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常用中藥。始載于《嘉佑本草》。
別名:藿香,枝香(廣東)。
來源: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霍香的地上干燥全株。均為人工栽培。
產地:主產于廣東省。產于廣州市市郊名“石牌霍香”產于高要地區(qū)的稱“高要藿香”,產于海南島地區(qū)萬寧縣者,稱“海藿香”,產于湛江者稱“湛江藿香”。
性狀鑒別:石牌藿香,全長約30~90厘米?;o多為單枝,方圓形,直徑約1~2厘米,表皮灰棕黃色,多細縱紋,并顯四條略下陷的縱溝紋,基莖木質化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上黃色,有白色小髓心約1毫米。在莖基5~9厘米處開始分枝,分枝處稍膨大如節(jié)斷,分枝較多,對生霍互生,分枝下端亦略方圓形,亦有縱溝紋,并有葉柄脫落的殘痕。質漸疏松易折斷,斷面灰綠色,白色髓心漸大。上端莖漸細,方形,除顯縱順溝紋外,密生灰黃色毛茸,并帶有部分皺縮破碎的葉片,莖幼嫩疏松斷面髓心約占直徑的1/2以上。葉面灰棕色,葉背綠色,兩面密生毛茸、氣微異香,味微苦淡。
高要藿香:形態(tài)基本與石牌藿香相同,單枝條稍稚嫩,略輕泡,自中段起則帶有較多的葉片,莖葉上披有較多毛茸、氣味略同石牌藿香。
海藿香:形態(tài)略同于高要藿香,但枝條較細而分枝較多,更顯幼嫩而多葉片、毛茸顯著,氣味不及石牌藿香濃厚。
湛江藿香:莖較幼細而短,近方形,分枝較多而彎曲,節(jié)較疏,表面灰棕色(發(fā)紅)。嫩莖方形,具稀疏毛茸。斷面髓較大。葉片灰綠色,毛茸較粗。氣味不及以上藿香純正。以上四種在商品上統(tǒng)屬于廣藿香類。
以上四種均以莖堅實,葉少,味香濃者為佳。
主要成分:葉和莖含揮發(fā)油,油中主成分為廣藿香醇。廣藿香酮。另含鞣質、苦味質。
功效與作用:止嘔、止瀉、健胃、解熱及發(fā)散風寒。
炮制:主莖切片,分枝切咀,葉生用。
性味:辛微溫。
歸經:肺、脾、胃經。
功能:發(fā)表解暑,化濕開胃,理氣止嘔。
主治:夏傷暑濕,寒熱胸悶,腹痛吐瀉。胃呆不肌。
臨床應用:為夏季治療暑濕的常用藥。
1、用于治療夏季感冒而兼有胃腸癥(有頭痛、腹痛、嘔吐、腹瀉)常配半夏、蘇葉等止嘔、厚樸止瀉,白芷解表,方如藿香正氣丸。
2、用于治療急性胃炎,適宜于因飲食生冷或不潔食物引起者,表現(xiàn)有上腹脹悶、發(fā)熱、疲倦、嘔吐、腹瀉、口臭、舌苔厚膩、脈濡緩??膳?u>陳皮、厚樸、蒼術加強理氣除濕作用,方如不換金正氣散;也可用藿香正氣丸。
3、用于治療中暑而有發(fā)熱、煩渴、惡心嘔吐等癥狀者,用藿香(鮮藿香葉更好)配連翹、半夏以清暑散熱止嘔,方如藿香連翹飲。
附:1、藿香、蘇葉、蘆根均能止嘔,但藿香偏于健胃止嘔。蘇葉偏于發(fā)汗解表。蘆根治胃熱嘔吐;2、藿香葉發(fā)散離較強、藿香梗止嘔力較強;3、陰虛火旺和胃熱嘔吐者不宜用本品。
用量:6~15g。
處方舉例:1、藿香正氣丸(《局方》)。成藥(含藿香、蘇葉、半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甘草),每次1丸,每日1~2次,姜棗湯送服。
2、不換金正氣散(《局方》):藿香6g,蒼術9g,厚樸6g,清半夏9g,陳皮6g,甘草3g,水煎服。
3、藿香連翹飲:藿香6g,連翹6g,制半夏6g,陳皮3g,水煎服。
今天給各位分享藿香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藿香的功效與作用禁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2、霍香的功效與作用霍香有什么功效與作用3、藿香的功效與作用4、藿香有什么用途?5、霍香有什么作用功效?6、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藿香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fā)表解暑的功能。
臨床上多用于治療濕濁中阻、暑濕倦怠、胸悶不舒、腹痛吐瀉等癥。
經典名方“藿香正氣丸”就是用藿香為主藥制成的。
盛夏時節(jié),民間亦有用藿香香薷煮水預防暑熱感冒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性溫味辛,僅適用于有濕困見證的外感,對于風熱外感、陰虛火旺的慢性胃炎、腸炎病人則不太合適。
擴展資料:
藿香正氣類藥物屬于溫熱型的制劑。
所以如果在炎熱的夏季感冒了,但發(fā)熱不明顯,伴有食欲不振、腹脹、舌苔白膩等癥狀,像這樣體內以寒濕為主的患者是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的。
