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叫張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張僧繇在寺廟的墻上畫四條金龍。張僧繇用三天的時間就畫好了,并且畫得非常像真龍。大家聽說后,都去觀看,發(fā)出陣陣贊嘆聲。可是,當(dāng)人們走近一看,卻發(fā)現(xiàn)每條龍都沒有眼睛。張僧繇解釋說:“如果我給龍加上眼睛,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都不信,堅持要他加上眼睛。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給兩條龍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兩條龍騰地一聲飛上了天!
畫龍點睛的寓意:畫龍點睛是說,只要抓住了問題的關(guān)鍵,就能解決問題。
畫龍點睛造句: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寫得非常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guān)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清朝乾隆年間。
這天,揚州城來了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年輕人,年輕人身上除了一支古色古香的毛筆,再無其他東西。
年輕人在市集擺了一個畫攤,以賣畫為生,他畫的全是花鳥魚蟲,珍禽猛獸,無論什么動物,都畫得栩栩如生,跟真的一般,直欲破紙而出,另人驚嘆不已。然而年輕人從來不對自己的畫題款留字,所以沒有人知道年輕人的名字,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人們只知道揚州城里多了一位畫技不凡的年輕畫師。
很快,年輕人的威名就傳遍了整座揚州城,很多人慕名前來找他作畫,他亦來者不拒,無論你要什么動物的畫,他都能傳神般的給你畫出來,讓人拍案叫絕。年輕人來到揚州城的第六天中午,熾白的.太陽高懸青天,熱不可言。他正在畫攤上畫一幅《白虎嘯天圖》,畫中的白虎血口大張,雙目如電,威風(fēng)凜凜地立在一塊巨石上仰天長嘯,那嘯聲似乎已經(jīng)穿破畫紙,殺進了所有圍觀的人的耳膜,另人莫名的心底生畏。當(dāng)他把這幅畫完成時,人們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叫絕,他對眾人微微一笑,道:“多謝各位給在下捧場?!?br>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手執(zhí)紙扇,又瘦又高的中年人,他對年輕人的《白虎嘯天圖》大加贊賞了一番,然后嘆息道:“小哥畫技如此了得,卻埋沒在這市井之地,真可惜?!闭f罷搖頭不止。有人馬上認(rèn)出了中年人,說道:“這不是楊明韓楊知府的師爺汪為嗎,怎么在這?”另一個人“哼”地一聲,道:“他楊明韓派人來這還會有好事?定然又是在搜羅人才,好花樣百出地討好皇上?!?br>
年輕人聽到眾人言語,朝汪為拱手道:“原來是汪師爺,不知找在下何事?”汪為哈哈笑道:“果然是快人快語,我家老爺想請你過府一敘?!蹦贻p人道:“只是過府一敘這么簡單?”汪為道:“就這么簡單?!蹦贻p人沉吟片刻,道:“好吧,我們這就走吧。”
大伙都沒想到年輕人答應(yīng)得這么爽快,頓時心生鄙夷,唏噓一片,那楊知府可是出了名的臭名昭著,對百姓不問不聞不說,苛捐雜稅的花樣更是層出不窮,搞得百姓怨聲載道,但苦于無處告發(fā),只得忍。汪為見眾人唏噓不止,臉上青筋根根突出,氣憤已極,喝道:“叫什么叫,你們都不想活了?!北娙寺犓@么一叫,唏噓之聲更是大作,汪為無奈,今天出來得急沒帶上兵衛(wèi),否則定將這些刁民狠狠教訓(xùn)一頓,當(dāng)下無暇多想,拉起年輕人揚塵而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8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負(fù)隅頑抗人物故事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