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太原有個女子叫粉蓮,因受了丈夫李小牛的氣得了病。李小牛請了許多醫(yī)生都沒治好,就去請傅山先生(思想家、書畫家,又精通醫(yī)學)。
傅山說:“這個病,不見病人也能治,只是我手頭藥味不全,你去撿一塊雞蛋大小的深色石頭;用溫火煎,水煎少了,再添上繼續(xù)煎。啥時候煮軟了,你來拿藥。千萬注意,不能讓水干了,要人不離火?!?/p>
李小牛撿了一塊雞蛋大小的深色石頭,但是添了七七四十九次水,石頭還沒軟。妻子坐起來問:“是不是煎法不對?”
小牛說:“傅山先生就是讓這樣煎的?!?/p>
妻子說:“要不,我看著火,你看去問問?!闭f著下了炕。
小牛去問傅山先生:“已經(jīng)煎了兩天了,藥引怎么一點也不見軟?”
傅山反問:“現(xiàn)在誰替你看火?”
“我妻子看著呢?!?/p>
“她病已好啦。此病要治首先得消氣。她見你那么沒明沒黑地煮石頭,氣就消了。氣消則肝木蘇,肝木蘇則脾胃自然運谷。她能替你煮石頭;說明病已好了?!?/p>
小?;丶乙豢矗拮硬」缓昧?。
? “三十八歲盡可死,棲棲不死復合年”,初知他時,他是一位勇?lián)褡宕罅x,堅持反清復明的忠貞之士;“懸壺濟世,不為名相,當為名醫(yī)”,步入杏林,他是一位濟世救人,在婦科疾病上有獨到見解的仁愛之人。推開歷史的大門,羅先生的大作拉近了我和他的距離,在這些冰冷的贊譽下我看見一個立在天地之間有血有肉的大寫的人--一襲紅袍,心中不忘柔情,眼中充滿堅定,手中緊握仁心。
? ? ? ? ? ? ? ? ? 心中柔情唯予妻
? 他也曽遇到想要用一生去呵護的那個人—張靜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幼年的孩童癡語竟成就了一生幸福的羈絆,成婚那天蓋頭下美得不可方物的靜君也成了他心里永遠忘不了的美好。此后琴瑟調(diào)和,傅山靜心學問,妻子操持家務。不久之后,他們也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傅眉,是舉案齊眉的眉。但就在這時,上天仿佛和他開了個玩笑,帶走了靜君。過去的恩愛時刻像一把尖刀劃過他的心頭,微微一想起就疼的要命。他便緘口不言,一生也沒有再娶妻納妾。這深深的愛與思念也是他致力于婦科疾病的重要原因。就像文中說的那樣:“很多人說愛你一生,但做到的人又有幾個呢”。但他確實做到了,將內(nèi)心的柔情只予一人。
? ? ? ? ? ? ? ? ? 眼中堅定忠義情
老師遇難,變賣家產(chǎn),千里相隨,即使面對的是強大的勢力集團也毫不畏縮。這是你“明月共,漾孤篷”的義氣;朝政昏暗,憤世抨擊,拒官不做,即使面對的是天子的多次征召也堅持真我。這是你“不墜青云之志”的堅守;外族入侵,多次起義,不為當朝,即使面對的是無情的絞殺追捕也不忘復明。這是你“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忠心。新褲子在《生命因你而火熱》中唱到:“勇敢的你,站在這里,面龐清瘦卻驕傲。”在那些食不果腹,東奔西走的日子里,對老師,對國家深切的義與忠支撐著你的靈魂,也成就著你的驕傲。
? ? ? ? ? ? ? ? ? 手中仁心濟天下
? 家人的紛紛離去,百姓的水深火熱,在讓你痛心的同時并沒有壓垮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你。背起行囊,問道五峰山,拜還陽真人郭靜中為師,為醫(yī)的念頭一旦種下便根深蒂固。你與草藥為友,與醫(yī)書做伴 ,一邊反清復明,一邊治病救人。不收取醫(yī)藥費是你對患者的仁愛,致力于婦科疾病不僅是你對亡妻的思念,對古方的補充,還是你對婦女的尊重,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對醫(yī)書的特殊保護,是你的智慧,更是你想讓后人免受病痛折磨的仁心大愛。此等大仁大愛是為醫(yī)者與眾人須永遠學習并不斷挖掘的思想寶庫。
?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在《古代的中醫(yī)》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傅青主,為他的忠義,他的深情,也為他的仁心。在他的身上我深深地明白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這句話的含義,醫(yī)者不但醫(yī)人,更醫(yī)人心,醫(yī)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弊病 ?!?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我很慶幸在現(xiàn)在便知道了他和他的故事,這將使我的一生受益。
