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米芾在安徽無為縣任縣令時,曾巧斷過這樣一件案子。
有個做買賣的李老漢,上縣衙哭訴三家鄰居賒欠了他的貨款,賴賬不還:一個鄰居叫侯山,說要進一批山貨,將李老漢的銀子全借走了;另外兩個鄰居叫馬有德和朱進城,說要幫李老漢換貨,將他店里的貨物悉數(shù)拿走了。但都是銀兩有借無還,貨物有出無進,搞得他身無分文。
米芾便把三個鄰居找來對質,他們都異口同聲:“生意人講究的是貨銀兩訖,即使賒欠,也有憑證,他無憑無證,純屬誣告?!?/p>
李老漢連聲叫屈:“大老爺明鑒,這三個惡鄰欺小人目不識丁,所立借據(jù)都是偽證。幸虧我旱作防備,記下賬目,請大老爺審查。”說著呈上一卷畫。
三個鄰居也不相讓,說道:“這種瞎涂亂畫算得了什么賬目?”
米芾拿過畫卷一看,見幾幅畫雖然畫得都很粗糙,但形象可辨。他端詳了一會兒,就頻頻頜首,若有所思,對三個鄰居說道:“這畫卷,可是真憑實據(jù),鐵證如山,你們休得抵賴?!?/p>
三個鄰居還是不認賬。米芾指著一幅畫說:“這里有只猴子背靠著一座大山在吃山貨。難道不是你侯山賒欠他銀子做山貨生意嘛?”
然后,他指著另一幅畫說:“這匹馱貨的馬,蹄下有個嬰兒,但是馬屈著腿沒有往嬰兒身上踩下去,這不就是馬有德行嗎?這馬馱的貨正是你馬有德搬走李老漢的貨物?!泵总烙种钢粡埉嬚f:“看這頭豬在城門內拱食,這些食物都是人們吃的東西,明明指出你朱進城從李老漢店中搬走的貨物。”
在審理此案時,米芾特地將李老漢的街坊鄰居都找來旁聽。其中不乏有正義感的人。因為以前他們覺得李老漢拿不出賬目,又講不出畫中的內容,所以有話也不敢說?,F(xiàn)見米芾一眼看透了事實的真相,也就紛紛出頭作證,說他們曾耳聞目睹過三人向李老漢借過銀兩,搬過貨物。而三人生意越搞越興旺,李老漢卻變成了個窮光蛋。
米芾對著侯山等人斥責道:“物證、人證俱在,你們還有何說?”
侯山、馬有德、朱進城三人見抵賴不過,只得當堂將本息全數(shù)歸還給李老漢。李老漢收回本錢,重整旗鼓,生意又興旺起來。
米芾《苕溪詩帖》白話釋義:
我將要前往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戲作苕溪詩呈給各位朋友。襄陽漫仕(米芾自稱,祖籍太原,因其祖父徙居湖北襄陽,曾在襄陽居?。┟醉辍R驗橄奶斓拿篮盟芍裎伊粼谶@里,如今為了領略秋天的美景,我要前往苕溪去看那兒的溪山。
平日總是歌詠白雪,現(xiàn)在我要到那里創(chuàng)作采菱的歌謠。鱸魚擺在飯桌上好像一縷縷的玉一樣,橘子開滿洲頭綻放團團的金光。在這水宮的無限美景中,讓我追隨著前人謝靈運(旅圣)的足跡在這里盡情地游玩一番吧。
半年的時光可以依傍在修竹林里歇憩,三個時節(jié)能夠欣賞美麗的花朵。慵懶地傾倒惠泉酒小酌,每每點杯壑源茶細細品嘗。主人賢友良多,擺席開筵,環(huán)看四周的群峰,它們也被宴會的嘩鬧聲打破了沉靜。早起去朋友家歸還書簡,便不由得因思念家鄉(xiāng)而嗟嘆不已。
我在這里居住半年,接連與諸位勝友共飲。可是我因為身體有恙,每次相約自己只是制備菜飯漫談而已,時常還向劉、李、周三位朋友借書。
喜好慵懶閑適的生活卻無法推卻朋友的盛情,自知窮困哪里希冀通達。貧窮并非道理的拙劣,得病才發(fā)覺養(yǎng)心的功效。農(nóng)家小院可以留客,青冥的天空任憑鴻雁們自由飛翔。乘著秋帆追尋賀懷智的足跡,載著美酒乘船過江東。
厭倦從仕的生活到處流落,不斷地驅車四處游玩。熱的時候隨便找個地方住下??鞗龅募竟?jié)就順著河流往東邊飄去。到了新的地方親近或是陌生的人聚在一塊,身處異鄉(xiāng)感覺也像在家鄉(xiāng)一樣??粗帜艽┡帜苁筹柕淖约?,便覺得心中有愧于貧窮但博學的古賢人梁鴻。
旅游飲食都因得遇相知而小駐,像在水上飄來飄去的漁家一般只因有興致便去游玩。詩句寫滿了游玩荊水的感聞,邁向時卞峰胸襟甚為豁然開朗,勝句連篇。渡過剡溪仿佛在追尋戴公的足跡,游覽古梁國一定要賦上一篇。傍晚漁歌接連響起,情景如畫,還有小船作陪,何等愜意!
與密友從春天分開,紅薇已經(jīng)開過,萬物繁茂的夏天也將過去。成簇的枝頭上鳥兒很是自得,似乎含情脈脈地看著我。漫野間蘭花點綴出絢爛的顏色,漆黑的夜晚坐在船頭只有岸邊的石頭與河水相碰對聲,仿佛石頭在與我對話一樣。卻看那可憐的皎皎明月,依舊灑滿船中,凄清如許。
原文:
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襄陽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會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游。 半歲依修竹,三時看好花。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嘩。
