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蓮(中藥材植物名:蛇脷草)(植物科目:山梗菜科)
古籍名:半邊蓮《本草綱目》。
別名:蛇脷草。
植物名:半邊蓮。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多年生柔弱草本。為一常見的野草。生于田基、落旁或淺水溝或潮濕的曠地上。
分布:本省水稻栽培區(qū)處處可見。長江以南各省亦有。
入藥部分:全草。
采集期:全年有產(chǎn),春夏最盛。
自采地點:家種及野生山坑邊。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解瘡毒、利水。
主治、用量和用法:1、蛇咬傷:生用,和片糖搗爛敷傷口;2、百足(蜈蚣)咬傷:生用,和片糖搗爛敷傷口;2、白濁:生用1至2兩或干用5錢至1兩,清水煎服。
驗方:(治蛇咬傷方)半邊蓮、七星劍、寮刁竹、蛇王草,各5錢、清水三碗半,煎成一碗,沖酒,熱服。
(方解)廣州諺云:“身有半邊蓮,不怕共蛇眠?!笨芍脒吷弻ι咭幸欢ㄗ饔?。七星劍消腫解毒,寮刁竹、蛇王草搜風通竅,加酒沖服,藥力更速。
(方歌)半邊蓮蛇咬傷,清腫解毒力最長,七星刁竹蛇王草,加酒沖服力更強。
參考資料:《本草綱目》半邊蓮為清涼解毒藥,治毒蟲蛇傷,并用于癰疽疔瘡、燙火傷,有利尿解毒作用,對各種化膿病、發(fā)熱、煩悶、血中毒有急救解毒之功。
《廣東省中醫(yī)驗方交流匯編》公開治療毒蛇特效方:半邊蓮(火用半枝蓮)、過溝龍、黃開口草、七葉一枝花、野韭菜、兩箭草、扇子草,以上七種藥個等分,榨取其汁,和粘適度,捏成扁圓并和波珠大,陰干,貯備用,不可受潮或沾水。療效:治療毒蛇咬傷中毒及其他蟲咬傷,且有對蛇類懾服控制作用,入此有此藥餅,手持玩弄,蛇蟲不咬人。
《廣東中醫(yī)》(1958.9)介紹:半邊蓮治漆中毒,將汁涂,數(shù)次而愈,治發(fā)熱不退,有退熱作用,外用止創(chuàng)傷出血,可治驚風、鵝口瘡,取汁涂口或內(nèi)服。
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本文地址:/post/15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93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