還有,那些經常往來于室內空調溫度過低和戶外烈日炎炎環(huán)境中的人群,受寒邪侵襲所致而導致感冒也是可以使用。
不少人誤認為藿香正氣水是解暑特效藥,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
中暑是因為暑熱內侵,臨床以高熱、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的可能會出現(xiàn)虛脫。
治療應當以清熱瀉火、養(yǎng)陰解暑為主。
人民網——藿香做藥膳開胃又解暑
人民網——藿香正氣水功效多使用謹防陷入誤區(qū)
霍香的功效與作用霍香有什么功效與作用1、藿香的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濁、中和止嘔、發(fā)表解暑。
藿香歸胃、脾、肺三經,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祛風散寒、清熱瀉火、止瀉鎮(zhèn)吐的功效,主要用于發(fā)表解暑,治療夏季溫度過高引起的頭昏、惡心等不適癥狀。
2、藿香還常用于脾胃濕濁引起的胃腸型感冒,包括濕濁中阻導致的上腹部脹滿甚至腹瀉、調節(jié)腸道功能,增強消化能力。
藿香也有治療頭痛、鼻炎、鼻竇炎、胸悶不適等癥狀的功效。
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藿香有殺菌作用,口含它可以除口臭,預防一些傳染病。
夏季用藿香泡茶喝,對暑濕疾病的防治都有較好的效果。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1.解暑
2.止瀉
藿香還有止瀉的功效,對于腸炎、中暑、飲食不節(jié)引起的腹痛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也可用于食物中毒引起的腹脹腹瀉。
也可用于瘧疾,痢疾。
3.治療霍亂
4.殺菌、增強免疫力
5.行氣止痛
藿香還可以治療氣滯胃痛等癥,對于胃脹,胃疼,不思飲食,飯后打嗝等有很好的順氣止痛作用。
6.順氣
它還具有順氣的功效,能夠幫助胃部順氣,緩解胃脹、胃痛等癥狀。
可以將它和一些有類似作用的藥物一起使用。
7.治療胎動不安
藿香這種中藥材具有一定的安胎作用,而且它能緩解惡心嘔吐,平時女性懷孕以后,如果出現(xiàn)胎動不安,或者惡心嘔吐,吐酸水等不良癥狀,都能直接用藿香進行調理。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藿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腸胃健康,而且還能增強我們身體免疫力。
藿香有什么用途?藿香,味甘辛,性微溫,入肺、脾、胃三經,具有開胃口、進飲食、止霍亂、除吐逆的作用。
藿香味辛,入肺經可以調氣。
中醫(y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肺為天之清氣,所以藿香祛除痰濁水濕穢濁之氣,恢復肺的清肅之功能。
藿香味甘性溫能入脾經,同時藿香為芳香之品,可以醒脾燥濕,恢復脾升胃降的功能。
脾氣升清將人體有用的營養(yǎng)物質輸布到全身,胃能降濁,可以將代謝完的糟粕,通過胃的降濁功能排出體外。
藿香屬于中藥當中的祛濕藥,芳香化濕的藥物,它的性味是辛溫的,歸經歸在脾經、胃經、肺經。
它的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濁、中和止嘔、發(fā)表解暑的作用。
臨床當中我們主要用于像濕濁中阻,濕濁導致的中焦的阻滯,導致的上腹部的脹滿、脘腹的嘔吐、脘腹的脹痛、惡心嘔吐甚至腹瀉等等。
特別是暑濕表證,合并暑溫濕溫的初期的時候,像咱們比較常用的像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它里邊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藿香,主要治療脾胃濕濁的疾?。惶貏e是對于感冒引起的,又叫胃腸型的感冒,效果更好。
另外,它能夠治療像頭痛、鼻炎、鼻竇炎等等疾病,腹痛和腹瀉,還有治療胸悶不適。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就是藿香它有殺菌的作用,口含可以除口臭,預防一些傳染病。
夏季我們用來泡茶喝,或者泡茶飲,對暑濕的疾病的防治,預防治療都有效。
霍香有什么作用功效?霍香作用功效:
【功效】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fā)表解暑。
