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飄浮也。白,肺之色也,此指穴內(nèi)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溫熱水濕云系。該穴名意指膽經(jīng)的陽熱風氣在此化為溫熱之性的水濕云系。
本穴物質為天沖穴傳來的陽熱風氣,至本穴后風氣勢弱緩行,散熱吸濕后化為肺金之性的溫熱水氣,如同云氣飄浮于天部,故名。
附注:足太陽、少陽之會。
穴位含義:膽經(jīng)的陽熱風氣在此化為溫熱之性的水濕云系。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溫熱的水濕云氣。
運行規(guī)律:散熱吸濕后循膽經(jīng)下行頭竅陰穴。
浮白穴,屬足少陽膽經(jīng),位于側頭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
所謂浮白,乃是因為膽經(jīng)的陽熱風氣在此穴轉化為溫熱的水濕云系,如白色的霧氣一樣,漂浮在頭頂之上。
所謂的水濕云系,直白的說,就是肝火旺盛,直達頭頂,淤積此穴,導致頭部毛細血管供血障礙,毛囊無法得到來自血液的營養(yǎng),黑素細胞無法合成黑素顆粒,白發(fā)自然浮上頭頂。
取穴方法:浮白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沖穴與完骨穴的弧形連線的中三分之一與上三分之一交點處。
功能作用:清熱除濕。
主治疾?。侯^痛,頸項強痛,耳鳴,耳聾,齒痛,瘰疬,癭氣,臂痛不舉,足痿不行。
穴位配伍:
浮白配風池、行間,治偏頭痛、目赤腫痛;浮白配聽會、中渚,治耳鳴、耳聾;浮白配腎俞、太溪、耳門,治耳鳴、耳聾。臨床運用: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熬夜失眠造成的白發(fā)。
艾灸療法: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療法:
浮白穴是專門治療白發(fā)的穴位。人什么時候會長出白發(fā)呢?經(jīng)常熬夜不睡覺或者經(jīng)常失眠,導致血不養(yǎng)肝,腎陰(腎血)不足的時候就會肝熱,肝火就會上來,也就是虛火上來了,頭發(fā)就白了,這就叫“浮白”。
按摩手法:用點按法,大拇指指腹按住太溪穴,力度由緩變強,逐漸用力深按,保持5-6秒,然后松開。以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每次點按3-5分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73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足少陽膽經(jīng):頭竅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