或半乳糖誘發(fā)的大白鼠肝細胞細胞毒性的作用,其強度依次為茵陳色原酮、東莨菪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黃酮、槲皮素、異鼠李黃素。茵陳蒿湯復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非常顯著地降低急性黃疸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和谷草轉氨酶(SGOT)含量,對血清膽紅素(SB)的作用則較輕微。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肝細胞損害呈強抑制作用。
3、解熱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的影響:小鼠分別腹腔注射茵陳素水懸劑40、80mg/kg,
對照用生理鹽水。各組給藥前的正常體溫分別為37.7?0.06、37.8?0.07和37.7?0.08℃(X?SE),給藥后30分鐘測定體溫,其均值分別為36.3?0.05、35.5?0.04和37.6?0.08℃。給藥組的體溫均較給藥前低,差異非常顯著(P<0.01),對照組無變化。另按40、20mg/kg劑量,腹腔注射兩組小鼠,連續(xù)測定體溫,40mg/kg劑量組降溫持續(xù)可達6小時,20mg/kg組3小時左右體溫逐漸恢復。
對大鼠正常體溫的影響:取體重40-60g大鼠,分別以口服或腹腔注射給于茵陳素,分5個劑量組(125、250、500mg/kg和5、20、40mg/kg),并設氯丙嗪陽性對照和正常對照組。給藥后0.5,1,2,3,4,8小時各測肛溫1次。結果給藥組對大鼠正常體溫均有明顯的下降,作用的強弱與給藥劑量呈正相關,降溫幅度隨劑量加大而增加,作用時間隨劑量增大而延長。一般在給藥后 0.5小時即可出現(xiàn)體溫下降,1-2小時達高峰,維持時間4小時左右。
對鮮啤酒酵母菌致大鼠的解熱作用: 口服茵陳素(1%西黃芪膠混懸)250mg/kg與口服復方安乃近(氨基比林400mg/kg、安乃近600mg/kg)以及口服等體積1%西黃芪膠液作為對照。結果茵陳素與復方安乃近對鮮啤酒酵母致熱大鼠均有較好的退熱作用,均從給藥后0.5小時出現(xiàn)退熱,2小時左右可降低體溫約3℃,維持時間可達4小時左右。
對2,4-二硝基苯酚致熱大鼠的解熱和預防作用:腹腔注射茵陳素40mg/kg與陽性對照氨基比林80mg/kg和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用藥組給藥3小時后的體溫下降速度較生理鹽水對照組有顯著差別(P<0.05),且茵陳素的預防發(fā)熱作用高于氨基比林(P<0.05)。
茵陳素20mg/kg 腹腔注射,對過期傷寒菌和2,4-二硝基苯酚所致熱的家兔均有良好的退熱作用。
4、降血脂、擴張冠脈及促纖溶作用
給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兔灌胃茵陳煎劑3g/kg,用藥2-3周后,治療組血清膽固醇分別下降19.2mg%和30mg%,?-脂蛋白亦明顯下降,動脈壁粥樣硬化較對照組輕,兔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亦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表明茵陳有一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茵陳注射液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可使離體兔心冠脈流量增加。經夏鈣時間測定、抗凝血酶作用觀察、蛋白電泳、纖維蛋白溶解試驗、葡萄球茵聚集試驗、纖維蛋白(原)裂解產物測定等證明菌陳有抗凝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能抑制NE、5-HT、HIS和At-Ⅱ對血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其作用方式與硝酸甘油很相似。
5、降血壓作用
茵陳水浸液、乙醇、水浸液、揮發(fā)油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有降血
壓作用。后者0.4-10mg/kg靜脈注射或十二指腸給藥,對全麻或局麻大鼠、貓與兔均有顯著降血壓效果。此作用不被六烴季胺和阿托品阻斷,不被芐胺唑啉所加強,也不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以1/50-1/10靜脈注射劑量作椎動脈注射時,降血壓強度和全量大致相等,提示其降血壓作用可能為中樞性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在位兔心和貓心的收縮力有增強作用。濱蒿內酯有顯著的降壓和安寧作用。降壓作用比甲基多巴強,犬靜脈注射l0mg/kg可使血壓下降58.6%,持續(xù)時間160分鐘,在同樣劑量下,甲基多巴血壓下降12.4%,持續(xù)時間120分鐘。濱蒿內酯還有利尿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