【主治】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呃逆吐瀉,濕溫初起,發(fā)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鼻淵頭痛。
藿香正氣除了祛暑濕治療空調綜合癥外,還有治療胃腸型感冒、急性腸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功效,藿香制劑經過長期使用,尤其是近現(xiàn)代人們對其劑型進行不斷升級后,目前市面上有口服液、膠囊、滴丸、丸劑、散劑等多種劑型可供選擇。
擴展資料
多年生草本。
莖直立,高0.5-1.5米,四棱形。
葉心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
輪傘花序多花。
花萼管狀倒圓錐形。
花冠淡紫藍色,雄蕊伸出花冠,花絲細,扁平,無毛。
花柱與雄蕊近等長,絲狀,先端相等的2裂。
花盤厚環(huán)狀。
子房裂片頂部具絨毛。
成熟小堅果卵狀長圓形,長約1.8毫米,寬約1.1毫米,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
花期6-9月,果期9-11月。
鳳凰網-【每日一味藥】藿香
鳳凰網-夏季除濕正當時,藿香制劑是首選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藿香,又名廣藿香、鮮藿香,有“夏日良藥”之譽,中醫(yī)認為,藿香性味辛、微溫,入脾、胃、肺經,下面具體介紹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和作用
祛暑
藿香具有發(fā)表解暑的功效,治療夏季中暑引起的惡心嘔吐,汗出,昏厥,有很好的作用。
行氣止痛
藿香還可以治療氣滯胃痛等癥,對于胃脹,胃疼,不思飲食,飯后打嗝等有很好的順氣止痛作用。
止瀉
藿香還有止瀉的功效,對于腸炎、中暑、飲食不節(jié)引起的腹痛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也可用于食物中毒引起的腹脹腹瀉。
也可用于瘧疾,痢疾。
退燒
適用于治療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所致的惡寒發(fā)熱,頭痛脘痞。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藿香的功效與作用禁忌、藿香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
藿香是治療夏季受涼感冒和慢性胃炎的常用藥,尤其對胃不舒,悶脹,惡心,泛泛欲吐的癥狀更為適宜,有一定的效果,常與佩蘭、紫蘇等同用。
正常人在夏季將藿香、佩蘭、薄荷一起泡茶每天飲服,可清化暑濕,開胃增食,預防感冒。
關于治療惡心
服用中藥有胃不舒服、惡心反應的病人,藿香是常用藥,可在復方中加入。
化療后惡心欲吐,用了胃復安等西藥后,可再用中藥來和胃增食,用藿香與陳皮、半夏、佛手、白豆蔻等,有助于加速消化功能的恢復。
對妊娠惡心,本品也是常用藥。
治療外感與和胃一般用藿香,止嘔一般用藿梗。
許多化濕的中藥普遍能抑制唾液分泌,如蒼術、厚樸、半夏等,而藿香沒有抑制唾液分泌的作用,對口腔干燥的病人并不禁忌。
廣藿香配伍應用
廣藿香配伍半夏:藿香化濕醒脾、寬中快氣、和胃止嘔;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止嘔。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濕而止嘔吐,用于治療寒濕內阻引起的脘腹痞滿、惡心、嘔吐、腹瀉等癥。
廣藿香配伍砂仁:藿香化濁止嘔;砂仁溫中行氣、安胎。二藥合用,有溫中理氣、止嘔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妊娠惡阻或氣滯脘悶、胃納不佳者。
廣藿香配伍佩蘭:藿香芳香溫煦,散表邪、化里濕、醒脾開胃、和中止嘔;佩蘭氣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濕解暑。二者相伍為用,其清熱化濕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療夏日傷暑、濕濁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悶、惡心、嘔吐、口中發(fā)黏等癥。
【 選方 】