朝來還蠹簡,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歲,諸公載酒不輟。而余以疾,每約置膳清話而已,復借書劉、李,周三姓。 好懶難辭友,知窮豈念通。貧非理生拙,病覺養(yǎng)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厭鴻。秋帆尋賀老,載酒過江東。 仕倦成流落,游頻慣轉蓬。
熱來隨意住,涼至逐緣東。入境親疏集,他鄉(xiāng)彼此同。暖衣兼食飽,但覺愧梁鴻。 旅食緣交駐,浮家為興來。句留荊水話,襟向卞峰開。過剡如尋戴,游梁定賦枚。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 密友從春拆,紅薇過夏榮。團枝殊自得,顧我若含情。漫有蘭隨色,寧無石對聲。卻憐皎皎月,依舊滿舡行。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苕溪詩》是米芾元祐戊辰(1088年)八月八日從無錫去往苕溪(今屬浙江湖州)時所作的六首詩,是米芾的經(jīng)意之作。詩題稱“將至苕溪戲作呈諸友”,其中包括五律六首。從詩中的內容可知,這時侯米芾是在無錫,已經(jīng)從春天住過夏天,到這八月(秋中)間才預備離開無錫到湖州去,此卷正是其將要離無錫時寫的。
米芾自撰《頭陀寺碑》里說道:“元祐戊辰,集賢林舍人,招為苕吾之游九月二日道吳門,以王維畫古帝王易于龍圖閣待制俞獻可字昌言之孫彥文。翌日,與丹徒葛滿、字季憂檢閱審定。五日吳江舟垂虹亭題。”
這時候米芾已經(jīng)離開無錫,正從蘇州下船,經(jīng)行江向西出發(fā)。到湖州約在重陽之前,其時應在書此卷之后不久。詩中又有“涼至逐緣東”和“句留荊水話”之句,那是指到江東——蘇州、湖州之前,原曾旅居湖北。
林舍人是林希,萬歷《湖州府志》載,林希在元祐二年(1087年)就任湖州太守,到元祐四年(1088年)由呂溫卿接任。
此卷寫于元祐三年戊辰,正是林希知湖州時。唐顏真卿曾作湖州刺史,所以米芾以魯公比林氏。這些就是米芾作此六首詩的情景。
米芾書《苕溪詩》時,年三十八歲,比他的另一個行書代表作品《蜀素帖》僅早四十余天,《苕溪詩》也是他的書法風格逐漸成熟時期的作品。
文章賞析:
《苕溪詩》中側鋒運用十分豐富,而且有些夸張,“看”中撇的筆畫是夸張的側鋒運用,又有些飛白意味,毫無做作的嫌疑。
《苕溪詩》中橫豎筆畫大多重入輕收,以側鋒重按起筆,然后調為中鋒,行筆迅速,顯得痛快淋漓。
每個字筆畫的長短粗細、屈伸正側,乃至整篇各個組成部分所占空間的大小、疏密,都極富變化??傊褪恰颁h勢郁勃,揮霍濃淡如煙云,變怪多態(tài)”側鋒的使用,給米芾的字增添了千般風流,萬種儀態(tài)。那種爽利超逸的氣質在筆鋒的肆意揮灑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苕溪詩》中用筆方圓并用,變化跌出,米芾習慣在用筆之中方和圓結合在一起使用,方中有圓,圓中寓方,張力十足。
在《苕溪詩》中方圓的運用極為普遍,圓轉處穩(wěn)健雄厚,氣勢雄渾,頗有顏真卿風韻;方折處果敢迅疾,意趣天然。
每一個線條都剛柔并濟,富有彈性。米芾用筆藏露變化十分明顯,幾乎每個筆畫中都有藏露,信手拈來,非常自然,使鑒賞者能感受到極為強烈的韌勁。
從先前的“秀、瘦、雅、透”到清代鄭板橋稱米元章論石之“瘦、皺、漏、透”之說,都是對米公品石、相石經(jīng)驗的高度概括一方奇石,如果具備這“四字真言”,它必有那陽剛之謂,外形輪廓棱角畢現(xiàn),剛硬修長,中軀堅挺,不腫不疲,骨氣顯然,也就是所謂的“瘦”,側重于石體外部輪廓的整體變化,給人清奇古怪,風骨嶙峋之感;如石之表面起伏跌蕩, 紆回峭折,陰陽正背,石膚富于變化,又就有了皺的蒼桑;加上石體玲瓏多孔,左右上下宛轉相通,布局自然,有路可循,四處通達,內部變化多端,這樣就具備了”四字”的全部精 。
它們各有側重,但又相互協(xié)調,相互掩映,給賞者以心靈震撼。也正是這種從外形到內在的極富變化的矛盾沖突又有著統(tǒng)一和諧,即出人預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獨特審美觀,迎合了當時以米芾為代表的士大夫們?yōu)槿颂幨碌男膽B(tài),他們陶醉其間,衷愛奇石,修身養(yǎng)性,我想這也就自然成了米芾的嗜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芾收藏之《靈根》供石
