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能治什么病|知母有什么作用|知母什么樣真假辨別
知母
(《本經(jīng)》)
【異名】橢母
、連母
、野蓼
、地參
、水參、水浚
、貨母
、矽母(《本經(jīng)》),芪母(《廣雅》)
,提母(《范子計(jì)然》)
,女雷、女理
、兒草
、鹿列、韭逢
、兒踵草
、東根、水須
、苦心(《別錄》)
,昌支((唐本草》),穿地龍(《山東中藥》)
。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
。
【植物形態(tài)】知母,又名:蕁
,請藩(《爾雅》)
,大蘆水、兔子油草
、蒜瓣子草
,羊胡子草、馬馬草
。
多年生草本
,全株無毛。根狀莖橫生于地面
,其上有許多黃褐色纖維
,下生多數(shù)粗而長的須根
。葉基生,叢出
;線形
,長15~70厘米,寬3~6毫米
,質(zhì)稍硬,基部擴(kuò)大成鞘狀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