傅山自謂, “老莊二書,是我生平得力所在, 旋旋細字旁注, 當精心探索, 若省得一言半句, 便有受用, 可由入道” 。
傅山自稱為道家,說:“老夫?qū)W老莊者也,于世間諸仁義事實薄道之,即強言之,亦不能工。”《霜紅龕集》 卷 1 7《書張維遇志狀后 》) 說明他不屑于稱頌儒家的“仁義” ,并公開以“異 端”自命。在《霜紅龕集》中,傅山多次提到“吾師莊先生”、“我本徒蒙莊”、“吾漆園家學”、“老夫?qū)W老莊者也”。無論是從生活形態(tài)、思想氣質(zhì)還是藝術(shù)追求上,傅山都刻意向莊子學習。他詩作中有這樣兩句:“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表明他的高風亮節(jié)和特立獨行的精神。
“軒轅道士”的“軒轅”二字首先指的是黃老之學的兩大始祖之一的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秉S帝姓公孫,因居于軒轅之丘,故名曰軒轅。他曾戰(zhàn)勝炎帝于阪泉,戰(zhàn)勝蚩尤于涿鹿,被諸侯尊為天子。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黃帝和老子的思想經(jīng)過齊國與楚國的的大力發(fā)展,以至于在戰(zhàn)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漢初立國,崇尚的也是這種“清凈無為”的黃老思想。黃老學在漢代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統(tǒng)治者集團信奉黃老之學,由是黃老思想全面運用于漢初政治,達到了“文景之治”的繁榮。從學術(shù)角度看,《淮南子》、嚴遵《老子指歸》、河上公《老子章句》的許多觀點都反映出黃老思潮的影響;受現(xiàn)實影響,西漢道家多以老子思想為依據(jù)批評政治,討論國是。影響所及,如《史記·外戚世家》載漢景帝之母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shù)”。漢景帝則“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jīng),始立道學。敕令朝野,悉諷誦之”。黃老之書升格為經(jīng)在漢武帝尊六經(jīng)之前。這些都為其后在民間繼續(xù)發(fā)展奠定了根基。漢初的“文景之治“就被認為是黃老之學的又一次成功的政治實踐。而四子真經(jīng)所代表的玄學是除了儒學外唯一被定為官學的學說。
從傳說中的祖先炎、黃二帝,到20世紀新中國的締造者們,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空前活躍的百家爭鳴,到當今現(xiàn)代思想、文化、科技熏陶下的一代風流——在漫長悠久而又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曾經(jīng)在各個領域中涌現(xiàn)過多少杰出的人物,創(chuàng)造出多少豐碩的成果!他們就像綿延起伏的山脈上那一座又一座高峰,給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中華民族增添了無限風光!而生活在17世紀的傅山,就是這些高峰中的一座。
傅山,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中國人的名字,往往帶有時代色彩,并且寄寓著父母或者本人的理想與情操。如果說“鼎臣”這個名字具有濃厚的封建政治理想和傳統(tǒng)禮教色彩,那么改名為“山”,就較為符合傅山的思想性格特點——用傅山的老師袁繼咸的評語說,就是一種“山林氣”,而改字“青主”,則更加突出了傅山自強不息、超凡脫俗的創(chuàng)造精神。傅山有兩句詩就是“青主”的注腳:“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青羊庵三首》)從他一生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成就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確實稱得上當時中國思想文化界一座拔地凌空、多姿多彩的奇峰!