人物檔案
姓名:米芾
別名:米黻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北宋
祖籍地:山西太原
出生地:湖北襄陽
出生日期:公元1051年
逝世日期:公元1107年
職業(yè):詩人、書法家
其他成就: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
其他作品:《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珊瑚帖》、《蜀素帖》等
宋仁宗皇佑三年(《晉太保謝安石帖后》有句云:“余年辛卯,今太歲辛已,大小運丙申丙辰,于辛卯月辛丑日,余于辛丑丙申時獲之,此非天耶?”),米芾在一個官宦世家出生,祖父曾祖父等人都是武職。
出生于一個官宦世家,可想而知,米芾一定自幼就受到了極好的教育。不過與祖輩都以武職入官場不同,米家人對于米芾的教導卻更傾向于文字方面。
米芾《群玉堂米帖》自敘云:“余初學顏書,七、八歲作字,至大一幅,書簡不成?!睆倪@里可以看出,米芾大概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練字了。
《襄陽縣志·古跡》:“襄州新學記碑:貞元五年盧群撰,羅讓行書?!_讓字景宜,……讓書襄陽學記最有名。米元章始效其作,后乃超邁入神耳。宋人避英宗本生于濮安懿王諱,故或稱羅遜”。從這里可以知道,米芾七八歲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啟蒙老師是當時襄陽著名的書法家羅讓。
《米海岳年譜》:“五年庚子,手帖云:余年十歲米芾簡介,寫碑刻,學周越、蘇子美扎,自成一家,人謂有李邕筆法,聞而惡之?!彼纬斡游迥?,大概十歲的時候,米芾開始學習碑刻,以周越、蘇子美為師。勤奮練習之后,不想自成一家,小有成就。
《米公祠及米芾族裔脈源考》:“自宋治平四年隨母閻氏離鄉(xiāng)到京都汴梁,其母內廷侍側英宗高皇后,他自然邀幸得遷”
宋治平四年,米芾跟隨母親遷到京都汴梁,米母進入宮廷侍奉宋英宗高皇后?!度卧~》:“以母侍宣仁皇后藩邸米芾簡介,恩補校書郎……”
魏平柱《米芾年譜簡編》:“神宗熙寧元年戊申(1068年),恩蔭入仕為秘書省校書郎當在本年。”
大概是因為米母在宋英宗皇后還在潛邸的時候就侍奉在右,功勞頗高,米芾因為母親得以恩蔭入仕為秘書省校書郎。
雖然是因為母親的恩德,才得以進入朝廷為官。但是并不代表米芾本人并沒有才能,他最后憑借自己的能力,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雖然沒有出將為相那樣,位高權重,但是至少也不是六七品芝麻小官的品級。
米芾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官,沒有什么大錯,也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一直到紹圣二十年的時候才去世,享年八十歲。
1. 關于米芾小時候學習的故事
學書 米芾小時候在私塾館學寫字,學了三年,也沒學成。
一天,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村里。米芾聽說這秀才寫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
秀才翻看了米芾臨帖寫的一沓紙,若有所悟,對他說:“想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不過,貴點,五兩紋銀一張?!?br>
米芾一聽嚇了一跳,心想:“哪有這么貴的紙,這不是成心難為人嗎?”秀才見他猶豫了,就說:“嫌貴就算了!”米芾求學心切,借來五兩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吧,三天后拿給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著五兩紋銀買來的一張紙,左看右看,不敢輕易使用。于是翻開字帖,用沒蘸墨汁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想著每個字的間架和筆鋒,這樣琢磨來琢磨去,竟入了迷。
