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膽子為較常用中藥
別名:苦參子、鴨蛋子。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多年生灌木鴉膽子樹的成熟果實(shí)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廣東
性狀鑒別:核果卵圓形
以果實(shí)成熟
主要成分:鴉膽子苦素A、B
功效與作用:1、抗阿米巴原蟲:體外和體內(nèi)(動物)實(shí)驗(yàn)
2
3、對贅疣細(xì)胞有毒性作用
4、抗病毒:對甲型流行感冒PR8有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大腸經(jīng)
功能:燥濕、殺蟲
主治:痢疾
臨床應(yīng)用:1
2、曾試用于治療瘧疾
,但療效不高,現(xiàn)已少用。3
、外用治雞眼、皮膚尋常疣。用鴉膽子油或碎仁數(shù)粒搗爛后,涂敷于患處,可使贅疣脫下,如能先將皮膚患處稍擦損然后在敷藥,效果更好。鴉膽子油能刺激正常皮膚引起皮炎,用時不要使油觸及正常皮膚。使用注意:鴉膽子對腸胃有刺激
,可引起嘔吐、腹痛、輕瀉或腹部墜脹等副反應(yīng),要裝入膠囊服用,或用桂圓肉包裹服用用量:內(nèi)服每次10~15粒(小兒每歲粒)
處方舉例:鴉膽子仁15粒,用桂圓肉包裹(或裝入膠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9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青果_青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