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鎮(zhèn)守北平(今北京)、以后起兵發(fā)難,奪了帝位,即明成祖(公元1403—1425 年在位)。
明成祖想到確立太子的事必須盡快辦好。他有三個兒子,按理應該是長子高熾繼承皇位??墒抢隙呶蹙庸ψ载?,很想奪取太子的地位,明成祖也認為高熙像自己,有心偏袒他。
兵部尚書金忠卻不贊成廢嫡立庶,經(jīng)常在成祖面前勸說應該確定嫡長子的地位。金忠在擔任兵部尚書前是隨軍占卜的,成祖非常相信他。到底確立誰為太子呢?明成祖猶豫不決起來。
金忠就和大臣解縉(公元1369—1415 年)等人商量如何調(diào)解,湊巧成祖就立太子的事向解縉征詢意見,解縉趁機說道:“皇長子忠孝仁義,在天下百姓中有著很高的威望,立他為太子上合天意,下合民心,是順理成章的事,陛下不可再三心二意的了?!?/p>
成祖只是認真地聽著,并不表示態(tài)度。
解縉突然想起一件事:皇長子10 年前得子,他的妻子張氏分娩前,成祖在夢中見到太祖贈給他一個大印,上面刻有“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因此成祖十分喜愛這個長孫?,F(xiàn)在長孫已經(jīng)十歲了,長得活潑可愛,聰明絕頂,很討成祖的歡心。如果現(xiàn)在趁機提起這個長孫,成祖一定在確立太子的問題上傾向于皇長子。于是又向成祖進言道:如果把皇長子撇下一邊不提,陛下也應該為長孫的前途著想??!這個孩子,誰看見了誰都喜歡的。”
明成祖聽解縉說到長孫的事,果然十分喜悅,有了幾分松動。過了幾天,成祖拿出一幅虎彪圖,要大臣們題詩作詞,借此聽聽在立太子一事上的意見。
解縉凝視著面前的這幅畫,只見一只雄虎身邊依偎著幾只幼虎,神態(tài)親昵可愛。他立即想到何不趁機作詩諷諫一番呢?于是揮筆寫道:
虎為百獸尊,
誰敢觸其怒?
唯有父子情,
一步一回顧。
成祖看完詩,暗暗佩服解縉的含蓄和忠誠。其他大臣也都主張立嫡長子。成祖這才定下決心,當即宣布立嫡長子高熾為皇太子。
1. 【解縉敏對,文言文翻譯】 】 解縉曾跟皇上游御花園。
皇上登上橋,問解縉:“這該怎么講?”解縉答道:“這叫一步高一步?!钡鹊交噬舷铝藰颍噬嫌謫査瑯拥膯栴},解縉答道:“這叫后邊總比前邊高?!?/p>
皇上十分高興。一天,皇上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里有喜事嗎?(你)能否作一首詩?!?/p>
解縉就說:“君王昨夜降金龍?”于是皇上說:“是個女兒?!苯饪N忙說:“化作嫦娥下九重?!?/p>
皇上說道:“她已經(jīng)死了?!苯饪N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p>
皇上說:“已把她投水里了。”解縉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p>
皇上本想用假話難住他。解縉已說出了詩,皇上不禁深深感嘆解縉的才思敏捷。
2. 文言文《王艮傳》翻譯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為進士。廷試對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廣,王艮第二,李貫第三。三人都是同鄉(xiāng),一同被授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設文史館讓他們居住。王艮參與編修《太祖實錄》及《類要》、《時政記》等書。由此許多重要著作均由他來負責整理。此外王艮還多次上書談論時務。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與妻子訣別時說“:食人之祿,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苯饪N、吳溥與王艮、胡靖相鄰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們都聚集在吳溥屋內(nèi)。解縉陳說大義,胡靖也奮激慷慨,唯獨王艮流淚不語。三人離去后,吳溥之子吳與弼年紀尚幼,他嘆道:“胡叔叔能死節(jié),是大好事?!眳卿邊s說:“不對,只有王叔叔會死?!闭Z音未落,只聽胡靖隔墻在喊:“外面吵鬧得很,要小心看著小豬?!眳卿呋仡^對吳與弼說道“:一只豬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內(nèi)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解縉則驅(qū)馬前去拜謁,成祖十分高興。第二天,解縉推薦胡靖,胡靖應詔而至,叩頭謝恩。李貫也迎附成祖。后來成祖拿出建文帝時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縉等編閱。涉及兵、農(nóng)、錢、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語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毀。成祖趁機從容問李貫、解縉等說:“你們應該都曾為此受封過吧?”眾人未答,只有李貫叩首說道:“臣確實未曾有過?!背勺嬲f“:你認為沒有就是好嗎?拿其食祿,擔負其事,當國家危急之時,作為近臣卻毫無建議可以嗎?朕特別討厭那些引誘建文帝破壞祖法,擾亂國政的人?!焙髞砝钬炆秊橹性?,被牽連獲罪,死于獄中。臨死時嘆道:“我愧對王敬止??!”