傅山生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跨越了兩個朝代,頑強地生活了79年。他生活在怎樣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又是怎樣一種生活呢?“蕩蕩乾坤病,戔戔肺腑收”(《病發(fā)示眉仁》),這兩句詩是傅山自己一生的切身感受,它形象而概括地描繪了一個矛盾交織、激烈動蕩、天崩地裂的時代和一個清醒的知識分子因此而撕心裂肺的痛苦的靈魂!傅山的前半生,是統(tǒng)治中國近300年的明王朝最后的37年。在中原和西南地區(qū),農(nóng)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激化,農(nóng)民起義的烽火燃遍了全國。在東北,民族斗爭愈演愈烈,民族戰(zhàn)爭連年不斷。在明王朝內(nèi)部,閹黨和東林黨之間在黨爭中互相消長,此起彼伏。而作為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思想文化界,充斥著性理的空談、復古的迂論、陳腐的八股和柔媚的藝術(shù)作風。在傅山39歲這一年,即公元1644年,發(fā)生了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甲申之變,先是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的旗幟插上了北京城頭,崇禎皇帝吊死在萬壽山;后是滿清的鐵騎跨過了山海關,旋即踏遍中原。這對傅山來說,不啻是天崩地裂——雖然也在預料之中?!叭藲q盡可死,棲棲不死復何年!”(《甲申集·甲申守歲》)以甲申為轉(zhuǎn)折點,傅山的后半生,又趕上清王朝統(tǒng)治中國近300年的最初40年,清軍野蠻的鎮(zhèn)壓、屠殺和掠奪,漢族人民普遍的反抗,抗清義軍的頑強戰(zhàn)斗,南明王朝的茍延殘喘,以及清廷對漢族知識分子的思想統(tǒng)治、文字獄和籠絡收買……這又是一段血腥而動蕩的歷史!大矛盾,大動蕩,包含著血與淚的大痛苦,卻也孕育和錘煉著大人才!就在這樣一個時代,在思想文化界產(chǎn)生了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傅山、李禺頁、顏元、屈大均、呂留良、潘格平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他們雖然各具特色,但都關心民間疾苦和民族興亡,不同程度地具有初步民主思想和唯物主義哲學傾向,掀起了17世紀后半期的一股進步思潮,可以說形成了繼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活躍局面。其中傅山與顧、黃、王、李、顏,被梁啟超并稱為“清初六大師”,這是僅就學術(shù)成就和思想影響而言的。如果從思想解放的程度、學術(shù)領域的寬廣、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成就、醫(yī)道醫(yī)術(shù)的造詣等多方面看,傅山更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多才多藝,多所建樹,氣象萬千,光彩奪目,確非其他人可企及。
在政治和社會舞臺上,傅山一生有三件大事:早年,曾作為山西學生的領袖,為昭雪平反袁繼咸冤案,反對腐朽的宦黨和黑暗的暴政,領導全省諸生進京請愿,持續(xù)半年,成為中國近代早期學生運動的先聲。中年,曾從事秘密反清活動20余年,在49歲時被逮下獄,一年有余,幾經(jīng)嚴訊,備極拷掠,抗詞不屈,絕食9日,抱定必死的決心,堅持斗爭,終于獲釋。晚年,他主要從事著述,曾先后接待或拜訪了昆山顧炎武、容城孫逢奇、富平李因篤、周至李禺頁、和川戴務旃、彭城閻爾梅、番禺屈大均等一大批在野的文人、學者,以及當時尚未仕清的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禎、太原閻若璩,實際上成為在野的思想文化界的領袖和代表之一,并以73歲的高齡,絕食七日,堅持斗爭,拒絕參加清廷為籠絡漢族知識分子所舉辦的博學鴻詞科考試,拒絕做清朝的官。這些壯舉在他所處的時代確實夠得上特立獨行,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是最為突出的。
在思想學術(shù)方面,傅山不僅堪與顧、黃、王并駕齊驅(qū),而且比他們思想更解放,在反對以道統(tǒng)自居的理學說教、沖破儒家傳統(tǒng)思想束縛方面,戰(zhàn)斗精神和獨創(chuàng)性更強。他博覽經(jīng)史子集,開創(chuàng)諸子學,精通音韻學與名學(邏輯學),擅長金石遺文之學,確實無愧于同時代人的這種評價:“學究天人,道兼仙釋(《柳崖外編》),”“博極群書,時稱學海”(郭《傅山傳》)。
在文學藝術(shù)方面,傅山的詩文思想性、現(xiàn)實性極強,寫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古奧老拙,慷慨蒼涼,奇思逸趣,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書法草楷篆隸,無不精工,豪邁不羈,獨辟蹊徑,名滿天下,當時評價“在王鐸之上”(戴廷木式《與張爾公書》);繪畫古雅入神,寫意曲盡其妙,《圖繪寶鑒》評論說:“其才品海內(nèi)無匹,人不能盡識也?!?br>在醫(yī)學方面,他精通醫(yī)經(jīng)脈理,擅長婦科及內(nèi)外諸科,當時“人稱醫(yī)圣”(蔡璜《傅山傳》)。
傅山在他的著作和書面題款上,也經(jīng)常署名為公之它,亦作公他,又號石頭、石道人、石老人、嗇廬、隨厲、六持、丹崖子、丹崖翁、濁堂老人、青羊庵主、不夜庵老人、傅僑山、松僑老人、朱衣道人、酒道人、酒肉道人,或徑稱居士、傅道士、傅道人、傅子,又稱老蘗禪、還陽真人、真山、僑黃真山、五峰道人、龍池聞道下士、觀化翁、觀花翁、橘翁、大笑下士、西北之西北老人。用現(xiàn)代的話說,傅山也許算得上世界上“筆名”最多的作家之一吧,而這些筆名又無不體現(xiàn)了這座“奇峰”的經(jīng)歷、思想和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1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王繭麾焦土復影
下一篇: 畢矮巧罵吃素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