治傷寒頭疼,寒熱,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瀉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產前、后血氣刺痛,小兒疳傷: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一兩,半夏曲、白術、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兩,藿香(去土)三兩,甘草(炙)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并服。(《局方》藿香正氣散)
治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禹講師經驗方》)
治霍亂吐瀉: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回生散)
廣藿香治刀傷流血:土藿香、龍骨,少許為末,外敷。(《滇南本草》)
廣藿香治冷露瘡爛:藿香葉、細茶等分。燒灰,油調涂葉上貼之。(《包會應驗方》)
廣藿香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圣惠方》)
廣藿香治瘧: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廣藿香治小兒牙疳潰爛出膿血,口臭,嘴腫:土藿香,入枯礬少許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廣藿香香口去臭:藿香洗凈,煎湯,時時噙漱。(《摘元方》)
廣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粥
藿香末10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米花將開時,加入藿香粉,再燉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劑。功用解暑祛濕,開胃止嘔。適用于夏季感覺暑濕之邪,發(fā)熱胸悶,食欲不振,嘔惡吐瀉,精神不振等癥。
藿香七鮮茶
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鮮蘆根、鮮石斛各10克。上述七味洗凈切碎,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煎汁去渣即成。代茶頻飲,每日1劑。功用芳香化濁,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適用于小兒夏季熱之發(fā)熱口渴等癥。
藿蘭菊豆英草湯
鮮藿香12克,鮮佩蘭12克,野菊花10克,綠豆衣12克,蒲公英12克,生甘草6克。將上述諸藥共入鍋中,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10歲以下兒童藥量減半,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代茶飲用。功用清熱解毒。適用于小兒痱子等癥。
藿香荊芥防風粥
藿香5克,荊芥5克,防風10克,粳米50克。將荊芥、防風、藿香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煮為稀粥。每日1劑,連用3—5日為一療程。功用驅邪解表,和胃止嘔。適用于外邪犯胃引起的嘔吐。
藿香佩蘭二花湯
藿香、扁豆花、佩蘭、銀花各9克,白糖適量。將上述諸品共入鍋中,水煎1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劑,連服3—5日。功用散熱解毒。治療暑濕傷表型流行性感冒。
藿香露
藿香葉約50克。先將藿香葉剪碎后,放入燒瓶內,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瓶塞,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爐給燒瓶加熱,待燒開后收取蒸餾液即可。每日2—3次,每次1杯約150毫升,溫熱飲用4天左右。功用清暑芳香。適用于暑熱天氣由于感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胸悶氣滯,嘔吐惡心,食欲不振,泄瀉口臭等癥。夏季常飲,效果顯著。
藿香扁豆飲
鮮藿香30克,鮮荷葉30克,鮮扁豆汁30克。將上3味藥用開水浸泡,代茶頻飲。功用清暑熱,爽神志。主治中暑或因暑熱引起的惡心嘔吐。
廣藿香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二)臨床觀察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泡茶飲用和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宜忌】