3. 【明史金幼孜文言文翻譯】 【譯文】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
建文二年(1400)中進士。后被授予戶科給事中。
成祖即位后,改任翰林檢討,與解縉等人同在文淵閣當值,再升為侍講。當時,翰林院和坊局之臣在東宮講書,都先要準備所講的經(jīng)義,由閣臣閱正后,呈皇上批覽,然后才得進講。
解縉講《書經(jīng)》,楊士奇講《易經(jīng)》,胡廣講《詩經(jīng)》,幼孜講《春秋經(jīng)》,幼孜借此呈上《春秋要旨》三卷。 永樂五年(1407),進升幼孜為右諭德兼侍講,并傳諭吏部,說在內(nèi)閣當值的胡廣、金幼孜等人已任滿,不要改作他任。
七年,幼孜隨從皇上到北京。第二年北征,幼孜與胡廣、楊榮隨行。
圣駕駐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幼孜獻上銘,楊榮獻上詩,皇上都以最高等級給予慰勞。
皇上敬重幼孜的文學才華,所過山川要害,總命他加以記載。幼孜就在馬鞍上當場起草。
使者從瓦剌來,皇上召幼孜等人傍車輿而行,談論敵方之事,對他很親信和倚重。他曾與胡廣、楊榮和侍郎金純迷路陷在山谷中。
天黑時,幼孜從馬上掉下來,胡廣、金純?nèi)ザ活?,楊榮為他結鞍再行,走了一會兒幼孜又掉下來,楊榮便將自己的馬讓給他騎,第二天才到達行在所。那個晚上,皇上派出十幾名使者追尋楊榮和幼孜,但都沒有找到。
他們回來后,皇上非常高興。此后每次北征,幼孜都隨從,他還寫下了《北征前錄》和《后錄》。
十二年他受命與胡廣、楊榮等人編纂《五經(jīng)》和《四書》、《性理大全》,升為翰林學士,十八年他與楊榮一起升為文淵閣大學士。 二十二年(1424)幼孜隨從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憊,皇上向群臣問對策,沒有人敢回答。
只有幼孜說不宜深入,皇上不聽。到達開平時,皇上對楊榮、幼孜說“:朕夢見神人兩次說上帝好生,這是什么兆頭?”楊榮、幼孜回答說:“陛下此舉,固在于除暴安民。
但火燒昆侖,玉石俱焚,望陛下留意?!被噬贤馑麄兊囊庖?,當即命他們起草詔書,詔諭各個部落。
軍隊回到榆木川時,皇上駕崩,秘不發(fā)喪。楊榮到京師報喪,幼孜護梓宮返回。
仁宗即位,幼孜被任為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不久加封為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
這一年十月命幼孜、楊榮、楊士奇在承天門外一起審查并記錄囚犯的罪狀?;噬线€下詔給法司,審查重案囚犯必須會同這三位學士一起辦,皇上對他們的委任更重了。
皇上御臨西角門閱覽廷臣的制誥,對三學士說:“你們?nèi)撕湾苛x、夏原吉兩位尚書,都是先帝舊臣,朕正靠你們來輔佐。朕曾見前代君主不喜歡聽直言,雖是一向所親近的人,也因為懼怕君主之威而順從君主的旨意,緘默不言以討好君主。
賢良之臣,所言不被采納,便會退而閉口。朕與諸位愛卿應當引以為戒?!?/p>
幼孜等人叩頭致謝。洪熙元年(1425)幼孜進升為禮部尚書,仍兼大學士、學士,并支給三職俸祿。
幼孜不久請求回家探母。第二年,他母親去世。
宣宗即位后,詔令幼孜出來任職,修撰兩朝實錄,充任總裁官。宣德三年(1428),幼孜持節(jié)到寧夏,冊封慶府郡王妃。
他所經(jīng)過的地方,都詢問士兵和百姓疾苦,回來后上奏皇上,皇上都嘉許并采納了。隨從皇上巡邊,度過雞鳴山時,皇上說“:唐太宗仗著其英武征遼時,曾經(jīng)過此山?!?/p>
幼孜回答說“:太宗不久便后悔這一戰(zhàn)役,所以修建了憫忠閣。”皇上說“:此山在元順帝時崩塌了,成為元朝滅亡的征兆?!?/p>
幼孜回答說“:順帝是亡國之主,就是山不崩,國也必亡?!毙铝辏?431)十二月幼孜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贈少保,謚文靖。 幼孜為人平易,沉默寡言,心胸開闊。
雖很受皇上寵信,但他自己更加謙虛。他給自己起居之室命名為“退庵”。