三天后,秀才來了。見米芾坐在那里,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紙上卻一字未寫,便故作驚訝地問:“怎么還沒寫?”米芾一驚,如夢方醒,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道:“我,我怕弄廢了紙。”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了三天,寫個字給我看看吧!” 米芾提筆寫了一個“永”字。秀才拿過來一看,這個字寫得很好,比先前寫的字大有進步,于是問道:“為什么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為這張紙貴,我怕浪費了紙,不敢像先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 “對!”秀才打斷米芾的話說:“學字不只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懂得寫字的竅門了,我該走啦?!闭f著,秀才揮筆在寫有“永”字的紙上添了七個字:“(永)志不忘,紋銀五兩?!?br>
又從懷里掏出那五兩紋銀還給米芾,便出門上路趕考去了。 米芾一直把這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時刻銘記這位苦心教誨的啟蒙老師,并以此激勵自己勤學苦練。
(故事亭中國名人故事 /mr/zg/)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后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輟,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薄爸怯莱幊删?,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鐘(繇)、索(靖)也,可永勉之?!?br>
他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據(jù)孫祖白《米芾米友仁》)。
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范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嚴謹。
2. 關于米芾小時候學習的故事
宋代著名畫家米芾小時家境不富裕,花學費在私塾學寫字三年亦長進不大。
一日,他聽說有位路過村里的趕考秀才寫字好就去請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臨帖后說:“想要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可紙貴,五兩紋銀一張?!?br>
米芾心想哪有這樣貴的紙,但出于學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后拿給我看?!?br>
回到家,米芾捧著這張用五兩銀子買來的紙,左看右看也不敢輕易使用。于是對照字帖,用沒蘸墨水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反反復復地琢磨,把一個一個的字印在心里。
三天后,秀才來了,見米緝龔光夾叱蝗癸偉含連芾正坐在桌前,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呢,紙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驚訝地問:“怎么還沒寫?”米芾如夢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我怕弄廢了紙?!?br>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抬筆寫了個“永”字。秀才一看,字寫的遒勁瀟灑,便故意問道:“你為什么三年學業(yè)不進,三天卻能突飛猛進呢?”米芾想了想說:“因為這張紙貴,不敢像以前那樣隨便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
“對!”秀才說:“學字不光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闭f完,揮筆在“永”字后面添了七個字:(永)志不忘,紋銀五兩。
又從懷里掏出那五兩銀子還給米芾,頭也不回地走了。
3. 米芾學書主要講了什么
米芾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不善官場逢迎。
