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柏葉(中草藥名稱:側(cè)柏)(中藥大全科目:柏科)
別名:側(cè)柏葉。
植物名:側(cè)柏。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常綠喬木,常栽培于村莊屋旁或公共場所。
分布:原產(chǎn)我國東北,現(xiàn)各地均有,廣東各縣均有栽培。
入藥部分:葉。
采集期:全年采葉、根、秋冬采果實。
自采地點:家種。
性味:性涼、味苦澀、氣微香。
功能:清熱散毒、破瘀、止血、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1、苦傷吐血、肺燥咳血、血熱妄行、衄血、便血、眼熱、白濁:獨用鮮葉3錢至1兩,或獨用干葉3錢至5錢,清水適量,煎服;2、蘇癆撞紅,配伍用;3、燙傷:用鮮葉擂爛,加適量蛋白調(diào)敷患處。每日換藥2至3次;4、皮膚痕癢流水:用干葉研末,摻患處。
驗方1:(治血熱妄行方)生白花蟛蜞草4兩,生扁柏葉5錢,同擂爛,取汁,加蜜糖2兩,隔水燉2小時,不拘時做一次溫服,每日一次,連服3至5天。
(方解)本方生扁柏涼血清熱;生白花蟛蜞草平肝清心,因其汁黑,取以黑治紅之義,故能涼血止血;配以蜜糖之甘潤,清心潤肺,取其“甘以緩之”之義。生用者,取其去火也。熱謠于內(nèi),迫血妄行,用之恰當(dāng)。
(方歌)血熱妄行扁柏醫(yī),白花蟛蜞草共維持,生用擂汁燉蜜服,甘涼清潤法可師。
驗方2:(治苦傷吐血方)五爪龍根1兩、紅菱根5錢、千白花燈籠根5錢、紅絲線5錢、干扁柏葉5錢、清水四碗,煎成一碗,一次服。
(方解)苦傷咳血,多由勞倦積瘀,血阻清道而成,方中五爪龍根行氣活血,白花苦燈籠根去瘀,紅菱根開郁;紅絲線清金寧肺;干柏葉止血。凡氣傷積瘀者,用本方治療,其效卓著。
(方歌)苦傷咳血五爪龍,紅菱白花苦燈籠,紅絲扁柏能止血,寧肺清金效最隆。
驗方3:(治眼熱方)干扁柏葉5錢、干犁頭草5錢、蜜棗5錢、清水二碗,煎成一碗,不拘時服。
(方解)本方犁頭草為輕浮上升之品,能消風(fēng)清熱,干扁柏涼血去瘀,瘀去腫消,風(fēng)散熱除。對于風(fēng)熱眼患者,用之有效。
(方歌)眼熱腫紅視不清,犁頭草性能輕升,加入清涼側(cè)柏葉,腫消熱散目能明。
附錄:(實)用鹽腌咸,止咳除痰,用1錢,清水煎服。
(根)治勞傷咳血,干用5錢至1兩,清水煎服。
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本文地址:/post/161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9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