他病重時,家人囑咐他請求身后之恩,但幼孜不聽。他說“:這種做法是君子所恥的行為?!?/p>
4. 文言文《明史 王艮傳》原文以及翻譯是什么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進士。燕兵①薄京城。艮與妻子訣曰:“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復生矣?!苯饪N②、吳溥③與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N陳說大義,靖亦奮激慷慨,艮獨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與弼尚幼,嘆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变咴唬骸安蝗?,獨王叔死耳。”語未畢,隔墻聞靖呼:“外喧甚,謹視豚⑤。”溥顧與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須臾艮舍哭,飲鴆⑥死矣。
翻譯: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為進士。廷試對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廣,王艮第二,李貫第三。三人都是同鄉(xiāng),一同被授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設文史館讓他們居住。王艮參與編修《太祖實錄》及《類要》、《時政記》等書。由此許多重要著作均由他來負責整理。此外王艮還多次上書談論時務。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與妻子訣別時說“:食人之祿,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縉、吳溥與王艮、胡靖相鄰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們都聚集在吳溥屋內(nèi)。解縉陳說大義,胡靖也奮激慷慨,唯獨王艮流淚不語。三人離去后,吳溥之子吳與弼年紀尚幼,他嘆道:“胡叔叔能死節(jié),是大好事?!眳卿邊s說:“不對,只有王叔叔會死?!闭Z音未落,只聽胡靖隔墻在喊:“外面吵鬧得很,要小心看著小豬?!眳卿呋仡^對吳與弼說道“:一只豬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內(nèi)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
5. 解縉敏對,文言文翻譯 】 解縉曾跟皇上游御花園。
皇上登上橋,問解縉:“這該怎么講?”解縉答道:“這叫一步高一步。”等到皇上下了橋,皇上又問他同樣的問題,解縉答道:“這叫后邊總比前邊高?!?/p>
皇上十分高興。一天,皇上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里有喜事嗎?(你)能否作一首詩?!?/p>
解縉就說:“君王昨夜降金龍?”于是皇上說:“是個女兒。”解縉忙說:“化作嫦娥下九重?!?/p>
皇上說道:“她已經(jīng)死了?!苯饪N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p>
皇上說:“已把她投水里了。”解縉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
皇上本想用假話難住他。解縉已說出了詩,皇上不禁深深感嘆解縉的才思敏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1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解縉巧辯打玉桶
下一篇: 王真布袋子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