使他贏得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玩石賞硯鉆研書畫藝術,對書畫藝術的追求到了如癡如醉的境地,他在別人眼里與眾不同,不入凡俗的個性和怪癖,也許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詩一首:“柴幾延毛子,明窗館墨卿,功名皆一戲,未覺負平生。
”他就是這樣一個把書畫藝術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
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tǒng)上下了很大功夫。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
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也莫不從米子中取一“心經(jīng)”,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到如今。
米芾除書法達到極高的水準外,其書論也頗多。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
顯示了他卓越的膽識和精到的鑒賞力,對前人多有譏貶,然決不因襲古人語,為歷代書家所重,但過頭話也不少,誚顏柳、貶旭素,苛刻求疵。
4. 米芾學書米芾買紙之后怎么做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畫家,他不但繪畫有名,而且書法也很有造詣。
米芾小的時候,曾經(jīng)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學寫字。這位先生拿出一本字帖給米芾,說:“你天天照著字帖寫,寫好送我批閱?!?br>
米芾學字三年,不知寫了多少張紙,可是字仍然寫得平平常常。先生拿著戒尺指著他的腦袋責備說:“笨小子,還是回家放牛吧!”米芾只好停學回家了。
但是,米芾不甘心,總想學寫字。一天,村里來了一個秀才,秀才是趕考路過這里的。
米芾聽說這秀才的字寫得很好,就跑去求教。秀才見他雖是個小娃娃,但十分好學,便答應教他試試。
米芾按原先的辦法,照著字帖,寫了厚厚一沓子紙,一清早,就當見面禮送給秀才看。 誰知秀才隨便翻了翻,把紙一放,冷冷地說:“請我教你寫字,有一個條件,得用我的紙才行?!?br>
米芾感到莫名其妙。但為順從老師,他滿口答應說:“只要能寫好字,怎么都行?!?br>
秀才笑了笑說:“我的紙得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嚇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這么貴的紙呀?這不是成心為難我嗎?他猶豫起來。
“不買我的紙,就算了。” 一聽秀才說算了,米芾急了,忙說:“我找錢去!”邊說邊拔腿就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富裕,哪里舍得買這么貴的紙呢?但母親經(jīng)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從娘家?guī)淼氖诛棶斄宋鍍杉y銀,給米芾拿去買紙。 秀才接過銀子,把一張紙給了米芾,說:“你好好地寫吧。
”然后把銀子放進袖筒里走了。 米芾拿著五兩紋銀買的那張紙,左看右看,覺得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紙。
可他再也不敢輕易下筆,只是在那里認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書案上畫來畫去,想著每個字的間架和筆鋒。琢磨來,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個一個地都印進了自己的心里。
到了吃午飯時,秀才回來了。他見米芾坐在那里,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紙上卻一字未寫,便問:“怎么不寫呢?” 米芾一驚,如同夢中醒來。
他喃喃地說:“紙貴,怕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你琢磨了這么半天,寫一個字給我看看!” 這可奇了,米芾寫了一個“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模一樣,又好象不一樣,可漂亮了。