體外試驗證明,茵陳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枯草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煎劑能完全抑制人型結核桿菌的生長。1:100的濃度對人型與牛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陳色原酮體外試驗對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有拮抗作用。茵陳二炔酮具有較高的抗菌作用,尤其對皮膚病原性絲狀菌作用強大,表現(xiàn)為殺菌作用,經長時間100℃以上高溫處理,其抗菌力仍不減低。在0.25?g/ml濃度下還能完全阻止猩紅色毛癬茵的生長繁殖。濱蒿內酯對鼠角叉菜膠引起的浮腫有抗炎作用。醋酸扭體法和熱板法均顯示有鎮(zhèn)痛作用。
7、對平滑肌的作用
茵陳煎劑和醇浸劑對離體兔腸略有興奮作用。水浸劑可抑制犬在位與兔離體腸肌活動。揮發(fā)油可降低蛙及兔離體腸的活動與張力。精制浸液對兔未孕及豚鼠產后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未孕豚鼠子宮的興奮作用可為苯海拉明所拮抗。
8、對黃曲霉毒素的影響
茵陳蒿水煎劑對致癌劑黃曲霉毒素B1(AFB1)誘導TA98移碼型、TA100 堿基置換型突變變回復突變抑制實驗表明,茵陳蒿水煎劑對AFB1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效果,并呈劑量效應關系。提示可能對預防肝癌有意義。
9、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茵陳具有促進白細胞分裂,增加白細胞數目,提高T細胞的免疫活性,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和誘生干擾素等作用,因而從多方面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茵陳中的咖啡酸具有升高白細胞數目、利膽止血、抗生育等作用??诜痍?50mg/kg可明顯增強移植腫瘤小鼠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10、其他作用
本品及其成分還有抗鉤端螺旋體、殺蛔蟲、平喘、抑殺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MethA細胞作用。
毒性研究
犬每天口服茵陳精制浸液(相當1g劑量的生藥),未見毒性反應,僅有安靜、思睡現(xiàn)象。6,7-二甲氧基香豆精給小白鼠1次口服10g/kg,動物多呈靜臥狀態(tài)、呼吸困難,一般在5小時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數致死量為7.246g/kg。
毒性:6,7-二甲氧基香豆素灌胃對小鼠的半數有效量為940mg/kg。
大鼠每日灌胃50%煎劑5ml,連續(xù)2周,其食欲和體重與對照組無差異。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497mg/kg,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7246mg/kg。死亡大多發(fā)生在服藥后4小時內,死前有陣發(fā)性驚厥。30-50mg/kg靜脈注射,可使部分貓、兔心電圖出現(xiàn)一過性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傳導阻滯。
茵陳二炔酮小鼠急性半數致死量為6.98mg/kg。對羥基苯乙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0.5g/kg,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2.2g/kg。小鼠腹腔注射茵陳素的生理鹽水混懸劑、50%聚乙二醇400混懸劑以及口服1%西黃芪膠混懸劑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262.5?28.0mg/kg;105.0?10.5mg/kg;1373.0?79.0mg/kg。茵陳素毒性為中樞抑制,表現(xiàn)為匍伏、思睡、流涎。
茵陳食療方法
茵陳麥飯
1.茵陳精揀細擇,除去黃葉敗葉,剪掉根部;
2.用清水淘洗七八遍之后,平攤在竹筐里瀝去水分;
3.葉子濕漉漉的時候就開始篩入面粉,不多不少,剛剛能薄薄裹上一層即可;
4.放入食鹽、花椒面、蔥花攪拌均勻;
5.大火蒸8到10分鐘出鍋;
6.剁一些蒜苗或榨點蒜汁,淋點芝麻油,最好再掰幾段干辣子,油潑之后即可食用。
猜你感興趣:
1. 茵陳的功效和禁忌
2. 中藥茵陳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3. 百合花泡水喝的功效與禁忌
4. 生地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5. 黃芪泡水喝的禁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81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淫羊藿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銀扁擔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