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腰部,“痛”,疼痛,“點”,很小的部位。此穴能緩解治療腰痛,故名“腰痛點”。
腰痛點穴位于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jié)中點處(腕背橫紋下1寸),一手兩穴。
功能作用:舒筋通絡,化瘀止痛。
主治疾?。貉韧矗?,急性腰扭傷,手背紅腫熱痛,小兒急、慢驚風,頭痛,耳鳴等。
穴位配伍:
腰痛點配腎俞、后溪、委中,治腰扭挫傷。
腰痛點配外關、中渚、合谷、陽池,治手背紅腫熱痛。
腰痛點配委中,主治急性腰扭傷。
腰痛點配八邪,主治手背腫痛。
腰痛點配人中,主治小兒急驚風。
臨床運用:現(xiàn)今常用于治療急性腰扭傷。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腰痛點3~5分鐘,可以治耳鳴、頭痛、坐骨神經(jīng)痛等。
刮痧療法:用刮痧板角部刮拭腰痛點穴2分鐘,稍微出痧即可,可治療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等。
按摩療法:
掐按腰痛點3~分鐘,可治療腰扭傷。
用大拇指指尖順時針按揉3~5分鐘,每天按摩,可以治耳鳴、頭痛等癥狀。
腰扭傷俗稱“閃腰”。一般人常在彎腰抬重物時突然閃到腰,希望各位要避免這類動作。急救重點在于保持舒適的姿勢休息及冷敷二項。腰扭傷是起因于彎腰取重物時,腰部肌肉突然的拉扯所致。
腰部扭傷時第一要維持舒服的姿勢,清靜歇息。這時可弓著腰伏躺在床上,但不能躺在過于綿軟的床墊子上。應防止仰躺、兩腳挺直這類姿勢。那樣不僅提升疼痛,更有可能使足部麻木。冰敷可緩解疼痛。因此何不以濕純棉毛巾冰敷腰部。
輕度的閃腰,只需歇息個1—2天均可以全自動治愈。但若疼痛不斷或越來越痛,則需盡快就診(整形科)。除此之外,不單單是肌肉疼痛,腰椎間盤也有可能造成腰痛,因此腰痛時依然應到醫(yī)院體檢。往醫(yī)院門診時,盡量不必讓傷員行走。最好是使傷員維持最舒適的姿勢,用車送他到醫(yī)院。
歇息:躺臥硬床,腰兩邊用枕芯(或沙包)擠擋,使其少動清靜。兩手自抱雙膝,可以緩解疼痛。導引:導引或扎針經(jīng)外奇穴腰痛點。在手臂側,當?shù)诙暗谏衔逭乒侵虚g,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jié)圓心處。一側二穴。導引或留針20分鐘,一日三次,與此同時令患者自伸曲和置放腰10次以上,止痛有效果顯著。
停止工作、工作,肯定臥床休息。應平躺于硬床上,床邊墊一厚被、腰下墊一軟枕,可緩解疼痛和減輕肌肉痙攣。扭到當日不必敷熱和推拿按摩,以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產(chǎn)生出血和加劇浮腫。24小時后,局部可以用敷熱、中醫(yī)推拿、拔火槽等醫(yī)治,或食用鹽炒熱布袋子敷患部,或用手指尖、掌緣或半握緊拳頭的手勻稱地敲打腰背部受傷的全身肌肉。
還可以用活絡油、酒釀等擦抹、按揉患部,以推動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調(diào)合血氣。骶位置的全身肌肉、肌腱、肌肉筋膜等皮下組織忽然遭受伸展而超出其彈性限度而致的亞急性損害。急性腰扭傷后可馬上發(fā)生強烈疼痛,乃至有腰部破裂感。這時。腰部害怕主題活動,走動艱難,情況嚴重乃至臥床不起時不可以翻盤。腰部的疼痛為延續(xù)性的,干咳、打噴涕、腹腔用勁等都可以使疼痛加重。
穴位是位于體表的人體精氣營血等各種機能物在經(jīng)脈循行過程中的聚集、灌注和傳輸部位。穴有大體上處于人體表的凹陷處。在體上下縱橫分布著十二經(jīng)路及臟腑八大脈,它們中分布有上千個穴位。有在經(jīng)路線上循行的“經(jīng)穴”,“絡穴”,也有不在經(jīng)路線上的“經(jīng)外奇穴”或“阿是穴”。武術解穴療傷的方法與中醫(yī)骨傷科有密切的關系,并且相互影響。武術解穴療傷的方法與中醫(yī)骨傷科有密切的關系,并且相互影響。在解穴療傷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點穴不僅能損傷人體,當改變點穴的力度和方式時,點穴亦能治療疾病,在針灸按摩手法的影響下,逐漸形為一種習俗的民間療法。
常見急病點穴救治法:
1、點壓陽陵泉穴治膽絞痛
膽囊炎、膽結石發(fā)作右上腹發(fā)生劇烈絞痛,若距醫(yī)院較遠,病人可在右小腿外側腓骨頭下尋找壓痛敏感點,此點多在陽陵泉穴上。
兩手大拇指分別按壓此穴,并持續(xù)按摩2分鐘,可獲良好止痛效果。
2、點壓三陰交穴治腎絞痛
腎絞痛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所引起的外科急癥。由于疼痛劇烈,患者苦不堪言。此時,可用大拇指點壓揉按三陰交穴(在內(nèi)踝上3寸處),反復按摩3—5分鐘,腎絞痛即可緩解。
3、點壓至陽穴緩解心絞痛
心絞痛發(fā)作常伴有胸部壓迫、窒息感,病情十分危急。此時可手持五分硬幣,用硬幣邊緣按壓至陽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臥位低頭垂臂,兩側肩胛角下緣連線交于脊背正中點即是此穴),每次按壓3—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解。若每日定時按壓3—4次至陽穴,可有效防止心絞痛發(fā)作。
4、點壓合谷穴治暈厥
中暑、中風、虛脫等原因所致暈厥,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病情緊迫,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續(xù)2—3分鐘,暈厥很快消失。然后去醫(yī)院對癥治療。
健康提醒:憋尿當心排尿性暈厥
5、點壓勞宮穴治血壓
驟升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或激動,血壓會急劇上升,對患者生命有極大威脅。此時,可按壓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可控制血壓并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方法為:用大拇指從勞宮穴按壓始,逐個按壓到每個指尖,左右交換按壓,按壓時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心血管專家給高血壓患者的幾點度夏忠告
6、點壓足后跟止鼻衄
勞動、外出等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生鼻出血。在無藥、距離醫(yī)院又遠的情況下,可迅速掐捏足后跟(踝關節(jié)與跟骨之間凹陷處),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起止血作用。
點穴按摩可以憑借兩手取患者的體表穴位通過揉壓打點等手法疏通經(jīng)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地。按摩點穴能疏通氣血,通經(jīng)活絡,動員機體的潛在力量,調(diào)動全身氣血從而達到抗病及延年益壽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69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jīng)外奇穴:胃脘下俞穴(經(jīng)絡秘密)
下一篇: 中醫(yī)穴位歸納:3個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