《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
《本經逢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廣藿香精油的功效與作用
廣藿香是植物香料中氣味最強烈、最持久的—種。它的氣味香甜。帶著—股泥土的芬芳,并結合了花香甜味和麝香味,給人一種踏實、平穩(wěn)的感覺。它的嫩葉一年可以摘收3次,所以提取的精油的價格并不昂貴。
廣藿香原生于東印度群島,是幾個世紀以來的流行香料,甚至還可以作為食物調味品使用。由于廣藿香有抵御飛蛾的作用,亞洲絲綢和羊毛生產商會在運往歐洲的集裝箱里撒上一些,讓衣物充滿異國香味,這可以給西方人羅曼蒂克的遐想。廣藿香目前在南部熱帶地區(qū)已經有廣泛的商業(yè)種植。
早在19世紀初,廣藿香就被做成香包,放在抽屜柜中防蟲。對香水制造業(yè)來說,它也是最好的揮發(fā)保留劑之一。目前,世界上有l(wèi)/3的高級香水在制造過程中都會用到廣藿香。廣藿香精油香氣濃郁,像老酒一樣,保存越久,香味越醇厚,功效越好。
(一)廣藿香精油的療效可大致分為三種
皮膚療效:適合一般皮膚,促進皮膚再生,促進傷口結疤,改善粗糙龜裂的皮膚及各種傷口。幫助減重計劃,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還可以舒解蟲咬蛇傷的痛癢感等。
身體療效:抑制胃口,利尿,對減肥、水分滯留和蜂窩組織炎有極大幫助,化解蟲及蛇咬傷的毒,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心靈療效:屬于較陽性的油,平衡、浪漫、和諧、催情、情緒。強化中樞神經系統(tǒng),平衡沮喪,提神,緩解緊張、焦慮情緒、消除疲勞、嗜睡、營造平衡感。令人有吸引力、興奮作用、使人溫順、有責任感
(二) 廣藿香精油的功效
消除癢痛感:可緩解蚊蟲咬傷的疼癢感。
修復皮膚細胞:對皮膚細胞的新生、修復和傷口愈合作用很強??筛纳品鄞?、皮膚發(fā)炎、腳氣、濕疹、疤痕和燒傷留下的傷口等癥狀。
改善體內濕熱:利尿、止汗、除臭,平衡汗腺分泌過多,消除煩躁、憋悶的情緒。
消除粉刺:粉刺讓肌膚無法光潔亮麗,趕緊使用用業(yè)油將它們全部清光吧!
配方:
廣藿香精油1滴,雪松精油2滴,荷荷芭油10ml。
用法:
將精油與荷荷芭油混合,涂抹在粉刺、面皰上即可。
舒緩濕疹:能減輕濕疹引起的種種不適,且減少發(fā)生的幾率。
配方:廣藿香精油3滴,沒藥精油2滴,天竺葵精油2滴,甜杏仁油15ml。
用法:將精油與甜杏仁油調和,涂抹于長濕疹處即可。
香港腳專用:有香港腳的困擾,且還有腳臭問題嗎?趕緊使用精油泡腳,還能解除足部壓力。
配方:廣藿香精油3滴,丁香精油2滴,甜杏仁油10ml。
(三) 使用宜忌
沒有稀釋過的純精油不宜使用。
避免在懷孕期間使用。
不宜長期使用,每次使用時應控制劑量。如果用量過多,則會對皮膚、心臟和神經產生刺激作用,使人失去食欲。
上一頁全文完(共 16930 字) 展開全部內容
廣藿香的功效是芳香化濁、和中止嘔以及發(fā)表解暑。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據(jù)了解,廣藿香既適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和濕溫初起,也適用于發(fā)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和鼻淵頭痛。
另外,廣藿香的用途十分廣泛,除了藿香正氣散,還有以此為原料提取的廣藿香油,多用于配制丹、膏、丸、散,亦可作化妝品、定香劑和殺蟲劑。
擴展資料
廣藿香的相關明細
廣藿香主產于廣東省,但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產于廣州市市郊的石牌霍香、產于高要地區(qū)的高要藿香、產于海南島地區(qū)萬寧縣的海藿香和產于湛江的湛江藿香。
作為常用中藥之一,廣藿香含有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醛、廣蓄香醇、廣藿香吡啶、表愈創(chuàng)吡啶,以及多種倍半萜如石竹烯、β-欖香烯、別香橙烯、γ-廣藿香烯、β-古蕓烯、愈創(chuàng)木烯等。
-廣藿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89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