秀才樂了,米芾自己也十分高興。 秀才問米芾:“你說,為什么現(xiàn)在能寫好?” “過去寫字時,沒有用心,因此總寫得不好。
這次因為紙貴,我怕浪費了紙,先把字琢磨透了……” “對,”秀才捋著胡子說,“學寫字不只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是觀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懂得寫字的竅門了。”
幾天過去了,秀才要走了。米芾依依不舍地送別老師。
分手時,秀才送給他一個布包,說:“不枉師生一場,我送給你這包小小的禮物,但你千萬要在回家后打開?!泵总滥克托悴胚h去,直到看不見他的背影才回家。
回家后,米芾打開布包一看,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原來這包里裝的正是那買紙的五兩紋銀。 后來,米芾成了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
他一直把這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時刻銘記著這位苦心孤詣教他寫字的秀才。
5. 米芾的成功在于什么
米芾的成功在于:他借助一種墨戲態(tài)度和母題選擇達到了他所追求的文 人趣味。
米芾意識到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繪畫程式和技術標準,才能達到一種新 的趣味目的。而蘇軾關于繪畫也有一套理論,他主張“出新意、寄妙理”的 豪放之風,這一點和米芾的見解有相近之處,但卻仍有分別。
究其原因:米 芾首先是一個收藏宏富的收藏家、鑒賞家,對歷代繪畫的優(yōu)劣得失了然于胸, 更多考慮的是繪畫本體的內容:而蘇軾首先是一代文豪,然后才以業(yè)余愛好 者的身份來發(fā)表他的繪畫觀,較多地以文學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繪畫,固然 不乏真知灼見,但終究與畫隔了一層。所以后人多是把米芾當作畫家,而把 蘇軾當做美術理論家來看的。
心中記住的是蘇軾的畫論,而手中實踐的卻是 米家云山,盡管蘇軾有畫傳世而米芾一無所有。作為歷史研究,不能不指出 米芾的美術思想,遠比蘇軾更有超越時代的勇氣和魅力。
6. 米芾的書法有什么特點
米芾的書法因為個性過于不羈、一味地追求“勢”,終使他的書法偏失,現(xiàn) 存的米芾篆隸,的確不怎么工整。
因為他對唐人的草書持否定態(tài)度,所以草書也 寫得一般。米芾作書十分的認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不假思索一揮而就。
北宋四家之中,如果論體勢駿邁,米芾當屬第一。 米芾的成功完全來自后天的苦 練,絲毫沒有取巧的成分,米芾每天臨池不輟。
他的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 一也不忘寫字。 米芾能書又能詩,詩稱意格,高遠杰出,自成一家。
嘗寫詩投許沖元,自言 “不襲人一句,生平亦未錄一篇投豪貴”,別具一格為其長,刻意求異為其短。 米 芾畫跡已經(jīng)沒有傳世的作品,在他自著的《畫史》記錄了他收藏、品鑒古畫以及自 己對繪畫的偏好、審美情趣、創(chuàng)作心得等。
這應該是研究他的繪畫的最好依據(jù)。 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后,蔡襄之前。
然如果不論蘇東 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 米芾傳統(tǒng)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 米芾的書法作品,大至詩 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
從現(xiàn)存的近60 幅米芾的手跡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將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xiàn)出來。米芾的書 法影響深遠,尤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 山都曾學習米芾,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從事巧對無頭尸
下一篇: 米芾的五兩紋銀