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邊藕(中藥材植物名:三白草)(植物科目:三白草科)
古籍名:三白草《唐本草》。
別名:田邊藕。
植物名:三白草。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谷、溝邊、溪旁或地濕的地方。
分布:廣東各地均有分布。
入藥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點:濕潤地。
性味:性寒冷、清熱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小便刺痛:生用1至4兩,清水煎后沖沙糖服;2、血淋,配伍用;3、花柳白濁:生用1至4兩,加豬瘦肉同煎服;4、紅腫熱毒大瘡:生用加片糖搗爛、外敷患處。
驗方:(治紅淋方)塘邊藕1兩,劉寄奴1兩,扁柏1兩,清水三碗半,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塘邊藕退熱散瘀,下達小腸,劉寄奴活血止痛,扁柏涼血又能止血,合為涼血散瘀,止血之劑,治熱性血淋有效。
(方歌)熱脹膀胱迫血流,塘邊藕退熱清陰,加入劉寄奴扁柏,散瘀止痛愈血淋。
參考資料:李時珍云:“三臺草生田澤畔,八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如蓼,葉如“章胚”及“青葙”,四月其顛三葉,面上三次變作白色,余葉仍毛不變,五月開花成穗,結細實。根長白虛軟、有節(jié)須,狀如“泥菖蒲”根。氣味甘辛寒,有小毒。根療腳氣風毒脛腫,搗研酒服甚驗。又煎湯洗疣瘡。
《唐本草》主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炎、破癖,除積聚、消療腫。
《藏器》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瘧及胸膈熱痰,小兒痞滿。
《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成份含有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正壬酮。
《本草推陳》南京民間草藥名為白節(jié)藕;用治火淋,虛淋,黃疸。
《植物名實圖考》湖南民間用作治筋骨痛及夫人調(diào)經(jīng)。
《百花灣》配神仙對坐草治黃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9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